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有机化学复习策略.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20108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有机化学复习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有机化学复习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有机化学复习策略在中学教材中的有机化学部分,只讲基础知识,而有机物种类繁多、反应复杂。因此有机试题可开拓的知识点多、伸缩余地大。化学高考中的有机化学试题,不仅考查了知识、技能,而且测试了思维、能力。因此,简单地按课本要求进行复习难以适应选拔性考试的要求,有机化学复习的目标应该是:以考试说明为指导,课本为基础,能力为核心。一、以考试考试说明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复习计划中学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课时少而讲得简单。但有机物种类众多、反应复杂。多数学生学完后觉得知识杂乱无章,有些学生害怕综合应用有机知识进行鉴别、分离、提纯、推断、合成指定结构产物等。因此在复习中应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

2、和要求组织复习。要把复习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作为一个整体,做到精讲:讲解知识、抓住本质、建立简单的知识结构;多练;科学选题、强化训练、训练思维并巩固知识;细评:细致讲评、分析试卷、指导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二、复习知识,使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1、 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1) 、划分知识板块。可将知识内容分成如下 7 个知识块: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各类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有机反应基本类型;重要物质的转化关系; 化工、环保、用途等;有机实验; 有机计算。明确“ 块”中知识点。(2) 、抓住一条知识线。即物质结构主线。应强调:从结构上认识各类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从结构上分清物质异同及

3、理解一些概念;分子里原子或原子团间相互影响;注意多官能团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如可能成环)等。(3) 、联成知识网。可利用如下知识网,复习重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2、 归纳零星知识,将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如归纳一些物理性质(要求每项写 4 物):(1) 、常温下呈气态:CH 2=CH-CH=CH2 CH3Cl 新戍烷 HCHO(2) 、微溶于水:苯酚 CH3COOC2H5(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3) 、与水分层比水轻;苯 甲苯 CH3COOCH3(4) 、与水分层比水重:溴苯 硝基苯 液态苯酚 溴乙烷(5) 、有香气味:苯 甲苯 CH3COOC2H5 CH3C

4、H2OH再如归纳一些有机实验知识:(1) 、制取典型有机物:CH 2=CH2硝基苯C 2H5-Br CH3COOC2H5(2) 、操作:、水浴加热:银镜反应 制硝基苯 制酚醛树脂 乙酸乙酯水解 糖水解、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制乙烯 制硝基苯 石油蒸馏、导管冷凝回流:制溴苯 制硝基苯 制酚醛树脂 、冷凝不回流:制乙酸乙酯 石油蒸馏(冷凝管) 、防倒吸:制溴苯 制乙酸乙酯(3) 、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萃取分液法 蒸馏分馏法 其他(如渗析、盐析等)。(4) 、实验条件控制:制 CH2=CH2:浓硫酸、170 、制备硝基苯(水浴 60)等3、总结知识的经验规律:如(1)碳等原子的称键特点,不饱和度(2)烃

5、与 H2 加成比1:1 1:2 1:3 1:4 烯烃 炔烃和二烯烃 苯和苯的同系物 苯乙烯还可总结:(3)有机物熔沸点、 (4)有机物水溶性、 (5)同系物共性与代表物个性、 (6)有机物燃烧耗氧的规律、 (7)有机物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规律、 (8)能发生消去反应或脱氢反应的有机物、 (9)醇氧化成醛或酮、 (10)关于酯化反应等经验规律。三、在有机化学复习中提高学生能力1、 阅读:挖掘题示信息的能力化学考试中经常出一些“给一反三”或“ 搭桥”的题,必须依据试题给出的信息或新知识,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才能解出。有机化学复习中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阅读、挖掘题示信息的能力

6、。2、 综合应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考试说明”对有机部分提出如下“ 综合应用”要求:“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该项能力。3、表达能力首先要重视化学用语复习,并进行专门强化训练,如正确书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最简式、化学方程式等。其次是指导如何表达,例如做简答题要“回答切题、语言准确、用语规范、文字精练”等。还要能把联想结果正确表达出来。4、 创新能力在复习阶段选择少量开拓性强、难度大的题目,培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各种题型的能力,是可行的。但关键是适度,不可超纲。在高考复习中,紧扣考试大纲,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形成知识网络,提高知识概括化程度。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又能减轻师生的负担,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