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八)(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9 分)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准确、流利、美观。(3 分)没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俄】列夫托尔斯泰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眼睑(jin) 唏嘘(x) 匀称(chn) 擎天撼地(qn)B愧怍(zu) 秕谷(b) 缄默(jin) 踉踉跄跄(ling)C蓦然(m) 攫取(ju) 哂笑 (shn) 花团锦簇(c)D和煦(x) 稽首(q) 罪孽(li) 即物起兴(x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喧腾 鞠
2、躬 海誓山盟 谈笑风声B招徕 荣膺 人情炼达 红妆素裹C沉缅 灰烬 断章取义 恪尽职守D安详 帷幕 骄阳似火 重蹈覆辙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分)细细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_,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_。A品尝 绝妙意境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B品评 浓情厚谊 绝妙意境 无限趣味C品赏 浓情厚谊 闲情逸致 无限趣味D品味 闲情逸致 浓情厚谊 独特感受5
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 ,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动宾搭配不当,速度不能减少,应将“减少”换成“减慢”)B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积累为基础。(“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积累为基础”这一句句式杂糅,应去掉“为基础” 。)C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动宾搭配不当, 应将“加大”改为“加强” 。 )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 ,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两
4、面对一面,应在“提升”前加“能否”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他们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他们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他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B2016 年第 34 个 315 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以新消费我做主为主题。C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 、 语丝 、 北新 、新月等杂志。D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 ,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7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竺可桢气象学家 大自然的语言说明文B余光中台湾诗人 乡愁诗歌C都德法国
5、最后一课 小说D宋濂宋朝文学家 送东阳马生序赠序8名著阅读(4 分)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 A 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A 虽然也识得水 ,苦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他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底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 A 提将
6、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当时宋江、戴宗看见 A 被那人在水里揪住,浸得眼白,又提起来,又纳下去,老大亏,便叫戴宗央人去救。(1)以上语段选自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 ,选文中的 A 指的是_(填一人物名),故事情节名称是_。(2 分)(2)请写出与 A 相关的另一个故事名称 ,并简要说说他的性格特征。(2 分)9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
7、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A B C D10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2 分)钻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黄土;_,_;_,_世上许许多多东西,若永远不为人所用,原本珍贵的也会变得一文不值。11古诗词默写。(6 分)( 从 题任选 6 题作答,每题 1 分,若全部作答,只评改题)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
8、登飞来峰)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溯洄从之,道阻且长。_,_。(诗经 蒹葭)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二、阅读(41 分)(一)阅读野望 ,完成第 12、13 题(5 分)野 望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12诗的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 分)1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一天:.指满天。 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 野水:郊外的水。译文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
9、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3 鉴赏这是一首写景诗,写秋天的山水,通过偶然发现的错位,给诗平添了无穷的情趣。诗第一句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这句写得很笼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一天秋色” ,自然使人联想到萧瑟的秋风、清澈的湖水、飘坠的黄叶,甚至于想到昨天刚停的绵绵秋雨,今天放晴的淡淡秋日。 “一天”二字,又把景色无限地扩大,附合日朗气清的季节特点。秋色满眼,接下一“冷”字,就把感情锲入,把冷景转化成冷的感觉,诗意便更加浓郁了。第二句切题写放眼瞭望。首句是浑写秋色,这句是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又带有浑写的性质。在满天秋色中,放眼看山,大有晋人拄笏
10、看山,叹风景佳丽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陶情山水的旨趣。上两句,一句带写了水,一句概括了山。青山林立,看得很清楚,很尽兴;绿水平铺,难以尽收眼底,稍嫌不足。诗人由下往上看,看够了,就萌发了想由上往下看,好好欣赏绿水全景的念头。于是,诗人乘闲登山了。登上了山顶,向下眺望俯视山下的秋水,结果没想到看到的主景不是水,却是水中青山的倒影。这一漫不经心的描写,是人人碰到过的实事,平时谁也不注意,却被诗人捕捉住,放入诗中,显得是那么的有趣味。这么一写,又照实了上两句的风景:因为是秋天,水特别的清,所以说“冷晴湾” ;因为晴,山才投以浓郁的影子,在清水中格外地分明。而这些山,就是上面说过的“无数峰峦” 。同时,诗
11、以“忽”字领句,与出句的“闲”字相对应,使景更加突出,也带出了诗人的欣喜。这时候,诗人的心也就随着山与水的交融而深深地陶醉了。永嘉四灵的山水诗就是这样空灵透脱、一波三折,寥寥数笔,给人以很大的艺术享受。近来不少评论家说他们的诗空虚,没有现实内容,恰恰忽略了赞叹山水美本身也是现实内容丰富的表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7 题。(10 分)罴 说柳宗元鹿畏貙 ,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 持弓矢罂火 ,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12、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 搏 挽 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注释】罴(p):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 、 “马熊” 、 “人熊” 。貙(ch):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寂寂:清静无声。罂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燃烧。捽(zu):揪住。搏:搏击 ,抓、扑。挽:拿来。【注释】01 选自柳宗元诗文选注 ,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年 9 月。02 貙(ch):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03 罴(p):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
13、 、 “马熊” 、 “人熊” 。04 被发:披散毛发,被 (p) ,同“披” 。05 绝:极。06 为:模仿。07 寂寂:清静无声。08 罂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燃烧。09 感:召唤,引诱。10 伺:等候 。11 趋:快步行走。12 亡:逃跑。13 而:表承接。14 捽(zu):揪住。15 捕:搏击, 抓、扑。16 挽:拿来。17 害:伤害。【翻译】鹿害怕豺狗,豺狗害怕虎,虎又害怕罴。罴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样站着,非常有力而且会严重地伤害人们。楚国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模仿出各种野兽的叫声。他悄悄地拿着弓、箭、装火药的罐子和火种来到山上。模仿鹿的叫声来
14、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用火种向它射去。貙听到了鹿的叫声,快速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豺狗很害怕,于是就模仿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豺狗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同类的叫声又赶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这时,罴听到了(声音)就出来寻找同类,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住他、搏击他、捉住他、撕裂他,最后把他吃掉了。现在那些没有真正的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一个不成为罴的食物的!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分 )罴之状,被发人立 _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_因为虎而骇之 _虎亦亡去 _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罴之状,被发人立 予观夫巴陵胜状B貙闻其鹿
15、也,趋而至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貙走而虎至D为鹿鸣以感其类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2 分)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17说说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 分)(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 1821 题。(10 分)“善的友爱”更持久一位哲人曾把友爱分为三种:“有用的友爱” “快乐的友爱” “善的友爱”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互相友爱,主要出于三种原因:一是能够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这就是“有用的友爱” ;二是对方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比如人们愿意同幽默的人相处,是因为这个人能够带来快乐,这就是“快乐的友爱” ;三是基于一种善良
16、的愿望,希望对方好而形成的友爱,这就是“善的友爱” 。从一定意义上说,友善就是“善的友爱” ,它源自人们对善的追求,传递的是平等、尊重和互助。稍加分析就不难理解, “善的友爱”比“有用的友爱” “快乐的友爱”更值得倡导。有用或快乐都很难持久:当一方不再能为另一方带来好处或快乐时,这种友爱就容易破裂。而“善的友爱”是基于希望对方好的利他精神,这种精神基于理性认知和自觉,能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持久、稳定的友好关系。因此, “善的友爱”更稳定、更持久、更值得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就“路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如
17、果跌倒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会扶吗?如果跌倒的人是我的客户,我会扶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扶” 。因为扶亲人是亲情使然,扶客户可能会带来好处。但是,如果跌倒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我会扶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就纠结了。因为有“扶路人反被讹”的案例在先,人们就会想:扶他不一定会带来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麻烦和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毫不犹豫帮扶的人,一定有利他精神在做支撑。在这里,选择“扶”不是期望从陌生人身上得到某种好处,而是基于为他人好的“善的友爱” 。只有这种友善成为扶者与被扶者的一种共识,互信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才能得以维系。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友善引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寻求真挚
18、的道德情感,在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利益的同时造福他人与社会。基于“善的友爱” ,来自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家庭背景、文化习惯、成长经历甚至不同语言的人们才能走到一起,共同工作和生活;基于“善的友爱” ,人们才不仅“各扫自家门前雪” ,而且会“管他人瓦上霜” ;基于“善的友爱” ,经济社会生活才不只是“有用无用”的考量和利益交换,更是在交往交流中实现互助共赢,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促进他人利益的增加。在社会意识多样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我们更需要用“善的友爱”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形成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
19、友善的原因所在。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这反映了人们的期望,道出了爱的力量,抑或说“善的友爱”的力量。对这种“善的友爱” ,我们应当珍视,更应当践行。18文章从“友爱”的分类说起,有什么作用?(2 分)19指出第段的结构方式。(3 分)2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1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2226 题。(16 分)无法喊出的爸那次,我去外地出差。一上火车,我的座位上居然坐着一个
20、黑不溜秋的男人,闭着双眼,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孩子已经熟睡了,脸上的表情安详平静,丝毫没有因为车厢内的嘈杂和喧闹而受到影响。列车就要开动了,我还站在拥挤的过道上。这时,从我身后挤来一位胖乎乎的女士,她低头看一下手里的车票,然后扯着男人嚷道:“起来,起来。我的位置。 ”男人被她一扯一嚷,赶紧揉揉眼睛,站了起来。对面座位上一中年人,也跟着站了起来,对男人说:“你抱着孩子坐吧。 ”说完,他伸伸懒腰,离开座位。我看到胖女士坐好了,她里面就是我的座位,我也赶紧坐好了。男人把怀里的孩子放平,让她睡在座位上,然后脱掉身上的外套,盖在孩子瘦弱的身子上。他站起来,甩甩胳膊,扭扭脖子,在过道上来回走动。男人
21、隔一会就要回来看看孩子,并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大约一个小时后,孩子醒了。男人眼尖,很快抽身回来。孩子没有吭声,只用眼睛看着男人,又长又黑的睫毛眨巴眨巴的。男人什么也没有说,在行李架上扯下一个包,从包里掏出一桶大碗面。轻言细语地对孩子说, “我去接点开水啊!”孩子点点头笑了,还露出两颗洁白的门牙。这孩子长得挺可爱的,从她的笑容中我发现她是个小女孩,还是个哑女。很快,男人手捧一碗泡面回来了。哑女拿起筷子要吃,他小声地说:“烫。等会儿再吃。 ”哑女望着男人,停下了伸出来的手。大概是想着哑女饿了,男人用筷子挑起几绺面,放到嘴巴前,使劲地吹着气“噗、噗”吹完男人把筷子上的面,喂进了哑女的嘴里。哑女眼含笑
22、意,张开嘴巴吃了起来一会儿,哑女用手掐了掐男人的手。男人说:“吃饱了?”哑女微笑着点头,男人又说:“那我吃了?”哑女再次微笑着点头。男人用嘴唇靠近方便面的碗沿,三下五除二,“呼啦啦”一阵,把面吃完了。等他扔掉方便面碗筷回来时,哑女却坐立不安,焦急地用手抓着上衣。他抱起孩子,从过道走向厕所去了。哦,原来是哑女要上厕所。哑女的所需和所求,全都是靠眼神,传递给男人的。身边的胖女咕哝了一句:“一个男人带个哑巴还挺细心的,也不知道哑巴娃的妈搞哪里去了。 ”对面座位上一个四川口音的中年女人说:“这娃子没妈。那女娃子是他在医院门口捡的。出生没几天,就被亲生父母扔掉了。他看见了,就抱回家自己养着。因为这个娃子
23、,他快 30 岁了,还没有结婚。走到哪里打工,就把女娃带到哪里。 ”接着,中年女人告诉我说她是男人的工友,他养哑女的事情,工友们都劝过要他放弃,他坚决不干。“那他这是要去哪里呢?”胖女问。四川妇女应声回答, “他是四川人,要去武汉打工。”带着这样一个孩子咋打工呢?四川妇女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别人说武汉有家医院可以看这种病,他就决定去武汉打工。 ”听她这么一说我的心顿时一沉。一个农民工带着一个病孩子,一边打工一边寻医,其艰难可想而知。正说着,男人抱着哑女从过道慢慢走了回来。后来,有人推着车子卖水果。我买了两份西瓜,两份草莓。一份递给男人:“给孩子吃吧!”哑女摇着头,用葡萄般黑亮的眼睛望着,
24、浅浅地甜笑,仿佛在说:“谢谢您。阿姨,我不吃。 ”男人笑了一下,用手挠了挠头顶,不好意思地说:“我姑娘她只爱吃泡面,从不吃这些”他们父女委婉地拒绝了我的怜悯。下了火车后,我看着他背着一个大包,把哑女架在脖子上,她用双手环绕着抱住他的额头。我忍不住,跑前几步,踮起脚拉住哑女的手,在她粉嫩的脸上摸了一下。肩上的哑女回头冲着我笑了一下。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忽闪忽闪地,好像对我说“您不用担心我,我有爸爸照顾” 。我站在川流不息的出站口,望着那个黑不溜秋的男人瘦弱的背影,感慨万千,平凡普通的外表下面却隐藏着一颗善良高贵的灵魂。22选文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3 分)23联系上
25、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表达效果。(4 分)(1)男人用筷子挑起几绺面,放到嘴巴前,使劲地吹着气“ 噗、噗”(2)哑女摇着头,用葡萄般黑亮的眼睛望着,浅浅地甜笑, 仿佛在说:“谢谢您。阿姨,我不吃。 ”2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反复突出男人“黑不溜秋” ,有什么作用?(3 分)25结合全文,分析尾句“平凡普通的外表下面却隐藏着一颗善良高贵的灵魂”的深刻含义。(3 分)26在我们周围有着许许多多黑不溜秋的人,他们的生活艰难,却拥有一颗善良高贵的灵魂。请结合本文与自己的感悟,谈谈生活中你该如何对待他们。(3 分)三、作文。(50 分)27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们难以忘怀,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请以“与你一起走过的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