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 物体的浮与沉一、预习 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密度计、潜水艇、汽球、轮船的工作原理;(2)能应用沉浮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预习范围教材第 9 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除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体积使物体浮沉外,另外还能通过改变液体的 使物体上浮或下沉。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它的重力等于浮时 、可以 。这种状态称为 。3.当物体所受重力 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_ _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 浮力时,物体漂浮。三、预习检测1.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 V 甲 :V 乙 =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
2、 F 甲 :F 乙 =8:9, 水 =1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B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C乙物体的密度 乙 =0.75103kg/m3D乙物体的密度 乙 =0.85103kg/m32.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 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 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2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甲杯液体的 密度较大3.如图所示,在物理实验中小明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杯中加盐,鸡蛋悬浮如图乙,再加盐,鸡蛋漂浮如图丙,在这三种
3、情况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的浮力 F 甲 F 乙 F 丙B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 m 甲 =m 乙 m 丙C鸡蛋受到的浮力 F 甲 F 乙 =F 丙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 =p 乙 p 丙探究案1、合作探究1.物体的浮沉条件(1)做一做:带 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 决定的。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2)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各种猜想都可。做一做: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设计实
4、验方案:测出浮力和重力进行比较。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本活动中物体和重力是 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来的。它是影响本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3)议一议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秤测)2).怎样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或计算物体上浮、下沉、漂浮时受到的浮力?3实验设计中可 能学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交流总结得出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瓶的 G。(2)向量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水,记下水的 V 1。(3)把小瓶放入量筒中,观察小瓶
5、所处的状态,并记下水面的位置 V2。(4)由公式 F 浮 水 g(V 2V 1)计算小瓶所受的浮力,并将数据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相应的位置。(5)改变小瓶中配重的数量,使小瓶处于下沉状态。用测力计测出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用 测 V 排算也可)并填入表格。(6)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物体所受重力 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 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 浮力时,物体漂 浮。这就是物体浮沉的条件。思考 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可能静止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这种状态叫 。二、浮沉条件的应用: .二、随堂检测1.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浓度不
6、同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 F 甲 F 乙B鸡蛋在盐水中所受浮力 F 甲 F 乙C盐水的密度 甲 乙D盐水对杯底的压强 p 甲 p 乙2.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的图片,当舰载战斗机全部飞离“辽宁”号航空母舰后( )4A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B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C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3.(多选)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时,小球漂浮;当把它放入乙液体中时,小球悬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球在甲、乙两种液 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5参考答案预习案1、 C2、 C3、 C探究案1、 D2、 B3、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