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资源乘加、乘减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7980页、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应用意识。教学用具例题情境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 . 口头提问题练习。(1) 商店运来8筐苹果,每筐20千克, ?(2) 盘子里有5块蛋糕,吃了 2块, ?先让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 2 .引入新课。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 学习如何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新授(1) .教学例题。(1)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2) 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2、(老师分别板书。)(3) 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请学生们各人自己列式解答。把自己的算法在组内进行交流。组织全班进行归纳。提问:要求“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谁 知道了,谁不知道?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 指名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解题思路。2 .教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请学生们由问题出发去想一想,并独立完成。(2) 将自己的想法和算法与同桌交流一下。(3)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3 .小结。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分析所必须的条件, 从而确定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 请学生们理
3、解题意,并完整地说一说题目。(2) 学生们独立完成。(3) 集体订正,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问:为什么要先算2张成人票要用多少钱?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步骤同上。3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这是第二卷,还可以再拍6张”是什么意思?(2) 请学生们独立完成。(3)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解题思路。(4)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1) 分小组讨论:可以提出哪些问题。(2) 组织交流、讨论、并对问题予以解答。四、全课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运用了已学过的知识,解决了有关乘加、乘减的 一些实际问题,在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先 求什么,再求什么?五、课堂作业课本第8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