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2 课 短文两篇(爱莲说)(第一课时)班姓名:日期:201908 编号: 008 主备人:刘艳红审核人张志真刘冬敏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学习目标: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并掌握重要词句的含义。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体会莲花高洁的品质以及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思想品质。资料链接:1、托物言志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
2、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3.积累写莲名句,整理读书笔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 ?王昌龄采莲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 ?李璟山花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解题并了解作者自本文作者,字茂叔,(朝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世称“”。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主“说”是古代一种的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预明一个道理
3、。习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周敦颐()甚蕃()淤泥()濯()清涟()不蔓不枝()亵玩()鲜有闻()3、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去尝试解释词语翻译课文。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重点标记,课堂研讨解决。1. 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可爱者甚 蕃出淤泥而不 染 濯清涟而不 妖 。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小组合作陶后 鲜有闻 宜乎众矣探究,分组展示合作(9)亭亭净 植(10)同予者何人?交流2、(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留、替、调、补、删)小组合作译读练习展示(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
4、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总结归纳反思【勇闯知识关】(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思。可爱者甚 蕃 ()晋陶渊明 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 妖()()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二)解释“之”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无丝竹之乱耳 之:何陋之有之:(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四) 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书写等级:评定等级: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