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周庄水韵》优秀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14570 上传时间:2021-04-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周庄水韵》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周庄水韵》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周庄水韵》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周庄水韵》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周庄水韵》优秀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周庄水韵 优秀教学设计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 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 现了周庄水 乡的多姿多彩, 动人心弦。下面是小 编整理的关于周庄水韵优秀教学 设计,希望大家喜 欢。1、 体会江山的美 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2、 体味欣赏散文清新 优美、抒情性 强的语言,体会 课文表达的真情 实感。3、 了解课文随 “时( 令 ) ”换 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4、 背诵精彩语段,增 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5、 学会生动贴切地描述自己的 “所 见所闻所感 ”。1、 味欣赏散文清新 优美、抒情性 强的语言,体会 课文表达的真情 实感

2、。2、 解课文随 “时 ( 令) ”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3、 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4、 会描述自己的 “所 见所闻所感 ”1、根据本 单元的四篇游 记课文的教学内容,前面三篇 课文写祖国山水的美 丽,后一篇是写世界 现代化的城市之美,意在 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 丽可爱,更加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 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增 强对外开放意 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立足祖国,放眼世界。2、本篇 课文属于写景抒情式游 记类散文,旨在 让学生了解游 记的特点,引 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 习课文中写景 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 动形

3、象的 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背诵“第二次游周庄 ”的语 段。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重点学 习“第三次游周庄 ”的 语段,掌握景物描写的 顺序、特点 ;体味作者的感情及写景抒情式游 记类散文的 语言,引 导学生理解可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并学会运用。1、教师播放有关周庄、 丽江、威尼斯体 现 “水 乡、水城 ”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几幅 对比画面。以 “高山流水 ”或“泉水叮当 ”作 为背景音 乐。2、教师同时解说:图一:对比的 “威尼斯 ”与 “周庄 ”如果 说威尼斯体 现了 “水城 ”的富

4、丽堂皇,是 “水中的皇宫”;那么 ,周庄 则体现了 “水 乡 ”的朴素清 纯,是 “水上的碧玉 ”。图二:对比的 “丽 江 ”与 “周庄 ”马 致远的名句 “小 桥流水人家 ”表 现了江南水 乡特有的特色 ;并引用李健吾作品中的一句 话:“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 ”, (导入解说: ) 那么,作 为古色古香的古城 遗址的旅游 胜地,如果没有水,也是一种美中不足,似乎缺少一点韵味。如果 说中国云南的 丽江充分展示了 “江南水 乡 “小桥 流水人家 ”的特色,那么,江 苏苏州的周庄被誉 为“中国第一水 乡 ”则展示了 “江南水 乡 ”“小桥流水人家 ”的韵味,“三分水,二分 桥,一

5、半是旧城 ”,难怪著名画家吴冠中曾 赞叹:“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 乡之美。 ”今天,我 们跟随著名作家 赵丽宏走进周庄,走 进周庄水韵,一起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展示播放周庄的四幅画面:第一幅 “碧波 荡漾、小河泛舟、小桥流水人家 ”的周庄整体 图(直接利用教科 书上的插图 ) 。第二幅 仲春烟雨 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第三幅 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第四幅 春夜张灯结彩的周庄七彩梦幻图配乐:以“高山流水 ”或“表 现节日热闹气氛的音 乐 ”作为 背景音 乐。学生 “听 ” 文 ,教师 同 布置 “听 ”任 :要求学生 结 合教 播放的 “ 画 ”及 “听 ”到的课 文内容,在听完

6、朗 后,完成下列初步感知的任 务 。提 : “听”完朗 后,周庄在我 们 的“ 海 ”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参考提示:充 满诗 情画意,如一曲悠 的乐 曲,如一幅写意的画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 村 合,青山郭外斜 ” 小“ 流水人家 ”水 古老的旧 镇带 来了生命, 带 来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韵味提 :那么作者向我 描述了旧 镇 周庄的哪几幅 “水韵 画 ”? 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 简洁 的 言来概括周庄的 “水韵 ”画面。采用 “文字配画面,画面配文字”的方法。参考提示:由 写到分写,共两个部分四幅“水韵图 画”。即整体水韵 图 画(1 段 3 段 ) 。“小 流水人家 ”的周庄整体

7、 图三次游 周庄 时 的不同水韵 图 画(4 段 6 段 )第一次 仲春烟雨 笼 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第二次 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 感版画第三次 春夜张 灯结 彩、五彩 缤纷 、星火 映、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作者游 周庄 时对 自己的所 见 所 所感 进 行描述的句子,然后点名学生 简 要叙述前两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突出 “水韵水情 ”。并思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周庄水韵 ”。采用 竞赛 的形式。教 :“ 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 见 到。一个外 乡 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 于 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 在一起的事物。 ”“天下着小雨,古 被 飘动 的雨 雾笼 罩着,石

8、和屋脊都音 出没在雨 雾 中,打着 坐船游览 ,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 上的水墨画。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 上到处 可以看到斑斑 雪,在路 边 ,在屋脊,在 树 梢,在河 的石街上,一 滩滩积 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 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 ,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 对 比 烈的版画。在阳光下, 积 雪正在融化,到 处可以听 见 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 桥 的的 杆和桥 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 中渗出来。 细细谛 听,水声重重叠叠,如 诉 如泣,仿佛神秘悠 远 的江南 丝 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 袅袅 回旋上升。 ”文中写了三次游

9、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 节 、 ,选择 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 了周庄水 乡 的多姿多彩, 人心弦。写前两次到周庄, 较简 略,第三次到周庄为详 写。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不尽相同。第一次 时值 “仲春 ”,“天下着小雨 ”,春雨蒙蒙, 给 作者留下的印象 “是一幅画在宣 纸 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游周庄是冬天,写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 砖 石与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 明对 照, “像是一幅色彩 比 烈的版画”。 “水墨画 ”与“版画 ”, 同 画,但韵味不同。写第二次到周庄,不 仅 写了 “令人目眩 ” 的色彩,而且 写了积 雪融化 时 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 绵绵 ,

10、使周庄景物不 有“色 ”,而且有 “声 ”,更 为动 人。教 引 学生诵读 作者 “第二次游周庄的情景”“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 的乐 器永 远 也无法模仿。 ”采用教 师 示范诵读 ,帮助学生理清背诵的 次和 逻辑顺 序,学生同桌 ( 前后 )两人一 相互从 “ 背”到 “熟背 ”。背 诵层 次示例: ( 以句号 为单 位)A.第一 层 :第一二三句,交代第二次游 历 的 、情景及描述阳光照耀下,斑斑 积 雪之 周庄古 镇 的“水 ”(雪) 之 “色”(雪之白与古 镇 之古 “黑 ”)B.第二 层 :第四五句,描述 “阳光下, 雪融化之 时 周庄古 镇 的“水”之 “声 ”(滴水之声与流水

11、之声的重叠 )摘 文中你最喜 欢 的精彩 句或语 段。整体水韵 画 (1 段 3 段) 。“小 流水人家 ”的周庄整体印象 图三次游 历 周庄 的不同水韵 画 (4 段 6 段)第一次 烟雨迷蒙的周庄水墨画第二次 冰雪消融的周庄 感版画“水”(雪) 之“色 ”黑白分明 对比强烈的版画“水”之“声 ”如诉如泣神秘悠 远的江南 丝竹第三次 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抽查后一齐背诵。1、学生默 读第 5 段 “第三次游 历周庄 ”的文段。2、采用学生提出 问题进 行讨论,教师有选择地点拨归纳 小结的方法:提 问:前面春冬两次游周庄,作者差不多已 经写完了周庄的 ( “桥”)和“水 ”,那么第三次游历周

12、庄时,作者又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 ?有什么作用 ?释疑参考:移步换景法。第三次游 历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 节,精神和请调与上两次不同,充 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者采用移步 换景法 “夜游 节日梦境般的周庄 ”,除了写石 桥、流水,更重要的还是抓住 “水景 ”着墨,特 别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 节日夜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之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且具有 对外开放的意 识。烘托渲染写景。文中 还写了小船划到古 镇的尽头时幽静暗淡的 环境。 衬托出镇上节日的礼花及倒映在水中七彩斑 斓、摇曳生辉的光带,将节日周庄的夜景

13、,描 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听到从古 镇四面八方 传来惊喜的 欢呼声 渲染了周庄水 乡节日欢乐 的气氛。作者巧妙地将古 镇水乡悠久的 历史和欢呼、五彩 缤纷的现实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虚实结合,前后照 应。第二次,第三次都写了 “江南丝竹 ”声,但一个 为虚写,一个 为实写。提问:作者写第三次游 历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 镇尽头看到的 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参考提示:作者写第三次夜游周庄水 乡 ,以 时间 先后 序。空 间顺 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 绘 水中朦 胧 景色。再写小船 经过 拱 ,而至古 镇 尽头 。然后写古 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写古 镇

14、 的 呼,由 “天上 ”写至 “地上 ”。要求学生按照作者写作的 时间 和空 间顺 序,找画出最能表 周庄 “水韵 ”的 句,与第四段比 , 一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 (完成 “思考与 练习 二”)A.张 灯 彩盛大旅游 节 日的周庄 的印象:“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 缀满 了 闪烁 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 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 带 。”B.坐船夜游,移步 景, 进 入周庄 “梦境 ”:“小船在平静的 面慢慢滑行,我 们 的身后,船的 迹和 橹 的划痕留在水面上, 成一片漾 动 的光斑,水中倒影 得模糊朦 胧 , 以捉摸。 ”“小船经过 一座拱 桥时 ,前方 传 来一 音

15、,水面也突然 变 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 的 光从水下射出。 ”“船 洞, 一条张 灯 结 彩的花船, 只留下 竹管弦声在被木船 搅 得起伏不平的 面上飘绕 不 ”“我 的船划到了古 镇 的尽 ,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 着点点星光。 屋脊参差,深 蓝 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 的黑色剪影。 已 经隐 匿在夜色中的古 ,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 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 泼流 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 成了一条 摇 曳生 、光华 四射的彩

16、。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 张张 仰望天空的 , ”小 :如果 说 “第二次游 周庄 ”,写冬日白天的雪景,着重从滴水声、流水的声音方面来表 周庄之水声充 满 柔情,那么, “第三次游 周庄 ”,重点描写了在古 尽头看到的 节 日夜景,写春夜河上所 到的七彩斑 斓 的礼花,着重从色彩方面来描写周庄水 乡绚丽多姿。1、分小 组竞赛 找出文中的 “比 句 ”并体会其作用及妙处。“倒映在水中的石鞘、楼屋、 树 影, 有天上的云彩和 飞鸟 ,都被 这 不慌不忙的木 橹 碎,碎成斑 的光点,迷离 闪烁 ,犹如在 风 中漾动 的一匹 长长 的彩绸 ,没有人能描 绘 它朦 眩目的

17、花 ”“天下着小雨,古 镇 被 飘动 的雨 雾笼 罩着,石 桥 和屋脊都音 乐 出没在雨 中,打着 坐船游览 ,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 上的水墨画。 ”“古老的 砖 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 比 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 积 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 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 的的栏 杆和 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 缝 中渗出来。细细谛 听,水声重重叠叠,如 诉如泣,仿佛神秘悠 远的江南 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 缀满 了 闪烁 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 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 带 。”

18、“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 辉 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 顿时变 成了一条 摇 曳生 、光华 四射的彩 带 。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 张张 仰望天空的 , ”“我很难 忘 这 个奇妙的夜晚, 这 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 变 得像神奇的童 话 ,古 悠 的历 史和缤纷 的现实 ,都荡 漾在被竹篙和木 橹搅动 的水波之中。 ”2、小 :文中运用了不少生 而 切的比 ,使所状之物活灵活 ,如在眼前。文中 言清新 美,如周庄之水,柔情万般,韵味十足,与所描写的水 景物十分融洽。1、 课 后完成 “思考 练习 四 ”:朗 读 附

19、文江南,想想 诗 中描写的江南与 课 文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仿照 课 文 “第三次游周庄、第二次游周庄 ”的内容及所用 “移步 换 景”或 “定点写景 ”法,以“逛 ( 游 ) ”或“雨中行 ”“烈日下的 ” ,写作一篇描写自己 “所 见 所 所感 ”的写景小短文 (200 500 字 ),要求用五个以上的比喻句。整体水韵 画 (1 段 3 段) 。“小 流水人家 ”的周庄整体印象 图三次游 历 周庄 的不同水韵 画 (4 段 6 段)第一次 烟雨迷蒙的周庄水墨画第二次 冰雪消融的周庄 动感版画“水”(雪) 之“色 ”黑白分明 对比强烈的版画“水”之“声 ”如诉如泣神秘悠 远的江南 丝竹第三次 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周庄节日的夜景 多姿多彩的光 带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 带节日夜晚的周庄 似梦境,像神奇的童话多角度描写景物语言清新 优美比喻生动贴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