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报告在批改完第三单元的试卷后, 我第一感觉就是, 总体上来说和期中考试差不多。 90 分 20 多人, 80 分 10 多人, 70 分 10 多人, 60 和 50 各一人。和期中测试相比, 90 分的多了,但是却遗憾的出现了不及格。班级的基本情况介绍完,下面说说试卷的情况:综合看了这张试卷后,我最大的两点感受就是:“遗忘 ”和“遗憾 ”。一、先说说 “遗忘 ”:遗忘在学生处理填空题的第一题体现的特别突出。这道题目的大意如下:5/6 的意思是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 )份。这道题目考的是分数的基本意义。而这部分知识是三年级所学习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内容。时隔
2、一年多,部分学生已经开始遗忘,所以造成了这样一道最基本的题目也出错。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是前一段时间学生们经常练习的,而过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连最基本的格式都忘了,直接在试卷上写个短除式,连写个答都忘了。遗忘是学生的天敌, 有时候感觉我就是在和遗忘做搏斗, 我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各种各样的知识, 如果我能让学生都能牢牢记住所学过的知识,那么我将是最成功的老师。课堂上的新课、课后的作业、作业的订正都是在和遗忘做斗争,学生多记住一点,遗忘的地盘就少一点,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一点。二、再说说 “遗憾 ”:遗憾是指在考试前, 我由于公开课等原因, 没有完全的进入复习状态,加上这段所
3、学的知识点太多、太杂,而且都很重要,所以最终导致练习量没有跟上去, 很多题目只是练了一次, 许多题目只是讲解了一次。于是就有了我开头的那句话。比如:看图找关系的作业没有时间进行详尽的讲解, 所以附加题的第 2 题几乎没人能做对。再有,有一道填空题:把 3 米长的钢材平均分成相等的 5 段,每段长几分之几?每段长几分之几米?对于这道题,我们之前也做过很多,但是一直就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如果有时间的,我是想把这些孩子们常错的地方收集起来, 专门出一张试卷, 强化练习,肯定效果会好点。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 这个想法还是在头脑里想想算了, 并没有成为实际行动。还有,有道口算题: 7/15 - 2/15
4、 = 5/15 。班里面我调查了下,最少有 40 多个学生在这道题上扣了分,原因无他 5/15 没有进行约分,不是最简分数。而这点如果能多有几天的时间进行练习,我想可能会少一半的学生出错。三、最后就是学生自己浮躁的原因:比如填空题中有道题目是单位换算, 但是和以前的题目有点不同的地方就是单位换算后写成的答案的形式是分数,而在之前的所有试题中,都是单位换算后写成的答案都是小数或者整数的形式, 所以又是几乎全部的学生都不去看题目,或者看了也是想当然的认为和以前一样,自顾自的写了小数, 看了和不看效果一样。这个固然是思维定势在起作用,但是却能体现出学生们并没有认真的去对待每道题,去仔细的审清每道题。总的说来, 这次考试显得有些仓促, 所以成绩自然不能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程度。但是从中,我也总结了经验,我想对于我以后的考试时机的选择会起到很大作用:1、最好是练习都完成了以后再进行考试。2、考试之前要严肃各项制度,如作业纪律等。3、各个章节内容不同,难度不同,不应该单一的以时间为标准,有些章节的知识可能需要1 个月的时间来慢慢消化, 而有的章节的内容可能就是 2、3 节课就可以完全领会的。还有各个班级的情况不同,应具体分析学情,考虑生情。然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走出具有自己本班特色的单元考试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