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万卷作业二十八 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 “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 。而文化是 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性。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 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 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i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 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
2、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 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 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数的“信息库” ,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 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在世记录下 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 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 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
3、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 , 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 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 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 ,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 多古希腊罗马人创建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 。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 诗的风格,则是“文化” 。 “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 “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
4、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 , 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 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 “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 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 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 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
5、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 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 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 “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 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 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 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
6、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 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以下2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一个人可以“不朽” ,因为有文化传承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
7、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3.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 ,请结合本文回答。 4.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楚竹书(三) 中收录的恒先 ,
8、是一部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 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 二、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闾门 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 唐张 继 宋吴惟信 耕夫召募逐楼船 ,春草青青万顷田。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注阊门:苏州的西城门,也称吴门。逐楼船:楼船,古代战舰。逐楼船,从军。新烟:寒食节禁火,清 明日重新生火。 (1)这两首诗,同是写苏州清明节的,作者所描绘的情景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2)这两首诗同为即景抒怀诗,但抒发的情感迥然不同,试加以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 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 “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 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国家建长
10、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 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 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 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 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
11、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 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 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 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曰:“普, 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 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
12、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太宗,指宋太 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 当:对,面对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使一举而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 C岂得以喜怒专之,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
13、趋于亡 D则论语二十篇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 B C 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 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
14、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 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 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3)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四、语言运用 1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 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
15、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 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张雄毅,视宣传工作为本分。他和同事们常进学校、社区、企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环保宣传活动。 B愚人节到来,在这天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以换得娱乐。但是今年,记者走访发现,无论学生和长辈,都对 愚人节不那么“感冒” 。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与全国13
16、个产粮大省的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 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芒罗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还比较陌生,但其实她早已蜚声国际,被誉为 “短篇小说女王” 。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 的地方,_,_,_,_,_。 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 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 但只要我们奋勇执着 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 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 A B C D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9日,最高人民法
17、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司法解释,规范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该司法 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解释共 有十条,涉及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罪名,并对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予以了界定。其中,规定诽谤信息被转发达500次可判刑引发热议。 “转发500次就入罪”引起争议的地方在于,构成犯罪的数字标准是否科学。但无论如何,官民应有的共识是, 网络不是犯罪行为的法外之地。 (1)请为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2)根据上述消息,写一则新闻短评。(150字左右)(4分)0.2016 万卷作业二十八答案解析
18、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1.【解析:选B和E。B项认为信息载体是相同的错误。第1段“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 等)的存在, ”E项认为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错误,第5段介绍“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 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 ” 】 2.【解析:选D。第6段认为“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 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 ”同时也认为“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 ,因此我们今天与唐 代仍有不同的】 3.【解析:人的群体性形成文化传承,文化把经验积累成共有的精神、
19、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 每个个体中,新的生命来到世界上,文化传统已然存在社会结构总是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 素方可建立】 4.【解析: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 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在世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 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二、诗歌鉴赏 5.(1)张诗:耕夫被征,造成城外万顷良田野草丛生,城内炊烟稀少,少有人迹。吴诗:春风徐徐,人们纷纷出城踏 青。日暮时分,游人散去,黄莺重
20、又在杨柳间欢叫。 (2)张诗:表达了对统治阶级“召募百姓”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吴诗:表现了对民俗民生的关注,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文言文阅读 6.【答案】B【解析】道,方法。 7.【答案】A【解析】连词,表承接( B因,介词,趁机:介词,经由C介词,凭;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后 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 “以致”等。D连词,表结果,原来是;连词,表并 列,就。) 8.【答案】A【解析】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9.【答案】A【解析】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
21、可预测”。 【参考译文】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大雪 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 “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 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 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 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
22、法正是这样, 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问,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 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 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 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 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 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
23、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抓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 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 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 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 “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 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24、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 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 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 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 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 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 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
25、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 赵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 陛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10.(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向南北征讨,现在正是时候。(2)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 者复生、白骨长肉啊!(3)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 四、语言运用 11.D 形容领导者脱离群众,不深入实际。 也指所处高、地位高。在这题中其实也不能算错,与后面的知心朋友对比。 “通常”用在此题中,欠妥,它表示的是人的认识的普遍性和一般情况,而
26、这里指的是数量(“陈列” ) ,应该用副词 “大多”为好! 12.A (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无论还是”或“无论或” ;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稳定粮食生产、增 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 ;D项主客颠倒,应改为“大多数中国读者对于艾丽斯芒罗这个名字” 。) 13.B 根据这段文字的开头“虽然”一词的提示,可以推知跟在其后,放在最前面;而从语意的承接上,可知是 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故应放在最后;是表条件的领起句;应该对应地放在和后;根据语意可知 关系紧密,关系紧密。 14.(1) 网 络 谣 言 司 法 解 释 出 台 或: 两 高 出 台 网 络 诽 谤 司 法 解 释 (意思对即可。)
27、(2) 示例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的司法解释,太有必要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国互联网上发生越来越多的谣言传播事件,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 秩序,甚至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也严重损害了我国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依法严 惩谣 d言传播者,让网络空间变得更健康更干净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示例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的司法解释,需慎重。打击网络诽谤, 很可能出现“跑偏”,因为确定“什么是诽谤”,造成了多大危害,给予多重的处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转 发500次就入罪”,起刑点显然太低,容易造成网民因为怕被追责而不敢在网上发言的后果,破坏网络自由发言 的良好氛围,也让法律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大减。因此,相关部门出台司法解释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