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长春外国语学校数学课题组 执笔人:孙成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 实施以来,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受到了广泛而高度的重视,然而“新教师,老教法” 、 “新教材,旧教法”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如何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此次课程改革从课程理论到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从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都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课程评价改革既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改革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评价也
2、是课程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对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乃至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使新课程的改革目标真正得以落实。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学习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一些初步的评价标准及具体操作方法。2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与学生课堂活动之间的关系,以丰富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3初步形成若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指导校内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示范。
3、4尝试在本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监控中使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实践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完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发挥其在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新课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收集有关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涵义、特点、理念,思路、内容、一般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和体会。2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的初步研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对现有课堂教学评价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和学习若干新课程高
4、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指导教师课堂教学中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研究,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和发展。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评价标准,揭示各评价指标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的方式方法。逐步形成可供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三、课题研究实施策略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评价观念。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 、 走进新课程 、 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 、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等指导性文件和著作,翻阅了大量参考文献,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
5、题研究,加大听评课力度,加强交流,在讨论中不断形成共识。3积极探索实践。初步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后,组织多种层次的研讨课,同学科教师互助听课、师徒间听课、教研组内公开课等,每次听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充分讨论评价指标2体系的完备性和实用性,不断修正和完善。四、研究成果1、理论层面:(1)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新认识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是怎么
6、讲的。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做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总的来说,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新课程提出“以学论教、教为促学”的
7、评价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 ,这一视角的转变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入了全新的内容。首先,关注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但如果关注学生的“学” ,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就会受到挑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如何发挥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的作用成为评价的关注点。其次,关注教师课前准备的关
8、注点和备课方式的改变。 “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于是,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因此,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评价模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除了写教案,教师可能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也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上好“以学论教”的每一堂课。而教案的使用和设计也需要随着新要求的变化而有所改进,以增强其适应性。例如,教案中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将有助
9、于教师同时并重教与学;设计“学情分析” ”“课后反思”等内容,便于教师在课前分析、思考,课后总结、补充,在这个意义上,教案并不是写得越干净就说明教师备课越认真。再次,关注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的改变。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将促使教师重新反思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是什么。也许一个板书并不漂亮、口语表达并不是很利落的教师也能上出一堂好课来。因为“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的板书和口语表达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了。只要这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
10、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可见,教师需要对“教学能力”进行新的思考和认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够了,自主实践将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更具挑战的是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3教材” ;课堂管理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有些不同了,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是教师课堂管理的新课题;课堂环节的设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不同,不能完全按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
11、来灵活调整,更关注的是教师的随堂机智。总之,以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其内涵正在一点点发生着“重心的转移”和变化。这些改变从另一个侧面再次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变化,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方向,相信对于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有着根本性的促进作用。(2)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关注点一是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关注教师对章节知识的理解是否深透,能否抓住重点、难点及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之为学生所理解、掌握。注意克服忽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体现联系生活实际,硬生生的加进一些例子,把数学课上成了语文课、物理课等等。要关
12、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是否有学法的指导,克服表面的合作与探究。要关注信息技术等手段的运用,是否多角度体现数学结论的生成过程。要关注教师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不搞生硬的思想教育,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
13、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一,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第二,要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注意中心,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第三,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 、 “合作式” 、 “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
14、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通过“讨论” 、 “合作” 、 “探究”等方式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第二,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 ;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否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 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主动、积极地思考。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愉
15、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学生是否能生成预设内容,是否能自主地生成非预设内容,得到意外的收获。 五、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4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六、关注教学过程的流畅程度和理性化程度 在正常情况下,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与课堂教学设计不相吻合的偶发事件,对这些偶发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以及教学调控能力。具有先进教育
16、思想和较好教学应变能力的教师会根据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因势利导,由此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新的流畅状态。教师要善于寻找自己课堂教学中出现不理想问题的原因,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教学进一步走向理性化。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关注教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吻合程度,同时关注教师处理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理性程度,以此评价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 2、实践层面:初步形成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建立课堂教学评价项目。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初步确定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项目:三维目标达成度、教学资源整合度、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吻合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能力、课堂评价等七大项。其次细
17、化各个评价项目的指标。(1)三维目标达成度对章节知识的理解是否深透,能否抓住重点、难点及各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联系是否自然、恰当,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是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等等。(2)教学资源整合度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吻合度与课堂教学设计不相吻合的偶发事件,对这些偶发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教师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以及教学调控能力。(4)教学方式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宽容,是否保护和鼓励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
18、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大胆发言,提出问题,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能否从自己思想或教学预设转移到全班学生的思想或生成的目标上来。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在“讨论式” 、 “合作式” 、“探究式”等教学方式中,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拓展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5)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往状态。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否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主动、积极地思考。学生是否有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学生是否能生成预设内容,是否能自主地生成
19、非预设内容,得到意外的收获。 (6)教学能力教学基本能力(板书、讲解、思维) 、把握教材能力、驾驭课堂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学法指导能力。(7)课堂评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5激励和赞许,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 其次通过实践不断调整各个评价项目的权重,形成可操作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授课人_课题_ 授课班级_ 授课时间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权重 得分1抓住了重点、难点和章节间的联系
20、2恰当的联系实际,情感教育与教学内容达到有机结合三维目标达成度3信息技术的使用多角度体现了数学结论的生成过程151尊重教材2用教材教,科学的处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教学资源整 合度3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151思路清晰,每个环节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2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敢于改变既定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吻合度 3对偶发事件处理得当,表现出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151数学语言应用规范、得体2讲解清晰,板书工整,作图精美,示范准确教学能力3课堂组织、调控能力强,教态亲切自然,有感染力151教学方法适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2教学过程中有学法指导教学方式3创设问题情境,提
21、出的问题有探究性,鼓励学生思考,大胆提出见解151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积极参与交流、讨论2学生心情愉悦,敢于质疑学习方式3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151及时纠正学生在概念、公式、法则及方法上的错误课堂评价 2有激励和赞许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0教学整体评价6总分_ 评课人_最后研究课堂教学三元评价方案。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一元评价转向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向探索,克服仅由评委做出单方面评价所带来的局限性的弊端,为此我们强调评价主体要扩充到构成课堂教学三元评价的基本模式,全面体现民主化的现代评价观。三元评价模式,操作办法简要介绍如下:1、A 级评价:由评委会指定的评委
22、打分,n 1值为评委打分的平均分。2、B 级评价:由授课教师自己打分,n 2值为个人打分。3、C 级评价:由学生代表打分,n 3值为学生代表平均分。统计方法:离差 M= |n1-n2|+| n3- n2|+|n1- n3|总分 Mp6.04.1五、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反思 完善教学评价的系列指标体系 建立备课评价标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案是备课的成果。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除传统的教案模式外,考虑应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标准:(1)教案是教师的作品、专利。每个人有自己教案的特色,它有较强的针对性。一个教案多个班级上课用是传统的教案模式。每个班级要依特色修正教案。 (2)教案是教学的思路,是教学的提示
23、,但不是教学程序,更不是教学全过程。 (3)教案要有弹性,在学生活动中有计划地调整教案。教案要服从教学活动,服从于教学的发展,服从于学生的思维与认知心理。 (4)教案不是演戏的脚本,无须背诵台词。教学不是呆板地履行教案,而是在实施教案中发现与实际不符合之处,及时地调整与改进教案。 建立说课评价标准说课,源于基层教研室,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而提出,它不仅可以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说出道理,说出根据,使隐性因素显性化、感性认识理性化。说课是备课、上课理性抽象与概括。说课,是高层次的教学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形式。在新课程背景下,说课需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怎样评价说课的好与坏,也是教研中的重要问题。六、课题研究中的不足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我们课题实验人员显然还达不到,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需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如何运用课改理念,探讨出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难点;(二)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的影响,阻碍了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三)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课堂教学评价案例集等形式呈现。但是,是否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还待于实践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