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读书学习目标:1、说出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学习重点: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2、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发挥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课前设想:学习本课,宜采用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发挥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学生阅读课文时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 。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
2、立判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积累作者培根的资料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 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 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 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怡( )情 藻( )饰 矫( )情 诘( )难 咀( )嚼 狡黠( ) 味同嚼( )蜡 滞( )碍 阐( )证 吹毛求疵( )3、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 二、合作预习1、创设情景、导人新课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你们知道这是谁说的
3、吗?而知识又从何而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3、思考:本文围绕“读书”这一中心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三、合作研习1、教师出示思考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
4、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四、展示交流1、精读品析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例:“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 , “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 ,用比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例: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蒸馏过的
5、水”比喻“一本好书” ,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例 3“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射箭漫步骑术, ”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2、本文富含哲理,论断颇为精辟,警句纷呈迭出。对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淡谈你的认识与感受。 五、检测提升练习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藻饰 狡黠 诘难 伦理 滞碍 怡情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 )
6、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 )3、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词语。 读书使人_,讨论使人_,作文使人_。读书时不可存心_(为难、刁难、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读书足以_,足以_,足以_。而读书的_,全在于会意。 (要点、要求、要诀)4、阅读谈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语段后回答问题。 仿照句子造句,要求内容集中,句式相似。原句: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明智,作文使人准确。仿句:_本段的中心论点是:_主要采用了_、_等论证方法。5、阅读读书三境界 ,完成后面的习题
7、上。读书有三境界:“吞” “啃” “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8、“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 ,天机消溶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 “啃”至其深, “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 “啃” “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
9、用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 “啃”新意, “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 “啃” “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无用的书“吞” ,有用的书“啃” ,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请简要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达到每一境界的结果。“吞”:“啃”: “品”:对于文中“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读了这篇短文之后,结合谈读书和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参考答案 1、略2、比喻 排比 对偶 比喻3、充实、明智、精确 诘难 怡情、傅彩、长才 要诀4、略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举例 对比5、略六、课堂小结谈读书是作者心智的结晶,读它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在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是他,引领我们在智慧的天地中穿行;是他,滋润我们求知的心田。本文思路清晰,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