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58876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6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6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6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6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57.7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322.26 亿元,增长 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614.24 亿元,增长 6.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 455.66 亿元,增长 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521.24 亿元,增长 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50 万元,比上年增长 5.9%。图 1 2012-2016 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及其增长速度996.761105.821232.561339.511457.7411.0 11.29.6 9.16

2、.8050010001500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亿 元05101520%地 区 生 产 总 值增 长 率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21.6:43.2:35.2 调整为22.1:42.1:35.8。三次产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42.8%和 43.4%,分别拉动 GDP 增长 0.9、2.9 和 3.0 个百分点。初步统计,全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 2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79.6%。限 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 32.53 亿元,增长 32.0%。“正统网 ”入驻电子商务企 业 249 家。2016 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321

3、.26 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6 万人,出生率 13.4,死亡率 7.0,自然增长率 6.4。城镇化水平为 54.8%。表 1 2016 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常住人口 266.00 100.0 其中:城镇 145.77 54.8 农村 120.23 45.2其中:男性 134.32 50.5 女性 131.68 49.5 其中:0-14 岁 50.64 19.015-64 岁 178.22 67.065 岁及以上 37.14 14.0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2.18 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02%,控制在 4.2%以

4、内。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3%。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 涨 1.3%;消费品价格上涨 1.8%,服务项目价格上3涨 0.5%;食品烟酒类上涨 3.0%,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 2.4%,衣着类上涨 2.1%,医疗保健类上涨 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0.4%,居住类上涨 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 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累计比上年下降0.5%。表 2 2016 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指 标 累计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3 消费品价格 101.8 一、食品烟酒 103.0 1.食品 103.3 (1)粮食 100.9

5、(2)薯类 108.1 (3)豆类 99.8 (4)食用油 99.8 (5)菜 113.8 (6)畜肉类 110.7 (7)禽肉类 98.9 (8)水产品 99.5 (9)蛋类 91.6 (10)奶类 100.1 (11)干鲜瓜果类 92.9 (12)糖果糕点类 100.9 (13)调味品 100.7 (14)其他食品类 98.9 2.茶及饮料 100.0 3.烟酒 101.6 4.在外餐饮 103.4 二、衣着 102.1 三、居住 100.2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4 五、交通和通信 99.3 4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9 七、医疗保健 101.3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4

6、 图 2 2012-2016 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2.4 2.62.01.6 1.3024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119.26 亿元,比上年下降4.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不含基金)82.97 亿元,下降 1.5%;公共财政支出 253.01 亿元,增长 5.4%。图 3 2012-2016 年公共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5106.67118.3 124.28 119.2692.0515.95.1-4.010.918.9050100150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亿 元-101030%公 共 财

7、政 总 收 入比 上 年 增 加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55.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5%。其中,农业产值 253.17 亿元,增长 3.0%;林业产值 85.64 亿元,增长 2.3%;牧 业产值 168.49 亿元,增长 8.4%;渔业产值 29.95 亿元,增长 4.1%。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371.02 万亩,比上年减少 0.88 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 270.87 万亩,减少 2.75 万亩。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83.87 万亩,减少 0.15 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 159.186万亩,增加 1.08 万亩;烟草播种面积 28.57 万亩,增加 0.28 万亩

8、;油料播种面积 25.95 万亩,增加 6.37 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 143.24 万吨,比上年增长 0.8%。其中,秋粮产量 124.89 万吨,增长 1.8%;稻谷产量 114.32 万吨,增长0.5%。茶叶 产量 7.07 万吨,增长 4.0%;水果产量 84.52 万吨,增长 0.7%;蔬菜 产量 202.60 万吨,增长 2.3%;烟叶产量 4.28 万吨,下降 0.7%。表 3 2016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指标 产量(万吨) 比增(%)粮食 143.24 0.8 春收粮食 3.67 3.8 夏收粮食 14.69 -7.4 秋收粮食 124.89 1.8油料 3.25 1.4 其中:

9、花生 2.44 1.4 油菜籽 0.67 1.3 甘蔗 9.57 2.5烟叶 4.28 -0.7 茶叶 7.07 -4.0水果 84.52 0.7蔬菜 202.60 2.3食用菌(干品和鲜品) 11.65 3.4 笋干(鲜笋折成笋干) 13.54 4.6 7图 4 2012-2016 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分别达到 77.3%和 1.65 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省前列。2016 年,全市造林绿化完成22.2 万亩,森林抚育完成 91.56 万亩。阔叶树育苗面积占比由去年的 20%大幅提升到 42%。全市新建各类示范林共 42 片、面积6868 亩;巩固提升原有各

10、类示范林 56 片、面积 9968 亩。新增林业专业合作社 107 个;通过林权流转平台完成林地林木流转变更 702 宗地、9.07 万亩,完成林权交易 489 宗地、面积 6.73 万亩,交易金额 1.62 亿元。全市生猪出栏 216.22 万头,比上年增加 7.84 万头,增长 3.8%;家禽出栏 4.00 亿只,增加 0.16 亿只,增长 4.1%;兔出栏 161.588万头,减少 92.30 万头,下降 36.4%;羊出栏 20.23 万只,增加0.57 万只,增长 2.9%。肉类产量 72.92 万吨,增长 7.1%;禽蛋产量 5.16 万吨,增长 8.7%;奶类产量 10.36 万

11、吨,增长 5.2%;水产品产量 12.56 万吨,增长 4.1%。淡水养殖产品产量10.73 万吨,增长 4.1%,其中池塘产量 7.22 万吨,增长 3.8%;水库产量 2.27 万吨,增长 6.6%。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 512.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76.19 亿元,增长 7.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 1.6%;国有企业下降 1.9%,集体企业增长 0.6%,股份制企业增长 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8.2%;私营企业增长 7.2%。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 7.4%,重工业增长 6.9%。

12、工业产品销售率 96.4%,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图 5 2012-2016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9规模以上工业的 36 个行业大类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比上年增长 18.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18.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16.2%。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重点产业中机电制造产业增长 13.8%,生物产业增长 9.1%,文化创意产业增长 7.3%,新型轻纺产业增长 7.1%,竹加工产业增长 6.8%,食品加工产业增长4.9%。 表 4 2016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增加值指标名称 绝对数(亿元) 比增(%)工业增加值 476.19 7.2 其中: 国有企业 0.

13、18 -1.9 集体企业 1.18 0.6 股份制企业 406.43 7.2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54.31 8.2 其中: 私营企业 293.03 7.2 10其中: 轻工业 265.42 7.4 重工业 210.77 6.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673.28 亿元,比上年增长 7.4%;实现利润总额 88.46 亿元,增长 34.1%;上交税金总额 50.61 亿元,下降 4.2%;亏损企业亏损面为 6.7%,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8.16 亿元,下降 56.3%。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158.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

14、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32.12 亿元,下降 6.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669.48 万平方米,下降 6.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180.23 万平方米,减少 22.0%。四、固定资产投资2016 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694.40 亿元,比上年下降4.5%。图 6 2012-2016 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11项目投资完成 1536.60 亿元,下降 5.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额为 138.14 亿元,下降 0.2%;第二产业投资额为 644.05 亿元,下降 16.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 639.64 亿元,下降 10.3%);第三产业投资额为 754.42 亿元,增长 5.

15、9%。房地产开发投资 157.79 亿元,增长 3.3%。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 1674.25 万平方米,增长 3.4%(本年新开工面积 212.72 万平方米,减少 39.6%);商品房竣工面积 205.46 万平方米,增长 73.6%;商品房销售面积 293.98 万平方米,增长 20.8%。全市 258 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477.04 亿元。全年按计划建成或部分建成 70 个项目,按计划开工 98 个项目。五、国内贸易1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56.6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从行 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 25.96 亿元,增长 13.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468.

16、12 亿元,增长 12.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62 亿元,增长 9.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56.98 亿元,下降1.6%。从企 业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 190.69 亿元,增长 12.3%;限下企业实现零售额为 365.99 亿元,增长 9.6%。图 7 2012-2016 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其增长速度限额以上大宗型商品中,粮油、食品类增长 25.5%,汽车类增长 21.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 4.8%。六、对外经济13全市外贸进出口 12.76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1%。其中,出口总额为 12.14 亿美元,增加 7.8%;进口总额为 0.62 亿美元,下降 42

17、.9%。图 8 2012-2016 年进出口总额全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19 家,比上年减少 1 家。按验资口径统计,新批合同外资 2.30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1.62 亿美元。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49.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全年旅客发送量 2069.54 万人,比上年下降34.6%;旅客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130476.73 万人公里,下降1418.6%。货物运输量 3411.07 万吨,下降 14.6%;货运周转量(不含铁路、民航)1126887 万吨公里,增长 3.4%。全年邮电业务总量 67.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3%。其

18、中邮政业务总量 8.28 亿元,增长 27.4%;电信业务总量 58.83 亿元,增长 43.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 46.4 万户,减少4.8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 249.6 万户,减少 10.5 万户。互联网用户数 249.9 万户,增加 31.1 万户。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 3441.7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7%,其中接待境外旅游人数 25.71 万人次,增加 2.8%;实现旅游总收入 463.57 亿元,增长 24.7%,其中旅游创汇 10.71 亿元,增长 28.7%。图 9 2012-2016 年 旅 游 总 人 数 及 其 增 长 速 度15八、金融2016

19、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577.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各项贷款余额 1172.09 亿元,增长 7.0%。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568.67 亿元,增长 11.2%;各项贷款余额1168.76 亿元,增长 7.1%。人民币金融存贷比为 134.2%,比上年提高 4.9 个百分点。图 10 2012-2016 年 金 融 机 构 人 民 币 存 贷 款 余 额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073 元,比上年增长8.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7818 元,比上16年增长 6.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13331 元,增长 8.

20、7%。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 11008 元,增长 15.7%;经营净收入5397 元,增长 0.9%;财产净收入 1601 元,下降 4.5%;转移净收入 3067 元,增长 6.9%。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4585 元,比上年增长 6.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8503 元,比上年增长 4.6%;农村居民可支配支出 10087 元,增长 7.9%。图 11 2012-2016 年 城 乡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及 其 增 长 速 度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36.63 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42.25 万人;失业保险参保 34.49 万人;

21、工伤保险参保46.18 万人;生育保险参保 29.18 万人。调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月人均增加金额 149.31 元,调整后月人均养老17金 2196.82 元。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51.1 万人,综合参保率 99.6%。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 29750 户 58952 人,年累计发放低保金 15558.65 万元;保障农村五保对象 7140 人,年累计发放供养金 4738.13 万元;保障 “三无”人员 586 人,年累计发放供养金 456.17 万元;实施临时救助 6163 人次、820.85 万元。十、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年全市 4 所普通高校招生 7601 人,在

22、校生 25238 人,毕业生 6465 人;17 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 7984 人,在校生 23912 人,毕业生 8954 人;33 所普通高中招生 16494 人,在校生 49967 人,毕业生 16284 人;131 所初中招生 30525 人,在校生 87165 人,毕业生 28069 人;307 所普通小学招生 34015 人,在校生 204151 人,毕业生 30477 人;651 所幼儿园在园幼儿 98320 人;7 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 582 人。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 专利授权 2161 件,同比增长 16.0%;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 163 件,每万人口

23、发明专利拥有量为 2.10 件,比上年末增加 0.52 件。全市 20 家企业被认定为 2016 年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 家企业被认定为 2016 年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 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 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通过复核。十一、文化、 卫生和体育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4 个、艺术表演场所8 个,群众文化艺术馆 1 个、文化馆 10 个、文化站 139 个,博物馆 10 个,公共图书馆 10 个,图书馆藏书总量 213 万册。年末共有广播电台 10 座,广播节目 11 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 98.58%;广播电视台 1 座,广播电视节目 2 套,电视节目

24、综合覆盖率为 97.71%。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 508 个,其中医院 51 个,卫生院 113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15492 人(其中医生 5002 人),其中医院10111 人,卫生院 2431 人;卫生机构床位共 16212 张,其中医院11984 张,卫生院 3061 张。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 10.38/10 万;婴儿及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3.06和 4.46。19全年举办群众体育活动达 200 余项,参与人数 30 万多人;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市运会、武夷山国际马拉松、武夷山国际自行车骑游大赛等赛事,建成体育多功能运动场 14 个、社区健身房6 个、笼式足球场 6 个和拆装式

25、游泳池 1 个。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全年规模以上综合能源消费总量 293.54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6.8%。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2.74%。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2016 年,化学需氧量(COD)比上年减排 1.77%,氨氮(NH3-N)比上年减排 1.51%;二氧化硫(SO2)比上年减排 0.7%;氮氧化物(NOX)比上年减排 4.12%。市内 3 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优,水域功能达标率为 100%,I类水质比例为 100%,其中 III 类水质比例 为 85.2%,较上年同期上升 1.9 个百分点;全市 14 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全市空气平均达标天

26、数比例为 98.5%,其中一级达标天数比例为 62.6%,二级达标天数比例为 35.9%。空气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第一。累计注销淘汰黄标车 5933 辆,占年度淘汰任务总数 5270 辆的 112.58%。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平稳态势。2016 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72 起,同比下降 11.3%;死亡 115 人,同比下20降 7.5%。其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发生事故 144 起、死亡 80 人(其中:道路运输业事故 130 起、死亡 70 人,铁路运输业事故 14起、死亡 10 人);建筑业事故 14 起、死亡 17 人;采矿业事故 3 起、死亡 4 人;商贸制造业事故 7 起、死亡 8 人;农林牧渔业事故 1起、死亡 2 人;其他行业事故 3 起、死亡 4 人。发生较大安全事故 2 起,均为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占控制指标的 50%。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