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精品.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6311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三部分区域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地理,第三部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讲资源跨区域调配与产业转移,学 习 目 标,名 师 讲 解,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考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1南水北调(1)南水北调工程及其评价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补。,(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温馨提示:1西气东输(1)西气东输三条线路示意图,(2)西气东输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地形、地质条件:为了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和减少施工量,节约

2、建设成本,天然气管道一般修建于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河流:跨越河流会增加施工的技术难度,增加建设成本,因而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尽量不(或少)穿越河流。市场:为了增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管道的修建尽量选择人口密度较大和城市较多的地区。补充气源:为了保障对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西气东输工程绕道经过了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陕甘宁气区,将其作为补充和调峰气源。,(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西电东送,方法技巧: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1跨区域资

3、源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安全系数高。(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

4、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发展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得到加速发展,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3)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015广东文综)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材料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例 1,(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

5、对南四湖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既有自然方面(水量、气候、生物),又有社会经济方面(航运、养殖、旅游),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第(2)题,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强化监督制度、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答题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答案(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及旅游业。(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

6、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2011安徽文综)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举一反三 1,(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Aa、b、cBc、b、aCc、a、bDb、c、a(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B,D,解析第(1)题,我国能源以煤、石油、水能为主,煤、石油主要位于北方地区,能源生产重心位于北

7、方。南方水能资源丰富,随着西部石油资源开发和南方水能资源开发,我国能源生产总量重心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故c对应能源生产总量;相对于能源生产总量重心位置,我国经济重心位置一直偏南,长江沿线经济发达,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故a对应GDP重心;随着改革开放后南方经济活跃度的增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向南移动非常明显,但由于重工业中心一直集中在北方,故能源消费总量重心比GDP重心位置要偏北,b对应能源消费总量。第(2)题,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能使能源生产重心东移,从而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的东西间距。,随着产业转移的发展,产业移出区和产业移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

8、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考点二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分析首先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把握影响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3实例分析(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过程如下图所示。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原来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在地区由于经济水

9、平的提高,侧重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2)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两次产业转移。,例 2,(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D,A,C,解析第(1)题,与景德镇相比,佛山在20世纪80年代并不具有市场优势;两地相比,景德镇瓷业最初是在原材料产地的优势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因为

10、原材料充足;陶瓷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材料提及,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则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得益于国家开放政策首先在此实施。第(2)题,陶瓷产业是高污染产业,由于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地价上涨、环保压力等因素促使该主产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促使该主产区的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第(3)题,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技术水平高,制瓷历史悠久。所以其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入的主要优势是产业基础好,故C项正确;资金、交通是佛山的优势,故排除A、D项。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不是因为劳动力因素,故B项错误。,举一反三 2,(

11、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B,A,(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D,解析第(1)题,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工厂不断向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第(2)题,越

12、南劳动力成本低,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投资吸引力大,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家电组装工厂的技术来源于日本;中国的劳动力素质高,基础设施水平高,生产成本也较高,因此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吸引力下降。第(3)题,在全球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逐渐成熟,没有继续加大力度的可能;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不利于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我国家电产品的价格优势已不具备,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图 表 解 读,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产业转移示意图的判读,(1)结合箭

13、头指向,明确产业转入区和转出区图中虚线为服装加工业基地转移方向,沿海发达省份为转出区,安徽省(经济欠发达区)为转入区。(2)结合转入、转出区经济发展特点,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服装加工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升,生产成本上升,而安徽省劳动力丰富且廉价。(3)对比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区、转出区的影响对比转入区和转出区,从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分工、区域环境、就业四方面进行分析。,(2014大纲全国)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例 3,(1)M公

14、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A,B,(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C,解析从图像中获取信息,(2014广东文综)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

15、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举一反三 3,材料一珠江流域示意图。,材料二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1)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大多属于_密集型产业和_密集型产业,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是_。(2)有人建议将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某大型造纸厂迁移至梧州市,有人则认为不合适,推断后者认为不合适的理由。梧州位于西江上游,水体自净能力和治污能力低,大型造纸厂水污染严重,迁址梧州将会加重西江和珠三角的水污染;梧州市产业基础与配套环境没有珠江三角洲好;梧州市的消费市场没有珠江三角洲大;搬迁费用高。,劳动力,资源,建材加工,解析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