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拉拉链 文档编号:1358079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26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编号:06-13-02威海职业学院二九年九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威海北洋电气有限公司、威海华瑞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校内专家、专业带头人联合组建,成员中既有来自威海地区最具实力的企业专家,又有双师型专家委员。本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讨及师资培训,进行工学结合、任务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院与企业合作的稳定机制,更好的服务于威海地方经济。委员会具体成员见下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序号姓名专业委

2、员会职务工作单位职称单位职务职业与培训背景电话1李文主任委员威海职业学院教授机电工程系主任教师,参加新加坡先进职教理念学习,兼任威海天诺数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063157006781高明委员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工副总经理兼开发中心主任参加美国、德国等国家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任专业特聘专家0631-52310312张德滋委员华瑞电子有限公司高工总经理一直从事自动化设备的装配及维修维护工作,任专业兼职教师133568168283王学军委员威海天诺数控机械有限公司高工总经理参加FNAC等公司的培训,任专业兼职教师063157100784王福生委员威海银兴集团高工总经理一直从事设备电气维修工作

3、,任专业兼职教师063126866855王建委员威海港华燃气有限公司高工站长自动化方向高级工程师,任专业兼职教师135631802996黄法委员威海职业学院高工科研处主任教师,到新加坡参加职教理念学习,兼任威海天诺数控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主任063157100267王芹委员威海职业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教师,到新加坡参加职教理念学习,兼任威海天诺数控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副主任0631-57016898林京娜委员威海职业学院高工专业带头人教师,10年企业工作经历,到韩国参加职教理念学习06315700679编制说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高中毕业生及对口职高毕业生为教育对象,适用于三年全日制高职电气自动化

4、技术专业,由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教研室与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北洋电气有限公司、华瑞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制定,并经学院编审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学院批准自2009级开始实施。目 录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感情1二、人才培养需求分析1(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背景分析1(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2(三)电气自动化领域岗位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分析3三、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4(一)人才培养目标4(二)人才培养规格4(三)学生毕业时应获得的证书5(四)创新和实践了 “任务驱动,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5四、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6(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7(二)以能力模块为单元构建课程体系8五、双

5、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15(一)教学团队的组建15(二)教学团队的素质要求16(三)教学团队的培养工作18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20七、教学运行管理26(一)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26(二)课程的组织与实施27(三)质量保证体系建设32(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设33(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均培养成本及效益分析34八、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35(一)注重职业道德教育35(二)强化人文素质培养36九、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与反馈36(一)评价原则36(二)评价指标与形式37(三)评价信息收集37(四)评价信息处理37十、改革的成效38(一)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38(二)构建了基

6、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38(三)搭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39(四)构建了“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41(五)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42(六)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43十一、评价与建议43(一)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43(二)人才培养方案可推广度分析及经验与体会44(三)主要存在的问题与持续改进计划45附件:学生领域课程标准47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代码】580202【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基本学制】3年本方案基于威海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

7、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果,努力探索实施“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建设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并改革课程内容,按照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分析专业教学团队和实验实训条件配置标准并组织实施。本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需求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配置、教学运行管理,以及探索实施本方案取得的成效和评价建议等十一个部分。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教育部教高【2000】2号、【2006】14号、【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于山东省胶东半岛制造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威海船舶、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制造业发展

8、需要,培养半岛制造业急需的电气自动化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共同培养满足电气自动化领域需求的、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二、 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背景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是所有工业的基础和原动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全面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这对在一线工作的技

9、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3年7月,山东省政府提出加快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确定以威海、烟台、青岛三市为主体,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把胶东半岛作为一个经济板块统一规划和建设,使之成为面向日、韩及欧美的加工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为龙头的八大制造业(见表1),制造业中80%以上的设备广泛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伺服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人机界面、现场总线、自动检测等先进自动化技术,设备复杂程度高。此外,大部分企业随着发展还需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需要大量具有自动控制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装置的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等工作。表1 胶东

10、半岛制造业发展重点行业项目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轿车、载重车和特种车及提高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和水平为发展方向,发展电动汽车、集装箱运输、厢式冷藏运输、工程、通讯等专用车、特种车船舶制造业油船、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船、远洋捕捞及加工船、高速豪华游艇等电子信息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 计算机及配套部件、工业自动化装备及控制系统、通讯器材等家电制造业数字化家电产品和家居集成产品,压缩机、变频控制器、网络控制器、微特电机等关键基础零部件纺织服装制造业西服、时装、休闲运动装,提高服装面料、辅料档次,引进三维量体、三维试衣、单片自动裁床、立体整烫、数字喷墨印花、成衣染色、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新

11、技术和新设备等化工制造业化工制造业,精炼石油产品、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品及橡胶制品,各类合成材料、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高品质重交道路沥青,橡塑助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胶粘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甲醇、甲醛、聚甲醛、多聚甲醛,全钢载重子午胎、半钢轿车子午胎,子午线轮胎生产设备、检测仪器以及帘子布、碳黑、钢丝帘线等医药制造业海洋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及植物药物,海洋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合成药,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及维生素类海洋生物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肾细胞生长因子、-干扰素等生物化学药物,肿瘤坏死因子、人工皮肤等基因工程药物食品制造业水产制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和饮料

12、,海洋食品,粮食、肉类、果蔬深加工产品相关服务业银行、保险、证券、运输、律师、会计、设计、公共设施(二)企业人才需求分析威海作为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之一,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招商政策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的进驻,形成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在人才需求量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以下几类典型企业进行调研:一是专门从事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维修的跨国公司,如西门子、罗克韦尔青岛办事处等;二是机械电子加工类企业,如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园区)等;三是拥有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如上海九天、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卷烟厂、威海银

13、兴集团公司等。通过调研得知,这些企业每年对于掌握电气控制技术、电气设备的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维护维修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都在10人以上。根据威海市人才服务中心2007年对人才市场所做的分析,威海市的总体岗位需求情况如图1所示,招聘单位提供工作岗位5万多个,电气技术人员岗位占岗位总数的3%,每年约需要1500人。图1 2006-2007年岗位需求情况除威海地区企业需求外,青岛、烟台等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也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三)电气自动化领域岗位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分析在企业调研的过程中,与一线工程师共同研究,了解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经过教学团队集体研讨,专家论证,确

14、定岗位职业能力。经过充分的企业调研,了解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作,分析得出本专业的主要岗位群是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等。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岗位能力分析如表2所示。表2 电气自动化领域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岗位群职业能力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使用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能力;识别、测量和选用合适的电气元件的能力;查询并利用中英文资料的能力;单元电路分析设计能力;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制作图表、文档、报告的能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遵纪守法,与员工有效沟通能力;做事认真,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保守企业秘

15、密等职业道德;正确的工作方法,高效的执行力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维修的能力;变频调速系统应用能力;电机检修与控制能力;工业PC机的选型、程序编制和运行维护能力;工厂变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与维护维修能力;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能力;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维护和维修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编制、调试及系统运行维护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能力;工业控制网络的构建与维护能力;现场总线的组网、运行维护能力;电路分析设计与维护维修的能力;电子装配、焊接、调试、制作的能力;电力电子系统的调试与维修能力;综合应用机电装配技术及运动控制技术的能力电气设

16、备销售或服务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用途分析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方法能力在这些岗位群中,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维护维修及技术改造能力、自动化生产线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能力是电气自动化领域高技能人才应该掌握的两大职业核心能力。三、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一)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工作态度、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创新发展能力;具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具有对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改造能力;具有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组装调试、维护维修能力,能够从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维修及技术改造、自动

17、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1.专业能力(1)具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的能力;(2)具有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运行维护能力;(3)具有电机故障检修与转速控制能力;(4)具有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能力;(5)具有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编制、调试及系统运行维护能力;(6)具有现场总线和工业控制网络的构建与运行维护能力;(7)具有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维修能力。2.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职业规范;(3)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4)具有较强的口

18、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具有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质量意识;(6)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3. 方法能力(1)具有自主学习和拓展能力;(2)具备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3)具备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及判断能力;(4)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生毕业时应获得的证书1.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2.普通话证书;3.英语等级证书;4.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专业职业技能证书:维修电工(学生必考)、 ASEA助理自动化系统工程师、 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中、高级)、 机电一体化工(中、高级)等证书。(四)创新和实践了 “任务驱动,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按

19、照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要求一直在不断创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正在逐步确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在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1.课程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基于电气技术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提炼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渗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图2所示。电气设备改造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基于工作过程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岗位岗位的工作过程任务企业工程师专任教师图2 提炼工作任务2.贴近生产场景,建设仿真教学

20、场所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将企业真实的环境再现在基地中,将一体化教学安排在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中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了解岗位职业能力,完成真实工作任务,感受职场氛围,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大幅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安排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体验企业文化,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完成了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实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3.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保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作兼职教师,让他们参加课程设计,指导顶岗实习,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

21、五步教学法”组织专业课程教学,将课堂搬到实训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起组织、引导、总结、评价的作用,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任务”激发下,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好。项目建设以来,通过探索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学校与企业联手,理论与实践结合,素质与能力并重的专业特色。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维护维修和技术改造能力,具有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就业率达100%,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四、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行业调研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企

22、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专业定位人才规格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图3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见图3所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通过校企合作,组成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剖析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序化,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求的能力,构建以能力模块为单元的课程体系。(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三个岗位群,我们主要对以下三类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1.从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及维护维修的企业,如西门子、罗克韦尔公司等,了解到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有:PLC开关量控制;PLC程序的阅读

23、、编制与调试;工业以太网的构建与维护;电机的检修与控制等。2.拥有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如上海九天、华东数控、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等,了解到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有:自动生产线系统机电一体化调整;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闭环伺服系统的运行、调试;电机的起制动和调速控制等。3.从事制造业企业,如威海北洋电气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园区)等,了解到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加工设备电气维护保养及调试维修等。在大量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调研的基础上,教学团队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分析,归纳遴选电气自动化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专业

24、能力,如表3。表3 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维修及技术改造工具和仪表的选择和使用电机故障检测与维修电机的正确拆卸与性能测试电机装配与故障排除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控制电机试验与检修(G-M系统检测与维修)电机检修与控制电气原理图、安装图、接线图的阅读与绘制电气元件的选择和质量检查基本控制电路的配盘安装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调试与检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低压配电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工厂供配电技术综合应用(工厂供电设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修维

25、护PLC开关量控制PLC程序的阅读、编制与调试PLC模拟量控制PLC端子的配线PLC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典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检修)PLC程序编制、调试及系统维护单相、三相触发电路实践整流装置的故障检修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开关电源原理与实践(小功率开关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步进电机的运行、调试伺服电机的运行、调试闭环伺服系统的运行、调试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运动控制技术实践(闭环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运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与调试仪表总线的组网、运行、维护现场总线的组网、运行、维护工业以太网的构建与运行维护多层工控网络的构建与维护(小型企业工控网络设计与实现)工业控制网络的构建与维护开关量工作站的运

26、行、调试模拟量工作站的运行、调试步进、伺服工作站的运行、调试完整的自动生产线系统机电一体化调整(网络型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各类传感器的安装、调试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二)以能力模块为单元构建课程体系基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中(高)级维修电工、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机电一体化工等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等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维护和维修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电气自动化专业中高级维修电工自动化系统工程师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

27、机电一体化工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始终图4 基于能力模块构建专业课程体系1.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如表4所示。表4 课程体系表专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证书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修维护可编程控制器PLC程序编制、调试及系统运行维护能力可编程控制技术及应用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ASEA自动化系统助理工程师中、高级维修电工机电一体化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能力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闭环伺服系统的运行、调试;运动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运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现场总线的组网、运行维护;工业控制网络的构建与维护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传感器与仪表的安装与调度传感器检测

28、与仪表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维修及技术改造电机拆装、故障检查与排除;电机的起制动与调速控制电机检修与控制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运行维护能力工厂供配电技术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工厂电气控制技术2.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企业调研工作岗位典型任务职业能力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基于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教学内容课程实施任务驱动的五步教学法图5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从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去考虑,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所需项目、任务、素质为基础,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将基于工作岗位的任务、项目,贯穿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并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

29、重构上,具体思路如图5所示。(1)课程内容的选择1)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依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该岗位所应具有的能力,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时,尽可能地直接明确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等要求,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束缚。2)依据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有效衔接。3)课程内容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等,注意吸收在实际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经验和技巧。4)注重人文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

30、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2)课程内容的重构选择实际岗位操作中的任务(项目)作为教学任务,用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任务或者是综合性的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任务(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贯穿在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按照任务提出、知识学习、分析实施、任务检查、交流评价“五步教学法”设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项目)一览表如表5117任 务 项 课 目程任务(项目)1任务(项目)2任务(项目)3任务(项目)4任务(项目)5任务(项目)6任务(项目)7任务(项目)8任务(项目)9任务(项目)10任务(项目)11电工基础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的使用节日彩灯的设计与调

31、试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更新电动机接线与供配电模拟电子技术简易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分析、安装与调试超外差式收音机(简易扩音机)的电路分析及安装与调试监控报警电路的分析、安装与调试无线话筒电路的分析、安装与调试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制作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与制作数字录音机的设计与制作电机检修与控制直流电机的检修与控制变压器的检修与并联运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修与控制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和检修电动机控制电路制作和检修M7120磨床空控制线路装配与故障检修Z3050钻床控制线路故障检修X62W万能铣床控制线路5/3t桥式起重机的控制线路运动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调光灯

32、制作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步进驱动控制技术应用与调试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应用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维护搬运站的安装调试与检修供料站的安装调试与检修加工站的安装调试与检修装配站的安装调试与检修分拣站的安装调试与检修包装站的安装调试与检修装液站的安装调试与检修工厂供配电技术工厂供配电基础知识工厂供配电所有关图纸工厂供配电所设备安装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保护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电动机的运转控制抢答器的控制液体混合的控制剪板机的运行控制机械手的运行控制循环灯控制恒水供水系统的设计步进电机的控制网络通讯的控制和实现传感器检测与仪表电阻式传感器的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压电式

33、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编码式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磁栅传感器现代检测系统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恒压供水系统的界面设计(HMI软件界面设计)双生产线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组态软件应用)常见工业控制网络的组网、运行、维护小型企业工控网络设计与实现(多层工控网络的构建与维护)以校级精品课程电机检修与控制表7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课程类型序号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实践学时各学期周数与学时分配实施形式一二三四五六161818181818基础平台课程1200500203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1648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54022005001040概论456145632005003000形势与政策18

34、640221616161642004006000体育46060303052006001000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4816161661601041000大学英语7.5120606072006001301劳动教育13030劳动82005003030军训16060训练92003165000计算机文化基础46464上机102002122000高等数学69696110801014030机械制图与测绘45656实训120802008000电工基础6963096实验、实训130802017010模拟电子技术812060120实验、实训140802022000数字电子技术812060120实验、实训专业

35、核心课程150802040000电机检修与控制812060120实训160802012000工厂电气控制技术812060120实训170802001020传感器检测与仪表6905090一体化180802016000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812060120一体化190801050010机械基础4703070实验、实训200802031000机电CAD812060120一体化210802042000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6908090一体化220802006010运动控制系统的运行与维护812060120实训230802041000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4606060一体化240802013010

36、工厂供配电技术6903090实验、实训250801017510顶岗实习(毕业设计)36540540选修课程260802043000电气专业英语34040270802044000维修电工技能鉴定824018060180一体化280802000010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2.54040一体化290803004000数控机床电气系统2.5404040一体化300802027000自动控制原理2.54040312004001020大学生心理健康11616322004002001创业与设计11010一体化332004001001社交与礼仪11616一体化注1.概论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7、;2.形势与政策采取学生自学、社会实践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一、四、五每学期课时16,其中第四学期理论课时6课时,实践课10课时2.课程学分与学时分类统计表8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学分与学时分类统计表课程类型总学分总学时实践学时备注基础平台课程60.51060370专业核心课程10215401090选修课程21.5442220合计18430421680专业实践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55%3.学制与学分学制原则上三年,实行25学年的弹性学分制。最低应修162.5学分。4.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安排见表9所示。表9 教学进度表 周次学期12345678910

38、1112131415161718192021一二三四五六教学进度表中的符号说明:军训,授课,复习,考试,顶岗实习五、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解决好人才培养工作中“谁来培养”的问题,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一)教学团队的组建为满足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要求,需要一支人员充裕、专兼比例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作保障。教学团队成员能够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协同进行专业建设,具备整合专业优势资源、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能力。根据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学生数量,全面分析专业教学团队的主要工作任务量,分配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任务,分析团队数量、规模与结构。以平行班3个班,在校生400人左右的规模测算年均工作量,分析专业教学团队配置的数量和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信息化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