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析主流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doc.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06879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主流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析主流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析主流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析主流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析主流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分析主流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在模拟集群通信的时代,由于技术不开放、标准不统一,全球集群通信市场处于混乱、割裂的“七国八制” 局面。为了避免在数字集群通信时代重蹈覆辙,1998 年 3 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根据世界各国提交的集群通信系统标准,制订了apco25、tetralpol 、edacs、tetra、dimrs(iden)、idra 、geotek 七个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国际标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 tetra 和 iden 两种系统在全球应用最为广泛,也被我国信息产业部作为数字集群技术的行业推荐标准。2004 年,信息产业部又颁布了两个参考性技术文件,分别将中兴通讯的 gota 和

2、华为的 gt800 两种国有数字集群技术增加为新的行业标准。未来,我国的数字集群通信市场很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呈现出四种技术并存的“多国演义” 局面。 集群通信跨入“数字门” 集群通信,即无线专用调度通信系统,是很早就已出现的一种通信方式。多年来,集群通信已从“一对一” 的对讲机形式、同频单工组形式、异频双工组形式以及进一步带选呼的系统,发展到多信道用户共享的调度系统,并在政府部门、军队、警务、铁路、水利、电力、民航以及钢铁、物流等各行各业的指挥调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球集群通信系统正从在无线接口采用模拟调制方式进行通信的模拟集群向采用数字调制方式的数字集群转换。lOcAlHOSt 与传统

3、的模拟集群系统相比,数字集群系统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好的业务质量、更好的保密特性、更好的连接性和更高的频谱效率。正如公众移动通信已从模拟蜂窝电话转向数字蜂窝电话一样,集群通信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考虑到全球集群通信技术升级换代的整体趋势以及我国集群通信市场的具体情况,2001 年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下发 518 号文件,规定所有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在 2005 年 12月 31 日之前必须停止运行。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模拟集群将彻底告别中国市场,中国的集群通信系统将集体跨入“数字门” ! 巨大的中国集群通信市场向整个产业展现出诱人的发展良机。从中国卫通、中国铁通

4、这样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到各行业、地方性集群运营商,从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的传统集群市场“大腕” ,到中兴通讯、华为这样的后起之秀国内设备厂商,纷纷跻身这一领域。多厂商、多标准、多种不同运营模式一时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集群通信市场显得异常热闹。 本期“中国数字集群”专题将从市场现状、技术体制、标准之争、应用分析等不同角度,为您展开中国集群通信市场的全景式分析。 从模拟到数字 集群通信由模拟向数字方向发展,在全球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其原因主要是:一、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尤其是对专用通信共平台运行的 800mhz 频段来说,在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 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二、数字集群具

5、有更丰富、更实用与多样化的以调度、快速响应、安全保密为主体的各种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集群通信市场及用户的需求;三、实现数字化后有助于向 ip 化转移,从而像固定、移动 ip 化的公一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增值业务,促进公和专协同、和谐地发展。 从全球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集群技术在业务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特有的调度功能、组呼功能和快速呼叫特性,如:呼叫接续快;群组内用户共享前向信道;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ptt 方式;支持私密呼叫和群组呼叫;呼叫和讲话时,需按住 ptt 键,被叫不需摘机。 表 1 国际 7 种主流数字集群技术体制 标准 标准制定者 复用技术 主要应用领域 apc025 apco-na

6、std-tia fdma 共和专应用公共安全和政府工作部门 tetralpol 法国 tetrapol 论坛和 tetrapol 用户俱乐部 fdma 共和专应用公共安全部门、大的专用和专用无线电 edacs tia fdma 共1234下一页和专应用公共安全、共用事业、工业和商业用户 tetra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etsi fdma 共和专应用更适用与专用户 idra 日本无线电工业和 arib tdma 共应用大量专业用户、应急通讯、工业和商业用户 idra 摩托罗拉公司 tdma 共应用北美共集群运营 geotek 以色列 fhma 共应用北美和韩国 数字集群技术主要的服务对象分为两大类

7、:一类是对指挥调度功能要求较高的特殊部门和企业,包括政府部门(如军队、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紧急事件服务部门)、铁道、水利、电力、民航等;另一类是普通的行业用户,如出租、物流、物业管理和工厂制造业等。 目前欧洲和北美的数字集群通信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其中欧洲主要是 trtra 系统的天下,北美则是 iden 系统的主要市场,而亚太、中东和非洲的数字集群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源自欧洲的 tetra tetra(陆地集群无线电系统)是一种基于数字时分多址(tdma)技术的无线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是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标准。它是基于传统大区制调度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而形成

8、的一个专用移动通信无线电标准。 tetra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在同一技术平台上提供指挥调度、数据传输和电话服务,它不仅提供多群组的调度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短数据信息服务、分组数据服务以及数字化的全双工移动电话服务。tetra 数字集群系统还支持功能强大的移动台脱直通(dmo)方式,可实现鉴权、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对端加密。tetra 数字集群系统具有虚拟专功能,可以使一个物理络为互不相关的多个组织机构服务,并具有丰富的服务功能、更高的频率利用率、高通信质量、灵活的组方式,许多新的应用(如车辆定位、图像传输、移动互联、数据库查询等)都已在 tetra 中得到实现。近两年,tetra 数字集群系统在全

9、球,尤其是欧洲市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截至 2004 年 12 月,全球已签订的 tetra 合同总数为 615 个,比 2003 年同比增长 90。这些合同分属全球 70 个国家,其中欧洲地区占全球合同总数的 75。由于亚太和中东地区的数字集群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而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从目前的数据来看,tetra 在全球各区域的发展中,签订合同数目同比增长最快的区域为亚太地区,增长率高达 139;其次是中东,增长率达到 114;而在西欧地区的增长率也达到 110。 在合同的数目方面,2004 年签订 tetra 合同数目最多的国家前三名依次为英国、法国、荷兰主要还是在欧洲地区

10、。 在我国,几种数字集群通信技术体制中,目前 tetra 系统的应用相对占多数,主要用于政府、铁路、地铁、航空、机场、水利等部门。 由于tetra 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对于强力部门专专用较有吸引力,目前其全球用户主要分布在公共安全/交通/pamr/公用事业/政府/*/石油/ 工业等领域,其中公共安全和交通部门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 65。在亚太地区,目前基本上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pamr/ 公用事业领域,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但是,目前 tetra 络对外互联部分技术尚未完全公开,不同厂家的 tetra 产品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络之间的用户和业务的互通乃至异地漫游还存在一些问题。另外,

11、tetra 的系统设备采购、建成本和终端价格较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 terea 的进一步发展。 一家独大的 iden 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络)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研制和生产的一种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它的前身是 mirs 系统,最初设计是做集群共应用,因此除了以指挥调度业务为主外,还兼有双工电话互联、数据和短消息等功能。 在技术方面,id 上一页1234 下一页 en 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在功能方面, iden 在传统的调度通信基础上,大量吸收了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优点,增强了电话互联功能,其无线电话功能与个人移动通信系统同在一个水平上,同时将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增值业务如短信息服务

12、、语音信箱及基于 ihz 频谱 (806mhz825mhz,85lmhz870mhz),除欧洲外,该段频谱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于集群通信,无需调整,iden 可以使用不连续频点,方便运营商灵活配置频率资源,通过 tdma 技术,iden 将一个 25khz 的物理信道划分成 6 个数字通信时隙,频率利用率较高;第三,iden 采纳独特的 mi6qam 的调制技术,使每一个 25khz 的物理信道(含 6 个通信时隙)的速率达到 64kbps,同时使邻道抑制达到 60db 以上,这一高效的调制技术保证了集群通信数字化进程中数字与模拟系统的共存,iden 的话音编码方式采取 4.2kbps 的 vse

13、lp,可在 6:1 的压缩下保证话音的质量;第四,蜂窝式的小区结构提高了络的覆盖能力,iden 采纳 73 的小区复用方式,将一个基站分为扇形小区,扩大小区的容量,提高大地域的组能力,同时,还可以采取全向基站的方式,以 121 的全向小区复用方式,因地制宜,逐步发展;第五,可以实现跨系统调度通信。 目前 iden 技术体制主要用于数字集群共系统应用,美洲和亚洲为其主要市场。在美洲,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等国都有 iden 系统的部署; 在亚洲,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新加坡、以色列等国都可以见到 iden 络。其中,由美国 nextel 公司(现已与其他移动运营商

14、合并)运营的 iden 络是目前全球最大、发展最完善的 iden 络。 iden 络的服务对象比较广泛,包括政府机构和各种企业用户,如:建筑业、维修服务业、能源电力业、商品零售和批发、农林采矿业、广播出版业等。 但是,由于 iden 系统是由摩托罗拉独家生产制造,接口没有公开,目前络设备主要由摩托罗拉供应,因此系统设备采购、建和终端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研发年代较早,虽技术比较成熟,但对新业务支持能力相对较弱。 中国标准之一:gota gota(开放式集群架构)是我国中兴通讯提出的基于集群共应用的集群通信体制,也是世界上首个基于 cdma 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快速接续

15、和信道共享等数字集群公共特点。gota 作为一种共技术,主要应用于共集群市场,其主要特色在于更利于运营商建设共集群络、适合大规模覆盖、频谱利用率高、在业务性能和容量方面更能满足共集群络和业务应用的需要。 gota 采用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所采用最新的无线技术和协议标准,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使其能够符合集群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共运营能力和业务发展能力,满足集群未来发展的需求。 gota 可提供的集群业务包括:一对一的私密呼叫和一对多群组呼叫;系统寻呼、群组寻呼、子群组寻呼、专用 ptt 业务等特殊业务;对不同的话务群组进行分类,例如永久型群组和临时型群组,用户可对其群组内成员进行管理。

16、除了集群业务以外,gota 还具有所有新的增值业务,如短消息、定位、vpn 等,这些业务和集群业务结合起来,可为集团用户提供综合服务。 gota 成功解决了基于 cdma 技术的集群业务关键技术。为了能够在 cdma 络上进行 ptt 通信,并且不影响原有cdma 系统已具备的业务功能和性能,gota 围绕着无线信道共享和快速链接这两项关键技术提出解决方案,使新增的集群业务不会对传统通信业务和络资源带来不利影响。与传统集群通信方式相比,gota 技术的优势有:技术先进、业务丰富、投资少、见效快、运营成本低。 2004 年 3 月 19 日,中兴通讯 gota 产业联盟启动,冠日、青年络、南方高

17、科等终端厂商开始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同推动 gota 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兴通讯已经与中国铁通、中国卫通两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展了 gota 数字集群商用试验,此外,还赢得了俄罗斯、挪威、马来西亚、泰国、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字集群项目,其中挪威和马来西亚的都是商用络。尽管从目前来看,iden、tetra 技术相对来说已较成熟,但是这两者价位都太高;gota 的性价比好、前向发展轨迹清晰、多业务增值能力强、安全保密性及可信任性好,只是成熟度相对差些,需要时间完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tetra、 iden、gota 等在中国市场上将会有不同的基本市场定位,在竞争中共存,并由市

18、场用户选择而决定其未来发展。 中国标准之二:gt800 gt800 是华为提出的另一项我国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时分多址的专业数字集群技术,通过对 tdma 和 td-scdma 进行创造性地融合和创新,为专业用户提供高性能、大容量的集群业务和功能。技术创新集中体现在集群特性的实现与增强方面,目前已形上一页1234下一页成数十项集群技术核心专利。 gt800 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覆盖广,由于采用 tdma 的技术体制, gt800 每个信道的发射功率恒定,覆盖距离仅受地形影响,能够在共享信道情况下实现广覆盖,在用户量增多的情况下,小区覆盖不受影响,各集团共享整个gt800 络覆盖服

19、务区,真正体现 gt800 集群共的广覆盖,广调度,充分利用频率资源的特性;二、一呼万应,gt800 继承了业界成熟的数字集群技术体制,实现了真正的信道共享,组内用户的数量不受限制,用户之间不会互相干扰,真正实现一呼万应;三、动态信道分配,在话音间隙释放信道,讲话时才分配信道,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组的容量,即使在容量负荷极限,也能够保证让高优先级用户顺利通话;四、提供了面向 3g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 tdma 制式的第一阶段的 gt800 系统,可以方便地向 td-scdma 第二阶段的 gt800 系统演进,充分体现保护用户投资的设计理念。 2004 年 5 月 19日,华为、sagem、波导、东信、夏新和科健等国内外六大通信设备及终端厂商联合发起“gt800 数字集群产业联盟”,共推 gt800 数字集群通信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上一页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