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中餐菜名英译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孙国瑾1,严济保2(1.山东财政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2.田纳西州立大学,美国)作者简介:陈国瑾(1958-),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与文学。严济保(1954-),男,山东济南人,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教育管理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汉英语言翻译理论研究。摘要:中餐菜名英译是实用翻译中的一个独特的部分。本文旨在尽量保持原文含义的同时,通过对有关翻译理论和原文的分析,根据餐饮业实际应用的特点和需要,在“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前提下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译英规则。在这一类的翻译实践中,应侧重“信”、“达”、“雅”中的“达”而兼顾“信”
2、和“雅”。鉴于中餐菜名类似汉语成语,即:多数以四个字组成,因此在翻译时也应借鉴成语的抑、扬、顿、挫的特点,尽量注意译文的音节数、节奏感和韵律。在此提出三种翻译方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意译。我们主张尽量使用音译,以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原文含义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中文原文字数和英文音节数来平衡需要,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裁剪,以求获得最佳的效果。关键词:中餐;韵律;信、达、雅1.0引言北京奥运会在即,大批外国友人将来到中国。中餐,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条直接渠道,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其菜名的正确英译尤其显得重要。让中国餐饮香飘世界,享誉全球,中餐菜名的正确翻译将功不可没
3、。首先,应对被译中餐菜名进行分析,搞清名称的含义;然后要进行调查,看是否已有为人接受的英文译名,如有就不必进行重译了(约定俗成原则);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方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意译)。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原文的含义,要尽量采用音译/直译。钱钟书先生在翻译毛泽东诗词时遇到“不是得罪了诗,就是得罪了译”(孔庆茂,1995:189)的问题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多数中餐菜名和汉语成语类似,即:是由四个字组成的。我们主张英文译名要体现中文的文化特点节奏和韵律,也就是说英文译文的总音节数要和原文的字数基本相等,或最多相差一个到两个音节。这一观点是受钱钟书先生的“通感”理论的启发;(钱钟书,196
4、2)在实际翻译中,应根据上述原则,对原文或英文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取舍。比如,在英文译文字数过多或过长的情况下,突出主要材料,而将次要的材料在后面的解释里交代清楚;一个好的英文译名应由两部分组成:1)名称;2)对名称的解释。而“对名称的解释”有必要再细分为三个部分:1)列举出使用的原材料;2)烹调过程和使用的主要调味品;3)可能的典故和文化背景。使译文浅显易懂,一目了然,既方便服务人员,又使顾客对菜式本身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获得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2.0问题中餐菜名英译是实用翻译中的一个独特的部分,既要有科技翻译的严谨,又得兼顾文学翻译的文化性和文采修辞。目前,中餐菜名英译中存在的最
5、大问题是随意性和偶然性,望文生义,以及理论和实践脱节。试举例来看一下:“童子鸡”这道菜有人将其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从字面上看是完全做到了“信”,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甚至贻笑大方。不但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也是一头雾水。也有人将其译成“Spring Chicken”,据说还是经过外籍专家审定的。很显然,这条译文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但是,很遗憾,它和欧美餐饮业流行的术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且“Spring Chicken”是美国俚语,意思是“活泼的小姑娘”。国外食客很难从字面上了解这道菜是什么内容。国外在表示此类“幼小”和“鲜嫩”食品时通常用“t
6、ender”、“young”或“baby”等词,比如在超市常见“Baby Corn”和“BabyCarrot”。因此,这道菜的正确译名应该是“Baby Chicken/Tender Chicken/Young Chicken”(意译)或“Tongzi Chicken”(音译+意译)。另一道菜“红烧狮子头”被译成了“Red Burned Lion Head”(被烧红的狮子头)。这是一例典型的望文生义的翻译。据说许多外国食客听到这个菜名被吓跑了。参照国外通行的餐饮术语,“红烧狮子头”应该译成“Chunky Meat-balls”。综上所述,在中餐菜名英译领域中的当务之急是使其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对
7、翻译理论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中餐菜名翻译理论和规则。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里进行详细的讨论。3.0解决方法在中餐菜名翻译中首先应考虑的是要着重突出“达”字。这包括三个方面:(1)“名从主人,约定俗成”。这需要我们做充分的调研工作,搞清楚被译的菜式是否已经有为人接受的英文译名了。如果这道菜已经有了被接受的译名了,比如“宫爆鸡”(“Gongpo Chicken”),“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和“麻婆豆付”(“Mapo To-fu”),那就要沿用这些现成的译名,这就是“约定俗成”。(2)吃透原文。这包括:名字的真正含义,菜式中要用的原料,刀工(块、片
8、、丝等),要用的主要调料和制作过程。如果可能的话,要聘请一名特级厨师作顾问以便随时咨询。(3)熟悉、了解英语中与原文对应的餐饮烹调术语。比如“烹调”应译成“Culinary”,“厨师学校”是“Culinary School”而不说“Cooking School”;“chef”的意思是“厨师长”,在中国的惯称是“特级厨师”,“cook”是指那些拼命偷肉吃的一般小厨子;与“烧烤”对应的词汇是“grill”,“broil”和“toast”,而不用“burn”或者“put on fire”;切成“块”是“chunk”,切成“片”是“slice”,切成“丝”是“shred”;几种材料混在一起叫做“sau
9、ted”,“assorted”或者是“mixed with”;调味品叫“seasonings”;“汁”叫做“sauce”;“炒”是“fry”或“stirfry”;“红焖/红烧”或“炖”,还有“扒”都是“braise”或“stew”;“油炸”是“deep-fried”;“清蒸”是“steamed”;“凉拌菜”是“salad”;用烤箱烤是“bake”,而在露天里烧烤则是“barbeque”,等等。要尽量把原文中的术语和英语中现成的餐饮烹调术语对号入座,以避免出现误解。 钱钟书先生说过:“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
10、存原有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钟书,1984:267)在这方面,钱钟书(管锥编中所引用的外国文献),傅雷(译巴尔扎克作品),杨绛(译堂吉诃德)和李青崖(译莫泊桑作品)等人堪称高手。 钱钟书先生的话虽然是针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言,但对于中餐菜名英译也有指导意义。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吃透”原文的含义和充分了解英语对应的术语,就是要力争在翻译中达到“化”的境界或者说达到“达”的境界。 汉语成语多数是四个字组成,中餐菜谱与其类似。以川菜为例,在天天指南网上四川菜谱里共列出了131道菜,其中有76道菜名是四个字的,占总数的58%。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语成语的影响,其菜式
11、名称也表现出相当的韵律和抑扬顿挫。中餐菜名原文和英语译名的关系就像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二者之间不仅要字数基本相同,而且还应有平仄押韵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把中餐翻译成英语时,也要尽量照顾到中餐菜名的这一特点。可以说这是在重点突出“达”的同时,兼顾“雅”,也就是钱钟书先生主张的“化”。 以下是我们提出的中餐菜名翻译应遵循的几条规则: 规则一、英文译名的音节数(syllable)要尽量和中餐菜名字数(Character)相等,或最多相差不超过一到两个音节。当然,这只是相对的,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有些英文单词较长,而且又是不可或缺的,就只能保留。比如“芦笋虾仁”中的芦笋“Asparagus”有四个音
12、节,但不能省略,只能翻译成一共有五个音节的“Asparagus Shrimp”。我们的原则是“宁少勿多”,宁可英译的音节少于原文的字数,也尽量不要让英译的音节多于原文的字数。我们来看几个实例:1.“红烧鲍鱼”可译成“Braised Abalone”,四个字对四个音节;2.“蟹肉豆腐”可译成“Crab Meat Tofu”,四个字对四个音节;3.“鱼翅汤”可译成“Sharks Fin Soup”,三个字对三个音节;4.“油焖大虾”可译成“Braised Prawns”,四个字对两个音节;第四例虽然少两个音节,但意思完整,节奏平稳。依据“宁少勿多”的原则,仍然是一个不错的译名,不必牵强地为照顾“四
13、对四”的原则而硬凑上一两个单词,那只能是画蛇添足。规则二、英文译名应由两个部分组成:1)名称;2)对菜名的解释。本条规则主要阐述第一部分“名称”(Title)。在翻译时可以使用三种方法:1.音译/直译法。使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英语中与餐饮烹调有关的词汇中没有相应的词汇可用,而采用意译法又很容易造成误解。以云南名吃“过桥米线”为例,有人翻译成了“Cross-Bridge Rice Noo-dle”。这样的译文很难令顾客满意,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菜,不理解“过桥”和菜之间的关系。像此类风味小吃,在英语词汇中没有对应的术语和现成的译名,就应尽量采用音译。可以译成“GuoqiaoMixian”,也
14、可以译成“Guoqiao Rice Noodles”。“过桥”的典故可以放在“解释”部分里加以说明。“狗不理包子”也是一例令人头疼的菜名,其中的典故“狗不理”是难点。如果用意译,则很难交代清楚到底为什么狗要不理不睬的。而且在西方国家,狗是人们喜爱的宠物,是重要的家庭成员。在菜里出现,会使人们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因此最好采用音译/直译法,译成“Goubuli”。连“包子”二字也省略掉。这种简洁的译名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产品商标或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来代表某一种物品的做法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她开的是宝马,戴的是劳力士,喝的是茅台,要去吃麦当劳”。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句子中的几个专有名
15、词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音译/直译法应成为菜名翻译的主要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原文含义和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2.意译法这种方法是对音译/直译法的重要补充。使用的前提是:英语餐饮烹调词汇已经有了对应的大众化的术语,如“Tofu”(豆腐),“meatball”(肉丸子),“pork”(猪肉),“beef”(牛肉)等,或者在这一道菜里有一样较名贵的材料如“鲍鱼”、“海参”、“甲鱼”等。举例如下:“红烧狮子头”应译成“Braised Meatballs”,因为“braise”和“meatball”都是已经被英语接受同化了的词汇。“香酥鸡”应译成“Crispy Chicken”。道理同上。“干烧
16、海参”译成“Sea Cucumber”,重点突出海参的营养价值,“干烧”是烹调方法,同样放在后面的“解释”中简单交代一下即可。3.音译+意译法通常中餐菜名前一两个字表达的是特殊的人名、地名或抽象的概念或典故,而用来表达第二部分内容的英语词汇已经是为人们所接受的了。试举例如下:“叫化鸡”应译成“Jiaohua Chicken”,“叫化”即指“叫化子”,如用意译法译成“Beggars Chicken”也未尝不可,但你需要化很多时间去给客人解释,不如先用音译,然后把“叫化”的含义放到后面的“解释”里。把“鸡”译成“chicken”是因为这是一个人们熟悉的食品类英语名词。“大千鸡”应译成“Daqian
17、 Chicken”,“大千”即指张大千,用“chicken”的理由与上例相同。“麻婆豆腐”应译成“Mapo Tofu”,第二部分“豆腐”用已经被英语词典接受的“Tofu”,“麻婆”如果意译成“脸上带有麻子的女人”会使客人迷惑不解,而且带有贬义。不如先音译成“Mapo”,然后在“解释”部分里加以解释。多数菜名英译时应采用音译/直译法,以避免造成误解和原文含义的流失。有时候,一个中餐菜式用三种方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英文译名,具体用哪一个更好,要按“约定俗成”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规则三、英文译名的第二部分“解释”(Descrip-tion)的构成和规则。本条规则主要阐述第二部分“对名称的解释”。解释
18、部分应包括:1.列举在菜里出现的原材料及配料;2.烹制方式和使用的调料;3.特定条件下文化/历史典故(这一条要尽量短小精悍,或省略)。现在举例说明:“木须肉”原料有猪肉、木耳、黑木耳、笋丝、卷心菜、鸡蛋、面饼等;刀工是以切成丝为主,通常用爆炒(fry);调料有酱油(soy sauce)、盐(salt)、糖(sug-ar)、海鲜酱(Hoison sauce);因为没有特殊的故事和典故,第三部分“文化/历史典故”无须说明。“木须肉”英译为:Mushu Pork (第一部分:名称)Shredded pork sautedwith cabbage,bamboo shoots,wood ear, bla
19、ck mushroom, scrambled egg, served withHoison sauce on pancakes.(第二部分:解释性文字)(第三部分:文化/历史典故无) “大千鸡”英译为:“Daqian Chicken”(名称)Chunks of Chicken breaded,deep-fried first and stir-fried with vegetables,soy sauce,black bean paste and hotred pepper. (解释性文字)Itwas created by Mr. Daqian Zhang,a well-knownartist
20、 who could cook delicious dishes. (文化/历史典故)在菜名后面加注解释的好处是使菜式内容一目了然,顾客可以从容地点自己想要品尝的菜式,同时也节省了服务人员的时间,一举两得。这也是欧美著名饭店、酒店流行的菜谱格式。请看下面两个例子:德国餐厅“Cafe Heidelberg”的一道菜:Kaese Spatzle (德文原文的菜名)For Our Vegetarians, Spatzle Topped with MeltedSwiss cheese (英文的主食内容的解释)Mushrooms and Sauted Onions (英文的副食内容的解释)希腊餐厅“Ro
21、mys Cafe/Teddys Bistro”的一道菜:Teddys Cioppino (希腊文原文的菜名)With clams, mussels, calamari over linguini withspicy red sauce or garlic butter sauce. (英文的主食内容的解释)地中海餐厅“Almaza”的一道菜:Tabouli (希腊文原文的菜名)A famous Lebanese salad including mixture of herbsand sumac,cucumbers,tomatoes,onion,bell peppers,ro-maine let
22、tuce,radish,pita bread. (英文的主食内容的解释)从上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主张的英译中餐菜名的格式与世界上流行的格式不谋而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为了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菜名解释里有时会加一点关于文化/历史典故的文字。规则四、对原文和译文字数和音节数的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菜名(Title)的英文译文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接近欧美国家的饮食语言习惯。通常可以灵活使用两种方法:1.对原文的删减避免译文过于冗长而影响理解。被删减的部分可以在后面的解释文字里提及。试举例如下:“木耳香菇鸡翅”如按字面意思译,则是“Wood Ear BlackMushrooms Ch
23、ickenWings”,共有八个音节,过于冗长。我们可以把“木耳”和“香菇”合并同类项,译为“mushrooms”。这样,译名就是“ChickenWings with Mushrooms”,一共六个音节,与原文字数相等;亦可干脆按欧美饮食语言习惯译成“ChickenWings”,虽然只有三个音节,但简洁明了。“腐乳蒸排骨”原文的意思包括“PreservedBean Curd”,“steamed”和“spareribs”等英文单词,共有七个音节,太长了。较理想的翻译是“SteamedSpareribs”。虽然只有三个音节,但足够了。“腐乳”是欧美饮食里没有的东西,放在菜名里会造成误解,可放在“解
24、释”部分里一带而过。2.对译文的意义调整在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的基础上,尽量使用欧美饮食业通用的术语。试举例如下:“香菇素炒谷粮饭”谷粮饭即是人们通常说的“健康糙米”,如按意译,会造成误解,可用变复数的方法来变通一下,译成“Rices”;而“香菇素炒”则按欧美菜谱习惯统称“Vegetables”。正确的译文是“Vegetable Fried Rice(s)”,六个音节(如变复数则七个音节)对原文七个字;或用更简洁的方法译成“Veggies Fried Rice”,香菇等配料放在“解释”部分交代。“龙凤配”这道名菜有些中餐馆译成“Drag-on& Phoenix”,显然不妥。因为在西方文化中
25、,“Dragon”一词指的是一种令人恐怖的怪兽,而“Phoe-nix”是只在中国神话中才出现的飞禽,西方人对它没有感性认识。这两个词出现在菜名中是不合适的。实际上,这道菜的主要用料是“Lobster”(龙虾)和“Chicken”(老母鸡)。因此,我们可以译成“LobsterChicken”,虽然多了一个音节,但做到了“从不信中求信”。而“龙凤”的典故可以放在译文的第三部分加以解释。可以看出,调整的结果是译文更加简洁明了,更符合欧美餐饮用语的习惯。因此,对原文和译文的调整是中餐菜名英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上四条规则具有可操作性。为了便于掌握,下面再举两个翻译实例:1.“左宗棠鸡
26、”General Tsos Chicken (译名)Roasted boneless chicken lightly battered deep friedand tossed in General Tsos sauce; (解释部分)Tso was a well-known general in Qing Dynasty,he107was a good cook and created a delicious sauce called“General Tsos sauce”. (文化典故部分)2.“北京烤鸭”Beijing Duck (An existing translation is“P
27、ekingDuck”) (译名)Seasoned duckling slowly grilled over an open fireuntil the skin is crisp and golden. The delicate skin isfirst sliced,then the meat is carved separately. Servedwith 8 home made crepes,scallion and hoi-sin sauce. (解释部分)It is brand-named by Quanjude Restaurant of Bei-jing. (文化典故部分)4.0
28、结束语本文针对中餐菜名英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上述几条翻译规则,旨在正本清源,使此类翻译规范化、科学化。在译文格式上尽量符合国际惯例,以消除歧义,避免误解。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翻译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和环境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仅抛砖引玉,与同仁们进行初步的理论上的探讨,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参考文献1 Newmark, P.AboutTranslationM. Toronto: Uni-versity ofToronto Press, 1990.2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1).3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
29、84.4孔庆茂.钱钟书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CoursesSUN Guo-jin1, YAN Ji-bao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014, China; 2.Tennessee University, USA)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Courses is a unique part inApplicable En
30、glish translation. In this pa-per,we shall discuss (define) some rules in putting Chinese Cuisine Courses into English based on the special needs ofrestaurant business. Here we focus on“expressiveness”with reference to“faithfulness”and“elegance”. The courses ofChinese Cuisine are similarto Chinese i
31、dioms (set-phrases)mostly composed of four characters. Therefore attentionmust be paid to the numbers of syllables,rhythm and rhym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We prefer to use the method of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nunciation so as to avoid the loss of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o achieve thebest result,efforts must be made to adjust both the original version and the translation by balancingthe numberof charac-ters in the original and the syllables need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Key words: Chinese cuisine; rhym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