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效果浅谈 摘 要 课堂提问是个“技术活儿”。笔者经过长久的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抓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重点提问,抓住初中生的特点提问和注意数学语言的有效性四个方面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提问效果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抓住初中生的特点提问和注意数学语言的有效性四个方面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有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源泉,也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关键。高素质的教师能够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不断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挥着导师的作用,而素质较
2、差的教师则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不断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应该首先从提升自身素质的角度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结合文献及笔者的教学经验,本文认为高素质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有效知识量 教学活动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必然不能如无源之水,而要有足够的知识量作为支撑。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应该无所不通、无所不知,而是说我们应该具备足够有效的知识量。首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师要分析教材,正确地掌握重点,教材的重点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矛盾,是关联全局带动全面,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同时要准确地估计教材的难点,一般的,
3、知识语言抽象,内在结构过于复杂,或者概念属性比较隐蔽,以及知识由旧到新的要求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以及各种逆运算等等都可能产生难点,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这些难点;另外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所要达到的要求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提出高效的问题。其次教师也要对其它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技巧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的知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的心理,为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这就为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良好的教学风格 一个成功有效的问题必然是教师良好教学风格的结果,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良
4、好的教学风格,例如尽量避免采用方言来叙述问题。而要采用普通话来表述教师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清楚的理解教师提问的重点;在叙述问题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口头禅等不好的习惯,因为这些容易干扰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提问的有效性。在表述问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适时加入一些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感性的认识抽象的问题。可见好的教学风格体现在教师一言一行的任何细节上。注意细节的教师一般都会有良好的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师一般学生听课的热情都会非常高,相应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这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1.3关怀精神和责任感 具有关怀精神和责任感的教师一般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对自己的学生也会非常关心,很
5、容易与学生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中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关心下教师会不知不觉地认识到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就非常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对每位学生都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此时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达到“因材施问”的目的,这样提出来的问题必然是最有效的。 2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问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问,由于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的主体支撑而难点则是教学的突破口,所以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问学生往往会举一反三,掌握其它相关的知识,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大大提高课堂提问
6、的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问: (1)要抓住重要的概念提问,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初中生处于主要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来说这些抽象的概念往往是难以理解的,产生一些困惑和不解,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地去引导,放任自流,学生的数学大厦就存在基础的隐患,很难将数学学好学精。所以教师要对重要的抽象概念进行提问,帮助学生来理解概念。 (2)针对重要的数学方法提问,数学方法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外在表现之一,采用正确的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就是在用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方法在思考所以教师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教学,这也就意味着要针对重要的数学方法向学生提问,例如几何中辅助线的添加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重要方法,但是
7、学生不太容易掌握这种方法,那么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分配出足够的时间来就这种方法进行提问。 (3)抓住教学内容的发散点提问,发散点是教学内容重点和关键的延伸,基于教学内容而又超出教学内容的问题或许有人认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内容以外的内容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恰好相反适当的引入书本中没有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这些问题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另外一方面发散性问题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提出适当的发散性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4)抓住初中生的特点发问,如前文所述,初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追新,父母过分溺爱等,思维主要以感性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不能连续集中,接受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教师在认清中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后才能对症下药,在课堂提问中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问题。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