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蜀道难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96423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蜀道难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蜀道难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蜀道难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蜀道难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一语文蜀道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学生齐读“笔落惊风雨”专题前言)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来自于生命的力量。它们或豪放、或婉约,或绚丽、或平淡,或典雅、或通俗,充分展示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伟大诗人李白的不朽诗篇蜀道难 ,去领略其独特的魅力。目标确定:大家学过很多李白的诗歌,你印象中李白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稍作思考回答)明确:诗歌的豪放、夸张、丰富的想象,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 (课件)贺知章读蜀道难一诗惊赞李白是“谪仙” ,诗人浪漫主义激情在蜀道难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足见其魅力所在。我们这节课通过反复诵

2、读和赏析,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诗风。明确学习目标:体会浪漫主义诗风(课件)二、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 题 蜀道难 课 型 诗歌新授课课 时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知识点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诗风。2、在诵读中理解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能力点 指导学生如何诵读,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教育点 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教学目标重难点 理解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9在预习基础上,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边读边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学生讨论解决)师强调“转、匪、血、为”的读音。(二)三名学生分别读(在扫清字词句

3、障碍的基础上)三、 再读文本,质疑问难思考:这首诗重点写蜀道“难” ,初读这首诗,感觉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课件)这是贯穿全诗的主旨句,诗中出现了三次,诗人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难”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诗风吧!四、 重点品读,合作探究反复诵读、鉴赏1、思考:第一部分诗人感叹蜀道的高危,从哪个角度写了蜀道之“高”呢?学生自由朗读,疏通大意,思考回答。明确:从悠远的古蜀国,自古以来秦、蜀间少有往来,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 , 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只有高飞的鸟儿才能横度峨眉颠。诗人运用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秦、蜀长久不通人烟的原因。又用五

4、丁开山的神话,让秦、蜀间的互通带上了传奇的色彩。如一部乐章的前奏,气势恢宏。那么开篇两句应如何读呢?一生读,一生评(示范) 。明确:开篇感叹蜀道的高危,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读的要有气势。 “危”与“高”极言其高,应重读,但不可平均用力,重读“高” ;三个感叹词,读时应拖长声音,读出惊异、畏惧状; “难于上青天”读的声音应更高,更果断有力。齐读这两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应如何读?“地崩山摧”应重读,想象“崩、摧”的画面,语速快一些,且有气势。齐读这一句。2、诗的第二部分直接极写山势高危,感叹蜀道之高险(板书) 。先自由朗读,交流这一部分的大意。在诵读与鉴赏中,一起探讨

5、应该怎样鉴赏诗句,怎样来写蜀道之险的?选择这一部分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诗句加以赏析。师示范,引领学生赏析一句。5例“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明确:弄清意思,想象画面:山高的连善飞的黄鹤也不得飞度,敏捷的猿猱也愁于攀援。能千里翱翔的黄鹤在高危险峻的蜀道前盘旋,鸣叫中透着失望、无奈;轻疾敏捷的猿猱徘徊、无助的一幅画面。品味揣摩重点词语:“尚” ,有“还”意,善飞的黄鹤还飞不过去,更何况人呢?“愁” , 面对高峻难以逾越的蜀道,那种急躁、无可奈何之状可以想见。让人感到行路之人无尽的惆怅、忧愁。赏析艺术表现手法:借助“黄鹤” “猿猱”衬托蜀道山势之高,以虚衬实,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补充:

6、夸张、对比、反衬、情景交融等) (课件)因此,赏析诗歌的方法可以初步概括为:弄清意思,想象画面;品味揣摩重点词语;赏析艺术表现手法(课件)在赏析的基础上如何读呢?明确:读的要有忧愁、惆怅的意味, “尚” 字要重读, “愁”字要读的语速慢些,语调低些,读出悠长的意味。齐读这一句。下面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加以赏析,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思考写下,讨论交流)明确: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突兀而立的高山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前行之路;山下则是波涛汹涌,曲折回旋的河川。“回日” ,蜀道太高无法越过,只好载日而归。 “逆折之回川” ,衬托山势的高危。借助神话传说,描写蜀道的高峻,上

7、下对举,可以想见那幅惊心动魄的画面。“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曲折盘旋环绕山峦。 “盘盘” “萦”让人想到曲曲折折,盘旋环绕陡峭山峦的情景,行人步履艰难攀爬的画面,那种无奈、艰难之状似无尽的曲折山路。读时语速要放慢,尤其是“盘盘” “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蜀道高入云天,行人似乎可以触摸经过天上的星宿,仰望星空,紧张得屏住呼吸,抚胸长叹。 “仰胁息”让人感受到呼吸紧张,心跳加速的畏惧。 “抚膺长叹 ”,无法攀越的失望、5惆怅。摹写攀越蜀道之人的神情动作,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诵读时“扪参历井”应重读,速度放慢,略停顿后再读“仰胁息” , “坐长叹”要一字一顿,读

8、出无可奈何,仿佛叹息的情状。“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这两句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古木参天,月夜之下,空谷幽寂苍凉,鸟声悲戚,杜鹃悲鸣的境地。 “悲”和“愁”借助自然景观尽情渲染,诗人借景抒情,空寂苍凉的山谷中布满了悲愁,仿佛一切都被悲愁充斥着,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读时要读出“悲愁”之状,尤其是“愁空山” ,放慢语速,降低声音,能读出一种绵长愁绪萦绕,在空谷中弥漫着“悲愁”的效果。总结:这一部分侧重渲染路途之险,让我们感受到蜀道的高峻、盘旋曲折,攀越蜀道之人的畏惧、无奈、悲愁,在色彩绚丽的山水画中感受无尽的浪漫激情和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在赏析

9、理解的基础上,最后一句应如何读?是否和开篇两句一样读?一生示范读,一生评。齐读这一句。明确:想象攀越之人的无奈、悲愁,语调要比开篇两句低, “凋朱颜” ,应重读“凋” ,语速要慢一些,语调要低一些。仿佛看到行路之人容颜憔损,感到无奈、忧愁。带着对诗句的体会与感悟,齐读第二部分,试着背诵下来,充分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3、如果说第二部分侧重渲染路途之险,第三部分极写山势之险,先自由读疏通大意。问:除写山势之险外,诗人还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写?明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易守难攻,险峻的形势,感叹蜀道战祸之烈(板书)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主旨、目的,历来众说纷纭,留待我们课下探讨。从句式

10、上看与前两部分有何不同?(师提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明确:四字、五字句多,诗句参差错落,整散结合,自由灵活。前两部分基本押 an 韵。第三部分韵脚变化明显,散文化的诗句,节奏变化多端,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这些正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读时注意节奏短而有力,应两字一顿,语速要快一些。最后一句应如何读?齐读。明确:描写蜀道的险要,感叹蜀道战祸之烈,忧虑之情,无奈之意。读时应缓慢,有深5沉的慨叹。 “长咨嗟”语速应更慢,读来若有余音,发人深思。先齐读这一句,再齐读第三部分。在诵读与赏析的基础上,再次体会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感受其独特的魅力,齐读全诗。(注意语速、语调)五、 课堂小结(课件展示)明代

11、诗学家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评价蜀道难:“妙在起伏” “才思放肆” “语次崛奇” 。诗人感叹蜀道之高、险、战祸之烈,一咏三叹,跌宕起伏,正可谓“妙在起伏” ;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大胆的夸张,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了博大浩淼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激情,正可谓“才思放肆” ;散文化的诗句,参差错落,韵脚多变,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正可谓“语次崛奇” 。总之,在诵读与鉴赏中,我们深刻体会了蜀道难的浪漫主义风格,领略了它的奇特与瑰丽。同时初步掌握了鉴赏诗句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第二课时六、 回扣文本,语文运用诗词鉴赏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2002

12、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 年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5注: 绿绮:古代名琴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答:(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答:阅读下面这首词

13、,然后回答问题(6 分) ( 2004 年浙江卷)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2005 年高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

14、”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 分)答:(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 分)答:5【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前几年试题中也都考查过文学鉴赏的能力,但当时运用的方法为客观性命题,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

15、、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因此,今年采用了主观性命题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 二字为通首关键”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 “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有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

16、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 “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 “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当然,也许会有考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那只要他能说得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答案:(1)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2)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

17、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5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答案:(1) “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

18、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二】布置作业:背诵全诗,完成课时跟踪训练(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枣庄优质课比赛中设计的一课,现在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稍加改动,上完这节课蜀道高 险战 祸 烈难5后,感觉本教案设计存在优点的同时,也有不足:一、学生读的少,诗歌应该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李白的浪漫诗风。二、诗歌鉴赏的方法学生掌握之后,在拓展练习上落实不太好。三、本课没有涉及到诗的主旨,应该是个欠缺,虽然对蜀道难的主旨众说纷纭,作为探究内容应该涉及更好。设计亮点:亮点之一:本课教学设计,以诗歌诵读为主。亮点之二:教学流程清晰简单,以问题带动学生诵读、思考、鉴赏。亮点之三:在教学中注重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亮点之四:板书设计新颖独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