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鸽巢原理教学设计岳西县和平辅导小学王洁芬【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 (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原理 ,第 68、69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第13 题。【学情分析】鸽巢原理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难以理解鸽巢原理的真正含义,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他们自己提前先学了,在具体分的过程中,都在运用平均分的方法, 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 “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 “至少”的情况,他们并不理解。有时要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原理”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要用几个“鸽巢”。针对六年级学生既好动又内敛的特点,教师一方面要
2、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知识掌握上,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总结规律的方法接触比较少,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要让学生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鸽巢原理” 的探究过程, 初步了解 “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渗透“建模”思想。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 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
3、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 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盒子、铅笔、书、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1、 表演魔术 .师:同学们,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好不好?表演这个魔术,还需请 5 位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合作一下。一副牌,取出大小王,还剩 52 张,你们 5 人每人随意抽一张,我知道至少有2 张牌是
4、同花色的。你们相信吗?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假设请再请五位同学来做几次, 老师还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做,至少有 2 张牌是同花色的。这个魔术神奇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原理鸽巢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类问题。3、板书课题:鸽巢原理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教学例 1(一)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理解原理。1、自主猜想,初步感知。出示例 1:把 4 枝铅笔放进 3 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 2 支铅笔。2、动手操作,验证结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 如何把 4 支笔放进 3 个笔筒中?并在小组中议一议:“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总有:一定
5、有、肯定有;至少:最少)3、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方法一:枚举法( 1)学生汇报时会说出: 1 号笔筒放 4 支铅笔, 2 号、 3 号笔筒均放 0 支铅笔;记为( 4,0,0),板书:(4,0,0)(2) 再次指名汇报其余三种摆法。板书:(3,1,0 ) (2,2,0 ) (2,1,1 )( 3)课件动态演示 4 种摆法。方法二:假设法( 1)提问:不用一一列举,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结论吗?( 2)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放3 支,在每个笔筒中放1 支,剩余的 1 支就要放进其中的一个笔筒里。所以至少有一个笔筒中有 2 支铅笔。( 3)师小结:只有平均分才能将小棒尽可能的分散,保证
6、“至少”的情况。4、初步观察规律。( 1)教师提问:如果把 6 支铅笔放进 5 个文具盒里呢?还用摆吗?结果是否一样?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6 枝铅笔放在 5 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 2 枝 笔。)把 7 支 笔放 6 个文具盒里呢?把 8 枝笔放 7 个盒子里呢?把 9 枝笔放 8 个盒子里呢? 100 支 笔放 99 个文具盒呢?( 2)教 引 学生 行比 :你 什么?只要放的 笔支数比盒子数多 1,不管怎么放, 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等于或大于)2 支 笔。( 3) :你的 和他一 ?(一 )你 太了不起了!同桌互相 一遍。教学例 2(二) 一步 和理解“ 巢原理”。1
7、、出示例 2:把 7 本 放 3 个抽 中,不管怎么放, 有一个抽 里至少放 3 本 。 什么?2、学生 手操作: 一 ,写一写。3、 出示 :如果共有8 本 会怎 呢? 10 本 呢?( 1)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 内 :A、 如何解决 个 呢?B、如何用一个式子表示呢?C、你又 了什么 律?( 2) 果,同 教 行板 :73=2 121=3(本)83=2 221=3(本)103= 3 131=4(本)物体数抽 数 =商余数至少数 =商数 +1an=b c(c0,且 cn)至少数 = b+1( 4)思考、 : 什么至少数是 “商 +1”,而不是“商 +余数”?(三)看有关 巢原理 料, 学生感
8、受古代数学文化。“ 巢原理”又称“抽 原理” ,最先是由 19 世 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利克雷原理”, 一原理在解决 中有着广泛的 用。三、 用“ 巢原理” ,感受数学的魅力。 :下面我 就 用 一原理来解决 。1、做一做。( 1)5 个人坐 4 把椅子, 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 2 人。 什么?( 541 11+1=2)( 2)5只 子 回3 个 , 有一个 至少 2 只 子。 什么?(531 21+1=2)2、解决 。随意找 13 位老 ,他 中至少有2 个人属相相同。 什么?(13121 11+1=2)四、全 小 。 一 :今天 ,我 又学 了什么新知 ?( 生共同 本
9、 的内容 行小 )生:通 学 ,我 知道了:在解决“ 巢原理” ,用“物体数抽 数 =商余数”,所以“至少数 =商数 +1” :“ 巢原理”的 用是千 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 多有趣的 ,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 果。同学 ,老 希望你 在学以致用的同 , 大胆的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五、 外作 。教材第 69 “做一做”第2 和第 73 十三第2、3 。【板 】数学广角 巢原理73=2 121=3(本)83=2 221=3(本)103= 3 131=4(本)物体数 巢数 =商余数至少数 =商数 +1an=b c(c0,且 cn)至少数 = b+1【教学反思】本 的内容是小学六年 下册数学广角的
10、内容。很多老 初一看 内容, 得本 的内容与生活无关,没有任何 系。其 ,“ 巢原理” 在生活中的 用很广泛且灵活多 , 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 、 得无从下手, 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 。但 于小学生来 ,理解和掌握“ 巢原理” 存在着一定的 度。所以,本 根据学生的 知特点和 律, 我在 着眼于学生数学思 的 展,通 猜 、 、 察、分析等活 ,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数学思想。我 得一堂好的数学 , 是原生 的、 充 “数学味” 的 ; 堂中教 立足 堂,立足知 点。 “ 情境 -建立模型 -解 用”是新 程所倡 的教学模式。本 的 中,我运用 一模式, 了一些活 , 学生通 活 , 生 趣,
11、学生 探究“ 巢原理”的 程,初步了解了“ 巢原理” ,并能 用于 ,学会思考数学 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 。在教学本内容之后,本人反思本内容的教学,有如下几点体会:一、情境的 “目的化” 。 情境,目的不是 了 情, 主要是目的是 学生很快的排除外界及内心因素的干 而 入教学内容, 造一个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 探索, 同 也是 新内容的学 做好 垫。导入新课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产生一种需要认识和学习的心理。我以“五人座四把椅子,总有一把椅子至少有两人坐”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至少有两位同学相同的现象,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二
12、、知识的探索“自主化” 。“鸽巢原理” 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一定难度的。 特别是对于“总有”、“至少”这两个词的理解。在探索知识时,首先让学生由“猜测验证”的方法来构建模型,再通过“数量积累,发现方法深入探究,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初步建模实际应用,解决问题”。完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自主化。三、教学语言“简单化” 。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特别是数学这一门学科,课堂中,数学语言精简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教材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 3 本书?”对于这句话,学生听起来很拗口, 也很难理解;通过思考,我将这句话变成 “不管怎么放,至少有 3 本书放进了同一个抽屉中?”这样对学生来说,相对显的通俗易懂。因此,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严谨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上就是本人对本内容教学后所思考的几方面,当然,本内容的设计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敬请评阅的专家提出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