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方向之探索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4 期塞维茨所担心的那种绝对形态,战略必须始终避免因为专注于手段或某些局部而忽视根本的政治目的.然而,政治目的本身并非总是显而易见或天生合理.例如,尽管人们更倾向于战略手段如武力必须服从政治需求,但事实上还存在着决策者在政治目的含糊不清的情况下随意将武力作为政治工具使用的危险性,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是例子.再如,在功利的层面,对民众舆论的引导,塑造和利用,实际上是贯彻国家战略所必需的;然而在伦理的层面,其合理性却取决于所要达到的目的之性质 .总之,战略研究者在考察历史的或现实的战略行为与战略实践时,必须关注和思考作为手段的战略所为之服务
2、的对外政策目标的根本性质.这不仅是基于工具理性的要求(因为目的本身的性质事关战略的成败),还基于价值理性的要求.有鉴于此,加上学术研究本身所要求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原则,科林?格雷的说法不无道理:(学术界的) 战略研究可以追求政策参考价值或政策适切性(policy relevant),却不宜满足或局限于纯粹的政策取向(policy oriented).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方向之探索孙建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某部研究员)目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2007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攀升至世界第三位,对全球 GDP 的贡献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在国力不断壮大的同时,中国
3、肩负的国际责任和遇到的国际难题也日趋增多,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对我们的国际战略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战,它迫切要求学术界进一步强化对国际战略的基础研究,为我国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顺利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撑.一,关于战略与国际战略“战略 “最初来源于军事领域,意为“为将之道“,含有“作战指导“之意,即组织领导军队实施作战计划的学问,或指导战争和夺取胜利的谋略.因此,战略实为用兵之学,是将军智慧运用的过程.但从战略是否包含战略目标来衡量,权威的定义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不包含钱铖,石斌:现代战略的维度(武力与治国方略 )的研究路径及其启示,博览群书 2007 年第 7
4、期.参阅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4 页.34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4 期战略目标.例如,若米尼指出“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 ,克劳塞维茨认为“ 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 .哈特指出 ,“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来达到政治目的的艺术“.博福尔认为,“ 战略的目的就是对于所能动用的资源作最好的利用,以达到政策所拟定的目标“.根据上述定义,战略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是战略家实现战略目标的艺术.因此,战略必须首先确认其所服务的目标,其本身并不制定或提出目标,目标是在战略之外确定的.另一类定义认为,战略的范畴应该包括目
5、标在内.例如,美国海军少将怀利指出,“ 战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制定的一种行动计划,是一个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柯林斯虽然在其所界定的战略定义中没有包含目标因素,但是将目标确定为构成战略结构的三大因素之一,“利益和目标确定了战略要求.政策提供了满足这些战略要求的准则.现有的人力物力提供了达成战略要求的手段.“笔者认为,战略不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或对实现目标的谋划,还应该包括目标的选择或制定以及对战略形势的判断等要素.战略就是对事物全局的长远规划和对该事物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以及努力管控或影响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客观形势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对该事物在其所处大环境中实
6、际地位的研判,基于这种判断之上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手段与途径.战略既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又是一种艺术(需要创造性).制定战略需要科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而完成战略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则需要战略家或者领导人具有相当的能力,技巧,热情和刚毅等特质.战略发展到今天,早已超出军事范畴而扩散到各个领域,其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家.但是,以国家总体战略为核心的国家战略体系仍是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彭光谦,沈方吾主编:外国军事名着选粹,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48 页.同上书,第 166 页.同上书,第 554 页.同上书,第 613 页.转引自(美约翰? 柯林斯:大战
7、略,军事科学院译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78年版,第 46 页.约翰?柯林斯 :大战略,第 33 页.国家战略体系包括国家总体战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对外战略(国际战略) 等.国家总体战略是指国家基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基本判断而制定的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和对实现该目标所必需的宏观谋划和指导,处于最高层次和核心地位,它规定了国家综合发展的最高目标和长远的发展方向,其他战略为国家总体战略服务,为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的最高目标创造条件和良好的环境.笔者认为,美国的国家战略体系大体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国家综合战略和国家单项战略 ,前者如克林顿政府提出的确保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绝
8、对优势并促进美国价值观对世界各地输出的全球战略,其最高目标是维持和巩固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体系.在这个国家总体战略中,包含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对外战略等基本要素;后者包括核战略,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国土安全战略等.第二层次为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对外战略.其中,在国家安全战略下面还有国家防务战略,国家防务战略下面则是军事战略.35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4 期容.作为国家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战略越来越受到各国特别是大国的重视.我国对国际战略的重视最早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尽管如此,国内
9、外学术界对国际战略的研究尚不成熟,甚至难以找到比较权威的定义.笔者在这里尝试对国际战略的定义和范畴作一个界定.国际战略,也称对外战略,是国家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而对其对外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国际制度,国际秩序,国际格局,国际环境等方面的谋划以及管理和影响的过程,是国家总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包括对国际大环境的正确判断,对本国综合实力和对外影响力的客观定位,对本国国家利益和国家总体战略及其总目标的准确理解,基于上述判断的行之有效的维护国家利益和协助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总体规划和谋划,具体领域主要涉及外交,外经贸,国际安全,文化交流等.总之,国际战略的基本功能是不
10、断开创新局面,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国家总体战略目标创造友好型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二,关于国际战略的研究途径当前的国际政治在本质上仍属于权力政治的范畴,我们研究国际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必须是国家利益.因此,指导国际战略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以国家对外发展利益的现实需要规定国际战略的基本内容并牵引国际战略研究的发展方向,让国际战略研究的成果为国际战略的制定,调整和贯彻服务.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规范作用.在研究范式上,国际战略研究应该以现实主义为主,以新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为辅,并在不同的战略问题上,灵活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具体而言,国际战略的主要研究途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一是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方法,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二是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战略文件研究与学术性成果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必须立足我国的国情进行国际战略研究.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问里,台湾问题难以获得突破性的解决,我国将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并在战略上不得不受制于人.这种状态决定了我国将长期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即我国将是一个具有结楚树龙先生将国际战略定义为对形势的判断和对目标的规定,是总体思维与谋划.1979 年 3 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首次使用“国际战略“ 概念.参阅高金钿主编:国际战略学概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 页.张季良先生认为,“
12、国际战略指的是一国对较长一个时期整个国际格局,本国国际地位,国家利益和目标,以及相应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等总的认识和谋划.“见张季良主编: 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3 页.高金钿先生认为,国际战略所谋求的是国家在对外关系领域内那些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其基本主体是主权国家,其基本表现形态是主权国家的对外战略,其结构主要由形势判断,目标选择和战略指导三部分构成.参阅高金钿主编:国际战略学概论,第 79页.36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4 期构性缺陷的大国.因此,在研究国际战略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四是应高度重视对战略手段的研究.能否顺利完成战略目标,
13、战略手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战略手段的获取就是国家追求的战略目标之一.例如美国在全球各地进行的战略布局,在太空从事的各种活动,在通信领域建立的国家信息网格和全球信息监控系统,在军事领域建立的一小时全球打击系统等等,都是美国实现其全球目标的重要战略手段.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对战略手段的研发工作,尤其是对那些对我们而言属于结构性缺失的战略手段,即对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战略手段,更要加倍关注.三,关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构建应该从国际战略及其相关战略的基本概念,国际战略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开始系统梳理,同时立足我国国情和国际现实,构建我国的国际战略学和国际战略研究体系.第一
14、,确立国际战略研究的基本结构,明确构成其结构的各个要素;提出“ 国家战略群“或者国家战略体系概念,正确把握国际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国家总体战略是一个群体和体系,除本身外,还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安全战略,国际战略等部分.国际战略只是国家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庞大的战略体系中,国家总体战略处于最高地位,规定和制约着其他战略,国家总体战略的最高目标和任务就是其他战略的最高目标和任务,而其他战略则是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及其目标的手段.第二,区分“狭义国际战略 “和“广义国际战略“概念,努力创建 “狭义国际战略学“ 和“广义国际战略学 “;树立国际战略研究的大学科意识,尽可能在宏大的知识
15、背景下研究国际战略.这样做可以使我们深入探讨各自的研究范畴和规律,通过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有利于我国早日建立科学的国际战略研究体系.第三,重视我国的国际战略与其他国家的国际战略之间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两者之间的冲突性和一致性,以便从中找出对我国国际战略的实施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对我国国际战略的内容和实施进程作出及时调整.例如,美国兰德公司 2000 年发表的释中国大战略:过去,现在和将来 ,分析了我国自西汉以来的国家安全战略,展望了当前至本世纪中期我国可能采取的大战略,重点研究了我国的崛起将对美国霸权可能构成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对华应采取的政策建议.对此我
16、们应予以重视,进行比较分析.参阅吴春秋:论大战略和世界战争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 年版,第637l 页.37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4 期第四,应高度重视军事因素在国际战略中的作用.目前,海外经济利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利益整体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但我国与外国的经济摩擦也在增多,我海外经济利益的风险系数在增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商品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二是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石油 ,天然气,工业原料等初级产品方面;三是我国的海上贸易通道.这些摩擦和风险将进一步提升军队在国际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上述思路,归结起来,国际战略研究的范畴应该包括国家的国际战略思想
17、,对外政策,对外官方交往以及在官方指导下的民间外交等一切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协助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涉外行为;国家“软实力“的建设与运用; 同时也应该包括国际战略问题,即所有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国际问题.并且,中国的国际战略研究应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着手构建,齐头并进.国际战略研究中的政策导向杨明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的路径与范式问题看似十分学理而抽象,其实具体而言就是这一问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而采用何种范式或通过何种路径对国际战略问题做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则因研究者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与政策研究咨询者研究国际战略问题的初衷,
18、主要在于为其具体政策的制定提供宏观性与基础性的理论指导.他们更看重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成果的实用及适用价值.然而,对单纯的学术圈而言,国际战略研究则需要在诸多国际问题与政策表象之下寻求建立更为系统化,科学化的学术理念或模型结构.由此看来,决策圈对国际战略研究似乎比学术界更易受政策的导向,而学术界则应更加强调理论导向.不过,在现实社会中,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中的政策导向与理论导向分野并不十分明显,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战略问题研究的政策导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论导向的基本走势,特别是相对于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而言,国际战略问题研究的政策导向作用更为突出.而且,即使从国际政治的学科建设角度思考,处在历史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更需以政策导向为基础对国际战略问题研究进行新的综合布局与方向调整.所谓国际战略研究的政策导向(policyoriented 或 policydriven)有三重含义:一是国际战略研究的主要推动因素源于国家实力地位与国际体系的变化.威斯特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