1、1千年古县欢迎您时间:麽一天地点;汝南县人物;联合国考察官员 简称官汝南县接待人员 简称接讲解员 简称讲故事情节;联合国考察人员实地考察汝南县,命名“千年古县”。场景;接 讲 在布置接待场所和挂“热烈欢迎联合国官员莅临汝南县考察指导, 的横标听到汽车喇叭声音响起,接 : 来了,来了,官 ;上场,礼貌问候接 欢迎诸位贵宾来我县考察指导,是我县的荣耀,你们的光临,使我们县 蓬荜生辉,我代表全县人民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官 汝南古县历史悠久,世界闻名,是世界文明史的一颗明珠,我们的考察就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把世界文明发扬光大。同时,感谢贵县的大力支持,愿我们的共同努2力,通力合作,不虚此行。接 那么,
2、就请讲解员肩上汝南县历史状况。讲 汝南,主要是指豫州汝南,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 汝南地处淮北平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她的称谓随着朝代的更迭屡有变化。汉高祖置汝南郡,当时已是贯通中原地区南北的水陆码头。公元 317 年,上蔡县治所迁于此,称“悬瓠城”。 水经注有云:河自东西下,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称悬瓠城。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 418 年)汝南郡治迁至于此。南北朝时,刘宋侨立司州,后周置总管府,隋仍为汝南郡治,另置汝阳县于郡城,改悬瓠城为溱州。唐, “初置予州,宝应初以避讳改为蔡州”。宋置“淮康军”,金设“镇南军”,曾建行宫。元至元三十年(公元 129
3、3 年)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是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英宗朱棣分封四子于汝宁府,称崇庄王,传十一世。清沿明制,民国三年废府,改汝阳县为汝南县,是河南省第八行政区专员公署所在,解放初也曾设专署。近两千年,她一直是豫南一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果说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汝南就是这个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风光,众多的古3迹,为中州大地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芒! 1 未完待续汝南,主要是指豫州汝南,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近两千年,她一直是豫南一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果说中原大
4、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汝南就是这个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风光,众多的古迹,为中州大地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芒自古汝南有“负山面淮,控扼颍蔡”之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 450 年,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刘宋、北魏悬瓠之战。公元 317 年,李溯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结束唐末潘镇叛乱;公元 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之战和 1601 年,闯王李自成威震中原的汝宁府之战都发生在这里。名城多杰,汝南自古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这一方灵土早就了众多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名人贤士。东汉著名的文学家,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东汉名扬天下的“鸡黍之会”的张邵,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斩杀
5、关羽的吕蒙,中唐著名才女,毒死叛臣李希烈的巾帼英雄窦桂娘都是汝南人士。明代更是人才辈出,仅万历年间汝南就出了五十一名进士,时有“汝半朝”之称。汝南还是英杰荟萃之地。蜀主刘备奔汝南领豫州牧,北魏孝文帝率军南征,在汝南会宴群臣。唐朝重臣、大政治家、书法家、爱国老人颜真卿为招降李4希烈,被扣于城北龙兴寺,最后壮烈殉国,建国时汝南尚存鲁公庙。宋代欧阳修在蔡州任知州,度过了他最后一个任期,秦观来此写下了汝水漫记 。苏轼下黄州途经汝南,留下了“淮西功绩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的诗篇。汝南文物丰富,名胜古迹遍及城乡。据旧志记载,名人墓冢五十八处,寺庙楼阁八十八处,亭阁楼堂九十一处,远近坊表一百一十五座。虽历
6、经沧桑,许多名胜多已不存,但存至今者,依旧见证着历史的荣辱辉煌。耸立在南关的悟颖塔,造型优美,巍峨挺拔;城北三里,有古时“测日影,考分数,标为天下之中”的天中山。山之阴,有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石碑。山之阳,有李溯“竹击鹅鸭,以乱军声”的鹅鸭池。城东区,有唐朝修建的开元寺,城北区有明朝修建的雄伟壮观的大成殿。城近郊,汝水旁,上有相传为西汉名士费长房遇仙处壶仙观,下有牛皋大战金兵,打金朝名将兀术于马下的遗址兀术落。城之南隅,有经明,清营建数百年的寺庙群,亚洲最大的寺院南海禅寺。真是不胜枚举。汝南文化灿烂,文物繁多,有文化遗址 280 多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被省政
7、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宿鸭湖,碧波万顷,风景如画;有亚洲最大的的寺院南海禅寺,宝刹雄伟,琳宫璀璨;有天下5最小的山天中山,山不在高,却是天下之最中的标志物,也是中国古代地理中心和校核时间的地方;还是世界著名的爱情传奇梁祝故事的发祥地梁祝故里,缠绵凄婉,源远流长;更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刻。 据历史记载,小南海原名南湖,系历代修城筑堤取土之地,后浠不成湖。经明清近 600 年的营建装修,形成了西起悟颖塔东至汝水河滨北至城壕,总面积达千亩的风景区。明代在南湖修建成的观音阁,是仿造南海普陀寺的模式。由于观音阁的规模小于南海,所以人们称南湖为小南海。小南海古
8、建筑有观音阁、大士寺、准提楼、黄鹤楼。南海禅寺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东南隅。占地 300 余亩,宏伟壮观,工程浩繁。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 80 米的正方形,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规模,号称“亚洲第一殿”。天王、观音、文殊、普贤四大配殿,三重飞檐、高大雄伟,可与全国现有佛教圣地同类建筑相媲美。 南海禅寺东北部白圣长老舍利塔,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与东南亚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既高大雄伟,又典雅别致。大雄宝殿台基上雕刻的花岗岩质 500 罗汉,集全国 20 多处罗汉堂之精华,聚优秀雕刻工匠于一堂,精心雕塑,风格殊异。院内藏经楼,设计独特。楼内珍藏古今中外多种版本的佛教经典。 无影塔位
9、于河南汝南城6南,俗传冬至正午无塔影,故称无影塔;相传为唐代和尚悟颖所建,故又称“悟颖塔”。塔面南而建,呈六角形,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约二十余公尺。塔身自第一层以上宽度渐小,高度亦均匀递减,故塔之轮廓呈现优美之抛物线形。塔身下为单层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砌砖雕花卉及动物画像。塔身第一层南壁有圆券门,北壁有砖刻四抹球纹格扇门,其余四壁则有砖刻球纹格眼之方形假窗及破子棂假窗,造型优美,玲珑秀丽。塔檐下为仿木结构之斗栱装饰,各层塔壁或嵌砌佛像雕砖,或辟设圭门、壸门、圆券门。翼角下为砖雕双瓣之老角梁头,衬以砖雕飞檐、瓦件,形似飞鸟展翼。整个塔体外廊呈抛物线形,塔身基座为单层须弥座,座之束腰部分用横柱分隔
10、,横柱间的砖面上,雕有山羊一对,童子两个,还有莲花、牡丹、腊梅、桂子等花卉图案及盆景。在须弥座上,设五铺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数室,塔檐下砖砌仿木结构的五铺作出的双抄斗拱,塔身九层。1984 年修葺时,在第八层中间发现一块长 0.45 米,宽 0.28 米,厚 0.08 米的石刻志名,上刻有“隆庆元年崇藩施财重建宝塔”字样自塔之建筑结构分析之,本塔应建于北宋中、早期,为豫南地区现存最古之砖塔。2006 年 3 月 31 日无影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 年 6 月 10 日上午,位于汝南县城南关的悟颖塔迎7来了它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刻。新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悟颖塔
11、揭牌仪式正在悟颖塔公园隆重举行, 宿鸭湖湖面宽阔,水天相连,大量野生鸭、雁栖息于此,时而雁鸭齐飞,或低掠于水面,或飞翔于天空,为这十分壮观的自然景色增辉。湖中还养殖着大量红鲤鱼、草鱼、鲢鱼、鳖、河蚌、珍珠等等,水产极为丰富。宿鸭湖东岸大堤绵延,西岸芦草丛生,环湖杨柳依依。立于大坝之上,远视水天一色,帆影点点;近观鸭雁齐飞,锦鳞泛泛,好一幅别具一格的天然国画。水库枢纽工程主要有大坝、泄洪闸、电站及灌溉输水洞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长 34201.6米,最大坝高 16.2 米,防浪墙顶高程 60.6 米;泄洪闸两座,闸门尺寸分别为 5 孔 105 米及 7 孔 105.6 米,两闸堰顶高程均为
12、48 米,最大泄量总计 6260 立方米每秒;水电站两座,发电流量总计 47 立方米每秒;输水洞堰顶高程 47米,设计引用流量 80 立方米每秒。 南岗坝端野猪岗以西洼地地面高程约 57.50 米,库水位超过 57.50 米时,自然漫溢泄洪。天中山又名天台山,原是一座圆形小山,占地约 540 平方米,高 3.6 米,位于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据史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另一说为古代无钟,白天的时辰只能用日影的变化来计算,汝南旧志记载:“自古测日影,以此为正,故筑土累石以记之”。所以称汝8南为天中。“天中山”的名字自唐以后正式载于史籍,原因是颜真卿亲书“天中
13、山”的碑文而得名。史载,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 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公元 783 年)朝廷派忠勇刚直、名重海内的三朝重臣颜真卿到许昌宣慰李希烈部,刚要宣旨,李希烈的亲兵养子千余人,手握钢刀,围着颜真卿,杀气腾腾,高声谩骂。颜真卿面不改色,不退半步。李希烈遂喝退众人,对颜以礼相待,许高官厚禄,共反朝廷,颜真卿至死不从。后又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城),现在天中山碑上的大字,就是颜真卿在汝南时所写的。淮西平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颜真卿,在汝南城内建立了“颜鲁公庙”。天中山由于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文而名享天下,成为历代官吏和士大夫拜谒和游览的场所。天中就是指今日河南的汝南,天中山就
14、在驻马店市的汝南县。据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 ” 由于此处地理位置特殊,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测日影考分数以此为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语道出了天中宝地的钟灵与神奇。 9天中之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中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资源。梁祝故里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位于汝南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
15、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相传,在我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一千多年来,梁祝爱情故事久传不衰。这一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知被多少文艺作品作为经典爱情题材竞相传扬。
16、小提琴协奏典梁祝可谓人间仙乐,千古绝唱,听来荡气回肠,余音不绝,多年来一直蜚声海内外。以这一故事为背景的地方戏、民间小调、评书小段、剪纸、绘画以致民风民俗流传甚广。逢年过节,当地群众都会到梁祝墓焚香烧纸,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以示纪念。101997 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采风”栏目又以千古绝唱出中原为题对梁祝故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该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周涛与军事天地节目主持人张莉曾来此采访。 7月 19 日,梁祝故里河南省汝南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揭牌庆典仪式在当地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研究梁祝文化的专家学者,驻马店市、汝南县有关方面的领导,外地客商和当地干群 2000 余人冒雨参加了庆典仪式。未完待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