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7/16,1,4 图形的编辑与转换,在绘制复杂零件的几何图形时,仅使用基本绘图命令是不够的。为了提高绘图效率,还应熟悉本章介绍的各种图形编辑与图形转换的操作命令。 4.1 几何图素的串连选取4.2 图形的编辑4.3 图形的转换,2018/7/16,2,4.1 几何图素的串连选取,利用“转换参数”对话框选取图素时,不仅可以设置图素串连的方向以及设置串连的起点、终点位置,对于轮廓加工操作还能由实体边界来生成串连路径。 4.1.1 串连选取的概念4.1.2 串连方式与起点、终点位置的调整4.1.3 设置串连参数,2018/7/16,3,4.1.1 串连选取的概念,1开放式串连与封闭式串连2
2、串连的方向3分支点4全部串连与部分 串连,“转换参数”对话框,开放式串连与封闭式串连,串连路径上存在分支点,2018/7/16,4,4.1.1 串连选取的概念,1开放式串连与封闭式串连串连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如图4-2所示,图4-2a为开放式串连,由5条线段组成,其起点和终点不重合;图4-2b为封闭式串连,由6条线段组成,其起点与终点是重合的。2串连的方向对图4-2所示图形进行串连选取时,鼠标单击的位置会影响串连的方向。在图4-2a中,无论在P1处还是在P2处单击,串连的方向都是从A点到达F点;若单击P3处或P4处,则串连的方向从F点到达A点。,2018/7/16,5,4.1.1 串连选取的
3、概念,3分支点绘图时若有3个或3个以上图素的端点汇集于一点时,该点称为分支点。在串连路径上存在分支点的图例如图4-3所示,该图中的B点与E点即为分支点,串连操作时可按屏幕的提示,按顺序分别在P1、P2、P3处单击,则选取的串连路径即由A点经B、C、D、E点到达F点。4全部串连与部分串连全部串连是指串连操作自动选取所有串连路径上的图素,部分串连是指串连操作仅选取串连路径上的部分串连图素。,2018/7/16,6,4.1.2 串连方式与起点、终点位置的调整,1串连方式的选择 1)用“线架”按钮和“实体”按钮在线架“转换参数”对话框与实体“转换参数”对话框之间切换。 2)用“2D”和“3D”单选钮选
4、择串连图素时的构图面限制。 3)有8个选择串连方式的按钮,分别为“全部串连”、“点”、“窗口”、“区域”、“单体”、“多边形”、“向量”和“部分串连”。按“窗口”选取与“多边形”选取之前,可事先设置图素选取的范围,包括“内”、“内+相交”、“相交”、“外+相交”、“外”5种设置。5)用“反向”按钮可以切换串连的方向。2起点、终点位置的调整,起点、终点位置的调整,2018/7/16,7,4.1.3 设置串连参数,通过“串连选项”对话框可以进一步设置串连的限定条件。1“限定”选项栏2“封闭式串连”选项栏可设置为顺时针、逆时针或由光标所在的位置决定串连的方向。3“开放式串连”选项栏可设置为单向(清角
5、)或双向(平行环绕)。 4“嵌套式串连”选项栏此选项仅影响“区域”选取方式时的选取结果。5其他主要设置,2018/7/16,8,4.2 图形的编辑,对已绘制的几何图形进行必要的修饰或调整,以符合用户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倒圆角、倒角、修剪、延伸、打断、连接等命令。 4.2.1 倒圆角4.2.2 倒角4.2.3 修剪/打断4.2.4 两点打断4.2.5 其他编辑命令,trim工具栏,倒圆角和倒角命令,2018/7/16,9,4.2.1 倒圆角,1两图素间倒圆角 2串连图素,倒圆角光标捕捉的位置,转角顺、逆的判断,设置圆角类型,设置圆角半径,不修剪,修剪,2018/7/16,10,4.2.1 倒圆角
6、,1两图素间倒圆角单击Sketcher工具栏中的倒圆角命令按钮,显示如图4-11所示的倒圆角带状工具栏。圆角操作包括设置圆角半径、圆角类型及是否对选取的图素进行修剪或延伸等。 2串连图素此命令可在串连图素的转角位置创建圆角。单击Sketcher工具栏中右部的下拉箭头,从中选择用于串连倒圆角的“串连图素”命令,显示如图4-14所示的串连倒圆角带状工具栏。,2018/7/16,11,4.2.2 倒角,1两图素间倒角2串连图素此命令可在串连图素的转角位置创建倒角。,包括“单一距离”、“不同距离”、“距离/角度”和“线宽”4项,“单一距离”是指L1与L2长度相等;“不同距离”是指L1与L2长度不等;“
7、距离/角度”需输入一个距离L1和一个角度A;“线宽”是指倒角线的宽度为D,此时按L1与L2长度相等计算D值。,设置是否修剪被选取的图素,倒角类型,2018/7/16,12,4.2.3 修剪/打断/ 4.2.4 两点打断,1修剪/延伸模式与打断模式的区别2修剪一物体3修剪二物体4修剪三物体5分割物体6修剪至点7指定长度两点打断命令与修剪 至点的功能完全一样。,修剪物体与分割物体,修剪至点或指定长度,2018/7/16,13,4.2.3 修剪/打断,1修剪/延伸模式与打断模式的区别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修剪/延伸”按钮,当图素的长度超过修剪曲线的边界(修剪边)时将被修剪;当图素的长度未达到修剪边时将
8、被延伸到修剪边。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打断”按钮,当图素的长度超过修剪边时,在修剪边被打断;当图素的长度未达到修剪边时,延伸到修剪边后在延伸起点处打断。2修剪一物体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修剪一物体”按钮后,如图4-19a所示,分别在两图素的P1处与P2处单击图素,则后选图素为修剪边,先选图素的虚线部分被修剪;若选择打断模式,则虚线部分保留并在修剪边处形成断点。,2018/7/16,14,4.2.3 修剪/打断,3修剪二物体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修剪二物体”按钮后,如图4-9b所示,分别在两图素的P1处与P2处单击图素,则两图素的虚线部分被修剪;若选择打断模式,则虚线部分保留并在两图素交点处形成断点。
9、4修剪三物体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修剪三物体”按钮后,如图4-19c所示,分别在三图素的P1、P2、P3处单击图素,则三图素的虚线部分被修剪;若选择打断模式,则虚线部分保留并在各图素交点处形成断点。,2018/7/16,15,4.2.3 修剪/打断,5分割物体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分割物体”按钮后,如图4-19d所示,若在某图素的P1处单击该图素,则该图素的虚线部分被分割;若选择打断模式,则虚线部分保留并在与两侧图素的交点处形成断点。6修剪至点此功能一般用于动态延伸或缩短一个图素的端点位置。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修剪至点”按钮后,如图4-20所示,图a中圆的中心线未延伸,图b为单击该图素后并在要延伸
10、到达的点处单击,重复进行4次后的结果。,2018/7/16,16,4.2.3 修剪/打断/ 4.2.4 两点打断,7指定长度此功能一般用于按指定的长度延伸或缩短一个图素的端点位置。按下带状工具栏中的“指定长度”按钮后,在该按钮右部的输入框中输入一个长度值。如图4-20所示,图a中圆的中心线未延伸,图c为设置延伸长度为“3”时,单击中心线图素4次的结果。该功能用于缩短时,在长度输入框中输入负值即可。4.2.4 两点打断两点打断命令也是二维图素编辑中使用较多的命令,并常与删除命令配合使用,以便删除图素上的某些部分。,2018/7/16,17,4.2.5 其他编辑命令(1),1多物修整2连接图素3恢
11、复全圆 4在交点处打断5打成若干段,打成若干段命令的应用,多物修剪示例,2018/7/16,18,4.2.5 其他编辑命令(2),6打断全圆7创建到NURBS8更改曲线9曲线变弧10法向设定11曲面正向切换,更改曲线命令示例,曲面法向方向设定,2018/7/16,19,4.2.5 其他编辑命令(3),1多物修整 多物修整也可在修剪/延伸模式和打断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前者可将多个图素修剪或延伸到修剪边;后者当所选取的图素与修剪边有交点时,在交点处打断,否则延伸至交点后在延伸起点处打断。2连接图素连接图素命令可将多个图素连接成一个图素,但必须具备形成单一图素的条件。即共线的线段、被断开的圆弧和被断开
12、的样条曲线。3恢复全圆恢复全圆命令可将绘制的圆弧通过延伸端点而成为封闭的圆。选择此命令后,按屏幕提示选取一个圆弧或窗选图素,选择结束时按Enter键或单击普通选项工具栏中的“结束选择”按钮,即可将圆弧恢复为全圆。,2018/7/16,20,4.2.5 其他编辑命令(4),4在交点处打断选择此命令后屏幕的提示始终为“选取要打断的图素”,一般以窗选方式选取多个图素,用Enter键结束选取后,则被选取的图素都会在交点处打断。对于昆氏曲面,每个面片都有独立的边界曲线,选择此命令就能够一次性在各交点处打断所有仍保持连接的曲线。5打成若干段选择此命令后,显示如图4-23所示的打成若干段带状工具栏,一般在完
13、成设置后再选取图素,屏幕即可显示预览的结果。如果对预览的结果不满意,可以重新进行设置。6打断全圆选择此命令后,按屏幕提示选取要打断的全圆(可以窗选),选取结束后将弹出如图4-25所示的对话框,在此输入要打断全圆的段数后按Enter键,被选取的圆将按等分段数打断成若干段。,2018/7/16,21,4.2.5 其他编辑命令(5),7创建到NURBS选择此命令后,按屏幕提示选取直线、圆弧、参数式样条曲线或曲面后,可将它们转换为NURBS属性。8更改曲线选择此命令后,按屏幕提示选取一个NURBS曲线,将会显示该曲线的所有控制点,单击其中一点后,移动光标到新位置再次单击,NURBS曲线的形状因控制点的
14、变动而改变。9曲线变弧一般而言,在一定区段内圆弧比曲线看上去要更“光顺”,此命令即可使接近圆弧形状的NURBS曲线按给定的弦高公差变为圆弧。曲线变弧时可设置对原曲线的处置方式,“删除”、保留”或“隐藏”。,2018/7/16,22,4.2.5 其他编辑命令(6),10法向设定在Mastercam中绘制的曲面都有一个法向(法线)方向,此命令用于设定曲面法线方向的朝向。11曲面正向切换此命令用于曲面法线方向的设置时,每次只能选取一个曲面,适合于对个别曲面的法线方向进行修改。单击曲面后将有一个箭头可随光标动态移动,单击带状工具栏中的“切换”按钮可改变该曲面法线方向的朝向。,2018/7/16,23,
15、4.3 图形的转换,4.3.1 平移4.3.2 旋转4.3.3 镜像4.3.4 比例缩放4.3.5 3D平移4.3.6 串连补正,4.3.7 单体补正4.3.8 投影4.3.9 阵列4.3.10 延伸转换4.3.11 拖曳4.3.12 缠绕,图形的转换功能可以通过对已绘制的几何图形进行位置、方向或大小的变换,得到新的几何图形。主要包括“平移”、“旋转”、“镜像”、“比例缩放”、“3D平移”、“串连补正”、“单体补正”、“投影”、“阵列”、“延伸转换”等功能。,2018/7/16,24,4.3.1 平移(1),平移是指在2D平面内将选取的几何对象移动或复制到新的位置,若在平移对象时使用连接功能,
16、则复制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在对应的端点处以直线连接。在绘图区选取要平移的几何对象后,单击Xform工具栏中的“平移”按钮,系统弹出如图4-31所示的“平移选项”对话框。设置参数后按Enter键,屏幕可显示平移的预览结果,如不满意可重新设置参数,直到满意后单击“确定”按钮可关闭该对话框。,2018/7/16,25,4.3.1 平移(2),平移可通过直角坐标、极坐标、两点或一条线段(向量)来指定。,平移对象示例,2018/7/16,26,4.3.2 旋转(1),旋转是指在2D平面内将选取的几何对象绕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在绘图区选取要旋转的几何对象后,单击Xform工具栏中的“旋转”按钮,系统弹出如图
17、4-35所示的“旋转”对话框。设置参数后按Enter键,屏幕可显示旋转的预览结果,如不满意可重新设置参数,直到满意后按“应用”按钮可继续选择要旋转的几何对象。,2018/7/16,27,4.3.2 旋转(2),在2D平面内将选取的几何对象绕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也有移动、复制和连接功能,但当选择平移选项时,则无连接功能。,旋转中选择“平移”选项,2018/7/16,28,4.3.3 镜像,镜像是将选取的对象以一条直线为对称轴进行移动或复制的操作,用以生成对称的图形。,在绘图区选取要镜像的几何对象后,单击Xform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系统弹出如图4-37所示的“镜像”对话框。,镜像功能示
18、例,2018/7/16,29,4.3.4 比例缩放,比例缩放是将选取的对象按等比例或不等比例进行缩放的操作。选择为不等比例缩放时可分别设置X、Y、Z轴方向上的比例因子。,不等比例缩放,2018/7/16,30,4.3.5 3D平移 (1),3D平移可将选取的对象在不同的视角平面间进行平移。,在绘图区选取要3D平移的几何对象后,单击Xform工具栏中的“3D平移”按钮,系统弹出“3D平移选项”对话框。,2018/7/16,31,4.3.5 3D平移 (2),可通过“视角”选项栏来选择原视角以及目标视角,将图形由一个视角平移到另一个视角;也可通过“点”选项栏,直接在屏幕上选取图素进行3D平移。,选
19、择视角进行3D平移,由图素构建平移坐标系,2018/7/16,32,4.3.6 串连补正,串连补正可将串连的2D轮廓图形在XY平面内作整体偏移,若在“串连补正”对话框中也设置深度或角度值,则串连补正的图形还将作Z轴方向上的平移。,“转角设置”的不同结果,2018/7/16,33,4.3.7 单体补正/4.3.8 投影,单体补正功能只能用于对单一图素进行偏移操作,选取图素后还要在图素一侧再单击一次以确定补正的方向。投影是将选取的图素按指定的方向投影到指定的平面或曲面上。,2018/7/16,34,4.3.8 投影,有3种选择投影面的方法,单击“深度”按钮后,可在屏幕上捕捉一点,以该点的Z轴深度作
20、为投影面的位置,也可以直接在后面的输入框中输入Z轴深度值,此时的投影方向总是垂直于当前构图面;单击“投影到平面”按钮后,将弹出如图4-51所示的“平面选项”对话框,可由此对话框来选择平面,投影方向与所选平面垂直。若单击“投影到曲面上”按钮后,将要求在屏幕上选取一个或多个曲面作为投影面,同时有关曲面投影的选项将激活,以便进行相关设置。,2018/7/16,35,4.3.8 投影关于“平面选项”对话框的解释,单击“投影到平面”按钮后,将弹出“平面选项”对话框1)通过在“X”按钮后的输入框中输入一个数值,可定义平面在X轴方向到WCS原点的距离。2)通过在“Y”按钮后的输入框中输入一个数值,可定义平面
21、在Y轴方向到WCS原点的距离。3)通过在“Z”按钮后的输入框中输入一个数值,可定义平面在Z轴方向到WCS原点的距离。4)单击“选择线段”按钮,在屏幕上选取一线段后,要投影的平面将由选取的直线及当前构图面的法线方向共同决定。即由选取的直线及当前构图面的法线中与通过该直线端点的法线可构成一个平面。5)单击“三点”按钮,在屏幕中依次选取三点,由该三点可决定一个平面。6)单击“图素”按钮,可在屏幕中选取一个圆弧或两条直线来定义一个平面。7)单击“已命名的平面”按钮,将弹出“视角选择”对话框,可从已有的视角平面中选择一个平面。在“平面选择”对话框中,“反向”按钮的作用是改变平面法线方向正向的指向。,20
22、18/7/16,36,4.3.9 阵列/4.3.10 延伸转换,阵列是将选取的图素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平移和复制。 延伸转换功能可将选取图素的端点平移到新的位置,达到拖动图素端点的目的。,“延伸转换”示例,阵列参数设置,2018/7/16,37,4.3.11 拖曳/4.3.12 缠绕,拖曳命令一般用于动态平移或旋转图素的场合。 缠绕功能可将选取的串连图素绕圆柱面进行缠绕或展开。,“拖曳”示例,将绘制的直线与曲线绕Y轴缠绕后再绕X轴旋转90,2018/7/16,38,4.3.12 缠绕,选择“缠绕”命令,系统首先弹出“转换参数”对话框并提示用户选取串连,串连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又弹出“缠绕选项”对话框。在“缠绕选项”对话框中, “旋转轴”即指圆柱的轴线,可以选择X轴或Y轴;“方向”用于设置缠绕的方向;圆柱直径可通过按下“直径”按钮后由屏幕图素选取也可从输入框直接输入;输入框用于设置角度公差(Angle tolerance);“位置”用于设置缠绕起点的角度;“类型”用于设置创建的结果类型,可以是点、直线/圆弧或曲线。,表示缠绕,表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