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平定县东回镇西回小学 张海花【摘要】知识是一种沉淀、积累的过程,人的修养也是一行为品德的沉淀。数学素养也如此,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化而成的。为什么数学家会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总有他独特的见解,这和他的思维方式、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关键词】 培养 学生 素养 知识是一种沉淀、积累的过程,人的修养也是一行为品德的沉淀。数学素养也如此,数学素养,不仅仅表现在数学考试中能解题,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表现出是个学过数学的人,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内
2、化而成的。为什么数学家会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总有他独特的见解,这和他的思维方式、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从学生们的思想和态度入手。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首先要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所以在教学中,我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亲
3、切、自然,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一年级学习 10 以内加减法时,可以利用教室内一排有几名学生,走了几名还有几名?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认识加法和减法。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低年级的重要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最火眼金睛” 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
4、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集体合作游戏。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时,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 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3.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最佳默契 奖” 。师 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 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 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
5、 发的热爱 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最后合理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激发学生兴趣带来了契机,它不仅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且音画并茂的视听材料,还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显著作用,深受广大教师青睐。小学几何图形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刚刚接触立体图形,缺乏实际经验,智力还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阶段,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就十分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器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如: 在体积概念的教学中, 老师利用实物投影 仪进行实
6、物演示: 在水槽内放一个装满水的杯子, 往杯子里放入一个石块水就溢出来一些,说明石块占有一定大小的空间;再用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 把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块放入杯中,水面升起高度不同,说明大物体占空间大,小物体占空间小由此概括出体积概念来。又如在圆锥体体积教学中,让学生按要求做实验,然后教师利用背投演示得出实验结果:圆锥体积是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看到的更形象,学习起来也更轻松,兴趣也会更高。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教师如何教是为学生如何学服务的。在数学多媒体课堂中,教师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引导者,为学生创设有助于他们获得体验的情境,让学生们在现代教学技术下得到良
7、好的熏陶和教育,通过学习提高数学素养。二、从多角度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从解题策略多样化到概括化,培养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鼓励解决 问题策略多 样化” 。在教学 实践中也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一个数学问题一般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考途径,学生因个体差异在思考方式和思维水平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多方法去解决问题,实现解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思维的碰撞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使解题过程更加清晰。从解题策略主要的本质内容上去细心观察和比较,从相同中发现不同点,从相异处找
8、相同点,训练学生类比和归纳推理能力、从而使学生思维更加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如新学期报名注册时,每个学生要交纳 48 元的代办费( 全班共有 55 人),班主任一大早就到班级收钱,学生也很自觉排起了一条长龙队伍准备交费,我见此情景, 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教学素材,我便让所有学生同到自己的座位,我按学生座位走动收钱,并让孩子们猜猜看我能收多少钱?我不到几分钟时间就把钱收完了。 紧接着我就让孩子们说说“老师是怎 样收钱的 ?”有部分学生比较认真观察,站起来回答说“老师你收 钱与众不同,你只记没有交的,省了很多时间。” 我当场表扬这位善于观察的同学,同时告诉孩子遇事要变换角度考虑问题。(二)举一反
9、三,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在活动中产生思想,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以动脑思想的机会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除了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即举一反三能力,从而扩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如教“ 乘法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体会“几个几是多少即是口诀几几得几”,从而延伸到体会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达到 “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表演, 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如我教“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时,专门请一些同学扮演数字和小数点,然后让扮小数点的学生根据我出示的小数在数字中进行移动。整个表演过程,学生情绪高涨,笑声叠起,而
10、学生的素养也得到提高。(三)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静止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动态的,二者难以完全同步,教材讲解也不一定十分详尽,往往只是“蜻蜓点水” 式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发现的规律往往是有限的、零碎的。教师作为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一起探究,把学生的无序偶得有序整理记录在黑板上,深挖细掘课堂生成资源,并引导学生观察,揭开更深层次的规律,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线与角一课时,
11、让学生想想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画出多少度的角。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先猜想能画出多少度的角,并动手验证。汇报交流时,教师有意识地把他们所得的结果一一有序写在黑板上 30、45、60、90老师问只能画这些角吗?有的学生又接着 说可以画 75、105、120、135、 150、180 ,老师这时把这些角的度数按顺序填写在刚才数列之中 教师再次让学生思考这些角是如何得到的?有的学生点出这是利用三角板两个角之和画出来的。老师再次追问,还能画出别的角吗?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以上数列,组织讨论这里有什么规律?猜想还可以画多少度的角?学生经过讨论 交流、发现也可以利用三角之和画出 165
12、,两角之差画出 15 ,再引导学生把数列整理后总结规律:凡是 15 的倍数的角可以利用三角板的角画出。三、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 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又借助 语言对人们的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 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根本。(一)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
13、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 100 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读数和写数时: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对二十几的数字的读作和写作时总是写成二一,二二,二三, 经过了解发现:孩子这样读的原因是 家长在日常生活和给孩子学前教育的时候没有正确的读数,使孩子养成了不正确的读法, 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的读法,我让孩子先读三十几、四十几、五十几让孩子自己发现读法,再回过头让孩子读二十几,这样孩子就能够较准确的读出。当学生学会说一句正确和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后,就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够有条理
14、地进行思维表达。因此,应该从点滴做起,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二)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教师和教材的示范是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方法。小学生在表达数学思想时有两个弱点:第一,不善于正确使用数学术语。第二,不善于讲算理。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的示范作用,努力使语言形象化、趣味化。尽力避免“ 这样做怎么样”、“对不对” 、“好不好”“ 同意吗” 等 类习惯问语,消除学生说“半截话”或者用一两个字 “好”、“不好” 、“是”、“不是” 、“对” 、“不对”等简单作答的 语言 环境。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自读教材,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15、如一年级数学“ 长方形、正方形” 一课,教材形象直观地描述了这 两种图形,至于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就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边读边交流,然后形成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正确表象。 以低年级教学中看图说话训练为例,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引导:1.先学会看图。要求学生能全面观察,看清图,能简单说出图中有什么,并且有几个。2.认真思考,弄懂 图意。在看 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对图的内容进行分析、口述,理清图中的数量关系。3.发挥联想,要求学生能把看到的东西,能串联起来。4.开口叙述,要求学生能尽量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此时语言的连贯性是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的。(三) 采取各种形式, 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6、1、小组讨论。小 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 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 倾听、 组织 ,灵活运用新旧知 识 ,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 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之间的化法:2 米 6 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2 米就是 200 厘米,200 厘米加上 6 厘米等于 206 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总之,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创造适合他们开展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探索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所在,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