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7936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狭义教育:指有计划培养人的实践活动(特指学校教育)教育问题:指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多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关系。教育形态:是指由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

2、育学学科性质:1、具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 2、哲学性、经验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教育学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萌芽:中国的学记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 (也称雄辩术原理 )教育学的创立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 年大教学论 世界第一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著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1806 年普通教育学和 1835 年教育学讲授纲要 ,使教育学理论框架基本形成教育学的发展1、实验教育学 德国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中国杨贤江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 3、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国杜威4、批判教育学 美国鲍尔斯和金蒂斯 法国布迪厄第一章教育:是使人体知识化

3、、社会化以及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本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构成要素:1、 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狭义指教师) 任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教,促使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2、 受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狭义指学生)3、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选择性 独立性 多样性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环境)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一)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二) 教育影响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存在是借助于教育影响而实现的教育起源的争论1、生物起源论 2

4、、心理起源论 3、劳动起源论教育起源的必要条件1、人类意识的形成 2、语言与文字的出现 3、经验的存在与积累教育的组织形态1、前制度化教育 学校教育的萌芽2、制度化教育 学校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的历史形态 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农业社会是以农业为主题产业的社会,其经济形态是一种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自然经济。(二)工业社会的教育 工业社会是以工业为主题产业的社会,其经济形态是一种依靠资本和市场资源的商品经济。(三)信息社会的教育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为主题产业的社会,其经济形态是一种依靠知识和智力资源的知

5、识经济。第二章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它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调控功能 科学有效的教育过程都是围绕着教育目的来开展的,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过程具有调控功能。 (控制、协调、评价)3、评价功能 教育活动开展是否有效,只能通过教育评价才能确定教育目的的特点 预见性 宏观性 动态性教育目的的结构 内容结构 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堂的教育目标 4、课程目标)教育方针:即政策,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个人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应

6、主要以个人需要为出发点,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二)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应主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三)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统一人的发展:人从出生到死亡,从认识、技能、情感等三方面上和身、心两个维度,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缓慢变化过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一) 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目的的社会基础(一) 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二) 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的要求教育目的的教育基础(一)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7、 (三)尊重学校自身的特点教育目的的表述:培养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我国当今教育目的的剖析(一)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基础1、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基础2、分工导致人的发展片面化3、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二)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教育目的社会化性质的规定(三) “两个必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四)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抉择(一)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注重个性的彰

8、显 (三)注重主体性的发展第三章教育功能类型对象,个体功能 社会功能 方向,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呈现方式,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个体发展:是指个人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教育的个体功能1、 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2、 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 促进个体道德社会化 促进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3、 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发展 促进个体特征的发展 促进个体的价值的实现4、 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5、 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刺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生态功能教育功能的形成1、 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2、

9、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3、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教育功能的释放一种是活动形态 ,另一种是凝固形态教育功能释放的表现1、 教育的个体功能的释放 输入、选拔环节 培养,加工环节 评价、认定环节2、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释放 人才输入 人才使用 成果评价教育的负向功能1、 表现 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2、 制约教育功能的因素第一, 教育者的素质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态度 第二, 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第三, 先前所具有的可利用的物质基础条件第四章学生本质属性属性:是指事物或实体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与规定本质属性:则是一事物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多种属性中最根本的属性学生:是按照制度化教育

10、所遵循的社会需要,通过学校生活,完成学业任务,有效实现自身生长的人。(一) 学生是人1、是有生命的对象,具有生命性 2、是人类的成员,具有文化性 3、是一个群体,具有群体性 4、是具体的个人,具有独特性(二)学生是生长中的人1、生存能力需增强的人 2、生长变化迅速的人 3、具有“自塑”能力的人(三)学生是由学校生活引领实现生长的人1、以家庭生活为基础 2、以社会生活为扩展 3、以学校生活为主体(四)学生是遵循社会需要生长的人人的发展的总体特征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个别差异性 5、互补性学生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阶段性、突变性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1、民主和谐 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11、2、教学相长 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1、了解学生个体 了解是师生间沟通并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与基础2、面向学生群体 教师要对学生以诚相待,向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3、走进学生团体 教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1、遵守行为规范 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动地位2、满足合理需要 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及教师的行为应满足学生的需要3、进行情感交流 情感是生活的基础 师生双方进行情感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第五章教师:是受一定社会委托从事教育活动,为一定社会培养人的专业人员

12、。教师的职业责任1、社会的代言人 2、文化的传播者 3、学生的引路者 4、终身的学习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目的的人文性和目的性 2、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复杂性 3、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协作性 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劳动成果的间接性和精神性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员” 、 “领导者” 、 “灵魂工程师” 、 “心理顾问” 、 “父母”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从非专业人员发展成为专业人员的历程中个体内在专业性提高的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的观念教育观 学生观 教学观 师生观教师的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通过长期的自省、

13、自律、自警、自励和不断学习,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外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后所达到的稳固品德。(一)师爱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教师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性审视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教育的情感体验。(二)责任感 教师责任感是社会及其群体对教师个人职业角色的期望,教师对这种期望的认同和承担就是教师的责任感。(三)公正 指教师在从教生涯中表现出的正大光明、质朴和公道的品质。教师的能力 (专业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1、了解和指导学生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与管理的能力 3、教学反思与教育研究的能力第六章广义的课程: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

14、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情景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课程的定义:1、课程是教学科目 2、课程是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是学习经验 5、课程是社会主义的再生产 6、课程是社会改造课程的类型 (德、智、体、美、劳)按内容及组织形式分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按管理方式分类: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外在表现分类:显性课程、隐性课程课程的实施:1、备课 2、说课 3、上课 4、评价、分析、反思课程实施:是课程方案付诸实践、转化为具体教育活动的过程,是课程方案所设计的目标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得到体现的过程。课程实施

15、的主要形式:1、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而新的课程计划蕴含着对原有课程的一种变革 2、课程计划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1、课程自身的特点 2、学校内部因素 3、学校外部的因素课程实施的取向和策略 1、低水平课程实施 2、中等水平课程实施 3、高水平的课程实施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1、 拓展课程知识中的学科间内在关联性和综合性2、 增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3、 挖掘课程生成中的文化价值与潜在影响因素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1、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础,确立课程目标2、 以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为根本,优化课程结构体系3、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课程

16、内容现代化4、 以增强课程体系适切性为宗旨,进行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第七章教学:是教育学双方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课堂:教学实施的场所,是教学信息传播的环境,是课程进修的地方,是教和学共同存在的时空。当代教学的新观念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5、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教学理念的功能 实践功能 认识功能、预见功能、控制功能、系统化功能理论功能 简化功能、升华功能教学理念的层次 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学科层面教学理念的变革1、从教本到文本 解放知识

17、教育中的人 4、从授受到对话 建立学习型组织2、从分等到平等 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3、从设计到涌现 营造鲜活的教学场景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学相长性 2、教学发展性 3、教学育人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 明确教学活动的基础与起点 确定教学活动目标 选定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 确定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2、教学活动的实施调控阶段唤起学习兴趣 形成感性认识 进入理性理解 知识的巩固 知识的运用3、教学活动的反馈评价阶段

18、教学活动评价对于教师的作用 教学活动评价对于学生的作用 教学活动评价对于家长的作用4、教学活动的反思总结阶段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与运用起着指导作用。(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1、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创造性 2、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可接受性 3、教学组织形式的协同合作性 4、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性(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1、注重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2、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3、强化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1、理论教学联系实践体验 2、行动学习升华个体经验 3、教学过程

19、拓展学生思维4、教学手段注重形象直观 (四)教学性与科研性相结合1、以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学研究 2、以教育研究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选用1、依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依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内容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 4、依据教师个人特点和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的分类1、 以语言传递为组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 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探究法)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参与性教

20、学: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参与性教学的特征:民主性、主体性、合作性、创生性参与性教学的实施1、合作学习分组活动 2、自主学习个别发展 3、探究学习独立探究4、开发学习课堂氛围 5、全纳教学平等尊重主体性教学的特征 体验性、完整性、时代性主体性教学的实施 以人为本情感体验 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促进参与激励学习反思性教学的特征 探究性、创造性、行动性、合作性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非正规评价学生发展 教师反思教师发展 启发性教学的特征 必然性、制约性启发性教学的实施 注重启发性 体现教学情境性 把“体验”融入教学活动中有效性教学的特征 拓展性、实效性、全面性有效性教学的实施 课堂管理 预防性课堂管理 教师教学关键行为 教学陈述技术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