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大学教案 编号: 课程 呼吸内科学 教师 职称 主任医师 学时 2 学时 专业年级 临床医学 2009 级 教材版本 内科学第七版 教学日期 2012-9授课题目 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授课方式 理论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分型、分期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措施。二、熟悉吸烟对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重要性,在鉴别诊断中熟悉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三、了解慢性支气管炎可发展成慢性肺心病,必须积极防治。四、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定义和诊断。五、了解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学习肺气肿的分类方法。在并发症中介绍自发性气胸。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 学时分配1
2、. 慢支概述2. 慢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3. 慢支的临床表现与并发症;4.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5. 诊断与鉴别诊断;6. 治疗。7. COPD 概述;8. COPD 病因及发病机制;9. COPD 临床表现;10. COPD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1. COPD 诊断与鉴别诊断;12. COPD 的治疗。5 分钟10 分钟20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5 分钟5 分钟15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10 分钟重点难点重点:慢支及 COPD 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难点:COPD 的诊断教具准备(挂图、幻灯、投影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媒体课件本课题方面新进展2
3、011 全球策略修订版中,COPD 概念已经更新,加入了评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COPD 评估的目的是决定疾病的严重程度,最终目的是指导治疗(科研) 。外语词汇肺气肿 pulmonary emphysem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气胸 pneumothorax;肺心病 cor pumonale;肺动脉高压 PHT(pumonary hypertension) ;肺动脉平均压 mPAP(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复习思考 题、课堂 测试题、 课外作业一:名词解释Chron
4、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二:论述题COPD 急性加重期治疗原则集体备课及教研室试讲意见教研室意见:重点讲 COPD 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加重期治疗参考资料内科学(第 7 版) 1刘又宁,赵铁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组成、耐药现状及对策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6):281285.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06. P14.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07 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5、,2007,30( 1) : 84 实用内科学第 12 版2011 GOLD 全球策略修订版备 注山东大学教案纸 第 1 页第一部分 慢性支气管炎一、概述:1、发病率:2、危害:二、病因到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外因有吸烟、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 、空气污染、寒冷气候、过敏等。内因包括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三、临床表现:特点是慢性起病、反复发作和病程较长。症状:1、咳嗽:慢性、长期、反复。2、咳痰:以白色粘痰为主,可有脓痰。3、喘息:部分病人出现。体征:早期无阳性体征,并发感染时干湿罗音,并发肺气肿时有相应体征。四、检查1、胸部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段。2、肺功能检查
6、:早期正常,有小气道阻塞时可有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在 75%肺容量时呼气流速下降;严重时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血常规检查:有感染或过敏时有意义。4、痰检查:细菌培养有助于指导治疗。五、诊断典型症状加上一定时间(3 月/年2 年)可以考虑诊断,但应除外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尘肺、支扩等) ;无典型症状而有典型肺部影像学表现也可诊断。分型:单纯型和喘息型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六、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与慢喘支鉴别,还有肺气肿。2、支气管扩张症:轻症易混淆。3、肺结核:影像学与痰菌检查。4、肺癌:痰中带血时。5、矽肺或其它尘肺:职业或粉尘史。七、治疗发作期的治疗:控制
7、感染、化痰止咳和解痉平喘。缓解期的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八、预后山东大学教案纸 第 2 页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的要求一、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心功能不全的处理。二、熟悉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三、了解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教学内容概述 慢性肺心病是以呼吸功能不全为基本矛盾的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病因 慢性支气管肺疾患,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是主要病因。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病亦是慢性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诊断标准和分型。重点讲述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功能性因素,即缺氧所导致的肺局部缩血管物质增多和舒血管物质的减少,指出解剖
8、学因素和血管容量增多的促进作用。二、慢性肺心病以右室肥大、右心功能不全为主,以及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影响。临床表现一、缓解期 原发基础疾病的表现及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大的表现。二、急性发作期 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强调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呼吸衰竭与右心功能不全的联系。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胸部 x 线和心电图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及右房肥大的征象。必要时辅以超声心动图和血气分析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一、慢性肺胸疾患病史。二、肺心病的症状及体征。三、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的检查结果。强调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大等有关心电图、胸部 x 线诊断标准。四、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相鉴别。治疗慢支 肺气肿吸气时管腔相对扩张,气体易入 支气管腔不完全性阻塞呼气时阻塞加重,气体难出 终未气道压力升高扩张一、急性发作期 以抗感染为基础的综合治疗,重点讲述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对缓解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性以及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治疗的特点。二、缓解期 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及时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炎症,降低肺动脉压和减轻心脏负荷的治疗。介绍长程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