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46542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资料5 钢筋分项工程说明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5.1一般规定5.1.1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应包括:1 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3 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说明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安装满足

2、设计要求。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可与钢筋分项工程验收同时进行。钢筋验收时,首先检查钢筋牌号、规格、数量,再检查位置偏差,不允许钢筋间距累计正偏差后造成钢筋数量减少。5.1.2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 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钢筋;2 同一工程、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成型钢筋,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说明本条规定对于通过产品认证的钢筋及生产质量稳定的钢筋、成型钢筋,在进场检验时,可比常规检验批数量扩大一倍。旨在鼓励使用通过产品认证的材料或选取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的产品。3 .2材料主控项目19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

3、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说明钢筋的进场检验,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规定的组批规则、取样数量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一般钢筋检验断后伸长率即可,牌号带E 的钢筋检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5.2.2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

4、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类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应大于30t。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说明增加成型钢筋抽样复验规定。考虑到目前钢筋场外加工的实际情况,规定按 30t 一批抽样检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成型钢筋的类型指箍筋、纵筋、焊接网、钢筋笼等;同一原材料来源指成型钢筋加工所用钢筋为同一企业生产;同一生产设备指成型钢筋加工设备。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5.2.3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 HRB335E、 HR

5、B400E、 HRB500E、 HRBF335E 、 HRBF400E或 HRBF500E 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 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查方法:检查抽样复验报告。说明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结构构件(框架梁、柱和斜撑构件) ,其纵向受力钢筋要求应有足够的延性。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20比值(简称强屈比)不应小于1.25和钢筋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6、 ,是要求钢筋应具有足够的延伸率;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简称超屈强比)不应大于1.30,是要求钢筋不应超强太多。牌号带“ 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三项”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一般项目5.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说明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均应加强外观质量的检查。弯曲不直或经弯折损伤、有裂纹的钢筋不得使用;表面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亦不得使用,以防止影响钢筋握裹力或锚固性能。5.2.5钢筋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焊点压入深度、开焊点数量、漏焊点数量

7、及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 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或生产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说明新增条文。适用于现场生产的钢筋焊接网、焊接骨架现场验收及专业化工厂生产的钢筋焊接网、焊接骨架进场验收。验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第5.2节的相关规定执行。5.2.6钢筋锚固板及配件进场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该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说明钢筋锚固板质量要

8、求及应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215.3钢筋加工主控项目5.3.1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3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为 28mm 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7 倍;4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 件。检验方法:尺量检查。说明本条对不同级别钢筋的弯钩及弯弧内径作出了具体规定,钢筋加工时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防止因弯弧内径太

9、小使钢筋弯折后弯弧外侧出现裂缝,影响钢筋受力或锚固性能。5.3.2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和 75mm 两者之中的较大值;2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且两末端均应作不小于135的弯钩,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对一般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和 75mm 的较大值;3拉筋用作梁、柱复合箍

10、筋中单肢箍筋或梁腰筋间拉结筋时,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本条第1 款对箍筋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 件。检验方法:尺量检查。说明本条对箍筋、拉筋的弯钩及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第 1 款要求一般22结构构件箍筋弯钩角度不小于90,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及设计有专门要求或纵向配筋率大于3%的柱,箍筋弯钩角度不小于135,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和 75mm 的较大值。第 2 款对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要求不小于钢筋的锚固长度,其末端弯钩角度不小于135,平直部分长度一

11、般构件为5 倍箍筋直径,对抗震构件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 mm的较大值;第 3 款对固定钢筋位置的拉筋要求一端作135弯钩,另一端可作90弯钩,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拉筋直径的 5 倍;对作箍筋的拉筋按第1 款箍筋要求执行。5.3.3盘卷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表5.3.3 的规定。重量负偏差不符合要求时,调直钢筋不得复检。表5.3.3盘卷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钢筋牌号断后伸长率A(%)重量负偏差( % )直径 6mm12mm直径 14mm20mmHPB300 A 21W 10-HRB335、HR

12、BF335R1676HRB400、HRBF400A15RRB400A 13HRB500、HRBF500 A14注 :1 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 倍钢筋直径;2 重量负偏差(%)按公式(W0-Wd)/W0X 100计算;其中W0 为钢筋理论重量( kg) ,取理论重量( kg/m )与 3 试样调直后长度之和(m )的乘积;Wd 为 3 个钢筋试件的重量之和(kg)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t 为一批;每批见证取3 件试件。当连续三批检验均一次合格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扩大为 60t。检验方法:

13、3 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 2 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并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和1g。说明本条规定了盘卷钢筋调直后重量偏差的检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23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为加强对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钢筋的相关国家现行标准有: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13014 等。表

14、5.3.4规定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是在上述标准规定的指标基础上考虑了正常冷拉调直对指标的影响给出的,并按已颁布的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的规定增加了部分钢筋新品种。对钢筋调直机械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工单位检查并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当不能判定或对判定结果有争议时,应按本条规定进行检验。对于场外委托加工或专业化加工厂生产的成型钢筋,相关人员应到加工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查。钢筋冷拉调直后的时效处理可采用人工时效方法,即将试件在沸水中煮60min,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一般项目5.3.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4 的规定。

15、检查数量: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 件。检验方法:尺量检查。表5.3.4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 mm )10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箍筋内净尺寸 5说明本条规定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和允许偏差值及检查数量和方法。5.4钢筋连接主控项目5.4.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24检验方法:观察。5.4.2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

16、程JGJ1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 的规定确定。接头试件应现场截取。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5.4.3对机械连接接头,直螺纹接头安装后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检验拧紧扭矩;挤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该规程的相关规定。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使用专用扭力扳手或专用量规检查。一般项目5.4.4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钢筋不应进行搭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4.5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

17、接技术规程JGJ1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4.6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或搭接接头时,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的有关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查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25检查面,抽查10%

18、 ,且不少于3面。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检查。5.5钢筋安装主控项目5.5.1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说明本条规定了在钢筋安装时应通过检查钢筋的出厂试验报告和复试报告,确定钢筋的品种和级别;规格和数量可以通过观察和尺量进行检查。确保所绑扎钢筋符合设计要求,防止钢筋用错或数量不够。5.5.2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方式和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一般项目5.5.3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5.5.3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且不少于 3 件;

19、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 面。表5.5.3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尺量检查网眼尺寸 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偏差绝对值最大处绑扎钢筋骨架长 10 尺量检查宽、高 5 尺量检查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负偏差不大于20尺量检查26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 点,取偏差绝对值最大处排距 5纵向受力钢筋及箍筋保护层厚度基础10 尺量检查其他5 尺量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偏差绝对值最大处钢筋弯起点位置20 尺量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 尺量检查水平高差3, 0 钢尺和塞尺检查注: 1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2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 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出表中数值 1.5倍的尺寸偏差。说明本条对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作出了规定,增加了锚固长度偏差值的检查。其中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箍筋和受力主筋的保护层应分别满足最小保护层要求和不小于受力主筋直径的要求。表格增加了锚固长度偏差的检验,并规定允许负偏差不大于20mm。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