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文档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本周我在七( 2)班进行了地球的自转的有准备课教学。地球的运动是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主要有:一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二是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上完这节课后,我静下心来,细细回顾本节课的备课和教学过程,现反思如下:比较好的是:1 、教生活中的地理。 本节课设计延续我以往地理课教学的习惯和初衷教生活中的地理,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很多生活地理去引发学生思考。如在引入中播放了两张我拍的校园日出日落照片。让学生区分究竟哪张是日出日落,引入地球自转的学习; 比如在习题中引用当下热播纪录片爸爸去哪儿 中的一个场景,即北
2、京时间9:00 ,然而新疆的太阳却还没下山,让学生活学活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这样的设计让课堂富有生活气息,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能够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2 、课堂评价较为多元化。本节课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多元化评价,包括自评、他评、组评以及师评等等,让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得到反馈。如在学生展示环节,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 并在展示后及时点评展示学生的表现,一方面让其他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展示学生身上,另外一方面也让学生思考发现其他同学展示时的优缺点。3 、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明显。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角色。 如在讨论解疑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演示并
3、观察记录地球自转的活动及产生的现象。 在展示环节让学生上台展示, 其他同学做评价及补充。在学生的展示中, 课堂知识点一步步呈现, 课堂疑虑一步步解开, 最终达成教学可编辑-精选文档 -目标。不足的是:1 、上课缺乏热情。 教师本身的老毛病上课缺乏热情。上课热情不足,语气平淡,语速过快,语气缺乏抑扬顿挫和激情,这在一定程度影响课堂的气氛及学生的积极性,是老师上课的毛病,值得重视并给予修改。2 、课堂过渡比较生硬。 本节课课堂语言组织较为不连贯,知识点的过渡较为生硬,课堂环节间的过渡也很生硬。 每次从自主探究到讨论解疑到展示提升的过渡语都是:“同学们自主探究完了,下面我们进行讨论解疑。”或者是“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解疑,下面我们进行展示提升。”这个过渡语言显得干硬不自然,让人感觉上课就像在走流程一样,不好。3 、课堂教学总体还有待提升。本节课时间上把握不准确,比想象中的快。课堂内容还不够充实, 语言还需重新组织。 对学生的点评语言较为单薄,在提问中没有兼顾所有学生,课堂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