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第0章绪论0 .1复习笔记0 .2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 .1复习笔记1 .2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1复习笔记2 .2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 .1复习笔记3 .2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4 .1复习笔记4 .2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5 .1复习笔记5 .2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中国语言文字6 .1复习笔记6 .2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7 .1复习笔记7 .2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中国古代教育8 .1复习笔记8 .2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中国古代文学9 .1复习笔记9 .2课后习题详解
2、第1 0章中国古代艺术1 0 .1复习笔记1 0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1章中国古代史学1 1 .1复习笔记1 1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2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1 2 .1复习笔记1 2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3章中国古代宗教1 3 .1复习笔记1 3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4章中国古代哲学1 4 .1复习笔记1 4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5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 5 .1复习笔记1 5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6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 6 .1复习笔记1 6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7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 7 .1复习笔记1 7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8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 8 .
3、1复习笔记1 8 .2课后习题详解第1 9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 9 .1复习笔记1 9 .2课后习题详解第0章绪论0 .1复习笔记一、文化的含义1“文”与“化”(1)“文”的内涵“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在此基础上,“文”有若干层引申义:“文”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文”由伦理学说引申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的意思,与“质”、“实”对称。如论语雍也记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在前两层意义上,引申出美、善、德行的意思,如礼记乐记记载:“礼减而进,以进为文”。(2)“化”的内涵“化
4、”,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3)“文化”合成为词“文”与“化”并联使用“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指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已有“以文教化”的意思。“文”与“化”合成词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为词,如说苑指武:“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
5、”,与“自然”对举或与“质朴”、“野蛮”对举。2文明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它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广义文化。3自然的人化(1)文化的实质含义文化,即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2)文化即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创造过程是人类从“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的过程,即自然的人化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
6、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4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内涵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文化结构关于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其中四层次说包括以下内容:a物质文化层第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
7、成的物质文化层。第二,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第三,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制度文化层第一,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第二,这一部分文化成果虽然不直接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但它们的特质、发育水平归根结底是由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一定方式所决定的。c行为文化层第一,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第二,这是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
8、、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可再分为两个子层次:第一,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社会心理较直接地受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并与行为文化交融互摄,互为表里。第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和高层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两种类型。(2)狭义文化内涵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
9、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又被称作“小文化”。对文化的定义a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b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属于“小文化”范围。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关系区别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涉及范围大小不同,“小文化”主要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联系狭义文化在逻辑上属于广义文化,与后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a研究人类的精神创造时,不能忽略物质创造活动的基础意义和
10、决定作用;b讨论关于心态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二、中国文化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中国文化指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厚的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它的特点有:(1)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既保留了其中精华的部分,也不断吸取时代的精华。(2)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
11、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3)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2学习、研究中国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目的了解祖国悠久、丰厚的文化遗产,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2)意义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是把握民族自身的文化特征、民族文化的主旋律以及感受民族精神的可靠途径。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认清中国的国情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现状。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国情有重要的意义。更多各类考试资料 v:3446
12、47 公众号:顺通考试资料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文化传统不仅仅滞留在陈列品和书籍当中,它还活跃在今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是培育熟悉传统、分析传统、变革传统这种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的最好课堂。(3)方法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非常丰富。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明晰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又能避免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研读古籍和社会考察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两者相互比照、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才能对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有一个动态的、全面的了解。批判继
13、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中国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我们要汲取其中的精华,但也被传统文化束缚。当今时代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0 .2课后习题详解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答: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的原因有:(1)文化的创造过程是人类从“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的过程,即自然的人化过程。这个过程有自然面貌、形态、
14、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2)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3)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因此自然的人化的过程也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答: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两者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两者的紧密联系狭义的文化在逻辑上属于广义的文化,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5、研究人类的精神创造时,不能忽略物质创造活动的基础意义和决定作用;讨论关于心态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于心态文化的影响、制约。(2)两者的涵义和范围不同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它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的物质、制度、精神、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也称作“大文化”。狭义的“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它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排除在外,只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
16、被称作“小文化”。3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哪些内容?答: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面,具体如下:第一个层面是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质文化层。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二个层面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这一部分文化成果虽然不直接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但它们的特质、发育水平归根结底是由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一定方式所决定的。
17、第三个层面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这是一类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第四个层面是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蕴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心态文化可再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面。4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答: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宝藏。我们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应该:(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它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
18、、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2)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3)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在学习和继承的过程中要做到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第1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 .1复习笔记一、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可
19、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类。1自然地理环境(1)自然地理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2)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2人文地理环境(1)人文地理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2)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二、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1疆域变迁(1)公元前2 2 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的
20、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2)从西汉中期至西晋末年的4 0 0多年间,朝鲜半岛的东北部曾经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区。(3)自西汉中期至明末年的千余年间,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4)唐朝和元朝的北界远达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亚的咸海。(5)乾隆二十四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形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6)现今,中国国土面积为9 6 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
21、。2政区划分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1)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天子和各级诸侯的直接统治区都很有限,不需要分级管理。(2)春秋战国时代,经过一系列兼并,剩下的诸侯国范围越来越大。同时,各诸侯国一般都将被灭国置于国君的直接统治之下,不再分封新国,国君的直接统治区也迅速扩大。县、郡应运而生。(3)秦汉实行郡县制,即由数十个至百余个郡管辖数百个到一千多个县或县级单位。(4)2世纪末的东汉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州郡县三级制。(5)隋大业三年(公元6 0 7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
22、实行郡、县二级制。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以节度使掌握方镇的军政大权。方镇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形成方镇(道)州县三级制。(6)9 7 7年,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兼管军民事务,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全国先后设过十五路至二十四路。(7)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在进入中原的初期将它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务,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8)元朝中期,设立行省制度,省下设有路、州二级或路、州、府、县四级。(9)明初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任命三位官员负责民政、司法监察和军务。1 4 2
23、 7年后,全国划分为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1 0)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省市县三级制与省县二级制并存的局面。3多民族(1)多民族的发展月氏族的主体在公元前2世纪迁到中亚以外,其他各民族几乎没有完全离开过中国。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和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早在春秋时代,汉族的前身华夏诸族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的主体民族。汉族在经济文化上保持着总体上的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2)多民族的分布古代的西域诸族和维吾尔族在新疆。藏族及其前身吐蕃在青藏高原。蒙古族在内蒙古。契丹、女真和满族在东北,高山
24、族在台湾。4人口(1)分布公元初,6 0的人口分布在太行山、中条山以东,豫西山地、淮河以北,燕山山脉以南的地域内,这一范围内的平均密度约每平方公里7 7人。长江以南大多数地区人口稀少,尤其是今浙江南部、福建、两广、贵州等地,还有大片无人区。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包括首都长安及其近郊,每平方公里超过1 0 0 0人,以及今山东菏泽、定陶、东明一带,每平方公里2 6 3人。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转移,人口的迁移和自然条件的变迁,人口的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a以淮河、秦岭、白龙江作为划分北、南方的界线,北方和南方所占人口的比例从公元初的7:3演变为公元1 0世纪末的4:6。1 4世纪前期竟达到2:8。
25、b明清以来,人口的北南差有所缩小,大致稳定在4:6。c1 0世纪以后,主要的人口稠密区已经转到南方,其中长江中下游、成都平原、福建人口尤其稠密。d1 9世纪前期,苏州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e2 0世纪初,以云南腾冲黑龙江瑷珲(今黑河)一线为界,中国形成了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2)迁移1 4世纪中叶以前,移民的主流是由北向南,即从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其中以西晋末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三次南迁影响最大、移民人数最多。2 0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进入山区,从内地迁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
26、镇迁入这些城市。此后,历代统治者以行政或军事手段将人口集中在首都附近,边疆或其他地区的强制性移民,敌对政权间的掠夺性移民,北方游牧民族、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也曾多次发生,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吸收其他民族人口,今天的回族就是以1 3世纪自中亚、阿拉伯和波斯迁入的移民为主。中国人口移居海外,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从1 5世纪以来就以东南亚为主要移植区。1 9世纪中叶以后,向海外移民的规模日益扩大,移民及其后裔的数量已达数千万。5地理环境(1)地势分布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 5。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
27、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架则在我国大陆东南侧延伸于海下。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为“三大阶梯”。a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三级的地形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在4 0 0 05 0 0 0米。b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线为第二阶梯。c由此往东是最低的第一阶梯。(2)地形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阶梯内:湖泊的发育和消亡一些著名的湖泊改变了形状和面积,或者完全消失了;一些新的湖泊产生并继续演变。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流经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河下游一般都发生过变化,其中黄河和海河水系的变迁尤其剧烈,决溢改道极其频繁。海陆变迁从辽东湾到杭州湾
28、之间不少沿岸地区都是最近二三千年间陆续成陆的,但也有一些陆地重新成为大海。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造成沟壑发育,使原来的“原”(或作塬)日益分割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沙漠的变迁沙漠面积扩大,吞没了一些绿洲和城市。也有一些沙漠后退了,重新得到开发。6气候(1)气候特征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或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高于同纬度地区,年温差较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2)气候变化温度的变化中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
29、向凉爽。湿润状况的变迁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于极端,非涝即旱,而且在相邻地区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湿润状况还是有变化的。这两方面的变化对经济开发、民族迁移、人口增长、文化传播,以至社会的动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定义地理环境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2)分类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3)对人类社会的决定意义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但在具体的时间和
30、空间范围内,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4)作用人类早期基本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环境,此时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弱。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就越大。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是以不违背它的
31、内在规律为限度的。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产生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1)中国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季风气候发达。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黄土高原和由黄土冲积的平原土壤疏松,在生产工具简单、铁器还未运用的情况下,易于清除天然植被和开垦耕种。黄土冲积平原的肥力虽不如其他冲积平原,但在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保存较好的条件下,冲积土中的养分比水土流失严重时的含量要高得多
32、。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虽然不像南方那样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但小片森林还不在少数,基本为草原等植被所覆盖,水土流失相对并不严重。近海地带由于地下水位高,海水倒灌和宣泄不畅等原因,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因此,黄河中下游一带便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2)黄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从秦朝开始直到清朝初年,历代最稳定的、设置行政区域的疆域范围,基本都是中国内地,封建王朝因考虑农业生产问题,很少将自己的正式政区扩展出去。(3)中国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气候的波动一般只影响农业区的南北界、而不会减少它的面积,这就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4)中国内地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
33、遥遥领先,是东亚地区的中心,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东亚其他各地的农业文明总体上落后于中国,不能对中国文化形成冲击和挑战。(5)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高山、沙漠、草原、海洋等地理障碍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中心距离遥远并隔着一系列地理障碍,西方外来文化难以撼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1)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非常有限,一般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狩猎、养殖、捕捞、采集等谋生活动。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农业、手工业、冶矿、林业、牧业等多种行业,才形成
34、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2)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也不相同:中原地区较早从奴隶过渡到封建制,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权,实行统一的行政区划,而在游牧民族地区长期盛行军事奴隶制或部落联盟,人民随季节迁移。山区人民居住极其分散,长期游离于王朝的统治之外,有些地方很晚才脱离原始社会。西北沙漠中的绿洲范围有限,相互间以及与外界的联系困难,所以形成数十个“国”林立的局面。边远地区环境的闭塞,不仅生产技术落后,社会进步也相当缓慢,有些地方直到公元2 0世纪前半期还保留着奴隶社会的残余。(3)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
35、,发展成重农和安土重迁的观念。生活在海滨的人民把海洋视为生活的必须和财富的来源,不但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和与海外的联系。西域绿洲小国本身土地有限,又没有开发的余地,但却位于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所以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比农业民族更为严酷,只能以迁徙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4)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穿越秦岭的道路没有开辟之前,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困难,却很早开通了与西南境外的联系。东南沿海地区由于与中原之间隔着崇山峻岭,早期或者根本没有陆路
36、联系,或者交通极其艰险,所以海上交通发达,很早就开辟了通向沿海其他地区、近海岛屿及东南亚的航线。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1)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中国的西北、西南固然是高原、高山、戈壁、荒漠,但东南却有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可以通向世界各地,就是在西北和西南,也存在着多处通道,在公元前就已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2)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人类早期所无法逾越的障碍,以后大多成了坦途。但即使生产力提高了,地理障碍的影响依然存在,就是在今天,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通毕竟要比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困难得多。(3)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
37、惟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惟一途径。滨海或环海的地理环境不一定等于优越的条件,更不会自然地产生先进的文明。海上航行只是一种交通联系和传播文明的手段。1 .2课后习题详解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答: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地理因素的关系紧密相连。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产生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1)中国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季风气候发达。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例如: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
38、长和人类的生活。黄土高原和由黄土冲积的平原土壤疏松,在生产工具简单、铁器还未运用的情况下,易于清除天然植被和开垦耕种。黄土冲积平原的肥力虽不如其他冲积平原,但在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保存较好的条件下,冲积土中的养分比水土流失严重时的含量要高得多。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虽然不像南方那样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但小片森林还不在少数,基本为草原等植被所覆盖,水土流失相对并不严重。近海地带由于地下水位高,海水倒灌和宣泄不畅等原因,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因此,黄河中下游一带便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2)黄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从秦朝开始直到清朝初年,历代最稳定的、设置行政区域的疆域范围,基本都是中
39、国内地,封建王朝因考虑农业生产问题,很少将自己的正式政区扩展出去。(3)中国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气候的波动一般只影响农业区的南北界、而不会减少它的面积,这就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4)中国内地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是东亚地区的中心,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东亚其他各地的农业文明总体上落后于中国,不能对中国文化形成冲击和挑战。(5)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高山、沙漠、草原、海洋等地理障碍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中心距离遥远并隔着一系列地理障碍,西方外来文化难以撼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2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
40、不同的作用?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基于生产力水平的上层建筑各不相同,因而同样的地理因素对人类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差异。(1)人类早期,生产力不够发达,基本上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环境。当时的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取决于地形、土壤、气候、水文分布等地理环境的狩猎、养殖、捕捞、采集等谋生活动。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在古代属于边远地区,与中原地区联系困难,有“蜀道难”之称,当时地理因素完全制约了人们的活动。(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弱。农
41、业、手工业、冶矿、林业、牧业等多种行业产生后,才形成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仍以西南地区为例,穿越秦岭的道路开辟之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与中原的联系容易了许多。(3)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就越大,相应地,受其制约也就越小。在当今的科技水平下,西南地区已经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拥有了方便人们出行的铁路和公路。虽然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交通比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困难得多,但相比从前的闭塞,已经完成了质的飞跃。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1复习笔记一、中国文明的生产方式1农耕文明(1)农耕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
42、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中华农耕文明在黄河中游流域开始形成。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家推行一系列促进农耕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2)农耕区域的转变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长江流域扩展;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中国农耕区域的南移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汉晋以后,战争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口南移,农耕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
43、转移。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苏杭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即反映了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2游牧文明(1)生活在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世代“逐草水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依靠畜牧、狩猎为生。(2)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3)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3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关系(1)对立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对垒,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
44、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历尽千辛万苦前赴后继而修筑起来的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2)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北方的游牧民族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胡服骑射”和丝绸之路,都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并出现农耕化的趋向,充实了农耕文明的内在涵量,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
45、交汇。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促进了中华民族血统的合流。“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血统融合史的整体趋势。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二、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1农耕经济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1)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
46、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贵族分封制度从秦汉后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历代不绝。如明代的藩王勋戚经济就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个重要组成部分。(2)从横的方面讲华夏民族“早出暮入、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济,很早就与市场有着一定的联系,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a明清之际的长江下游三角
47、洲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棉花、桑蚕的生产,是农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b以食租为特征的中国地主,在广置田产的同时,也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简单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流不息。2海洋经济在中国内地广阔农耕区的东南面,有浩瀚的大海。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1)发展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的理念之中,并认为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唐宋时期,中国与海外的经济联系
48、渐次加强,东南沿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成为闻名世界的贸易港口。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私人对外贸易有长足的进步,海洋商业收入已在福州、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白银货币的输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清代海洋商业的顺利发展,使得海洋事业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2)特点中华民族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海外贸易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夸示海外,“远抚蕃夷”,在不少场合是“赐品”多
49、于“贡品”,不计经济得失。主要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与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较少发生联系。3自然经济文明的进步和农耕经济体制的调节使得自然经济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形态。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1)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远古时代,土地属氏族村社共有,劳动者在家长的率领下在共有土地上共同耕耘收获。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为实施对土地的分配管理和贡赋的收取,在地官司徒之下设有载师、闾师、县师、遗人、均人等职官,形成国家干预农耕生产的政治雏形。西周时期,土地经常由天子分封给各级诸侯、贵族,周
50、天子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诸侯、贵族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铜石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期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瓦解的征兆,诸侯贵族逐渐可以随意处理自己的封地,或以战争手段掠夺别人的封地。(2)东周后期:土地私有制阶段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诸侯贵族为争夺土地农人的战争日益频繁,善战的士人、农夫可以依靠军功取得土地。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