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大样(门窗)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二零零 X 年 X 月2目录:一、 目标与方法1. 目标2. 方法二、 知识点 住宅类:(一) 、外门窗(外围护结构上的门窗,除玻璃幕墙、百叶):1.窗的开启方式2.可开启窗扇的宽度要求3.住宅房间的采光要求4.住宅房间的通风要求5.门窗的节能要求6.门窗的遮阳7.纱窗的设置8.门窗的安全防护措施9.门窗的生产以及安装工艺的要求(二) 、内门窗(内部门窗,不含功能性门窗):1.门洞口的尺寸要求2.厨房、卫生间等房间门的通风要求(三) 、功能性门窗、卷帘、百叶等:1.无障碍设计对门窗的设置要求2.防火门窗的设置要求3.防排烟对门窗的设置要求(四) 、玻
2、璃幕墙:(五) 、其它相关知识三、 分类四、 待解决的问题3五、 使用提示(一) 研发原则(二) 使用说明(三) 门窗物理性能要求举例六、 产品实物文件4一、 目标与方法1. 目标:1.1 建立并绘制统一的、符合施工图深度要求的门窗立面以及门窗表样式;1.2 减轻施工图设计师制图工作量和设计工作量,对于比较常用的门窗样式,可以通过在门窗立面详图中选取,再通过简单的修改后(如尺寸、开启方式、门窗编号等)即可成图,为以后的工厂化生产打下基础;1.3 引导方案设计师使用本产品,如选择合适的门窗分格形式以配合建筑立面效果,争取实现从方案到施工图的整合设计;1.4 规范门窗大样的绘制(本套图纸均以 50
3、 型材的门窗为依据进行绘制) ;2. 方法:2.1 依照常用的门窗图集,根据通常住宅设计时采用的门窗样式,对门窗进行了归类、总结并绘制成图,以便设计师今后的使用;2.2 对有关涉及门窗的各本规范(详见上述“规范、标准”中所列的规范)中较易疏漏或者不常注意的条款进行摘录、整理,以便设计师在今后的设计中可以更方便、更直接的了解规范的要求,规避由于对规范不清楚所带来的弊端,以此设计出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有良好表达效果的设计作品;2.3 通过对门窗立面大样的规范化,帮助设计师解决在通常设计中不常注意到的问题(如:单扇开启扇的宽度、单块玻璃的最大面积等)2.4 记录设计知识点的思路以便培训或应对质疑;二、
4、知识点 住宅类:(一) 、外门窗(外围护结构上的门窗,除玻璃幕墙、百叶):1、窗的开启方式:1.1、多层建筑常采用外开或推拉。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外开平开窗,应采用内开或推拉。(根据实际工程的做法,较多采用滑轴平开窗(滑撑窗) )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4.11.2、卫生间窗宜用上悬或下悬。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4.51.3、一般民用建筑的外窗均应考虑擦窗问题。如采用大固定小开启的窗,其固定5玻璃部分的面积不宜过大。应考虑有从室内擦净玻璃的可能。当为外开窗时,靠洞口两侧的外开窗以及上悬窗均应采用滑轴平开(滑撑)的方式以利擦窗。2003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6.21.4、中空玻璃断热型材铝合金平开窗适用于房屋建筑,其中外平开窗仅适用于多层建筑。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1.5、7 层及 7 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2、可开启窗扇的宽度要求:2.1、平开窗的开启扇,其净宽不宜大于 0.6m,净高不宜大于 1.4m。推拉窗的开启扇,其净宽不宜大于 0.9m,净高不宜大于 1.5m。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4.102.2、本课题中平开窗开启扇的设计最大尺寸为 600mm(宽)1500 mm(高) ,推拉窗的设计最大尺寸为 600mm(宽)15
6、00 mm(高) 。2.3、厂家的推荐尺寸:3、住宅房间的采光要求:3.1、住宅采光标准应符合表 5.1.3 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规定,其窗地面积比可按表5.1.3 的规定取值。表 5.1.3 住宅室内采光标准侧面采光房间名称 采用系数最低值Cmin(%) 窗地面积比值(Ac/Ad)卧室、起居室(厅) 、厨房 1 1/7楼梯间 0.5 1/12注:1、窗地面积比值为直接天然采光房间的侧窗洞口面积 Ac 与该房间地面面积 Ad 之比。2、本表系按类光气候区单层普通玻璃钢窗计算,当用于其它光气候区时或采用其它类型窗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整。3、离地面高度低于 0.50m
7、的窗洞口面积不计入采光面积内。窗洞口上沿距地面高度6不宜低于 2m。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1.3(条文解释:住宅建筑采光应以采光系数最低值为标准。本条应按国标建筑采光设计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在住宅方案设计阶段,应按 5.1.3 条对有关各种房间窗地面积比指标进行采光估算。以确保居室内部具有良好的天然光照度。本表按类光气候区单层普通玻璃钢窗为计算标准,其它光气候区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窗地面积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执行。本条规定适用于侧面采光,其采光面积以有效采光面积为准计算。离地面高度低于0.50m 的窗洞口面积其光线照射范围低而小,所能获得的有效照度极小,故不计入采光面积之内,以
8、保证有效的天然光照度;窗洞口上沿离地面高度不宜低于 2m,以避免居室窗口上沿过低而限制光照深度,影响室内照度的均匀性和房间一定深度达到的要求,当采光口上有深度大于 1m 以上的外廊和阳台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面积的 70%计算。采用水平天窗采光者,其有效采光面积将增大,采光口面积按采光标准计算。 )4、住宅房间的通风要求:4.1、采用自然通风的房间,其通风开口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卧室、起居室(厅) 、明卫生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1/20;2)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1/10,并不得小于 0.60 平方米。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
9、9 5.1.54.2、低多层住宅卧室、起居室(厅) 、明卫生间等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1/15,中高层、高层住宅卧室、起居室(厅) 、明卫生间等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1/20。厨房通风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的地面面积的 1/10,并不得小于 0.60m。(为上海市强制性条文)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4.1.55、门窗的节能要求:5.1、位于外墙上的门(如阳台门) ,其各项物理性能的要求与窗相同。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9.115.2、采用中空玻璃时,窗用中空玻璃气体间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9mm,幕墙用中空7玻璃气体间层的厚
10、度不应小于 9mm,宜采用 12mm 或以上的气体间层,但不宜超过20mm。LowE 中空玻璃中部的传热系数与气体间层厚度的关系见图 622。200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建筑 6.2.26、门窗的遮阳:6.1、住宅外窗户应考虑遮阳防雨措施。浙江省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标准DBJ10-6-98 4.0.106.2、东、西向外窗宜采取遮阳措施。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7.1.76.3、东西晒窗洞口宜有遮阳设施;安徽省城市住宅设计标准DB34/T 177-1999 4.0.3.56.4、住宅的南、东、西向窗均应设置外遮阳设施。外遮阳设施宜采用固定或活动外遮阳,遮阳率应
11、达到 80%;(还应参考 6.2.6、6.2.7、6.2.8 条的规定)(条文解释:太阳辐射热量必须遮挡在窗玻璃以外,应采取外遮阳措施,窗内设布帘、竹帘等内遮阳措施是个误区,因为,太阳辐射热量透过玻璃而渗入室内,窗帘成了贮热器而达不到遮阳节能的目的。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 26-2006 6.2.5注:遮阳措施的类型及其对比:类型 优点 缺点 备注外遮阳 将太阳辐射直接阻挡在室外,节能效果较好直接暴露在室外,对材料及构造的耐久性要求较高,价格相对较高,操作、维护不方便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内遮阳 将入射室内的直射光漫反射,降低了室内阳光直射区内的太阳辐射,对改善室内温度不平遮阳构件位
12、于建筑室内,遮挡效果不直接8衡状况既避免眩光具有积极作用。不直接暴露在室外,对材料及构造的耐久性要求较低,价格相对便宜,操作、维护方便中间遮阳位于玻璃系统的内部或两层门窗、幕墙之间,易于调节,不易被污染造价高,维护成本高200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建筑 P487、纱窗的设置:7.1、住宅外门窗可开启部位应设防蚊纱窗。安徽省城市住宅设计标准 7.0.27.2、外门窗应有纱门、纱扇。山东省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7.1.67.3、建筑外窗可开启部位必须设计配置纱窗,纱窗的安装方式及结构应易于拆装、清洗及更换。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DBJ01-79-2004 4.1.88、门窗的安全防护
13、措施:8.1、在低窗台中,作为防护措施的固定窗应采用夹层玻璃,其厚度不得小于6.38mm。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5.3(注:1、此玻璃的厚度要求系引自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97 中第5.2.2.1条及 5.2.4.1 条关于栏杆用玻璃之规定。相当于栏杆的玻璃应为有框架玻璃,即玻璃四周都有窗框料,且固定窗的高度不大于 0.9m。此时,栏杆的水平荷载有固定窗的横档承受,玻璃本身只做维护用。采用夹层玻璃可使万一玻璃意外碎裂不致离框坠落。 )92、JGJ 113-97 中第 5.2.2.1 条:有框架玻璃应使用公称厚度不小于 5mm 的钢化玻璃或公称厚度不
14、小于 6.38mm 的夹层玻璃。 (可得出:5mm 的钢化玻璃 = 6.38mm 的夹层玻璃)8.2、各地区对于低窗台安全防护的要求:1、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第 7.1.3 条:临空的外窗或凸窗距楼地面的净高低于 0.90m 时,应有防护措施,且应符合以下规定:1)窗底距楼地面的净高小于 0.45m 时,应沿窗内侧设高度不低于 0.90m 的防护设施。2)窗底距楼地面的净高大于等于 0.45m 时,应沿窗内侧设高度不低于 0.60m 的防护设施。条文解释:本条是为外窗的安全使用制订的。一些住户为扩大室内使用空间,对凸窗台加以充分利用,但当窗台底距楼面低于 0.90m
15、时,因无连接阳台或平台,易发生跌滑事故。为防止儿童攀爬和保证成人外探时的人身安全,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且其设施应与建筑立面协调。窗台的净高。一般认定以 0.45m 为可踏面,低于0.45m 应做 0.90m 高的防护措施。窗台高度在 0.45m 及以上时,考虑一般凸窗台有0.30m 水平距离,故将防护高度定为 0.60m。现在有些防护设施的设置缺乏人性化,不是设在沿窗内侧,而是设在窗台边或窗台中,居民装修时,常被拆除,因此与窗一体化设计制作很有必要。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应用指南P394:2.当凸窗台高于等于 0.45m 时,应沿窗的内侧加设高度不低于 0.60m 的竖向栏杆;或在窗的下部做固定
16、扇,窗的高度不小于0.60m,使固定扇上口离地高度不小于 1.05m。固定扇底离地高度 0.60m,主要考虑到避免幼儿(学前儿童)的身高和重心不致因站立失稳而跌出窗外。3.窗下部的固定扇应采用钢化夹层玻璃,也可采用夹丝玻璃、安全贴膜或涂膜玻璃以及半钢化玻璃等。固定窗上口构件(窗中框)应能承受 50kg/m,上部开启窗应设置儿童不能随意开启的限位锁定装置。即使窗户能局部开启以保持室内自然通风换气的需要,而限位的开启部分净宽度小于 0.11m 时,仍可避免儿童探出窗外。(如若采用固定扇作为安全防护措施时,会对框料的要求有所提高,在选用时应与门窗厂家及时沟通,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另外,此种方法仅在上
17、海地区可以使用,10其它地区没有关于此种方法的提及,所以如若用在其它地区时,应先征得当地审批部门的意见后才可执行。 )2、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 26-2006 第 4.8.5 条: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 0.90m 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 0.90m。条文解释:没有邻接阳台或平台的外窗窗台,应有一定高度才能防坠落事故。我国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明确规定:“窗台的净高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 0.90m。 ”可踏面指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 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 0.
18、45m 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有效的防护高度应保证净高0.90m。距离楼(地)面 0.45m 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可踏面,不应计人窗台净高。当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3、山东省住宅建筑设计标准第 7.7.1 条:外窗窗台距楼面的高度低于 0.90m且窗外没有阳台时,应有防护措施。 4、天津市城市住宅设计标准:无专门的规定,可参考国标;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第 3.9.1 条: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0.90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 0.90m。条
19、文解释:没有邻接阳台或平台的外窗窗台,如距地面净高较低,容易发生儿童坠落事故。本条要求当窗台距地面低于 0.90m 时,采取防护措施。有效的防护高度应保证净高 0.90m,距离楼(地)面 0.45m 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可踏面,不应计入窗台净高。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 6.10.3 条:临空的窗台低于 0.80m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 0.80m;条文解释:临空的窗台低于 0.80m(住宅为 0.90m)时(窗台外无阳台、平台、走廊等),11应采取防护措施,并确保从楼地面起计算的 0.80m(住宅为 0.90m)防护
20、高度。低窗台、凸窗等下部有能上人站立的窗台面时,贴窗护栏或固定窗的防护高度应从窗台面起计算,这是为了保障安全,防止过低的宽窗台面使人容易爬上去而从窗户坠地。 )8.3、 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指出建筑物需要以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下列部位必须使用安全玻璃:1)7 层及 7 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 2)面积大于 1.5 平方米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 500mm 的落地窗; 3)幕墙(全玻幕除外) ; 4)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含天窗、采光顶) 、吊顶; 7)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中庭内拦板; 10)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 11)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指建筑
21、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 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 所称的部位。 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9、门窗的生产以及安装工艺的要求:9.1、铝型材表面处理分为氟碳树脂漆喷涂、粉末喷涂、电泳涂漆、阳极氧化着色,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粉末涂层厚度为 40120m;2)阳极氧化膜厚度不低于 AA15 级;3)电泳涂漆型材复合膜局部膜厚不小于 16m。 (其中阳极氧化膜平均膜厚10m,局部膜厚8m。 )(注:阳极氧化铝合金型材与水泥砂浆接触应涂防腐蚀涂料;)节能铝合金门窗-蓝光系列07CJ12(二) 、内门窗(内部门窗,不含功能性门窗):1、门洞口的尺寸要求:江苏省 上海市 国标宽度 高度 宽度
22、高度 宽度 高度单元外门 1.20 2.10 1.20 2.00套型户门 1.00 2.10 0.95 2.10 0.90 2.00起居室门 1.20 2.10 0.90 2.0012卧室门 0.90 2.10 0.95 2.10 0.90 2.00厨房门 0.80 2.10 0.80 2.10 0.80 2.00卫生间门 0.70 2.10 0.75 2.10 0.70 2.00储藏室门 0.70 2.10 0.70 2.00阳台门单扇:0.80 双扇:1.202.10单扇:0.802.10单扇:0.702.00自行车库门单扇:0.90 双扇:1.202.00注:1、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
23、08-20-2007 7.1.5 条:“套内门洞口的高度,除贮藏室门洞口不应小于 2.00m 外,其余门洞口高度不应小于 2.10m,设有气窗的门洞口高度不应小于 2.40m。2、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 26-2006 4.8.3 条:带气窗的门洞口高度不小于2.40m,门高不小于 2.00m。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 26-2006 4.8.3 条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7.1.4、7.1.5 条住宅建筑设计标准GB50096-1999 3.9.5 条2、厨房、卫生间等房间门的通风要求:2.1、厨房和卫生间的门,应在下部设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 0.02
24、m2的固定通风口或距地面留出不小于 0.03m 的缝隙。(条文解释:为保证有效的排气,应有足够的进风通道,当厨房和卫生间的外窗关闭或暗卫生间无外窗时,必需通过门进风。本条规定主要参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对设有直接排气式或烟道排气式燃气热水器房间的要求。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气量一般为 300500m3/h,有效进风截面积不小于 0.02m2,相当于进风风速 47m/s,由于排油烟机有较大风压,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卫生间排风机的排气量一般为 80100m3/h,虽风压较小,但有效进风截面积不小于 0.02m2,相当于进风风速 1.11.4m/s,也可以满足要求。 )住宅建筑设计标准GB5
25、0096-1999 6.4.413(三) 、功能性门窗、卷帘、百叶等:1、无障碍设计对门窗的设置要求:1.1、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2) 、在旋转门一侧应另设残疾人使用的门;3) 、轮椅通行门的净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类别 净宽(m)1.自动门 1.002.推拉门、折叠门 0.803.平开门 0.804.弹簧门(小力度) 0.804) 、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m 的墙面宽度;5) 、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
26、0.35m 的护门板;6) 、门扇在一只手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41.2、门窗和墙面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扇应首先采用推拉门,其次是折叠门或平开门;2) 、门扇开启后最小净宽度及门把手一侧墙面的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类别 门扇开启净宽度(m) 门把手一侧墙面宽度(m)平开门公用外门 1.001.10 0.50户门 0.80 0.45 设关门拉手起居室(厅)门 0.80 0.45卧室门 0.80 0.40 设关门拉手14厨房门 0.80 0.40卫生间门 0.80 0.
27、40 设观察窗设关门拉手阳台门 0.80 0.40 设关门拉手3) 、门扇应采用横执把手;4) 、外窗窗台距地面的净高不应大于 0.80m,同时应设防护施5) 、窗扇开启把手的高度不应大于 1.20m,开启窗口应设纱窗;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12.62、防火门窗的设置要求:2.1、凡镶玻璃的防火门应采用复合防火玻璃,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防火门的耐火等级;上海市木质防火门1999 沪 J6132.2、在通常住宅设计中应设甲级防火门的部位:1)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固定的或火灾具备自行关闭功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1.5高层民用
2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2.32)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用耐火极限2.0h(2.5h)的隔墙隔开,隔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4.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3.33)高层建筑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2.74)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泵房在首层时宜直通室外;在其他层时应直通安全出口:与其他部位隔开的隔墙耐火极限 20h,楼板为 15h。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6.4高层民
29、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7.5.15)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变、配电所,应采用耐火隔墙、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3.2152.3、在通常住宅设计中应设乙级防火门的部位:1)当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水平距离小于 2.0m(平墙)及 4.0m(转角)时应设固定的乙级防火窗及乙级防火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2.1、5.2.22)高层住宅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1.33)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
30、方向开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2.1.34)首层门厅扩大的封闭楼梯间和扩大的防烟前室与其他走道和房间相通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4.2、7.4.35)地下室和半地下室不应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当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用耐火极限2.0h 的隔墙与其他部分隔开并直通室外。当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为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4.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2.86)未设封闭楼梯间的 11 层及 11 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
31、规范GB50045-95 6.2.3.17)与首层主要出人口处扩大的封闭楼梯间相连通的走道门与房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4.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2.2.38)地下及高层汽车库和设在高层裙房内的车库,其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0.39)高层建筑内室外疏散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其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楼梯周围 2.0m 范围内的墙面上除此门以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2.101610)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间
32、及其前室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4.3、7.4.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2.1、6.3.311)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2.212)当消防电梯前室采用乙级防火卷帘时,在相近位置应加设乙级防火门。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市规发20041538 号 9.1.42.4、在通常住宅设计中应设丙级防火门的部位:1)设备管井、通风道、垃圾道壁上的检查门应为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2.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3、GB50045-95 5.3.22)垃圾道前室门应为丙级防火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5.3.43)电缆井和管道井设置在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时,其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9.4.44)变配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防火门。变配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8.3.23、防排烟对门窗的设置要求:3.1、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采用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等自然的通风方式。(注:百叶窗的采用有以下几项缺点:a)有效通风面积减少;b)对立面的整体效果有所影
34、响;)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3.2、当建筑的地下部分为三层或三层以上,或当地下最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 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并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当地下17为一到两层,且地下最底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 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封闭楼梯间首层有直接开向室外的门或有不小于 1.2的可开启外窗时,其楼梯间可不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3.1.83.3、靠外墙的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 2.00,并应保证该楼梯间顶层设有不小于 0.80的自然通风面积。
35、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3.2.13.4、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 2.00,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3.2.23.5、排烟窗的面积应由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中的公式 5.2.7计算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开窗角大于 70 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 2) 、当开窗角小于 70 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 、当采用侧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 4) 、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面积计算。 (条文解释:4.3.2:可开启外窗的
36、型式有侧开窗和顶开窗。侧开窗有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平开窗和侧拉窗等。其中,除了上悬窗外,其他窗都可以作为排烟使用,如图 4.3.2 所示。在设计时,必须将这些作为排烟使用的窗设置在储烟仓内。如果中悬窗的下开口部分不在储烟仓内,这部分的面积不能计入有效排烟面积之内。 当窗的开启角度大于 70时,可认为已经基本开直,排烟有效面积可认为与窗面积相等。 当采用百叶窗时,窗的有效面积为窗的净面积乘以系数,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当采用防雨百叶时系数取 0.6,当采用一般百叶时系数取 0.8。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4.3.2(四) 、玻璃幕墙:1、有关此部分的相关知识点可参考公司
37、先前组织研发的门窗与幕墙的相关内容;(五) 、其它相关知识:181、玻璃规格的选用要求:1.1表 6.1.2-1:安全玻璃最大许用面积:玻璃种类 公称厚度(mm) 最大许用面积(m 2)钢化玻璃单片防火玻璃456810122.03.04.06.08.09.0夹层玻璃6.526.38、6.76、7.528.38、8.76、95210.38、10.76、11.5212.38、12.76、13.522.03.05.07.08.0(注:夹层玻璃的具体规格参见夹层玻璃GB9962-1999 中 3、4 条的规定;做法参见其 5.2 条的规定)表 6.1.2-2:有框架的普通退火玻璃和夹丝玻璃的最大许用面
38、积:玻璃种类 公称厚度(mm) 最大许用面积(m 2)普通退火玻璃3456810120.10.30.50.91.82.74.5夹丝玻璃67100.91.82.4(注:此条目的摘录目的在于,请设计师在进行门窗立面的设计时,对于大面积的单扇玻璃应当引起注意,应选择适合其面积的玻璃形式,以满足安全的要求;)1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1.2、门玻璃和固定门玻璃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框玻璃应使用符合上表 6.1.2-1 规定的安全玻璃;当玻璃面积不大于0.5m2时,也可使用厚度不小于 6mm 的普通退火玻璃和夹丝玻璃。 2) 、无框玻璃应使用符合上表 6.1.2-1 的规
39、定,且公称厚度不小于 10mm 的钢化玻璃。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6.2.11.3、玻璃的常用厚度(mm):单层玻璃为 4、5、6、8、10、12;夹层玻璃为4+4、5+5、6+6(夹层的厚度可选用:0.38、0.76、0.52) ;中空玻璃为4+A+4、4+A+5、5+A+5、6+A+6 等(空气间隔层厚度 A=6、9、12) ;(注:a,镀膜玻璃面不宜单独使用,用于夹层玻璃或中空玻璃时,镀膜面应在第 2、3 面上;b,门用玻璃宜采用安全玻璃)节能铝合金门窗-蓝光系列07CJ121.4、常见中空玻璃形状和最大尺寸玻璃厚度 间隔厚度 长边最大尺寸短边最大尺寸(正方形除外
40、)最大面积/m正方形边长最大尺寸3691221102110127012702.42.4127012704691212202420244024401300130013002.863.173.171300130013005691012203000300030001750175018154.004.805.101750210021006691012204550455045501980228024405.888.549.0020002440244010 6 4270 2000 8.54 2440209101220500050003000318015.0015.903000325012 1220 500
41、0 3180 15.90 3250(设计师在进行中空玻璃的选择时,应进行相应的查对)中空玻璃GB/T11944-20021.5、低辐射玻璃一般都用于制造中空玻璃,而不单片使用。制作中空玻璃时,要使镀有低辐射膜的那一面向着空腔,安装时,要使镀有低辐射膜的那块玻璃朝着室外。三、 待解决的问题1、窗型材内排水口的高度一般为?2、在一些要求门窗遮阳的地区,其通常采用的这样做法?(外遮阳、活动这样、固定遮阳)3、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中 4.3.2 的条文解释中,为什么“上悬窗”不可用做排烟用?是否可用作通风用?四、 分类(建立使用时筛选构架,显示未及研发的内容)1. 项目性质
42、筛选分类(可筛选出几条符合项目要求的产品线,具体功能待平台研发)(打勾为已研发内容)1.1 地理位置: 上海 北京 重庆长三角地区城市 东三省城市 珠三角城市1.2 地块形式: 单地块形式 多地块形式1.3 开发形式: 一次性开发建设 分期开发建设1.4 住宅类型: 单一住宅类型 多种住宅类型(注:类型分为:公寓(有标准层概念的高多层) 、叠拼、联排、双拼、独院、独栋)1.5 装修要求: 全部精装修 户内毛坯,公共部位精装修 (注:未考虑住宅区的公建)1.6 品质造价: 经济适用 常规 高品质212. 当存在多种住宅类型时,将对 1.5、1.6 条分别选择五、 使用提示:(一)研发原则:1、服
43、务主体:施工图设计师2、兼顾:方案设计师(二)使用说明:1、本套门窗立面的绘制采用如下原则:1)针对于层高 2800mm、2900mm、3000mm 的住宅的常用窗;(如:层高 2900mm,则窗台高 900mm、窗高 1500mm、梁高 500mm;)2)门窗框料的型材均采用 50 型材;3)所有玻璃均采用 5+12A+5 中空玻璃;4)夹层玻璃的厚度均采用 6.76(3+0.76Pvb+3) ;5)本张图纸所示为通常住宅设计中的常用窗,请设计师根据实际工程的立面效果以及具体要求进行选择。6)由于考虑到目前实际工程中滑轴平开(滑撑)窗的使用较多,所以在本图中,主要以滑轴平开(滑撑)的开启方式
44、进行绘制,并配以推拉的开启方式,对于其它的开启方式,请设计师依据实际工程的需要参照下图进行修改绘制。227)对于内平开窗来说,为了使之开启后不影响室内的使用空间,可采用长铰链的设置,使之在开启后与固定的窗扇或墙面相重合(注意立樘位置) ,以达到不影响室内空间的目的。8)图纸中所标识的 I 类房间是指卧室、起居室(厅) 、明卫生间;II 类房间是指厨23房间。9)本图纸的有效通风面积的计算均为洞口尺寸减去 50mm 型材框的尺寸所得的面积。10)有关房间通风面积及采光面积的要求及计算参见“使用说明”中“住宅房间的采光要求”以及“住宅房间通风要求”的总结说明。2、设计人员在使用本图纸时,对于门窗式
45、样、开启方式相同,但尺寸略有不同的情况,设计人员可通过“STRETCH”命令对其进行拉伸及缩减,以达到适中的尺寸,但在拉伸的情况下,请设计师根据玻璃的实际选材、厚度,通过与玻璃最大尺寸的对比(见前面知识点的总结) ,进行自我检查,以便设计出合理的门窗样式。3、设计师在进行门窗的设计时,应充分的考虑到门窗的开启与室外空调机安装、以及擦窗的关系,可参见“附图 8”的说明;4、对于防火门窗的选用,应按照图集防火门窗03J609 进行选取,并应在门窗表中进行相应的描述,但不必进行门窗立面的绘制。5、门窗编号的原则参见“标准化研究”之“代号名称”课题中的“门窗号的命名方式” 。6、对于本图中门窗编号后面
46、的小标,如:a、b、c,设计师应根据实际工程的门窗样式的多少以及“标准化研究”之“代号名称”课题中的“门窗号的命名方式”对其进行重新修改及核对,本图仅为示意;7、门窗表中的“框料尺寸”的计算方法参见“标准化研究”之“代号名称”课题中的“门窗号的命名方式” 。 8、在进行门窗立面及门窗表设计的过程中,应配合“建筑设计总说明”中 “门窗工程”的部分进行统一的考虑;9、成图:设计师可以从门窗立面图库中选取相应的门窗,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后,再将其拷入标准图纸框中,以形成一套完整的门窗详图。(三)门窗物理性能要求举例:举例 1:合肥市高层住宅对于门窗物理性能的要求(34 层)物理性能 分级 分级方法
47、抗风压 2 级 根据门窗、幕墙风荷载标准值进行查询,详附录 1;水密性 3 级 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9.7 条,详附录 2;24气密性 4 级 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9.6 条,详附录 3;保温性(k 值) 4 级 根据节能报告所生成的 k 值进行相应的查询,详附录 4;隔声性 3 级 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10.9.8 条,详附录 5;采光性 3 级 详附录 6;附录 1:(参照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P126)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的依据: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中 10.9.4 条:高层建筑或位于大风区的建筑设计应提出窗的具体强
48、度指标或其抗风压性能等级。分级方法:根据门窗、幕墙风荷载标准值 (图集号:04J906)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进行查询,得知“合肥”50 年一遇风压为 0.35, “所在地地面粗糙度类别”按 C 类计,建筑高度按 34 层计(层高 2.8m) ,总高度在 100m 以下,由上述三项指标(风压、粗糙度、建筑高度)通过门窗、幕墙风荷载标准值的查询,可得知其“风荷载标准值”为-1.90KN/m 2,再由此值与“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表”进行对比,要满足 Wk(风荷载标准值)P 3(分级指标值)的要求,查出 Wk值位于1.5P 32.0 范围内,由此得出“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 2 级。附录 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的依据: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中 10.9.7 条:位于大风区且多雨的地区时,窗的水密性不应低于 3 级; 附录 3:“建筑外窗气密性能” 分级的依据: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中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