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经名词解释100问1 【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在后期吠陀时代(西元前1000年左右至西元前600年左右),四姓制度已告成立.所谓四姓,即(1)婆罗门指祭司、僧侣阶级,可为他人执行祭仪、教授吠陀圣典、接受布施.(2)刹帝利指王族及武士阶级.其职责在于保护人民.(3)吠舍指从事农业、畜牧、商业的庶民阶级.(4)首陀罗(或作首陀)指奴隶阶级.即被前三阶级所征服的原住民,以服务前三种姓为义务.此四姓之中,婆罗门之地位最为尊贵,首陀罗则是最下等的阶级.此外,另有一种不可触贱民,为四姓之外的混杂种姓,被视为野蛮人而倍受歧视.2 【沙门】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3 【善知识
2、】恶知识之对称.指教示佛法之正道,令得胜益之师友.又作知识、善友、亲友、善亲友、胜友.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4 【恶道】 顺著恶行而趋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5 【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6 【有漏】 漏是烦恼的
3、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事物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7 【三昧耶戒】密教的戒律.8 【悉地】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
4、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若依密教,则初欢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品,后二心为上品.9 参观:法尊法师著宗喀巴大师的10 【密意】 隐含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盖佛之真意与众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称为密.此即言,即使详细说明,众生亦难以理解测知佛真实之意,故佛所说者,皆为方便教说.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对显了真实之教而言.又以密意所说之语,称为密语.亦即指佛陀真实、秘密之言语与教示.例如,如来说涅槃乃隐去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称密语.最胜王经卷一1
5、1 【了义】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若顺应众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不了义教(未了义教).了义教与不了义教,合称二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即为四依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称,契经、应诵、记别等世尊略说,其义未了,故为不了义教;与此相违者称为了义教.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圆觉经略疏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华严经探玄记卷一12 【三宝】系指为佛弟子所尊敬供养之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又作三尊.佛(梵buddha),乃指觉悟人生之真相,而能教导他人之佛教创始人,或泛指一切诸佛;法(梵dharma ),为根
6、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梵sam!gha),指修学佛法之出家佛弟子集团.以上三者,威德至高无上,永不变移,如世间之宝,故称三宝.13 【四众】指僧俗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14 【宗派】凡教义之宣布、仪式、行事之内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属一宗派.佛陀在世时,佛教僧尼团体本称僧伽,为当时唯一之教团,然于佛陀入灭后数百年之间则产生十八至二十个部派;至大乘佛教,因学说分歧,又有中观派、瑜伽派之形成.中国佛教产生学派之初,僧人未必属于一定之僧团.直至各种教义纷纷确立,祖师之传承逐渐受重视,宗派之名称,遂成为该一僧团之代表.中国佛教宗派之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
7、之说.所谓十三宗,即:毗昙、成实、律、三论、涅槃、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说,五家即: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等南宗禅流派.七宗即五家中之临济宗又分出杨岐派、黄龙派.15 【如法】指随顺佛所说之教法而不违背.亦指契合于正确之道理.16 【正法】 (一)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二)正、像、末三时之一.佛陀入灭后,教法住世,依之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17 【大乘】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为小乘之相反词.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
8、岸之教法而言.有如下各说:(一)在阿含经,尊称佛陀之教说为大乘.(二)大乘、小乘之语,系释尊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后,由于大、小乘对立而起之名词.一般而言,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若由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然由思想史之发展而言,小乘乃是大乘思想之基础.18 【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之心.详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
9、提之根本.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此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要言之,此心即是二利之愿心,其体广大,其德无边.故诸经论广叹其德以劝发行者.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大正9.775b)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
10、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19 【华严宗三观】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是所观之境,三观是能观之心.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一有自尔之别性,皆归于平等之空性,以空为性.空并非顽无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离诸相,故名为空观.众生所见之森罗万象,悉为妄情之偏计,犹如空华之实性为虚空,泯亡妄情所见之事相,显真空之妙体,名为真空观.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二、理事无碍观,今显实空,泯情所见之事相,以显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无为之顽体,具不变随缘之二义,虽以不变之故,常往无作,然以随缘之故变造一切诸法.然则众生所见之万象皆为真如之随缘,随缘之万象即真如.
11、犹如水即为波,波即为水.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观真如性起万法,万法一一以真如为性,名为事理无碍观.此乃四法界中事理无碍法界.三、周遍含容观,既知法界之事相为真如之随缘性起,而其起非分取真如之性,性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尘,悉完具真如之全体.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 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无尽.此名周遍法界性.这是四法界中之事事无碍法界,随缘观之至极.详见华严法界观.20 【信行】对于法行而言,自己依圣法而行,谓之法行,信他教而行,谓之信行.信行者为钝根而成闻慧,法行者为利根而成思慧.玄义十曰:教门为信行人,观门为法行人.21 【戒行】恪守戒律的操行.22【慈
12、悲】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23 【运心供养】四供养之一.又称以心供养、理供养.但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而不现于事实.亦即心中兴起至诚之供养想.24 【资粮】即必需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如人远行,必带资粮,故欲证三乘之果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粮以资助己身.诸经中亦每以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与大宝积经卷五十二等均有二种资粮之说,即指福德资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德资粮(又作智慧资粮,即修行般若智慧).25 【羯磨】汉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
13、所作之业.26 【瑜伽教】密教的总称,因密教是以三密的瑜伽为宗.27 【缯盖】指绢帛.意即以绢帛制造之大盖.又称天缯盖.系天盖之一种.盖,原为印度作为防日遮雨之器物,后世乃以圆筒形丝帛制品高悬于佛像顶上,或悬于说法者高座之上,而成为佛殿之庄严具.28【鬘】花鬘,以香草结成花鬘供佛.由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29【璎珞】音译作吉由罗、枳由罗.又作缨络.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30【涂香】涂香于身手以供养佛.智度论九十三曰:天竺国热,又以身臭故,以香涂身,供养诸佛及僧.同三十曰:涂香有二种:一以栴檀木等摩以涂身,二者
14、种种杂香捣以为末.以涂其身,及熏衣服,并涂地壁.大日经疏八曰:涂香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31【幢幡】幢幡皆为旌旗之属.梵语驮缚若,译曰幢,梵语波吒迦,译曰幡.竿柱高秀,3D产品_3D商品_3D展示,头安宝珠,以种种之彩帛庄严之者曰幢.长帛下垂者曰幡.又自幢竿垂幢曰幢幡.32 【伎乐】音乐.33 【业力】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34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35 【胜义】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36 【依止】依赖止住有力有德之处,而不背离.37 【僧伽】略称僧.意译为
15、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种,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38 【贤圣】贤与圣之并称.贤,即善和之意,指见道以前调心离恶之人;谓凡夫离恶而未发无漏智,不证理亦未断惑,系见道以前之位.圣,即会于正理之意,指证见谛理,舍异生性之人;谓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以后之位.要之,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39 【三恶道】
16、 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40 【四谛】1、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有三苦、八苦的不同.三苦,3D兼职_3D任务_3D设计,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结束时的苦恼;三为行苦,谓不苦不乐时,为无常变化的自然规律所支配的苦恼,包括生、老、病、死在内.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盛苦.2、集谛.亦名习谛.集是积聚感招之意.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由于贪嗔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3、灭谛.亦名尽谛,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
17、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槃寂灭境界,即为解脱.4、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认为道谛是指八正道.以后大、小乘又各有发展.佛教认为依道谛去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由此途径确实可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41 【十二因缘】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
18、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42 【三善道】 天、人、阿修罗.天属上善,人属中善,阿修罗属下善.43 【依止】 即依存而止住之意;一般谓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44 【三十二相】 又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痫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
19、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45 【八十种好】 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
20、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
21、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46 【凡夫】略称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者,均称凡夫.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47 【僧
22、伽】 略称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众僧和合如海水一味,故以海为喻,而称海众).四人、五人乃至二十人以上,方可称为僧.唐代道宣律师认为构成僧伽须有二种条件:(一)理和,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事和,有六种,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48 【见道】又作见谛道、见谛.为修行之阶位.与修道、无学道合称为三道.即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其次,见道后更对具体之事相反复加以修习之位,即是修道,与见道合称有学道.相对于此,无学道又作无学位、无学果、无学地,意指既入究极之
23、最高悟境,而达于已无所学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贤、四善根等之准备修行(七方便)为始者,能生无漏智,而趋入见道.大乘则以初地为入见道,故称菩萨之初地为见道,第二地以上为修道,至第十地与佛果方可称无学道.49 【加行道】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与唯识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据俱舍论卷二十五载,经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后之无间道.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加行者,加功用行,欣求断道.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成唯识论卷九、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九、俱舍论卷二
24、十一50 【正学女】 为出家五众之一.又作学法女、学戒女、式叉摩那尼、式叉尼.意为在学法中之尼众.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尼众别行篇载,沙弥尼欲受具足戒者,于受具足戒之前二年期间,别学三种法:(一)受持淫、盗、杀、妄等四重禁戒.(二)不犯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等六法.(三)修学一切比丘尼应具足之戒行.于此期间,查验有无胎孕,并试行真固与否.此时期之沙弥尼即称正学女.51 【凡夫】略称凡.指平凡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者,均称凡夫.故是流转生死的平常人.52 参观:常 正:l居士佛教r刍议.法 音1998 年第7期(总第167 期 )第 23 页53【
25、阿阇梨】 华译为教授,或轨范正行,或悦众,即是矫正弟子们行为的比丘.四分律五种的阿阇梨,即出家、受戒、教授、受经、依止等.54【白衣】原意白色之衣,转称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贵,故僧侣以外者皆著用白衣,从而指在家人为白衣,佛典中亦多以白衣为在家人之代用语;相对于此,沙门则称为缁衣、染衣.55 参观:佛 日:近现代居士佛教.法音1998年第5期(总第165期)第 1 3 页56 【掉举】指浮动不安之心理状态.57 【惛沈】又作昏沉.指使身心昏昧、钝感、顽迷,而丧失进取、积极活动之精神作用.58 【八不中道】龙树论师所造的中论(也叫做中观论).但是龙树论师自己所造只是中论的
26、颂文,现存梵本,叫作根本中颂.所谓八不,即龙树论师于中论的篇首所说.龙树论师的思想,渊源于般若等经.般若立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即宇宙万有)当体性空,破除由于假名(即概念)认识所执著的实在.龙树论师的立说更发扬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妙理.依他缘起的诸法,当体空无自性不可得,然而空并非无的异名,空的意义是不,不是泯义、破义,并非对于有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的中道.他为彰显此无所得中道实相的妙体,把般若等经中散说的不生不灭等,归纳作八不一颂,而在中论的篇首说(大正30.1b)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
27、种概念,是就缘起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实相不相应,而众生把它执著作实在,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诸见中.所以龙树论师对于缘起诸法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否定这些实在论的见解.但是中论颂在八不中只解释了不生一种,这或者是因为所谓无生(藏译中论八不作八无,不生即无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所以用不生来代表八不.如中观论疏就说(大正42.43a)佛虽说八不,则束归一无生.中论颂用自因、他因、共因、无因四句,推检诸法,以证明诸法的无生不可得,所谓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即于自因、他因、共因、无因四句中,觅生不可得,所以说诸法无生.59 【比量】
28、因明学用语.又称真比量.因明三量之一.比量就是由推理而得的知识.60 【比量】因明学的三支量之一,即比喻量,如隔墙见角,比知有牛,隔岸见烟,比知有火.比量,即推比量度之意.61 【三量】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在根境相对时,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亲证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是;比量是比度而知,3D论坛_3D圈子_3D交流_3D新闻,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2.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如前所说,非量谓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误,如见绳以为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是.62 【三藏
29、】修多罗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修多罗藏即是经藏,为佛所说的经文;毗奈耶藏即是律藏,为佛所制的戒律;阿毗达磨藏即是论藏,为佛弟子所造的论著.63 【依止】依赖止住.64【阿赖耶识】阿赖耶,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65 【法师】指通晓佛
30、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之法师,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之行者,称为经师或律师.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关于法师之资格,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七、澄观之华严经疏卷四十三等所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法师十德,即: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方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倦、成就忍力等十德.具足此十法,则能成就众相圆满.(二)行四法,即:(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之相.(3)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而无诤.(4)不
31、增不减如法而行,言行一致.就法师之类别而论,据法华经卷四法师品、卷六法师功德品载,依法师之专长及其弘法之差异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解说、书写等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然后世则演成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法师.此外,我国称道安、慧远等学问德行高深者为法师,然对鸠摩罗什、玄奘等对翻译经藏有卓然贡献之大译经师,则多称三藏法师,以别于禅师、律师等称呼.66 【憨山】(15461623)明代僧.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栖霞山从法会受禅法.以慕清凉澄观之为人,自字澄印.万历元年(1573)游五台山
32、,爱憨山之奇秀,遂取此为号.历住青州(山东)海印寺、曹溪宝林寺等,宣扬禅宗.宣导念佛与看话头(禅宗之古则公案)双修.熹宗天启三年十月示寂,世寿七十八.世称憨山大师.与袾宏、真可、智旭,并称明代四大高僧.著述宏富,有楞严经通议十卷、观楞伽经记八卷、法华经通义七卷等行世.弟子福善、通炯等汇编其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集(又作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凡五十五卷(古本四十卷),另有其自著之年谱二卷.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三、卷五十四所收)、释鉴稽古略续集卷三、五灯严统卷十六、高僧摘要卷三、净土圣贤录卷五67 【真言】音译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68 【非人】指非人类之天龙八部,以及夜叉、恶鬼、修罗、地狱等.一般又作为鬼神之泛称.69 【法施】指宣说佛法,利益众生.又作说教、说法、说经、谈义、劝化.70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佛、法、僧).71 【三有】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