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崇礼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崇礼2018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1: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判断题对错 2: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在内容上,要以传授()为主。单项选择题A、间接知识B、直接知识C、课本知识D、基本经验 3:“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中首先提出的。单项选择题A、论语B、孟子C、学记D、劝学篇 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比
2、如:“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B、“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C、“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三苏”指的是宋朝的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上各有成就D、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正始年问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其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博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5: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单项选择题A、生活环境B
3、、社会环境C、实际问题D、现实问题 6: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讲,既包括物质的成果,又包括精神的成果;从狭义上讲,则只包括精神的成果,它主要指那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广泛共识,以及含有这些“共识”内容的多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文段中的“它”指代的应是()。单项选择题A、环境文化B、广义环境文化C、狭义环境文化D、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7:在智力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单项选择题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8: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一般迁移B、正迁移C、垂直迁移
4、D、水平迁移 9:元认知知识包括()。多项选择题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E、对教师的认识 10: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考夫卡B、托尔曼C、班杜拉D、苛勒 11: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传递-接受式B、自学-辅导式C、引导-发现式D、示范-模仿式 12:墨家主张教育要“复归”人的本性,一切任其自然。()判断题对错 13: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属于()。单项选择
5、题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C、推测与假设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1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作用。单项选择题A、主体B、辅导C、从属D、主导 15: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 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单项选择题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雄辩术原理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单项选择题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 18:“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单项选择题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 19:哲
6、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凯洛夫C、保罗 郎格朗D、培根 20: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单项选择题A、关注内容选择B、关注教学过程C、关注个人生存D、自觉关注学生 21:对好动的学生,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谈话沟通B、行为矫治C、情绪疏导D、认知调整 22: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单项选择题A、教育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激励作用 23:结构化策略属于()。单项选择题A、内容型策略B、形
7、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 24: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多项选择题A、谐音法B、组织策略C、形象联想D、精细加工策略 2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单项选择题A、行为主义观点B、人本主义观点C、认知观点D、建构主义观点 26:公民行为能力分类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判断题对错 27: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 28:长时记忆的容量()单项选择题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9个组块 29:依从
8、阶段的行为具有哪些特点?()多项选择题A、盲目性B、被动性C、不稳定D、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0:多元性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都应是多元的。()判断题对错 31: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单项选择题A、殷周时代B、秦代C、汉代D、宋代 32:在师生关系的问题上,持有“教师中心论”这一观点的是()。单项选择题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高尔登 3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 34: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判断题对错 35: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单项选择题A、政治课与其他
9、学科教学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C、班主任工作D、体育竞赛 36:在给学生分配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问题应该是()。单项选择题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减少课堂混乱C、照顾优秀学生D、照顾后进学生 37:“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多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8:三角形的重心是()。单项选择题A、三条高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中点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中线的交点 39:“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单项选择题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 40: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
10、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单项选择题A、活动课程B、拓展型课程C、选修课程D、地方课程 41: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成果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 42: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判断题对错 4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单项选择题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 44: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单项选择题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 45: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
11、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于()单项选择题A、负强化B、正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46: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的是()。单项选择题A、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B、德育为先,五育并举C、校外教育D、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 47:学校中的主要工作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工作B、环境管理C、观念教育D、后勤工作 48: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单项选择题A、斯金纳B、巴甫洛夫C、艾里斯D、雅格布松 49:教学实践中的“双基”是指()。单项选择题A、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B、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50:
12、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遵循()。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单项选择题A、劳动B、惩戒C、教育D、发展 51:“学而时习之”反映的是()的教学原则。单项选择题A、因材施教B、巩固性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 52: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53:“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教育意义。”马卡连柯的这些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
13、德规范中的()。单项选择题A、为人师表B、爱岗敬业C、热爱学生D、教书育人 54:陶行知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种观点体现了()。单项选择题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B、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C、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D、学生是自主发展的人,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55: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56: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
14、求?()单项选择题A、教学相长原则B、豫时孙摩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藏息相辅原则 5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58:()是把特定的教学作为对象放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反思,比较历年教与学的情况,通过整体思考、类别、归纳、总结、改进,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的反思。单项选择题A、群体反思B、个体反思C、纵向反思D、横向反思 59: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60:下面属于输出设备的是()。单项选择题A、扫描仪B、键盘C、打印机D、鼠标 查看
15、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答案A 解析 学校工作在内容上,要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三言二拍”是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和凌漾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五部小说集的总称。 5: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对于学生而言,生活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一些,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均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 6: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题干中分号之前表述的是广义环境文化,分号之后表述的是狭义环境文化,所以“它”指代狭义环境文化。故选C。 7:答案C 解析 8:
16、答案C 解析 9:答案A,B,C,D 解析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一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10:答案D 解析 识记性试题。提出完形-顿悟说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11:答案A 解析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等人对该模式进行了重新改造。传入我国后,我国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融入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方法,成为我国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 12:答案错误 解析 这是道家的教育主张。 13:答案C 解析 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
17、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14:答案D 解析 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15:答案C 解析 根据对小学阶段的规定可知。 16:答案B 解析 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17:答案B 解析 略。 18:答案C 解析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19:答案D 解析 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了出来。其中保罗 朗格朗首先提出终身教育思想。 20:答案D 解析
18、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B 解析 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运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评价,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以小学教育的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23:答案A 解析 24:答案A,B,C 解析 由操作技能的定义可知ABC选项均对。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正确 解析 公民行为能力的分类与自然人的年龄有关:十八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10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27:答案D 解析 1908年,贾德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了经验类化理
19、论,即概括化理论。 28:答案B 解析 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 29:答案A,B,C,D 解析 30:答案正确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略 32:答案C 解析 赫尔巴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师的中心地位,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33:答案A 解析 教学过程阶段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而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4:答案错误 解析 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35:答案D 解析 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36:答案A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
20、:答案D 解析 由三角形的重心的定义可知,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即为三角形的重心。而三条高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垂心,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是三角形的内心。 39:答案B 解析 孟母三迁主要体现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40:答案A 解析 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 41:答案A,B,C,D 解析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
21、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42:答案正确 解析 略。 43:答案A 解析 见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 44:答案B 解析 亚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45:答案A 解析 A负强化是指通过移除个体希望避开的刺激来增强某一行为或反应的过程。 46:答案C 解析 略 47:答案A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心理学家雅格布松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 49:答案C 解析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被称为教学实践中的“双基”。 50:答案C 解析 教育与保
22、护相结合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原则之一。故选C。 51:答案B 解析 “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指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主张“学”和“习”并重,认为教学中的巩固工作,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知识,还能起到知新的作用。所以它指的是巩固性这一教学原则。 52:答案C 解析 53:答案A 解析 这句话强调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为人师表。 54: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
23、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55:答案D 解析 56:答案D 解析 “藏息相辅”是学记中提到的一条教学原则,强调的是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应相互兼顾、互相促进。 57:答案C 解析 在学习的初期,学习效果也较明显,但过了一个阶段,学习效果降低,甚至逐步减退,并出现性情易急躁烦闷,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高原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58:答案C 解析 按照反思的对象,可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题干描述的是纵向反思的内涵。 59:答案C 解析 60:答案C 解析 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而输出设备则是指将计算机内部的数字编码转换成可读的字符、图形或声音的设备。根据上述定义,键盘、扫描仪、鼠标都属于输入设备,只有打印机属于输出设备。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