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经济效益审计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7476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效益审计知识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效益审计知识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效益审计知识点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效益审计知识点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效益审计知识点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论1、效益:是人类行为的效率和效果,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2、效率:指投入量变动与产出量变动之比,综合反映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效率,综合反映经济活动合理、有效程度。效果:指在投入保持不变情况下,产出与产出的比较。经济:指在产出一定情况下,投入与投入的比较。3、经济效益的层次划分和层次划分的意义:(简答题)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要兼顾三者利益,尤其注重宏观经济效益。长远效益和眼前效益,要兼顾两者,尤其注重长远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许多活动既有直接效益又有间接效益。4、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

2、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综合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环境标准评定经济效益的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5、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是由若干个要素构成的它们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目的、审计职能、方法和性质等。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要素:6、国家审计所承担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包括:政府财政绩效审计、企业单位国有资产营运效益审计和国家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填空题)经济效益审计目的是由审计环境决定的。(判断题)审计职能:指审计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基本职能一般包括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7、 经济效益审计的分类(一)按审计对象层次进行

3、分类:1宏观经济效益审计。2微观经济效益审计:(1)企业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2)行政事业经费绩效审计。(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二)按审计范围进行分类1、全面经济效益审计。2、局部经济效益审计。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8、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而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是以评价为主,兼有监督和鉴证职能。9、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特征:独立性与客观性建设性以真实、合法为基础内容范围的广泛性和限定性风险性。第二章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1、 审计程序:是一个与审计项目相配套的概念,即从建立审计项目开始,直到全面完成项目审计为止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工作内容和顺序。2、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的特点包括

4、:1) 建立审计项目需要选择。2) 审计方案应分层次编制。3) 审计取证比较复杂。4) 建设性、风险性的审计报告。5) 后续审计。3、 审计方案有两层作用,一是对审计实践过程进行事前的规划,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二是优化配置审计资源,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目的。4、 审计证据,是证明被审事项是否客观存在的材料,是证明被审计对象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事实真相的证据。5、 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证据有三个并存1) 书面证据、实物证据与环境证据的并存。2) 现实证据和趋势证据并存。3) 结果证据和过程证据并存。6、 由于经济活动尚未发生,为证实被审项目的可行性,只能收集与经济活动未来发展趋势

5、有关的审计证据,即趋势证据。7、 趋势证据往往是理论推导或科学计算的结论,但并不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真相。8、 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建设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 以评价职能为主,以监督、鉴证职能为辅。2) 审计结论和建议的指导性,而非强制性。3) 为到达审计目标,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应该与被审计单位协商。9、 后续审计也叫“跟进审计”,是在审计报告发出后,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所提出的问题及建议是否采纳并适当的措施,而采取的审计行为。10、 不同的审计主体从事不同类别的经济效益审计,其审计程序是不同的。11、 不同类别的经济效益审计程序:1)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2) 企业内部经营审计的程

6、序3) 注册会计师外向型管理审计的程序12、企业内部经营审计的程序:1) 选择审计事项,建立审计的程序。2) 制定审计方案或审计计划。3) 深入调查,详细了解情况。4) 测试分析,揭示矛盾。5) 评价、效率和效果性指标测试分析。6) 报告审计结果。7) 后续审计。第三节一、审计立项的类型有:1、主动立项 2、被动立项二、审计立项的原则有:1、可行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三、内部审计选择审计项目的基本方法:1、制定计划年度的审计项目计划 2、应所在部门的管理当局或公司董事会的要求 3、应被审者的要求四、内部审计师在考虑事项的先后次序时应考虑一下七个因素:1、上一次审计的日期和结果2、涉及的金额3、

7、潜在的损失和风险4、管理层的要求5、经营方案、制度和控制的重大变化6、获得经营收益的机会7、审计资源配置状况及能力结构第四节一、经济效益审计中能运用重要性判断二、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第五节一、经济效益审计报告的特点1、审计结论的非强制性。经济效益审计一般不需要作审计处理决定,审计人员通常表达审计评价的结论,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或方案,供有关的审计结果使用者采纳。2、侧重于建设性。3、潜在的风险性。4、一般采用详式报告的形式。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需要用比较详细的文字来描述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现状、评价的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因此,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大多采用详式形式进行表

8、达。5、非规范性格式。与财务审计报告相比,经济效益审计报告至今未形成一套规范的格式,不同的审计项目,写法和内容各部相同。二、在发出最终书面报告以前,审计师必须在适当的管理层次中征求对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意见。 第六节一、后续审计是指审计师用以确认被审单位管理人员根据审计报告中的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采取措施是否合适有效和及时的工作过程,同时也是确认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本身是否正确的工作过程。第三章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1.审计工作由必不可少的三大部分(要素)内容组成:(1)审计人员通过仔细审计被审事项,查明被审单位事实真相.取得审计证据;(2)将取得的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3)更具对照的结果,评

9、价被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得出审计结论2.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1)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多维性(全面性)。 (2)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可控性。 (3)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动态性。 (4)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指导性(非强制性)。3.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1)确定审计标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 (2)确定审计标准的责任性和可控性原则。 (3)确定审计标准的计划性和可比性原则。 (4)确定审计标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原则。 (5)确定标准水平的先进合理性原则。4、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涵义: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经济效益审计过程中,根据什么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

10、进行调查取证,根据什么对所掌握的审计证据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并推导出审计结论,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量被审事实、界定经济效益质和量的标准。5.按范围层次划分,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分为(总体标准)和(具体标准)6.按内容性质划分,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分为四类:(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国民经济计划。(二)部门和单位自行制定的计划、预算、定额、合同(三)历史水平、行业水平、计划水平、国际水平(四)理论依据及科学计算数据。7. 综合局部因素体系由(综合指标)、(局部指标)和(周转指标)三部分构成8. 周转指标:能反映综合和局部指标变动的影响因素的指标,往往是提出计建议的出发点。如综合指

11、标总资产报酬率受以下三个周转指标影响:利润报酬系数、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总次数。9. 经济效益审计总体标准,重点衡量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效益的质的方面10.经济效益审计的具体标准是总体标准的补充、深入和具体化,它是由以财务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为主体的指标体系构成的。11. 经济效益的具体评价标准是对被审单位经济效益量方面的要求和限定12. 企业偿债能力状况指标,国际标准为50%,我国一般正常在60%70%间第四章 宏观(中观)经济效益审计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包括:1.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2.宏观经济效益低。3.物价水平不稳定及通货膨胀。4.不充分就业(失业)。通货膨胀产生原因一般有:1)需

12、求拉上通货膨胀:由于对产品和劳务需求超过现行价格下可能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2)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等供给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3)结构性通货膨胀:在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平衡状态条件下,由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引起的通货膨胀。4)预期性通货膨胀:指因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和预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就是控制上述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使经济稳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稳定物价水平,充分就业,收入分配公正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是政府从事宏观经济管理,控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必不可少的手段。宏

13、观经济效益审计概念:宏观经济效益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地方或部门的国民经济活动及其管理经济性、效果和效率性,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查和评价,以促进宏观经济提高效率,控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检查公共资源责任为目的的审计活动。从控制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的审计目的出发,其审计的职能不只是监督,而是经济评价和信息反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职能归结为三项:资源配置只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履行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时的主要风险是:违背经济理论和政策要求。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非优化配置。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评价判断标准的有两个:合理性标准和有效性标准政府履行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的总目标是无通货膨胀的充分

14、就业状态,该目标可分解为四个目标:1低而稳定的物价水平。 2可以接受的较低失业率 3持续的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国家金融活动是指国家直接经营或授权专门机构从事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货币的投放和回笼、信贷活动和外汇管理等。绩效审计的实施过程:1.了解项目目的2.确定审计范围3.收集和分析数据4.提出建议第五章 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1.审计客观基础:是指某类审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某种需求。2.综合评价是相对单项评价而言的。单项评价,是指对某一具体经济现象,如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企业盈亏的升降等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一般选择能反映其特征的指标进行描述。3.综合评价是指对某些复杂

15、现象或综合现象的评价,例如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地区的产业结构评价等。这些想象往往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状况的综合反映,综和评价就是将各子系统的状况加以合成,用以描述整个系统的基本特征,使人们获得整体的认识。4、企业基本经济活动及其运行风险可以做以下归纳:(一)获取利润(二)参与市场竞争(三)开展资产运营活动(四)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五)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5.经济效益审计中的综合审计评价通常用以下几种审计模式: (一)以制度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二)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三)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四)以业务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五)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6. 任期经济责任的评价原则:(1)、以经济

16、行为和经济责任为主(2)、经济责任量化评价(3)、责任划分原则7.企业盈利状况的指标(1)资产利润率指标。(2)资本收益率指标。(3)成本费用利润率8.企业资产经营状况指标(1)资产周转速度。(2)企业负债状况(3)企业资产经营质量。9.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指标(1)企业领导人员的决策水平(2)企业的内部协调和控制能力(3)是否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4)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0.企业发展能力指标(1)企业自我发展的财务基础指标。(2)企业技术创新指标。(3)生产要素素质状况指标。第六章 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所谓资本营运就是企业或政府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以企业的整体法人资产或部分法人财产

17、为对象,所开展的经营活动。资本营运的对象是企业的部分资产或企业的整体资产。资金营运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这里主要按照资本营运所涉及的范围大小,分为内部资本营运和外部资本营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资本营运的目的效果不一不定期能够实现,有时还可能会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资本营运的运行风险。(判断)资本营运的运行风险和审计目的(简答)注:此处我只把课件全部复制了,如果自己有任何不同见解,请自行根据书本修改或加注自己的语言。1.资本营运活动并不能使企业或区域、地方的经济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反而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进一步不合理,导致生产力要素的不合理流动。审计目的主要是资本营

18、运方案和结果的合理性,审查资本营运对企业资本结构、财务状况的影响,审查资本营运对部门和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审查由于资本营运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的合理性。2.资本营运不能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或者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使部门或地区国有资产的总体营运效益有所提高,反而使之降低。目的是,资本营运决策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正确性和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以及是否符合当时的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3.资本营运活动应该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实现,但是由于资本营运的决策与参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合,或者在参与资本营运的过

19、程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钻国家政策的空子,或者由于地方政府对区域资本营运的指导和组织不力,缺乏正确的主导思想,致使上述目的效果得不到实现。这是资本营运的第三种运行风险。 目的是:审查资本营运方案决策与有关的企业实际情况是否相适应,方案的实施是否有利于经营机制的合理转变,组织资本营运的主导思想是否正确,是否有利政企职能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资本营运的主体是否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改制、改革的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等。4.资本营运方案和效果不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不利于部门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目的是,在深入正确理解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审查

20、资本营运方案和效果是否与战略目标相一致。 企业资产重组方式一般有三种:1.整体改组。2.分立。3.合并。债转股和债务重组的运行风险包括:(1)对象选择风险(2)制度创新风险(3)信息风险企业破产的社会功能:(1)企业破产的保护债权功能。(2)企业破产的淘汰功能。(3)企业破产的评价检测功能。净现值指标的正确性,又取决于四个因素,构成四个审计要点:1.兼并初始现金流量的审查。2.兼并后现金净流量的审查。3.对预测期长短的审查。4.对折现率的审查。 破产清算的法定程序有四个阶段:a破产申请阶段 b和解整顿阶段 c破产清算阶段 d破产终结阶段第七章 资源利用效益审计1、人力资源利用效益的含义:是指投

21、入一定的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有效成果即产量、产值的多少,或者为生产一定产量、产值的有效成果,所投入的人力资源的多少。2、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审计主要测算和验证劳动力数量,劳动时间和劳动能力被开发、利用的程度。3、审计相关内部控制包括: (1)、审查企业是否推行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 (2)、审查职务与能力的适应程度。(3)、企业全员培训的审查。(4)、劳动分工与协作审查。(5)、劳动组织形式审查。4、劳动生产率指标可以采用的方式: (1)、按反映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方式。 (2)、按劳动成果的表现形式。 (3)、按劳动耗费的表现形式。5、生产设备的利用效益审计是设计生产设备的技术、管理、财务等诸方面

22、的综合性审计。6、一般国家在工业发展初期,能耗弹性系数大于1,即能耗增大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说明能源利用的宏观效益较低。但对工业的进展,由于能源利用技术与管理的不断改进,能源有效利用率越来越高,能耗弹性系数将接近或小于去1。7、企业能源利用效益审查包括: (1)、能源政策执行情况的审查 (2)、企业能源消耗审查 (3)、企业节能的审查8、资金周转率具体表现出为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两个方面的指标。9、资金利用效益审计,就是通过对审计单位的资产占用和来源,资金内部控制以及资金管理水平的审查,评价被审计资金使用效益状况。10、在生产成果产出量一定的情况下,资金占用越多,资金占用越少,则资金效益就

23、越高。第八章 经营审计1、经营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借以审查和证明被审单位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促进其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2、经营审计与管理审计相比,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业务经营审计是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审计。(2)、业务经营审计的范围是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及其他业务经营活动。(3)、业务经营审计的重点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各要素的开发利用程度。3、一般认为,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主要由经营审计、管理审计两部分构成。4、采购批量的审查应从两个角度进行:(1)、采购方式及费用审计 (2)、采购的数量5、采购批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供应业务的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采购

24、次数越多,全年的采购费用也就越高,而减少采购的次数,则仓储量会上升,库存物资的周转就慢、保管费用就增加。6、采购成本效益的审查包括采购成本完成情况和采购费用率审查两方面的内容。 7、成本效益事前审计包括:(1)、目标成本的审查 (2)、成本构成的审查8、成本效益事中审计包括: (1)、费用成本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2)、成本计划编制情况审计(3)、成本日常控制审查评价9、成本效益事后审计包括: (1)、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审查(2)、成本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的审计(3)、重点产品单位成本审计10、质量经济效益审计的含义:是指企业因提高产品质量后较以前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也可说是改善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与

25、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果的比值。11、一般而言,质量有两种类型:设计质量及适合质量。12、质量成本包括:(1)、预防成本 (2)、鉴定成本 (3)、内部失败成本 (4)、外部失败成本13、销售过程审计内容包括:销售方式审查、销售定价审查、以及促销活动的审查。14、市场开发审计包括:(1)、市场研究的审计(2)、目标市场选择的审计(3)、目标市场开发审计第九章 管理审计1、企业管理审计的目标:计划机能的审计目标 组织机能的审计目标 领导机能的审计目标 控制机能的审计目标2、计划机能的审查内容:计划制定的审查 目标的审查 策略政策和经营计划的审查 决策的审查3、计划制定的审查内容:(1)、对制定原则的

26、审查 (2)、对制定步骤的审查4、组织机能的审查内容:a组织机构的审查 b协调关系的审查 C职掌规定的审查 d人事管理的审查5、组织机能的审查内容:(1)、组织机构类型的审查 (2)、组织机构有效性审查6、领导素质与领导方法审查的内容:(1)、对领导素质与修养的审查 (2)、对领导方式的审查 (3)、对领导方法的审查7、信息沟通机制审查的内容:(1)、信息沟通种类审查 ( 2)、信息沟通要素审查 ( 3)、有效沟通措施审查8、管理部门审计的任务 基本任务是通过审计改进管理部门工作中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促进和保证企业经营或目标的实现。第十章 非经营性组织绩效审计绩效

27、审计是指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及完成情况、资源的使用效果、管理效率等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单位绩效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专项经费是指国家拨给学校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事业经费是指国家拨给学校用于维持学校日常工作的经费。1、 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原则:社会效益为主的审计原则衡量效益以综合分析具体评估为主的审计原则充分考虑间接性的审计原则2、 评价事业单位绩效的共性指标:资产负债类指标经费支出类指标收入基金类指标其他类指标3、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效益评价如果以任期目标作为衡量标

28、准,一般认为有效性评价可以分为超过目标、达到目标和未达到目标。4、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1)、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性的审查:主要审查有无建立和贯彻必要的内部控制程序,是否有效地运用各种控制方法和手段,有无建立和执行必要的会计控制制度和管理控制制度。(2)、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效益性的审查:查明财政预算、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决策情况,查明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查明各项专项基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情况。(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审查:首先查明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其次查明国有资产管理是否做到安全完整。重大决策科学合理性审查:主要审查有关重大决策是否科学可行,有无效率和效果。(4)、

29、资源节约与工作效率的审查(5)、任期责任效益性指标完成情况审查第十一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1、 项目经济活动的特点:一次性和独立性 目标的确定性 组织的流动性和开放性 成果的不可挽回性 项目的生命期和阶段性2、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分为可行性研究、投资方案决策、方案实施和项目终结四个阶段。3、 项目规模和工艺方案的审查内容:(1)、项目规模合理性的审查 (2)、项目工艺方案现金和理性审查4、 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内容:(1)、项目选址的审查 (2)、审查“三废”处理设计的合规性5、 投资项目中后期效益审计的内容:(1)、项目工期进度的审查 (2)、项目完成质量的审查 (3)、达到设计能力状况

30、的审查净现值指标反映的是投资项目投入与项目产出在同一时间基础上以相减方式进行的比较,它以绝对数的方式表示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内含报酬率指标大于资本成本率可行,小于资本成本率不可行。第十二章 开发和理财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企业的开发活动:是指企业创造或取得自身生产经营达到企业目标所必须的资源要素的过程。一、新产品开发的效益审计(一)产品开发组织有效性审查(二)新产品开发程序的审查(三)新产品开发效益的审查(四)新产品开发标准化的审查二、专利权行使经济效益的审查1.专利权成本的测算2.专利权行使的经济效益评价筹资业务特点:1.业务发生次数少,但每一笔金额比较大,对企业的影响也较大。(1)、内部控制以特别授权控制为主(2)、审查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评估筹资业务的风险控制,而不是为了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范围筹资总量的审查。(1)筹资突破点法筹资突破点是指在保持筹资成本率不变的前提下,可筹集到的资金总限度。(2)边际筹资成本率所谓边际筹资成本率就是筹资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筹资成本率。1.证券投资决策和计划的审查(1)预期投资收益审查。(2)投资风险审查。(3)投资期限的审查(4)投资变现能力的审查(5)投资结构审查用市盈率评价股票风险一般认为,股票的市盈率高,表明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任,愿意为1元盈利多付买价,这种股票风险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