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湘天小学曹金兰教学目标:1、通过对立体图形的分类与整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2、通过物以类聚、由此及彼、异想天开等方式,使学生学会整理与复习的基本方法。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感。教学重点: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分类和整理,理解各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学科整合,激发兴趣。(2 分钟)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呀,有点与众不同,因为万老师要和大家在数学课上玩成语,在今天
2、这么隆重的场合,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生:激动万分(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我们心情当然十分激动)师:还有吗?生:忐忑不安(有点紧张对不对,曹老师也有点紧张耶,感同身受。)师:曹老师这里有几个成语,第一个是物以类聚(贴),谁来说说它大概是什么意思?生:把同类(具有相同性质的)的东西放到一起师:对了,类的意思就是有相同的特征或性质,根据物以类聚,我们班的同学可以怎么分?生:大组,男女,高矮师:你是从性别的角度进行分类; 你是从身高的角度进行分类; 你抓住了位置这个角度;看来“物以类聚”根据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一样的分类。二、合作探究,物以类聚( 17 分钟)1、 出示图形,复习名称师:那我们今天
3、学习的立体图形能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呢?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立体图形,这是教师边播放立体图形(编上号)(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圆锥、球),边让学生齐答图形名称师:根据“物以类聚”(贴),结合昨天你们做得的预学单,请你想想,哪些立体图形可以分为一类?2、 学生活动,感受分类要求:同桌讨论完成导学单,尝试分类,一人负责书写,一人负责汇报(教师巡视,听学生讨论可以单独引导)学生汇报时展示导学单汇报提示语:同学们好,我们组把(大家都听懂了吗?)分为一类,把他们分为一类的原因是)。那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提前准备好图形给孩子,让孩子贴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要质疑他们吗?让我们把掌声送
4、给善于思考的同学,谢谢你们通过物以类聚,原来这三个立体图形有这样的关系(1)圆柱、圆锥、球( 2 个角度:圆、旋转)一个学生汇报,一个学生贴黑板同学们好,我们组把( 圆柱、圆锥、球 )分为一类,把他们分为一类的原因是(它们的俯视图都圆)。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师:对于这一种分类,大家还有不同的角度吗?请你来汇报同学们好,我们组把( 圆柱、圆锥、球 )分为一类,把他们分为一类的原因是(它们都可以由一个平面旋转 360 度形成)。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2)圆柱、圆锥(体
5、积三倍)同学们好,我们组把( 圆柱、圆锥 )分为一类,把他们分为一类的原因是(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三倍)。大家都听懂了吗?(强调等底等高)那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看来它们的关系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成立(2)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面积、体积、形成)(让学生写体积表面积或者侧面积公式,我再将图形贴在黑板上)A 同学们好,我们组把( 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分为一类,把他们分为一类的原因是(它们有相同的体积公式,都是底面积乘高)。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除了这个角度之外,这三个立体图形分
6、为一类,还有不一样的角度吗?B 同学们好,我们组把( 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分为一类,把他们分为一类的原因是(它们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大家都听懂了吗?(展示、表达)那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展开图、课件展示、表面积)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C同学们好,我们组把( 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分为一类,把他们分为一类的原因是(都可以由一个平面图形沿高平移形成)。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师:刚刚大家讨论的非常精彩,通过物以类聚,找到了立体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看来我们可以通过物以类聚更好的帮助我们整理与复习(贴
7、)三、联系生活,由此及彼(20 分钟)1、自主提问,激发思维师:接下来我们要用的成语是由此及彼(贴),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看到这个木桶时,你想知道什么?( PPT出示木桶)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底面半径和木桶的高,你们能提出哪些与木桶有关的数学问题,讨论交流,每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 , 并写在导学单上,然后小组一起上来汇报。学生汇报(学生对着投影仪说)同学们好,经过同桌讨论,我提出的问题是(桶的(容积或体积),我们的算式是( )。木桶可以装多少水),也就是求木),在解决时要注意的地方是同学们好,经过讨论,我提出的问题是(桶的(侧面积),我们的算式是(木桶外表面刷漆需要多少),也就是求木)
8、,在解决时要注意的地方是 ()。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如果学生提到进一法,我就不提,只要强调,没有提到我就要提到反馈:说明你已经十分灵活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师:刚才我们的同学由木桶想到了木桶的表面积、体积等等问题,哪个组还有不同的问题?师:师:看来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但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我们要学会由此及彼,活学活用。三、巧用动词,异想天开(贴)(对着投影说)师:数学不仅是生活化的数学,更是需要想像的数学。同样的圆柱,谁能用一些动词来巧编题?生:切、拆、接、削、包、熔师:这些动词都非常的形象生动,接下来请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后,将题目编写在导学单上,并选一位代表上
9、来进行汇报我向大家一定知道如何汇报学生汇报同学们好,经过我们四人讨论,我们组运用了动词(),我们想到的题目是(),也就是求()大家都听懂了吗?我们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让我们掌声有请下一组。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的丰富, 让我们的圆柱变得活泼起来, 也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让数学更精彩。四、总结( 3 分钟)师:现在我再看看着三个成语,你对这三个成语有了与数学相关的理解吗?师:看来这节课你们收获可真不少,抓住了我们这节课的三个关键成语,也就是这节课的精髓所在。那就是物以类聚,由此及彼,异想天开,希望你们能够运用物以类聚的方法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学会通过由此及彼,把数学应用在生活中,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异想天开,将数学理解的更透彻。整理和复习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等待着同学们慢慢去发现。今天的课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