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77108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是难以直接观测和亲身体验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上用比喻突破难点;用板图板画解决学生疑点;使学生明白纵波和横波经过的圈层不同,传播的速度就有差异;也因此使学生了解地球内部有三个圈层、两个不连续界面、也理解了岩石圈。对外部圈层进行画板图讲解,使学生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空间分布、组成、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连续等都有所了解。首先用“上天有路,入地无门”来引入新课,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测,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观测等地球物理手段来获得信息,这可以用“透视”或 “B 超”来作类比。在黑板上画出课本中的图 1.25“地震波的传播

2、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左半部分,再讲解基本概念(如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的特征、不连续面等) ,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并画出不连续界面,推测原因,最后划分出内部圈层。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引导学生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在讲授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基本特征时,指导学生读图 1.26“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这个图旁边的文字从厚度、温度、物质组成和状态的变化等阐述了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基本特征。教学生利用“半熟的鸡蛋” ,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与物质组成。蛋壳像地壳,物质形态为固态;蛋白像地幔,由于“半熟” ,所以有些蛋白浆像软流层中的岩浆;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蛋壳合起来就像岩石圈;蛋黄像地核,物质形态为液态。在讲解软流层和岩石圈的范围时配合用板图来讲,边画边讲,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