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1.2太阳钟 教案.doc

上传人:路遥知马力2001 文档编号:146676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1.2太阳钟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1.2太阳钟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 太阳钟 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在没有发明时钟之前计量时间的方法。2、思考和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3、制作一个“太阳钟” ,并发现太阳钟的弊端。教学准备 1、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以及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2、自制日晷模型;立竿。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钟计时的原理。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教学过程 活动 1【导入】情景引入 (1)谈话:我们有哪些方法来计时?(钟表、电视等)(2)提问:古人没有现代人用的钟表,他们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活动 2【讲授】探究过程 1、用太阳来计时(难点)(1)提问:知道最早使用时间单位“天”是怎样来的吗?(古代

2、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2)阅读教材 P52 上的资料,知道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3)思考:用“天” 作单位,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4)谈话:在生活中,人们认识到用“天”做单位太大,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就把一天划分了十二时辰,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午时三刻”、“ 半夜三更 ”等等。(5)提问:我们经常在书本里看到这样的词语“午时三刻”、“半夜三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6)出示日晷图,解说晷面上十二时辰的划分方法。(7)讲解: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是怎样划分的?(8)介绍:各个时辰的名称由来。(依据古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

3、些动物活动时间的规律来命名)2、自己来利用光阴计时(重点)(1)提问:古人如果想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怎样来观察日晷呢?(2)出示日晷模型,学生观察日晷。(3),指名学生回答。(4)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个时辰的?说说日晷是怎样计时的?怎样来观察日晷的计时?(在晷面中间插上一根针这就是古人计时的日晷。我们只要看晷针的影子在哪,就是什么时辰。)(5)思考:听了同学的介绍,日晷计时的原理?(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来计时)(6)提问:我们现在知道了日晷的计时原理,我们自己能做一个太阳钟了吗?(7)小组讨论:怎样制作太阳钟来计时,需要哪些工具。自己制作太阳钟将会怎样?怎样使制作的太阳钟计时更准确。(8)把小组讨论结果填写在 P43科学同步探究中。3、讨论与思考思考: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阴雨天不能使用,晚上不能使用,计时不精确等)活动 3【练习】巩固练习 (1)学生阅读 P43科学同步探究的小资料,了解一天中十二个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2)完成 P44科学同步探究的自我评价中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