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教育类复习指南.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3849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教育类复习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教育类复习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教育类复习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教育类复习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教育类复习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本资料为自己收集,专为 2011 年教师招聘者使用,仅作参考考试分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大部分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三种。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科技基础知识、湖北省情、武汉市情、事业单位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法学概论:主要内容为法的一般原理、法的制定和实施;2、宪法:主要内容为宪法的基本理论、国家性质、我国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

2、及国家机构;3、行政法:主要内容为行政法概述、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行为总述、行政立法、行政处理、行政诉讼以及行政赔偿;4、民法:主要内容为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物权与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财产继承权、民事责任以及诉讼时效;5、刑法:主要内容为刑法概述、犯罪、刑罚和常见的犯罪与刑罚。6、劳动法:主要内容为劳动法概述、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与仲裁以及劳动监督检查。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包括: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内容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2、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

3、地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的构想与祖国统一以及社会主义外交战略;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实践意义以及主要内容;4、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内容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部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应用文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为应用文含义、特点种类、作用和应用文的撰写;2、法定公文:主要内容为法定公文的特点、分类、构成要素、写作要求以及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3、事务公文:主要内容为法定事务

4、公文概述、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主要包括: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3、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科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主要包括: 1、信息科学技术;2、生物技术;3、能源科学技术;4、空间技术;5、农业高科技等新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第六部分:省情市情。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等基本概况的了解。第七部分:事业单位。主要包括:1、事业单位概述:主要内容为 事

5、业单位含义和特征、类型和社会功能; 2、事业单位改革:主要内容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基本任务、原则和总体思路;3、事业单位的主要人事管理制度:主要内容为聘用制度、职称制度、考核制度和人事争议处理。第八部分:时事政治。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指南(含考纲)一、考情分析(一)测查目的及当今教师公招招考的现状公共基础知识应用于教师公招招聘考试的历史由来已久,其基本特点是重记忆、轻理论、题量大、知识杂、题目易、准备难。作为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教师公招的基础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承载着甄别应试人员知识的广博性、判断的敏锐性、记忆的准确

6、性等重要使命,可以说,这一考试科目代表了国家任用人才的最基本标准。公共基础知识面不广的人,将不能很好适应教师公招的职位要求,不能很好处理日常工作。公共基础知识的出现与我国规范教师公招录用人员考试制度的努力密切相关,同时,它是建立在国家传统教育体制之上的专业考试,考查对象主要是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记忆型知识结构的考生。因此,公共基础知识的测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知识的广博程度。当然公共基础知识在某些题型中也考查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但这类试题也主要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基础之上,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答案正确与否的弹性比较小。(二)历年考情分析与趋势预测1.历年考情分析从考题难易程度

7、的分布上来看,近几年教师公招招考试题中容易的题大约占 50%,中等难度的题大约占30,难题大约占 20。当然,容易的题、中等难度的题和难题都是相对而言的,容易的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主要指以曾经学习过或者辅导教材中直接出现的知识点为基础编写的题,如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而难题则是指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灵活运用的题,如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等,其中大部分考试内容往往涉及行马克思哲学、特色理论、公民道德、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等知识的灵活应用,属于难题。答好这类题有一定难度,但能够把考生的综合能力考查出来,而不仅仅考查考生的“记忆”功夫。从考题内容比例上来看(以分值计算) ,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

8、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经济学约占考试内容的 35,法律知识(主要是法律基础和宪法)大约占 15,公文写作与处理约占10,其他人文科技、日常百科等知识约占 10,教师公招管理、市(省)情约占 30%。由于各地考试范围不尽相同,考查侧重点也略有不同,所以考查比例有少许差别。从题型来看,近年各地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出现过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公文改错题、公文实务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作文题等。简答题与论述题已越来越少见,案例分析题与综合分析题越来越常见,其表现形式有主观题和客观题。2.考试趋势预测(1)考查内容不会有大的变化。公共基础知识这一考试科目的测

9、查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考查范围广泛,才能够真正从答卷上看出考生的知识结构和素养。所以,这一科目将继续保持涉及知识面广这一特点,在内容上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政治,有些地市州考点国际国内形势方面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同时要留意新出台的政治色彩很强的新法律。(2)考试题量可能稍微增大。现在的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开始表现出题量大这一特点。对于覆盖知识面广,题目难度不大的试题来说,增大题量是可以理解的,增多的这一部分题,估计会以法律知识为主,适当涉及科技、常识方面。(3)出题方式趋向于客观化。客观题具有出题范围拓宽、考查方式灵活的特点,同时也便于采用机器阅卷。因此,公文写作与处理部

10、分,公文实务题逐渐代替了公文改错题;论述题几乎绝迹;案例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客观形式,宜宾市的公招在 2008 开始就已经全部是选择题了。综合各地教师公招考试情况来看,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越来越将成为教师公招招考的必考内容,因此,对各地的考生来说,了解这一科目的考试情况,把握它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三)试题构成与特点分析1.公共基础知识特点分析根据近几年各地方的试卷命题情况,可以看出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题量较大,知识覆盖面广选拔性考试的目的之一,是要测试考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近几年的考试试卷都较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在考试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该目的是通过

11、试题的数量来体现的。试题数量大,试题内容的知识覆盖面广,就能够全面而客观地反映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说明试卷有较好的信度。近年来各地的试卷,试题都在 80120 道题之间(宜宾市,成都市等) ,也有部分地区题目达到 150 道。这样,就使得考试内容较好地覆盖了所要考查的知识点。(2)题型多样,考试目标全面任何一套较好的考试试卷,都应较全面地体现考试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情意目标等) 。不同的考试目标要求,要通过不同类型的试题来反映,当然,同一种试题,有时也具有多样化的目标功能。一般来说“选择题”具有考查记忆、理解、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功能;“案例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等,

12、则具有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作用。从近几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试卷来看,都体现了题型多样性,考试目标全面性的特点(宜宾市例外,都是选择题) 。从题型的多样性来看,近几年出现的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纠错题、简答题、公文实务题、案例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有的试卷用了 5 种题型,有的试卷用了 7 种题型,一般情况下都用了 6 种题型,充分表明了考试目标的全面性;从比例关系来看,在多数情况下,客观性试题的比重较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偏小,这说明试卷着重考查考生对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解、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试题编制灵活,较好地体现了能力测试的目标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应考

13、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公招招考工作人员,更应当突出此种能力。这一指导思想在近几年的试卷中体现得比较好。第一,主观性试题“客观化” 。传统的案例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是主观性试题,近几年这两种题型逐渐客观化了,基本形式就是先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然后依据给定的材料设有 35 道选择题,有的选择题答案就在材料之中,有的选择题则是对材料的拓展延伸,需要考生结合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作答。第二,内容要求“统一化” 。就是说,试卷的所有试题都做到了内容统一,一视同仁,没有出现让考生自由选答的试题。因为试题统一,就是标准统一,就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同类的考生。如果试题不统一,难度和区分度都不相同,就很难

14、对不同考生的情况进行比较。二、2010 年备考整体解决方案(一)不同阶段的学习方法与时间分配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多,覆盖面广,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有些考生会觉得备考时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公共基础知识中大部分内容都曾经学习过,也有些考生会认为自己基础好,博闻广识,根本用不着花时间去复习备考。事实上,因为内容广泛,凭以前的老底是难以取得高分的。同时,因为有基础,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要相对容易一些,复习效率也较高。而且,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也是有规律有方法可循的。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考生备考追求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做题的速度;二是提高做题的准确度。简单地说,备考的目标就是答题又快又准。对于做题速度的提高,

15、源于两点:第一点是,多做题,题做多了,眼疾手快,思维敏捷,速度就快了;第二点是知识点记忆精准,不假思索,随手拈来。对于准确度的提高,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作答技巧是必需的,而更重要的是知识点记忆精准。公共基础知识不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那样注重解题技巧,而更多地依靠博闻强记,考核到的某个知识点,没有接触过或者记忆不准,是很难得出正确答案的。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考生可以在备考时分阶段学习,合理分配时间,不断提高。一般来说,按照学习的进度和公共基础知识的特点,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可按以下阶段进行:初学阶段;全面学习阶段;查缺补漏阶段;熟练提高阶段。初学阶段:刚开始接触公共基础知识,浏览一下辅导资料,了解公共基

16、础知识的考查范围,找出自己以前很少接触或从未学习过的某方面知识(可能是法律,也可能是科技常识或其他) ,然后针对这一部分,很投入地学习,理解记忆并稍加练习。全面学习阶段:按部分(或篇)对公共基础知识全面学习,学完一部分即做少量练习题加以巩固。查缺补漏阶段:通过做我们的辅导资料中的综合模拟试题,在实践中慢慢领悟正确解题的感觉,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学习一次,弥补知识漏洞。熟练提高阶段:通过做我们的辅导资料中的综合模拟试题,总结解题规律,寻求快速解题的诀窍,注重训练做题的速度,并巩固前面三个阶段的成果。当然,这四个阶段是人为划分的,在实际中,考生可以此为参考,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案。备考的过程应

17、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或者凭感觉去学只会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每位考生都应该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高分对策1.前期准备充分只要认真准备,教师公招考试其实并不难。因此,考前进行细致充分的准备,对提高考试成绩还是大有益处的。具体来说,进行考试的前期准备,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认真领会考查范围主考部门颁布的考试大纲是命题和考试的依据,也是考生进行复习准备的参照系。公共基础知识考查范围广,各地又不尽相同,熟悉考试大纲,考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备考,也有利于对考试的整体理解和宏观把握。(2)准备必要的辅导资料和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具有题量大、考试时间短等特

18、征,如果不进行细致、充分的复习准备,考试时容易在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上丢分。因此,考生应在充分领会考查范围的基础上,仔细认真做我们的 2010公共知识全真辅导资料中的综合模拟试题,为复习备考作好切实的准备。很多考生也认识到了考前进行仔细备考的重要性,也制定了一些复习计划,但在备考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究其原因,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准备的资料和练习太少,认为好好领会了考试大纲,稍加练习即可,这样导致对考试内容及应试技巧的“半生不熟” ,考试时会由于生疏而产生慌乱心理,致使考试失利;另一种是准备的资料太少,整天忙于知识的记忆而无法自拔。这两种情况考生都应该尽量避免。(3)制定切实可行

19、的复习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具体内容的复习不能漫天撒网,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状况、工作紧张程度以及生活情况安排复习活动。既要充分利用时间,又要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复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就很关键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仅能帮助考生全面学习、巩固知识,更能通过备考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实现来增强考试的自信心。复习计划中要安排适当数量的自我测试,自我测试同自己的备考活动协调一致,其具体的实施依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等因素进行灵活的安排。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备考内容和考试目标的理解,大胆推测必考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有意识地为自己设计一些试题,这些试题的表达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20、,然后作答,再与我的 2010 全真辅导资料相对照,以判明正误。这样就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复习确立重点,同时也保证了备考内容的全面性和良好效果。(4)严格依据计划和考试要求复习备考复习备考的过程是最重要的,也是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应注意以下问题:注重记忆,适当练习。公共基础知识,顾名思义,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而已,它的灵活性有限,也不要求有多高的解题技巧,关键就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要精准。练习是必需的,它的作用首先在于加强记忆、巩固记忆,其次才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所以,只要有针对性地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或试题即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

21、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它影响着人的活动及身心健康。情绪产生于人的需要,并和人的追求联系在一起。人们的情绪有好有坏,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怎么最大限度地控制情绪不走向极端,因为极端的情绪,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甚至带来不好的结果。乐极生悲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能够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来为自己追求成功的目标服务。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考试的成败。在备考过程中,我们时刻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与干扰,情绪波动幅度和频率都较大,特别是接近考试时,这种情况尤甚。比如,很多考生在考试前都会

22、出现焦虑情绪,这是很自然的事。那么,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沮丧或者紧张,否则只会加强自己的焦虑情绪。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试着只把考试当做是展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这样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这些都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坦然面对考试。总之,广大考生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2.应试时沉着灵活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考生平时表现很出色,但一到考试就“熄火”

23、,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与他们缺乏基本的考试技能有密切关系。以下几个考试技能会有助于发挥出考生的真实水平:(1)把握好考试时间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作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2)先做会做的题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很容易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仍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3)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

24、。 “舌尖效应”在人们情绪紧张的时候表现尤为明显。考试是很紧张的一件事情,因此在考试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考生首先注意要克服紧张情绪,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会想出答案。(4)答题时重视第一感觉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答案,并且觉得这几种答案都有道理,但又只能选一种,这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广大考生采用最先想到的答案或选项,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重视第一感觉,这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因为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熟

25、悉的东西在人的直观反应中比不熟悉的东西更为强烈些。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选择题,读完试题后马上会觉得某项是对的,但后来再一看又觉得另一项对,于是就选择了后者,结果却往往是第一印象的答案正确。所以建议大家多重视第一感觉。对于公共基础知识很多考生感到迷茫和无助,其涵盖的知识内容实在太多考纲摘要“考试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历史知识、其他知识: 2010 年 3 月至 2011 年 3 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具体的考纲比这更为详尽和细致,

26、要真正全部复习一遍,确属不易。况且每个人都有自然遗忘过程,即使复习一遍、两遍,效率又如何呢? 目前很多公共基础资料,内容大同小异。更要命的是,咬紧牙拜读一遍后,一进考场,发现跟没看书之前差不多还是在那凭着感觉答题最后,到“挂了”都没搞清楚:到底是资料出了问题还是自己的复习出了问题?心中无“底”这是广大考生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时最普遍的状态! 如何攻克公共基础知识?在确定的有限的复习期间内,唯有提高复习的效率。东华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复习的对象问题。二是复习的形式和方法。 简言之,公共基础内容虽多,但比较固定的“重点内容”主要有“时政、法律、公文写作、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等” ,明确复习对象,注

27、重复习方法,绝对事半功倍! 现将公共基础一些必考“重点内容”总结如下: 1 、法律。很多人看到法律就头痛,甚至绝望。其实大可不必,法律考查的重点之一是:当年度实施的新法。除了新法,行政法是必看的。每年的 A 类、B 类试卷都会出现与行政法相关的题目(由于 C 类更侧重于公文写作,法律试题的比例明显低于 A 类和 B 类) ,行政法中的行政复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国家赔偿等重点内容会交替进行考查。作为一名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是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理念。行政法作为公务员笔试的必考内容会一直延续下去。 此外,民商法也要予以关注。要特别注重熟练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等,活学活用,可以解决很多法

28、律和现实问题。 (国考法律常识中,宪法往往也是必考点。 ) 行政法+部分民商法+ 新法,法律部分复习到这程度,可以暂告一段落。抓住重点,然后学会有选择的放弃一些,公务员考试的最大技巧就是如此。 (行测亦明显有这个特点) 附:永远的必考法律公务员法 (公务员考试一定会常考公务员法 ,虽然分值一般只有“一两分” ,但对竞争激烈的岗位来说, “一两分”完全可以决定成败。公务员法内容很少,一两小时就可以复习一遍,命中率比较高。 ) 2、永远的必考内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公务员考试一个永恒的主题是道德。2007年是“职业道德”最火热的年份,A 类、B 类的主观题都是考职业道德。 2008 年、200

29、9 年也进行了考查,是选择题,可以预见以后每年还都会考(选择题或案例题) ,虽然分值少,但整理总结的内容不到一小时,对公务员考试、特别是对这庞大体系的公共基础知识来说,投入和产出比算是极高的了。 考生在复习时,首先就必须掌握这些必考内容。 (很多考生反映, 自己考前复习很多天的公共基础内容,拿到试卷后往往一分未考,感觉就像没看书一样,非常郁闷!因此考生要足够重视这些“小小的必考内容” ,它的复习效率很高!)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每年的又一必考内容,考生一般不必找本教材花几天时间从头到尾的看,即使看了,到做题时或许会发现:看与不看区别不大。其实考前关键是要复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念和

30、原理,并学会对具体问题、事例的分析和运用。 (哲学的分值有三分左右。 ) 4、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为必考内容,但分值少于马哲,一般 1-2 分。 5、时政。把握时政热点知识,紧扣当前时势,注重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掌握。分为时政热点理论篇与热点素材篇,各包涵若干专题讲解。东华的一个著名论断是:江苏公务员考试本质上是考时政。该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部分的专题讲解对考生复习申论亦大有裨益。 另外,2009 年 3 月至 2010 年 3 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主要是考察事件、时间、人物等简单识记知识) ,这个作为狭义上的“时政” ,考生稍微花点时间强记下,试卷考题分值

31、在三分左右,这分好拿。6、公文写作。作为确定的必考内容,必须花大精力,确保不丢分或者少丢分。A 类至少 7 分左右,B 类 25 分左右,C 类 45-50 分左右。而且 B 类、C 类,一般都要求进行公文主体部分的写作,所以该类考生要注重复习和提高公文处理和写作能力。 (一个简单的复习步骤是注重研读相关公文的范文与解析。 ) 以上仅是对公共基础复习的对象问题(内容)作了简介,相信能给广多考生复习公共基础提供一定的思路指导。少走弯路,就是走近成功!附件一:教育类专业知识教育类专业知识教育学部分一、绪论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熟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和条件;了解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32、了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发展;了解主要几种教育学派别和教育思想;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教育的定义;掌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掌握现代教育的特征。三、学校掌握学校的定义;了解学校制度的发展;掌握学校公益性特点;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即构成;熟悉学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领会学校组织的管理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领会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熟悉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具体内容;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领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

33、教育的相互配合。四、学生掌握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领会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掌握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掌握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领会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掌握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领会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领会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领会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领会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掌握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五、教师掌握教师概念的含义;掌握教师地位的含义;领会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掌握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掌握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掌握教师资格分类;掌握教师资格条件;

34、掌握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领会教师培训的含义;领会教师考核的含义;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领会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领会教师考核的内容和原则。六、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的概念;掌握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掌握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领会不同的教育目的论;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领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了解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七、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掌握德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掌握智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掌握体育的概念和功能;熟悉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35、;掌握美育的概念与功能;熟悉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八、课程掌握课程的概念;领会国内外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观点;领会决定课程有哪几个基本关系;掌握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掌握课程目标可以垂直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熟悉课程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领会泰勒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九、教学掌握教学的定义和教学的任务;领会教学活动的本质;掌握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教学原则的概念;熟悉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体系;掌握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领会贯彻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

36、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对教师的要求;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征;领会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领会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概念的含义;领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方法应遵循的要求;掌握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熟悉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领会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的意义;掌握教学工作的实施包括哪些基本环节;领会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实施应遵循哪些要

37、求。 华大博雅 友情共享十、学生集体与集体教育掌握学生集体的概念;领会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掌握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掌握班级的概念;领会班级组织的结构;领会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领会班主任在班集体组织培养中的影响。十一、学校咨询与辅导掌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主体的类型及其内涵;掌握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发展概况;熟悉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掌握咨询的目标与原则;掌握主要咨询方法;领会学校咨询的一般过程。十二、教育测验与评价掌握测验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掌握如何进行测验的编制以及编制测验的要求是什么;掌握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熟悉如何对

38、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熟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十三、教育法制熟悉教育的国家化和教育法产生的关系;了解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熟悉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掌握我国学校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掌握我国学生的法律地位;熟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熟悉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熟悉法律责任的定义;领会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行政法律责任;熟悉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分类;熟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掌握学校事故的定义;掌握学校事故的基本特征;熟悉学校事故所承担的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归责原则、免责条件及其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掌握学校事故分类标准

39、和学校事故的分类;熟悉法律救济的定义;熟悉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熟悉提起学生申诉制度的条件。心理学部分一、概论掌握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心理学的基本性质;熟悉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领会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二、意识与注意掌握意识、无意识;熟悉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熟悉注意与意识状态的关系;掌握生物节律、日节律;熟悉生物节律与睡眠的关系;熟悉脑电波与睡眠的阶段;熟悉失眠的种类;掌握催眠的原理;熟悉催眠与睡眠的区别;三、感觉与知觉掌握感觉的基本概念;领会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掌握视觉适应和颜色的特性;领会视觉产生的机制和色觉理论;领会听觉产生的机制

40、;熟悉基本的听觉现象;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性;领会知觉的机制;熟悉感觉的整合知觉的形成的简单应用;掌握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和特性;熟悉社会知觉的基本过程。四、记忆与学习掌握记忆的概念、基本过程与类型;掌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概念、特征与区别;熟悉记忆系统间各成分的关系;熟悉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及其应用;掌握长时记忆储存与建构的特征;掌握遗忘的概念;熟悉遗忘曲线及遗忘的原因;熟悉有意遗忘的作用;掌握记忆能力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概念;熟悉学习的过程;熟悉学习的分类;熟悉学习与记忆的关系;熟悉学习的策略的应用。五、思维与创造性掌握思维的概念和特征;熟悉思维的机制;掌握概念的性质、分类和功能;熟悉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掌握推理的概念、问题解决的概念;熟悉推理的一般过程、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熟悉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步骤;掌握想像的概念、创造性的概念;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