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词解释题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55412 上传时间:2020-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题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词解释题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词解释题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词解释题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词解释题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名词解释题题1. 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2. 尸体解剖: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检。3. 活体组织检查:是从活体上用手术切取、钳取等方法取出病变部位的组织制成切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的方法。4. 细胞学检查:取病变部位表面脱落的细胞、穿刺抽取或混悬于各种液体中的细胞制成涂片进行检查的方法。5、变性:是指细胞或组织因受损伤后而发生代谢障碍所致,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6、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坏死。7、再生: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丧失后,由缺损邻近的同种细胞增生填补的过程。8、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填补

2、组织缺损后经过纤维化转化为瘢痕组织的过程。9、肉芽组织:是由大量的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10、坏疽:组织坏死后,继发有腐败菌感染。11、机化:坏死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12、溃疡:若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坏死物排出后,形成的缺损。13、玻璃样变性:指细胞内外出现嗜伊红染色、均匀半透明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14、脂肪变性:指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中出现脂肪滴。15、粘液样变性:指组织间质内出现类粘液的积聚。16、包裹:如坏死灶较大,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其包绕。17、修复:是指机体的细胞和组织受到损伤所造成的缺损后,由周围同种细胞的再生或纤维性修复的过程。1

3、8、创伤愈合:是指组织遭受到创伤后进行再生修复的过程。19、糜烂:坏死发生在皮肤粘膜的表浅引起表浅的缺损。1.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所发生的防御为主的反应。2. 炎细胞浸润:白细胞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中的现象。3. 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4. 假膜性炎:发生于粘膜的纤维蛋白性炎。5. 绒毛心:在心包的纤维蛋白性炎时,由于心脏搏动,使心外膜上的纤维蛋白形成无数绒毛状物。6. 脓细胞:变性和坏死的中性粒细胞。7. 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8. 蜂窝织炎:弥漫性化脓性炎。9. 肉芽肿性炎: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炎症。10. 炎性息肉:局部粘膜组织过度增生及肉芽组织增生

4、向粘膜表面突出形成一个带蒂的肿块。1、肺肉质样变:在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若肺泡内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少或功能缺陷或纤维蛋白渗出过多,以至纤维蛋白性渗出物不能完成被溶解清除,则由肉芽组织代替而机化,使病变部分肺组织变成褐色肉样纤维组织。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胸廓或肺血管等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而导致以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3、小叶性肺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又称支气管肺炎。4、风湿性肉芽肿:又称阿少夫小体,病变特点是形成风湿小体。风湿小体体积很小,多呈梭形,中心部分为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可见风湿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5、慢性萎缩性

5、胃炎:是由于胃粘膜腺体减少或消失而导致粘膜萎缩变薄,皱壁变浅,甚至消失。6、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及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7、肾病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即所谓“三高一低”。8、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慢性肾炎时,肾脏缩小,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肾切面皮髓质分界不清晰。小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断面呈哆开状。肾盂周围脂肪增多。9、结核结节:结核病以增生为主时,上皮样细胞、郎罕巨细胞、加上外周致敏的T淋巴细胞等聚集成结节状,构成结核性肉芽肿,又称结核结节。10、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

6、征。11、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是一种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型干酪样坏死灶,直径2cm5cm,多为单个,也可多个,常位于右肺上叶。12、伤寒肉芽肿:伤寒杆菌引起巨噬细胞增生,吞噬功能十分活跃,胞质内常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坏死细胞碎片,这种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称伤寒肉芽肿。13、桥接坏死:为肝细胞之带状融合性坏死,坏死常出现于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小叶中央静脉之间及两个汇管区之间。14、气球样变: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水分增多,细胞胀大呈球形,胞浆几乎完全透明,称为气球样变性。15、假结核结节:为慢性血吸虫虫卵结节,在晚期急性虫卵结节的基础上,

7、结节内坏死物质被吸收,虫卵破裂或钙化,周围有许多类上皮细胞增生并出现多核异物巨细胞,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其形态似结核结节,故称为假结核结节。16、嗜酸性脓肿:为急性血吸虫虫卵结节,由成熟的虫卵引起。结节中央有一至数个成熟虫卵,结节周围是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此即嗜酸性脓肿。17、阿米巴脓肿: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引起,脓肿腔内容物呈棕褐色果酱样,系液化性坏死和陈旧性出血混合而成。炎症反应不明显,尤其缺乏中性粒细胞,故与一般化脓菌引起的脓肿不同。18、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变特点是大脑灰质和神经核团内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夏秋季节流行。19、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点是脑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多在冬春发病,经呼吸道传播,小儿多见。20、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的慢性传染病。通常通过性交传染。病原体由皮肤粘膜侵入,引起灶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炎、树胶肿。21、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传染病。22、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6型和11型感染引起的良性疣状物,主要通过性传播。23、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

9、复交替进行,肝脏的正常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逐渐被破坏和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24、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多局限于结肠,以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形成假膜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1、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的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在局部形成肿块。2、异型性:是肿瘤组织在细胞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3、转移:是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到达到他处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性质相同的新肿瘤的过程。4、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

10、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经久不愈,有可能转变成癌。5、原位癌:指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全层,尚未突破基底膜的癌。6、癌: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7、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8、癌基因:指存在于病毒或细胞基因组的一类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变为恶性细胞的核苷酸序列,可分为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1、鼻咽癌:是由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2、肺癌:是起源于肺支气管粘膜上皮、支气管腺体的恶性肿瘤。3、早期胃癌:是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胃癌。4、革囊胃:是指胃癌癌组织向胃壁内呈弥漫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边界,使胃壁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壁大部分消失,其胃状似皮革制成的囊

11、袋。5、大肠癌:是由大肠粘膜上皮或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6、子宫颈癌:由子宫颈上皮细胞发生的恶生肿瘤。7、乳腺单纯癌: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类型,癌主质与间质大致相等,癌细胞呈实性条索、小梁巢团块,可有少量腺样结构。8、绒毛膜癌:是发生于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程度的肿瘤。9、原发性肝癌:是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10、膀胱移行细胞癌:是膀胱移行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11、肾细胞癌:是由肾小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12、食管癌:是由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13、前列腺癌:是由前列腺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1、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引起的躯体疾患,介于神

12、经症与躯体疾病之间。2、原发性高血压:指病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病变基础的全身性疾病。3、细动脉硬化:良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使管壁变硬、变厚,管腔狭窄。4、高血压性心脏病: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5、脑软化:由于脑血管硬化狭窄,脑组织缺血、坏死,发生液化而形成。6、高血压脑病:由于脑内细小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症候群。表现为脑水肿、颅内高压等。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良性高血压时肾脏发生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呈弥漫性细小颗粒状。8、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

13、病。9、泡沫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渗入内膜的单核吞噬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吞噬氧化修饰的脂蛋白所致。10、粥样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晚期,泡沫细胞在ox-LDL的作用下坏死,释放脂质而形成的。11、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12、室壁瘤:心肌梗死合并症之一,系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作用下形成的局限性向外膨隆。13、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结构改变有关的血管病变。14、溃疡病:也称消化性溃疡,指胃肠粘膜被胃液自我消化所致。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15、甲亢:由各种因素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作用于全身组织所致的临床综合征。16、糖尿病:由

14、于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结构存在缺陷而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疾病。17、糖尿病性肾病:由于糖尿病时,肾小动脉硬化引起肾小球硬化或肾盂肾炎等,严重者可致肾衰而死亡。1.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适应能力。2. 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 恶性循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几种变化互为因果,形成环式运动,每循环一次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叫恶性循环。4. 完全康复:指病因消除,症状消失,受损组织细胞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完全恢复正常。5. 不完全康复:指病理损害得到控

15、制,主要症状消失,但机体仍遗留不同程度的形态结构变化和功能、代谢障碍,只有通过代偿机制才能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6. 脑死亡: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1、低钠血症:是指血清Na+浓度150mmol/L的一种水、钠代谢紊乱。3、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一种以失Na+大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Osm/L,伴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减少为特征的水、钠代谢紊乱。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一种具有细胞内、外液均减少,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胶渗透压17.1mol/L)又低于34.4mol/L,且临床上尚未出现明显的皮肤、巩膜黄染。3、 溶

16、血性黄疸:因各种原因引起大量红细胞破坏,非酯型胆红素生成明显增多,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使非酯型胆红素在血浆内潴留而产生的黄疸。4、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最初几天,出现的轻度非酯型胆红素增多的黄疸。5、 肝细胞性黄疸:是指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尤其是对已酯化的胆红素的排泄功能障碍所引起的黄疸。6、 梗阻性黄疸:胆红素肝外排泄障碍引起的黄疸。7、 核黄疸: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当血清非酯型胆红素浓度过高(阈值为307.8342mol/L),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并主要沉积于大脑基底神经核的细胞内,使其发生黄染、凋亡、变性和坏死。1、基因:是DNA分子上一段具有遗传功能的

17、核苷酸序列,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2、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上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3、基因病:是指基因突变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4、基因诊断: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5、基因治疗:是正常基因置换致病基因以纠正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调控的主动而有序的细胞死亡。2、凋亡小体:是细胞发生凋亡时,因细胞脱水胞质浓缩,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质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泡状小体。3、凋亡蛋白酶:是一组对底物天门冬氨酸部位有特异水解作用,其

18、活性中心含半胱氨酸的蛋白酶。4、分子警察:是野生型P53基因编码的P53蛋白,在细胞周期G1期发挥监视的功能,若发现有损伤的DNA就启动DNA修复机制进行修复,若修复失败则启动细胞凋亡机制诱导细胞凋亡。P53蛋白具有将有可能演变为恶性肿瘤细胞或衰老的细胞清除的作用。因而有“分子警察”之称。1. 心力衰竭:是指多种病因使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以致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2.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即伴有心肌收缩力加强的心脏扩张。3. 端坐呼吸:即病人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4. 心性哮喘:即心力衰竭病人出现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5. 呼吸衰竭:指外

19、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分压降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O2分压增高(50mmHg)的病理过程。6. 静脉血掺杂:指部分肺泡通气不足时,流经该肺泡的静脉血未能充分氧合而掺杂到动脉血内。7. 死腔样通气:指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基本正常时,该部分肺泡通气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形成无效腔。8. 肺性脑病:即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动能障碍。9. 潮式呼吸:是指呼吸逐渐加强,又逐渐减弱,直至暂停,周而复始,是呼吸衰竭时的一种表现形式。10. 肝性脑病:即肝功能衰竭所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11. 假性神经递质:即肝功能衰竭时生成的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其化学结构与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相似,

20、但其生理效应远较正常神经递质弱、故名。12. 肝性肾功能衰竭: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及重症肝炎所伴随的急性肾小管坏死。13. 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使肾脏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可伴有其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综合征。14. 氮质血症:指肾功能衰竭时,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升高。15. 等渗尿 指肾功能衰竭时,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10.1.012之间。16. 尿毒症 指肾功能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体内代谢终末产物和内源性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严重失调而产生的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7. 尿毒症毒素 即从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具有毒性作用的代谢产物。18.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即各种急性危重疾病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和器官功能障碍(MOD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