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暑期复习资料 02 中国近现代史(二)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29.(08 全国卷,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解析:C 在中国近代化运动中,革命派与维新派都追求民主政治,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根本分歧,而分歧主要在于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和目标上,即暴力与改良,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选项 AD 为两派共同点,B 为革命派主 张, 维新派没有提及,答案选 C。申明,题干用“根本”一词本人认为 不妥,改为“主要” 较宜。30.(08 全国卷,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
2、标榜“自由” 、 “民主” 、“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 。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解析:B 材料表明中国的革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选项 ABD 符合,向西方学 习的“自由民主共和 ”等革命目 标,排除 A 项,讲话的人是列宁,1924 年逝世,D 排除。31 (08 四川文综卷,16)1904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 , “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A日败俄
3、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日俄休战解析:C 。立宪派是 20 世纪 初,随着 “新政” 和“预备立 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如张謇),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基本主张:召开议会,建立责任内阁,以便上层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同时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也希望学习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当时立宪派希望日胜俄败,正确答案为 C。32 (08 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1949 年以后则以公历 1 月 1 日为“元旦” 。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
4、留 B1949 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答案:D 解析: 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本来是中国的民族文化,而采用西方的公历为“元旦”,则 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33(08 年广东理基,63) “各班会党日昌明, 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解析:A 考查 信息解读能力。抓住材料中的“ 会党” 和“共和”等信息分析解答。34(08 上海历史,共同部分 27)右图是 1908 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
5、质相同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互不相干解析:C.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意, 专制是树的下部,立 宪在树上部,中 间是断开的,二者截然分开。35(08 年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解析:B 辛亥革命提倡民主共和,中 华民国成立后,国旗也是五色旗。36(2008 年广东单科,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A 提倡民主自由 B 宣传排满革命 C 倡导个人崇拜 D 反对帝国主义解析:B 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把
6、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族主义指的就是“驱除鞑虏”,指的是满洲贵族。37 (08 海南历史,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解析:C“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 C38 (08 年山东文综,34)(10 分)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12 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1924 年“
7、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 400 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 50 万元,另特支 200 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 分)(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
8、6 分)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考查考生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史料的能力和比较能力。第一 问在于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敢于提出合乎逻辑、能够自圆其说 的看法和理由,回答 时注意史论结合。答案(1)(本题可从“ 接受”和“不接受”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但只表明 态度不给分,必 须说明理由)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 “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分)(如回答其他方面,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二:不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 “清室优待条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分)(如回答其他方
9、面,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彻底废除了帝号; 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如果照抄材料或回答“ 减少清室 费用” 、“居住地发生 变化” 等可酌情给分四、北洋军阀的统治39 (08 天津卷,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 ,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解析:A 张謇是晚清著名实业家,其兴办工业主是要爱国心的驱使,是要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40 (08 重庆卷,13)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魏源 光绪帝 赵三多 陈独秀A B C D解析:B 利用
10、排除法解决这个题目。 赵三多是义 和团运动的领导人,义和团提倡扶清灭洋,仇视外洋事务,故不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光 绪帝与 1898 年下诏变法,以康有 为、梁启超等人推行新政,变法图强,发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诏令。故光 绪帝主张学习西方。41 (08 年广东文基,22)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析:C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爱用国货运动,应该选 C 项。五、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2 (08 北
11、京卷,18)观察图 7 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 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 现在建筑主体建于清末A BC D解析:B 。由题中称述“1915 年增加栏杆及西洋花饰”可知,不 图 7 今日箭楼可能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因此错。其余三句表述,在题中材料都有所表现。图片介绍:北京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代,1900 年毁于战火。1906 年重建, 1915 年增加栏杆及西洋花饰。民国时曾为 国货陈列所。 1949 年解放 军入城经此。 1990 年大修后开放。43 (08 四川文综卷,17)1923 年,胡适撰文说:
12、“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解析:D。材料中“这三十年来,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出自科学与人生观序言。从材料中分析,可以排除 A、B 项,因为变法和革命都遭到抨击,都遭到部分派别的反对。而民主也在辛亥革命中被袁世凯践踏,故 C 项不选。只有科学,从戊戌变法到中华民国成立一直在中国得以发展下来,被人们逐步接收。故 D 项正确。44. (2008 年广东文基,24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 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13、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答案:B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可以看出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实质, B 项符合题干要求。A、C 、D 项表述错误。45(08 上海历史,A 组 13)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 1921 年 10 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 1919 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 1921 年 7 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 1925 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
14、俄文原稿解析:C. 因为中共一大是 1921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的,因此最接近当时、当地的原始材料才是最有力的证据。因此 C 项为正确答案。46(08 上海历史,共同部分 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解析:B. 从材料中的“青岛归来”、 “国贼罢黜” 、“学生复课” 、“商店开门” 等信息可推断出此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因为本题选项中其他运动与青岛没有关系,而五四运动最终中国拒绝和约签字,罢免了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三个 卖国 贼的职务,之后三罢斗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
15、商人罢市)才结束。因此 B 项为正确答案。47(08 年广东单科,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 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C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解析:D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其观点当然是 D 了。48 (08 海南历史,19)1920 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 D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
16、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解析:A。注意时间是 1920 年,是在新文化运动后。北京政府是指北洋军阀政府。因此题中现象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D 绝对化了,C 夸大了,这只是北洋军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措施,还不能说是政治改革。故选 A49 (08 海南历史,2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8 分)材料 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 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其故何哉?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 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
17、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 年)(1)根据材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与白话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3 分)(2)结合所学知识,就陈独秀对白话文反对者的态度进行评论。 (5 分)解析:本题以陈独秀对文言的态度和立场,实际上考查新文化运动。本题是材料型回答题,首先正确阅读给定的材料,提取其中有效信息,并且抓住其中的关键句和词,如 “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 说”、 “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便可以正确回答第( 1)
18、问;第(2)问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分析,指出其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的作用。答案要点(1)性质:是非之争,进步与倒退之争(2 分)。 态度:坚信文学改良正确,不容 讨论(1 分)。(2)民族危机严重,帝制复辟,尊孔复古;反对文学革命的势力强大;这种态度是必要的;对推动文学革命起了积极作用;这种态度有偏颇之处,不利于文学革命的充分展开(5 分)。六、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50(08 年广东单科,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
19、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 民族主义者 B 专制主义者 C 自由主义者 D 布尔什维克主义者解析:A。由 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这一句话,可以得出,美国时代周刊把蒋介石描述成A。七、国共的十年对峙51 (08 重庆卷,20)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打土豪,分田地 兴修水利 开展大生产运动 兴办工厂A B C D解析:C 。打土豪,分田地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排除。为克服经济上的困难,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排除 。为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党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同
20、时,根据地还兴办了一些工业,包括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故选 C。52 (08 四川文综卷,18)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绘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解析:D。 1931 年春,毛 泽东总结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 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 业者,消 灭地主阶级,变 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此可以看出是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农 民获得土地的所有权,故 选 D。53 (08 年山东文综,1
2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 4 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B根据图片明确党的政策是针对封建势力和反动势力、反动武装等,拥护工人利益,武装工农群众,由播撒革命火种可知是 长征,故 选土地革命时期。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54 (08 海南历史,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
22、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解析:C 本题题干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的评价,也就是要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主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不是正式建立。 AD不合史实, B 是次要的。故选 C。55 (08 北京卷,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 为主题。圣火于 2008 年 5 月 4 日开始在国内 113 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
23、革命圣火”燎原之地。图 13 图 14 图 15图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图 14 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 15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 ,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排序:图( )图( )图( ) (2 分)历史意义:(6 分)图 13: 图 14: 图 15: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可作答。图 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 1931 年,标志着红色政权的建立;图 14 井冈山会师发生于 1328 年 4 月,对军队进行整编;图 15 南昌起义发生于 1927 年 8 月
24、1 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人民军队诞生。答案要点:排序:151413图 13: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图 14: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 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八、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6.(08 全国卷 I,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参选议员” 。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解析:A 本题可用排除法。抗战时期,始 终并存两个战场,中国共 产党的陕甘边区政府指挥敌后战场的抗日斗争,
25、从大局角度出发,名 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B 项排除;1937年 9 月,随着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合作就已实现,但不同于19241927 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方针,故 C 项排除;边区的抗日政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建立的政权,并非是多党联合政府,D 项排除。边区政权组织建设遵循的是“三三制 ”原则,其目的是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7.(08 全国卷 I,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 年 11 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 ,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解析:D 注意时间条件:1943 年 11 月和“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 。1943 年 11 月,国民政府分 别与美英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应该说 ,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A、B、 C 三项属于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