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将实验活动引入历史课堂——从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想到的.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5318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实验活动引入历史课堂——从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想到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将实验活动引入历史课堂——从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想到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将实验活动引入历史课堂——从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想到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将实验活动引入历史课堂从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想到的 余景涛 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 历史学科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科”, 但实际上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也牵涉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 包括理科在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除了讲授、分析、讨论等方式, 理科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实验活动, 也可以巧妙地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 一课, 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一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项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属于科技文化史的内容。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这几项古代科技成就的原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本课科技史的内容特点

2、, 我设计了下面这几项活动, 尝试把实验活动引入到历史课堂中来。活动一:学生自制活字毕昇活字印刷术是本课的重点, 对活字印刷术的原理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之一。通过设计实验活动开展教学, 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实验活动开始之前, 我先通过大屏幕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 使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及原理, 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大家团结协作, 每人做一个字, 全组共同完成一句诗或格言。虽然学生自制的活字并不十分美观, 但是, 学生自己动手, 不仅可以感受科技发明的过程, 而且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掌握的历史知识, 学生将终生难忘。比

3、如通过自制活字的过程, 学生自然能总结出活字印刷术的几道工序:刻字、烧字、排版、印刷、拆版。活动二:学生分组比较四种指南针教材中提到, 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北宋时有四种不同装置的指南针, 分别是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缕悬法和水浮法。四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孰优孰劣?单凭这些文字说明,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 我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分成四组实验, 比较四种指南针。实验中发现, 采用指甲旋定法和碗唇旋定法的两组同学总是难以成功, 于是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两种方法不容易成功?学生通过实践, 自然很容易得出答案。关于缕悬法和水浮法, 学生经过实验和讨论, 就能够得出结论:缕悬法灵敏度最高,

4、但在海船上不易操作。水浮法最方便实用。教师总结:所以当时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水浮法指南针。然后, 再出示宋朝水浮法指南针的图片, 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发现这和自己实验所制作的指南针非常相似, 一种成功感油然而生。经过这种实验、对比和讨论的学习过程, 以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了结论。历史教育的目的, 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更在于让学生依据有关史料, 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活动, 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产生个人的认识和判断, 得出相关的历史结论。这种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活动三:燃放小型烟花教材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比较金元时期火箭与今天的火箭发射

5、原理是否相同?针对这一问题,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活动:事先准备好一种常见的小型烟花“月旅行”, 找一位同学站在室外燃放 (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然后请这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感觉有一股气流往下喷, 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月旅行”向上飞去。由于许多同学都有过这种体会, 所以通过比较, 大家就能得出结论:宋元时期的火箭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一样的, 都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 来推动火箭向前、升空。以往历史教师在讲授科技史内容时, 可能也有类似的活动设计, 但多是教师在讲台上的演示, 甚至是象征性的演示。新课程理念强调全体学生的参与, 将实验活动引入历史课堂,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变教师的

6、演示为全体学生的分组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 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 从而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 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提高创造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分组实验活动中可以相互探讨、相互磋商、相互学习,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成功的目的。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增加学生知识与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增强协作精神;二是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树立学习自信心。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活动, 学生动手又动脑, 参与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此举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

7、到提升,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所设计的实验活动完全依据教学内容, 为教学服务, 并不是单纯追求形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对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到位、更透彻, 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就这一节课的实验活动设计而言, 特别是前两个活动, 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人人动手, 同组同学团结协作, 不同组同学展开比赛,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体现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的转变, 从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的转变。将实验活动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合作者, 学生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通过这种探究过程所得到的结论、掌握的知识, 远比教师生硬灌输、学生死记硬背所掌握的要牢固、深刻。“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历史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 还要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提高能力,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这样的训练中,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自主选制实验器材, 自主演示并讲解自己设计的实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