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能源与动力工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专升本层次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 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 的动力工程( 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 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
2、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四、学制及学习形式本专业层次为专科起点本科,采用学分制,学制 2。 5 年,学习期限 2。56 年。学习形式为利用网络课件、 课件光盘及网上答疑等网络教育方式, 在学习中心的协助管理下自主进行学习。五、主干课程电工电子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工程热力学 工程材料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传热学流体力学 动力测试技术 汽轮机原理 电站锅炉原理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热力发电厂 计算机控制技术 发电厂电气设备 泵与风机等。六、课程总体设置及学分分配项目门数学分数百分比 %- 84 - / 3个
3、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公共基础课82328专业基础课82936专业课72126论文课1810总计2481100七、教案要求1本专业要系统地学习所有必修课及8 学分的论文课。2课程考核方式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考查。3实践性教案环节包括课程上机、实验、毕业论文(设计 )等。八、毕业条件修完教案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81 学分),且统考课程全部合格,方能毕业。九、选课说明与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课要求(1) 公共基础课必修 23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课程 3 学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 13学分,复变函数、高等数学、远程教育学习学7 分;(2) 学科课程必修 50 学分,其中,专业基础
4、课 29 学分,专业课 21 学分;(3) 集中实践 8 学分2、实践课的说明与要求(1) 上机:对要求上机实践的课程,由学习中心负责安排学生集中上机、辅导。(2) 实验:对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学院建立网上在线实验课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在线学习,并进行实验报告。3、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1) 毕业论文 ( 设计 ) :从第四学期进入毕业论文 ( 设计 ) 工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任务书、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各环节稿件等。(2) 毕业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采用 “申请学位的学生答辩自愿申请参加答辩的学生”相结合的方式, 即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答辩, 不申请学位的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答辩;不参加答辩的学生成绩计为及格或不及格” 。十、课程体系- 85 - / 3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86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