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 “文化”界说1、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椽传 。2、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3、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 “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 广义的“文化” ,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2、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一)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2、(二)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三)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四)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可分为两个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a、社会心理指的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b、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式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 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
3、程度,又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3、 狭义的“文化” ,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4、 在汉语体系中, “文化” 的本义是“以文教化” ,所以属于 “小文化”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一) 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二) 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 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2、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一) 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 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4、;(三)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上编。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一、疆域、政区1、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2、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3、 今天,中国的领土为 960 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4、 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味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但并不是说国家建立以后就必定要划分行政区域。(一) 秦汉都实行郡县制。(二) 到了 2 世纪末的东汉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了州郡县三级
5、制。(三) 隋大业三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二级制。(四) 唐朝时,将郡改为州,并有 16 年时间又改州为郡,但基本上都是二级制。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 15 个道。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方镇(又称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形成了方镇(道)州县的三级制。(五) 宋朝时,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监管军民事务,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六) 元朝时,全国设十一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 。省以下一般有路(或府) 、州(或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七) 明朝洪武九年,废除
6、行省制,原来的省改为布使政司。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十三省或者十五省。省以下废除了路。(八) 清初设十八省,以下只有府(或直隶州、直隶所) 、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还分为若干道。(九) 中华民国废除了府一级政区,州、所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形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的政区是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二级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制与省县二级制并存的局面。二、民族、人口1、 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足都层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和满足还统治过整个中国。2、 到了 20 世纪初,以云南腾冲黑龙江瑷珲(今黑河)一线
7、为界,中国形成了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3、 历史上人口迁移最大的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4、 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口被从长江以南迁至江淮之间、淮河流域,从长江中有迁至四川盆地,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此后直到 20 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迁入山区,从内地迁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5、 今天的回族以 13 世纪自中亚、阿拉伯和波斯迁入的移民为主,吸收其他民族而逐渐形成的。三、地形、地貌1、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65%。海拔 500 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8、 25.2%,而 300 米以上的却占 25.9%.全球超过 8000 米的 12 座山峰,中国即有 7 座。2、 中国的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三大阶梯” 。3、 中国的地形、地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表现在:(一) 湖泊的发育和消亡;(二) 水道和水系的变迁;(三) 海路变迁;(四) 黄土高原的变迁。四、气候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 季风气候明显;(二) 大陆性气候强;(三)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2、 地理环境在决定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同时,
9、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原因是:(一) 地理环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二) 地理环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三) 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黄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1、中国境内的山脉走向:(一) 东西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二) 南北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三) 北东向:太行山、大兴安岭;(四) 北西向:阿尔泰山
10、、祁连山;(五) 弧形:喜马拉雅山2、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1、 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不能简单地作肯定或否定。(一)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二) 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三) 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11、1、黄河中游地域: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域:屈家岭文化;钱塘江流域:河姆渡文化。2、春秋时期,政治家们的改革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表现在:管仲“相地而衰征”李悝“尽地力之教”商鞅改革秦国的“重农固本”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1、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表现在: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处于攻势状态。万里长城是体现。2、融合表现在:对于农耕民族战国时期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丝绸之路、百家姓对于游牧民族他们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出现了农耕化的趋向。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
12、济成分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中国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1、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2、 西周时期,天子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3、 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但劳动者要先种公田,然后耕作私田。这个时候,诸侯贵族从后天子那里取得土地,他们也逐渐和周天子一样,可以随意处理自己的封地,或作为
13、战争的手段,掠夺别人的封地。 “公田”和“私田”分野之后,有些耕作私田的劳动这也逐渐拥有对私田的部分所有权。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1、 东周以后,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2、 商鞅在秦国推行“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3、 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4、 唐代中叶均田制被破坏之后,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契约制的租佃关系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地
14、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个体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迈进。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又加上“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 当农耕经济繁荣时,商品经济也繁荣;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时,商品经济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传统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 农业: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蚕桑和茶叶的发展;(二) 手工业:工艺品、纺织品、造船业、冶炼业、炼丹术、四大发明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
15、产生的原因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1、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2、中国的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补充形态而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1、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1、 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这种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
16、要的积极作用。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由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自我矛盾的政治结构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组该作用。3、 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4、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2、 中国文化正是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使人们守旧思想,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传
17、统文化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1、 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2、 中国文化一方面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也由于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繁荣了中国文化;而且对于外域的文化,中国文化也是扬弃吸收。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1、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2、 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一、宗法制度的产生1、地
18、中海岸国家很早就从事海上的工商业贸易活动,强有力地冲破了蒙昧时代的血缘纽带,形成了以地域和财产关系为基础的城邦社会。2、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3、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二、宗法制度的确立1、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等等。2、 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 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4、 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5、 “左宗右社” 。 “左宗”是总发的标
19、志, “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一、家天下的延续1、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2、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个家族统治一个朝代。二、封国制度不断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1、 家族制度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时期,也没有衰亡的迹象。2、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四、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欧洲的政治与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其具体演化过程是:产
20、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和产生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汇集到古希腊,由古希腊传至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灭亡后再由日耳曼人传播到整个欧洲。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2、经济基础稳固。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4、对人身控制严密:中国是一个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最早的国家。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的特点:宗法色彩浓厚、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2、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的反映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政治大于法律,伦理也大于法律。第四章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一、中国人起源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 ”或“人类化” 。2、 1965 年 5 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约 170 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3、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文化产生于从猿到人的转变中。二、原始物质文化1、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是工具。2、旧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从元谋人到距今约 7000 年前的四川资阳人都处于这个时代。1、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2、 从距今
22、 7000 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迄今为止,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七八千处。3、 最著名的新石器文化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三、原始观念文化1、 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原始宗教、原始艺术。2、 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三类: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3、 在距今 4000 年的河南密县池北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塑猪头,这是最早的陶塑艺术品。四、原始社会组织1、 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
23、系。2、 母系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形成,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3、 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开始萌生。传说中的五帝:皇帝、颛臾、地觉、唐尧、虞舜都生活在这一时期。五、上古文化分布1、 中华民族的远足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华夏、东夷、苗蛮。2、 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3、 东夷集团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4、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伏羲、女娲都属于这个集团。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一、殷商神本文化1、商
24、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徙,史称“不常厥邑” 。2、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3、由掌理卜筮和记事的“贞人 ”书写与保管的典册,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4、中国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都:殷。二、周人的文化维新1、周人之“礼” ,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为 “仪 ”,即各种礼节和仪式。内容一是“亲亲” ,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 ,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2、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或 “礼制文化” ,创制于西周。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1、公元前 722 年,周平王从关中盆地
25、丰镐东迁到伊洛盆地的洛邑,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根本上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也依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使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从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形成了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二)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三)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四)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
26、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二。 、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1、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2、道家:以老、庄为代表。道家倡导“无为” ,向往“自然 ”,尊崇“天道” ,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3、法家: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人们害怕,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 , “以吏为师”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4、墨家: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主张是:尚力: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用: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兼爱:用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天志:尊崇天神
27、;尚同:鼓吹专制主义。5、阴阳家:邹衍为代表。深观阴阳消息。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到春秋战国时,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致一、宏阔的文化精神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1、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主要措施:(一)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与统一工作。(二)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修筑驰道,大大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三)度同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四)行同论:“以法为教” ,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 ,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五)地同
28、域:废除周代以来的封土建国制度,大规模的移民,开发边境地区,传播中原文化。2、焚书坑儒,开历史上君主思想专制的恶例。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1、西汉五经: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2、东汉七经: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 孝经 、 论语 。3、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的激烈争论。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今文经学的特点是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一、玄学兴起1、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宗旨是“贵无” ,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2、玄学的兴起,对魏晋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29、:(一)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使魏晋文化产生了新的活力,富于谈玄析理的色彩;(二)玄学所要达到的无限与美学内在的联结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三)玄学的现实意蕴是对魏晋人所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1、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使用“道教”一词。2、这一时期,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也传到了中国。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1、 老子 、 庄子被奉为道教经典,称为 道教真经 和南华真经 。2、佛教和玄、儒、道的关系颇为复杂。大体而言,玄、佛一拍即合,到了东晋,玄学几乎全部融入佛教之中。儒家对佛教,排斥多
30、于调和;佛教对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教和道教互相排斥,不相调和的。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一、文化背景1、门阀世族地主阶级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2、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二、 “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1、唐文化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 ”,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至主义。2、另外,唐文化还积极吸收外域文化。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1、中国文学的首唱是诗,而中国诗的辉煌巅峰在唐代。2、中国书法在魏晋六朝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唐代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唐代推出了中国书法的宗师颜真卿与柳公权。3、在绘画方面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出
31、现了“画圣”吴道子。4、散文方面出现了韩愈、柳宗元,他们发起了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一、理学结构1、安史之乱后,中国爆发了种种危机,以杨炎的两税法的财政改革为法律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均田制的瓦解,庶族地主经济与小自耕农经济迅速发展。2、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的转变: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3、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二、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1、宋代词坛的主流始终是“ 婉约” 、 “阴柔
32、” ,集中反映出两宋文人士大夫与唐人大不相同的心境和意绪。2、宋画也表现出“雅”的特点。三、市民文化之勃兴1、 清明上河图2、傀儡戏、参军戏是中唐以后市井间流行的歌舞小戏。四、教育和科技成就1、宋代官学系统的两个特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等级差别不断缩小;重视发展地方学校。2、宋代科技最突出的成果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会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双重效应的表现:一方面,北宋人因为被动挨打而产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收到丰富营养。二、元杂剧及其文
33、化意义1、代表窦娥冤 、以包拯为主角的一系列清宫戏。2、元杂剧不仅愤激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1、亚欧大陆的沟通。2、 马克波罗游记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空前严酷的钳制着思想文化界。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另一方面崇正宗、灭异端。二、早期启蒙思潮1、与社会形势相适应,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如王明阳的“致良知” ,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2、市民文学的兴起,理论代表是李贽的“童心说” ,公安派的 “独抒性灵”
34、 。3、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文化相当的欧洲文化是文艺复兴。4、文艺复兴的主旨是人文主义,锋芒指对中世纪的神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而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业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5、明清时期最富于战斗精神的政治哲学著作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和唐甄潜书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1、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2、大型图书的编纂:永乐大典 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3、科学技术巨著的出现:李时珍本草纲目潘季驯河防一览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方以智物理小识4、
35、钱嘉学者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承传不坠以及向前推进,做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四、西学东渐及其中断由于宗法专制社会政治结构的强固以及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深厚沉重, “西学东渐”的过程在明末清初进展缓慢。到了雍正年间,随着耶稣会士被逐出过门, “西学东渐”几近中断,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门日益关闭。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1、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可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三个文化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2、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致以 400 毫米等降水线为边际线。400
36、毫米等降水线的东南,是中原定居农业文化;400 毫米等降水线的西北,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3、在游牧农耕界线的长城各关口自古进行着 “茶马互市 ”的物质交换活动。4、明长城的路线走向几乎与 400 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这说明,长城是中华文化圈内农耕与游牧这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1、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定居农耕文化的特征:(一)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 。(二)与汉族“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不同,游耕民族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三)南方山地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不成熟水平。2、历代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设官治理、羁藦柔远政策与强硬镇
37、压并重;另一方面积极推行教化。对于这些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3、移民在促进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同样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是游耕民族“汉化”程度日益加深,以至某些支系消失于汉族之中。另一方面,与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汉人,业出现了“夷化”现象。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1、表现在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和史学方面。2、蒙古三大历史名著:元朝秘史 、 蒙古源流 、 蒙古黄金史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一、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1、中国文化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2、中国文
38、化从汉代开始,进入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这是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外来文化先是指西域(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指南亚次大陆文化。3、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文化的主体。4、汉唐时期中国文化能够兴隆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规模的文化输入,同时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选择取舍,加工改制,产生出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的特征,使中国文化自身更加繁荣和稳定。二、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即 16 世纪末中叶。这次文化大交汇已延续了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中。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国科技、中国文学、中国哲学都对国外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39、。中编。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第一节 汉语的历史与特点一、汉语的历史1、语言的三要素:词汇、语法和语音。其中变化最慢的是语法,其次是语音,变化最快的是词汇。2、词汇的发展是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3、语音的发展规律是由以单派生为主,逐渐变为以双音合成为主。汉语语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一)声母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浊音清化,唐宋以前的浊音到元代变成了清音。(二)韵母方面主要的变化是入声韵尾的消失。大约到元代,入声韵尾已经彻底消失了。(三)声调方面有不同的看法。普通话的调类,即阴阳上去四声,在元代已经形成。4、韩愈语音的变化的系统性:一方面声调韵的变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另一方面语音的变化往
40、往是整个系统中符合某一个条件的一律发生变化。5、虚词的日益丰富,每个虚词功能的分工逐渐明确,增强了汉语语法的严密性。6、句式日渐丰富,句子结构日益严密化,是汉语语法发展的又一趋势。原因是因为虚词增多,句法手段多样化,表达同一意思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以达到不同的传意效果;同时也与外来语的影响有关。7、汉语的发展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言文是脱节的。汉语口语经过了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阶段。但是书面语在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前都是文言文。二、汉语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1、世界语言大约有 5000 种左右,使用人口超过 100 万的只有 140 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
41、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 1/5。2、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3、按照语法结构,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汉语是孤立语的一个代表。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第二节 汉字的历史与特点一、汉字的历史1、汉字大致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起源于图画。夏代是中国第一个有完整世系流传下来的朝代,所以汉字字符开始积累的年代,可以算作是夏初。2、汉字的发展: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金文 战国文字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以来的楷书。汉字的历史变化主要表现在书写和构造两个方面。3、汉字从历史的演变出发,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自甲骨文到 秦代小篆,通称
42、古汉字;自秦汉隶书以后,通称今汉字。4、汉字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一)汉字一直顽强地坚持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系统的表意功能。(二)汉字在易写与易识的矛盾中,不断对个体符形进行调整,以实现简繁适度的优化造型。(三)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简化自己的构型体系。(四)汉字必须在自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规范。二、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1、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个大类型: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2、汉字的特点:(一)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三)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成的。这个两维度的空间为汉字构件的结合提供了许多区别的因素。第三节 汉
43、语汉字的文化功能一、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1、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文化事象,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汉语的诞生意味着中国文化的诞生。另一方面汉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民族创造的宝贵文化财富。(二)汉语是重要的中国文化事象。一方面汉字的出现是中国文化从“史前时期”走向“有史时期”的界碑;另一方面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2、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主要载体,记录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码,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3、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三、汉语
44、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共同语的口语在春秋时代被称为“雅言” ,汉代称为“通语” ,元代称为“天下通语” ,明清称为“官话” ,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 ,现在称为“普通话” 。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一、天学1、天象记录(一)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 28 年) 。欧洲记录黑子最早的一次是公元 807 年,比世界公认的中国记录晚 800 多年。(二)对彗星的最早记录在周昭王十九年(公元前 1034 年) ,世界公认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记录,是公元前 613 年。欧洲最早记录彗星在公元前 11 年,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在公元66 年,分别
45、比中国晚 1000 多年和 670 多年。(三)对现代天文贡献最大的,是新星与超新星的记录。(四)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2、天体测量(一)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的创造。(二)把天体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 28 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称为二十八宿。(三)石申石氏星经记录了 121 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四)唐代著名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创制黄道游仪观测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情况,最早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五)郭守敬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天文观测,期中测定黄赤交角和二十八宿距度的数据精确度,都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3、历法(一)人类历
46、法的开端是在一万年前氏族公社初期的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迭相搭配以记日的方法。(二)殷代开始使用四分历,岁实为 365.25 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二、数学1、十进位值制2、 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界出现了两位巨星:刘徽、祖冲之。3、宋元算学宋元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李治、杨辉、朱世杰三、医学1、中医学(一) 黄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学的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都出于此书。(二)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这本书被后人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与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学四大经典
47、” 。2、中药学(一)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二)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或“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一、火药火药发明以后,首先被用在军事上。二、指南针磁针罗盘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三、造纸术四、印刷术隋代在墨拓的基础上发明了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宋代,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成单子烧硬,再拼版印刷。元代发明的锡活字和铜活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后来明代又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铅活字。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实用性2、整体观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1、传统
48、科技思维的局限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限制了中国科技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3、封建制度的扼制。首先是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再次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化是*教育传递下来的一、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教育1、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民间私学大师,如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2、 学记和大学是春秋时期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总结,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古典教育学专著,奠定了中
49、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3、到西汉,有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开创太学。汉代的学校是官学和私学并举。地方政府所办的学校,郡国曰“学” ,县曰“校” ,乡曰“庠” ,聚曰“序” 。1、 中央学制分为两种,一为国子学,一为太学。南朝宋文帝时,在京设立四学:儒学、史学、玄学、文学,称为“四学制” 。2、 唐代建立健全了科举考试制度。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3、 唐宋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书院。当时著名的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登封的嵩阳书院、江苏江宁的茅山书院等。4、 明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族学校) ,地方由府学、州学、县学,边疆及特殊地方则有卫学(军事学校) 。5、 清代学制,大致沿袭明制。6、 明清科举制沿袭宋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种。考试内容,第一类为经义,出题限于五经四书,文体多为八股;第二类诏诰律令;第三类为经史时务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