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上传人:涵涵文库 文档编号:12096065 上传时间:2021-09-06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4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2月16日衡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目 录前 言- 1 -第一篇 科学认识和把握机遇挑战 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2 -第一章 新的历史起点- 2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 9 -第二章 新的发展蓝图- 12 -一、指导思想- 12 -二、基本原则- 12 -三、战略定位- 14 -四、发展目标- 15 -第二篇 坚持创新发展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20 -第三章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0 -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2

2、1 -三、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2 -四、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23 -第四章 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24 -一、推动互联网+产业- 24 -二、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 26 -第五章 强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7 -一、推动各类众创空间发展- 27 -二、完善创业创新支撑体系- 27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28 -第三篇坚持改革发展 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29 -第六章 深化省级综合配套改革- 29 -一、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29 -二、增强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30 -三、深化农村改革- 30 -四、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31 -第七章 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3、 32 -一、建立市场一体化机制- 32 -二、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33 -第四篇 坚持转型发展 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 34 -第八章 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34 -一、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 34 -二、加大有效投资- 35 -三、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36 -四、完善项目工作机制- 36 -第九章 着力打造工业强市- 37 -一、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37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38 -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42 -四、积极培育骨干企业- 44 -第十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46 -一、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46 -二、打造冀中南综合物流枢纽- 46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

4、- 48 -四、培育大健康产业- 49 -五、优化提升现代商贸业- 50 -六、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 52 -七、积极发展其他服务新业态- 53 -第十一章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54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54 -二、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55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57 -四、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7 -第五篇 坚持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优化平衡新格局- 61 -第十二章 深入实施协同发展战略- 61 -一、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61 -二、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64 -第十三章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 65 -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65 -二、优化城镇发展

5、布局- 66 -三、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71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72 -第十四章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74 -一、实施分类指导- 74 -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比进位- 74 -三、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75 -第六篇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打造生态建设新环境- 77 -第十五章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77 -一、积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77 -二、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79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80 -四、 加强生态修复与建设- 81 -第十六章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84 -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84 -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85 -三、加快环保市场建设-

6、85 -第七篇 坚持开放发展 拓展全方位开放新局面- 87 -第十七章加强国内经济技术合作- 87 -一、扩大合作区域- 87 -二、拓展合作领域- 87 -三、创新合作方式- 88 -第十八章 拓展对外贸易优势- 88 -一、优化贸易结构- 88 -二、创新贸易方式- 89 -三、促进口岸发展- 89 -第十九章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90 -一、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90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90 -第二十章 探索“走出去”新路径- 91 -第八篇 坚持共享发展 建设和谐幸福新衡水- 93 -第二十一章 实施扶贫脱贫工程- 93 -一、实施精准扶贫- 93 -二、推进产业扶贫- 94 -

7、三、强化政策保障- 94 -第二十二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5 -一、实施创业就业工程- 95 -二、实施增收富民工程- 95 -三、实施社保扩面工程- 96 -四、实施教育提质工程- 98 -五、实施全民健康工程- 99 -六、实施公共安全工程- 101 -七、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 102 -第二十三章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03 -一、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103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03 -三、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104 -第九篇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增强跨越发展新支撑- 108 -第二十四章 构建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 108 -一、构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8、108 -二、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 109 -三、提高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110 -第二十五章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110 -一、完善防洪抗旱防涝体系- 110 -二、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111 -第二十六章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112 -一、提高供气保障能力- 112 -二、推进智能电网和输电通道建设- 112 -三、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13 -第二十七章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13 -一、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 113 -二、强化信息安全建设- 114 -第十篇 加强社会治理 建设法治衡水- 117 -第二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 117 -一、创新社会治

9、理体制- 117 -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17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18 -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118 -第二十九章加强法治衡水建设- 119 -一、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119 -二、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119 -三、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120 -四、营造全社会崇尚法治的良好环境- 121 -第十一篇 健全规划保障机制 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122 -第三十章 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122 -一、实施分类指导和协调衔接- 122 -二、加强政策统筹协调- 123 -三、完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 123 -四、健全规划评估和调整机制- 124 - 7 -前 言前 言“十三

10、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的攻坚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保障民生,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衡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战略布局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16-2020年。- 1 -第一篇 科学认识和把握

11、机遇挑战 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第一篇 科学认识和把握机遇挑战 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第一章 新的历史起点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和取得重要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强势开局、跨越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要求,深入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协同发展”活动为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

12、(综合配套改革)为统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重大机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建设步伐加快,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奋发作为,精准发力,全市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速领先、总量晋位。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220亿元,年均增长9.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63.3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5亿元,是2010年的3

13、倍多,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9.5亿元,年均增长1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6.4亿元,年均增长13.8%。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创新项目谋划、前期推进、开工在建到竣工验收全项目链管理模式,完善建立“三个二”项目推进机制,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五年间,累计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900项,总投资7817.7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32项,完成投资2224.3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全市纳税百强企业中,有95%以上实施了新建项目或技改项目,其中60%以上被列为省市重点。省市重点

14、项目平均规模,由2010年4.5亿元,提高到8.3亿元,增长1.8倍,省重点项目平均规模由2010年7.1亿元,提高到19.7亿元,增长2.8倍。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重点项目比重达57%,较2010年翻了近一番。泰纳合成橡胶新材料、老白干酿酒改造、养元植物蛋白饮料扩建、瑞丰缸体精密铸造、蒙牛高端奶、澳泰环保制冷压缩机组、首德高压油管等234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泰华伟业服务机器人、亚森工业机器人、奇佳智能立体车库、顾家北方家具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阳煤乙二醇、海伟丙烷脱氢等百亿项目的实施,一举实现了我市百亿元产业项目“零”的突破。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

15、9.7:50.7:29.6调整为2015年的13.8:46.2:40,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近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现代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亿斤,武强县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故城东大洼、枣强欣苑、桃城区邓庄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阜城县被命名为全国有机瓜菜种植基地示范县,深州蜜桃、饶阳甜瓜葡萄地理标志保护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6.8%。传统产业改造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60亿元,年均增长11.5%;工业主导产业逐步培育壮大,确定了“6+3”主导产业,“两改造一倍增”、“1+10”行动计划取

16、得显著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88家,达到1234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60家、2200家。服务业比重持续增加,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高,安平国际丝网物流聚集区、衡德物流园晋升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开通衡水湖号旅游专列,衡水湖景区、武强年画博物馆晋升4A级景区,我市被省政府授予“金融生态市”称号。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加快构建,县(市)城建设步伐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城乡面貌大为改观。近期“一湖三区”、远期“一湖六区”的大衡水格局和城市组团发展战略初步确立。主城区扩容升级步伐加快,滨湖新城建设高标准推进,城市品位和承载能力大幅提

17、升,我市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城镇建设层次和水平大幅提升。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完成825个省市重点村改造任务,涌现出桃城区绳头村、滨湖新区侯店村等一批升级版的现代农村。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健全,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显现,邯黄铁路、邢衡高速衡水段一期、衡德高速故城支线等建成通车,石济客专开工建设;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现有公路总里程1.27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44.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铁路营运里程达到446公里,铁路网密度5.1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市被确定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市

18、,并成功列入国家级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各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投资、财税、金融、价格等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市本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21项,取消下放比例达75.8%,在全省率先实行“三证合一”。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平稳增长,衡水海关开关运行,上市企业达27家。“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62.6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9亿美元。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英利、蒙牛等一批名企落户衡水,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我市成功融入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三个一百”工

19、程重点推进。 生态建设全面加强。2011年以来,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超过20%,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生态治理不断加强,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一揽子政策措施,组织开展7个专项行动, 2015年PM2.5比2013年下降18.85%。市县城区污水和垃圾处理体系已基本建成,正向重点乡镇和农村逐步延伸。深州、饶阳以及武邑循环经济工业园、老白干循环经济园列入省“3255”示范工程。衡水湖生态保护发展步伐加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划调整获国务院批准,衡水湖被列入国家湖泊生态修复试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

20、展,投资60多亿元,累计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5.82亿立方米。造林绿化提前实现“一人一亩林”目标,衡水湖周边建成3000亩以上林业园区11个。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以来,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达19.8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处于4%以下。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新苑小学、胜利小学和第十中学改建工程竣工,前进街小学、东方太阳城小学建成投用。在全省率先实现每县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等中学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衡水学院办学规模稳步提升,新增本科专业9个。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闾里婚冠里项目列

21、入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篮球城”、“长跑城”、“健步城”创建扎实推进,连续四年成功举办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并升级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获得感持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61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30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圆满完成省定目标。城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93.94亿元,实现41.8

2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平安衡水建设成效显著,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强化,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防灾减灾、气象、测绘、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步。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十二五”规划顺利收官。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日益显现的发展活力、创造积累的发展改革经验,为“十三五”时期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专栏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指标2010年规划目标实现情况指标属性2015年年均增长2015年年均增长全市生产总值(2010年价格,亿元)781.512209.5%1220 9.

23、5%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价,万元)1.812.768.5%2.768.5%预期性全部财政收入(亿元)59.2615020以上163.322.5%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76.4118020以上1129.518.8%预期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0.5354.5个百分点409.5导向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67.56091.6724.17导向性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比重(%)31.540以上8.5个百分点320.5导向性城镇化率(%)39.2345.296个百分点46.647.41个百分点预期性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16%达到省要求超额完成目标约束性

24、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达到省要求达到省要求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COD10.34239.2525-2.2%达到省要求约束性二氧化硫4.08823.9288-0.8%达到省要求约束性氮氧化物4.69653.837-4.0%达到省要求约束性氨氮化物0.88050.7564-3.0%达到省要求约束性森林覆盖率(%)26.330以上3.7个百分点29.22.9个百分点约束性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1.351220以上9.394.4%导向性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0.73511以上26.625.16%导向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13.760014% 606.413.8%预期性

25、人口总量(万人)434.67.13以内7.13以内约束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525218408.5以上2492211.4%导向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369.765708.5以上876514.9%导向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3.461519.8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54.5以内4以内预期性城镇基本养老覆盖人数(万人)4350.32约束性 注:带的为五年累计数;居民人均收入按原口径计算。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孕育着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同时,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再工业化和“制

26、造业回归”步伐,新兴经济体开始依靠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吸纳低端制造业,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总体看,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时期,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战略,京津冀地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国经济

27、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总的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从全省看,“十三五”时期是我省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期,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为我省加快转型、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从经济发展支撑看,全省经济增长处于转型换档期,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将会发展壮大,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继续增加。从发展制约因素看,我省创新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将面临很大挑战;城市之间的

28、竞争将会不断加剧,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争夺会更加激烈。总体看,全省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依然艰巨,区域竞争与合作,也对我市绿色崛起、跨越赶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衡水看,我市全域第一次被纳入国家战略,为我们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聚集生产要素搭建了平台,为我们加快发展、跨越赶超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市为唯一的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市,有利于我们深化各领域改革,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支持衡水加快打造冀中南综合物流枢纽、安全食品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生态宜居的滨湖园林城市,必将大大

29、拓展我市的发展空间,增创发展新优势。特别是支持我市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石济客专正在加紧建设,京衡客专、衡沧城际、石衡高速、衡港高速、衡水机场、衡水通用机场有望启动,随着这些重大交通基础项目的实施,我市交通条件将实现历史性飞跃,这必将为我市加快发展、跨越赶超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一湖三区”环城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承载力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我市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深,具备弯道超车的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我市具有衡水湖和“一人一亩林”所带来的独特生态优势,这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我们实现绿色崛起

30、、跨越赶超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全市经济总量偏小、水平不高,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新的增长动力不足,优势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产业整体技术含量较低,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人才不足,高水平创新创业孵化器、创业园等公共平台不健全,完善创新基础、提升创新能力任务艰巨;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城镇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镇化进程滞后;我市生态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能源结构不合理,大气污染形势严峻,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较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维护和谐稳

31、定的任务依然繁重。总结“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严峻复杂,综合判断,机遇远大于挑战,有利条件远大于不利因素,“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多重重大机遇的叠加期。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增比进位的重要关头,处于可以也能够实现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特点,牢牢把握机遇,精准应对挑战,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奋力推进衡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第二章 新的发展蓝图一、指导思想全

32、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坚守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把握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要求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部署,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项目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农业升级、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33、着力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着力优化生态环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二、基本原则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十三五”时期应坚持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跨越赶超。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做足增量、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做大中心城市规模,做强主城区经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协同发展。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立足功能定位,充分挖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京津、服务

34、京津、借力京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与协作、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不断增强发展实力,努力缩小发展差距。坚持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高端引领,高点起步,高位切入,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体制机制,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积极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坚持依

35、法治市。把依法治市作为绿色崛起、跨越赶超的重要保障,扎实推进法治衡水建设,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形成全社会和谐共进的制度环境。坚持改善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绿色崛起、跨越赶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市的有机统一。三、战略定位依托区位交通、现代农业、湿地资源、产业基础、基础教育和生态等方面的优势,确定衡水“一枢纽、四基地”的功能定位。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

36、枢纽。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加快三大国铁互通互联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物流配送网络,建成冀中南综合物流枢纽。京津冀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依托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安全食品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京津生态屏障保护基地。加快“京津冀最美湿地”衡水湖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大力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造林绿化,着力扩大和优化生态空间,构建京津冀区域重要生态腹地,为京津冀生态修复提供示范。京津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承接基地。顺

37、应京津产业梯度化、集群式转移趋势,引进京津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先进要素,发挥本地产业特色优势和高校、科研机构基础优势,联合建设研发中心、中试基地、转化基地、生产基地,打造京津技术成果转化、产业承接基地。京津教育医疗及休闲养生功能疏解基地。发挥基础教育和生态优势,依托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合作联系,推动一批高校分校、医疗、保健机构落户衡水,建设京津教育医疗、康体、养生疏解基地,打造京津冀休闲康体度假目的地。四、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我市发展基础和条件,今后五年努力实现“增比进位、效益提升”: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总量在全省的比重增加,力争实现总量进位,发展质量和效益达到新水平。达到“

38、一二三一”目标,即“一个高于”: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个提升”:全部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三个提前”: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贫困人口提前实现脱贫,“一个确保”:确保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到2020年超过1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达到140亿元。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以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友好型产业为主攻方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三次产业更加协调,现代农业加快发

39、展,工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提高,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效益突出的支柱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创新发展取得新提升。研发投入比重进一步提高,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08%,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2.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大成效,

40、与京津冀交通网络体系融为一体,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产业承接构筑新优势,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一枢纽、四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县域经济增比进位,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力争分别达到60%和45%。生态环境取得新进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重大突破,衡水湖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顺利推进,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PM2

41、.5浓度下降达到省要求,从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中出列,生态宜居的滨湖园林城市基本展现。森林覆盖率达到33%左右。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确保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居住环境显著提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0万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质明显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治理体系

42、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衡水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15年2020年年均增长(%)指标属性经济发展(6项)全市生产总值(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122046018006708.5以上8预期性人均生产总值(万元)2.7647.8预期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88.514010以上预期性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4.997.137.2预期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0455预期性城镇化率(%)常住人口46.646013.36预期性户籍人口32.84512.2预期性创新驱动(4项)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0.732.081.35预期性科技进步贡献

43、率(%)455510预期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11.812.5预期性互联网普及率(%)508535预期性民生福祉(8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其中: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1.462.160.902.33.51.5101011预期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4.218.75预期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1025.8约束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47.1149.511约束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34.52380.3预期性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1.53331.52277.1053约束性人均预期寿命(岁)75.9

44、776.971预期性生态文明(10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6.5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118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地下水压采能力(亿立方米)5.79.53.8约束性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森林发展覆盖率(%)29.2333.8约束性蓄积量(亿立方米)0.04335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空气质量地级城市细微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33.5完成省定任务劣V类水体比例(%)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完成省定任务约束性氨氮约束性二氧化硫约束性氨氧化物约束性注: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15年价格计算; 内为五年累计数。- 120 -第二篇 坚持创新发展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第二篇 坚持创新发展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落实创新政策,优化创新环境,努力形成大众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事务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