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汉语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这是 1955 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上确定,由国务院颁发的。这是狭义的现代汉语。广义: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2、语言结构,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工具3、七大方言区 北方 吴 湘 赣 客家 粤 闽东 闽南 闽北.闽中.莆仙北京话 苏州话 长沙话 南昌话 广
2、东梅县话 广州话 福州 厦门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1 没有复辅音(两个辅音不连用,zhchsh 是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 ) 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词汇方面 2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目-眼睛)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同音语素多第一章 语音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具有词句意义的声音(咳嗽、哭笑、呻吟都不是) ,是人类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发出的传递信息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
3、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语音的物理属性(四要素)1、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一定时间快慢次数;大粗厚长松)声调、语调2、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音强影响词语中的轻重音。语音强弱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地道”中的“道” ,读为轻声非轻声时,意思不同。 3、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ship(船)sheep(羊)4、音色(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是区别其他声音的根本特点。音色的差别由三种
4、因素造成:(1)发音体不同(音带、胡琴琴弦和口琴簧片)(2)发音方式不同(用弓拉、手指弹胡琴)(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大小提琴发音体都是弦,发音方法都是用弓拉,但是大提琴的共鸣器很大,小提琴的共鸣器很小,音色就不一样,大提琴浑厚、低沉,小提琴明亮、悠扬。 ) 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 呼吸器官(肺.气管.胸腔.横膈膜)气流是语音的动力,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箱,气管是气流出入通道。b) 喉头和声带 (嗓子)c) 咽腔口腔和鼻腔(起共鸣器之扩大声音的作用,口腔内各器官起作用可以调节成多种语音) 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语音是一种社
5、会现象,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上得出。 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用不同的语音表示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一字多义) ,同样的意义也可以有不同的语音形式(头、脑袋) 系统性。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语音单位:音素、音节、生母、韵母、声调、音位1、音素(1)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bab-a(2)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分类 定义 受阻与否 紧张程度 气流强弱 响亮角度辅音(子音) 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形成 (22)受阻 成阻部位特别紧张 强 不响亮(声带不一定振动)元音(母音) 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10)不受阻 各部位均衡紧张 弱 响亮汉语拼
6、音方案中,大多是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zh ch sh n er2、音节a) 是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b)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一个音素构成,啊“” ;最多四个音素,状“zhun” ,zh u n 四个音素。c) 普通话一般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除儿化音节“花儿” ,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声母、韵母、声调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零声母:开头没有辅音,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叫做“零声母” ,就算是零声母音节。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普通话有 21 个辅音声母(“
7、n”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元音不能做声母 )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普通话韵母共有 39 个。其中有:单韵母(10) o e i u i(前) -i(后) er;二合(9) i ei o ou i ie u uo e复韵母(14)三合(5) io iou ui uei鼻韵母(16)前鼻(8) an en ian uan n in n uen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音节、音素、元音、辅音是各种语言都有的语音概念,而声母、韵母、声调则是汉语特有的概念。记音符号分类(三大类,此外,还有国际
8、音标)用汉字记音(直音法 1-1 反切法 2-1)用“注音符号”记音用罗马字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记录汉语语音汉语拼音方案(只有 26 个字母)(1 )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1958.2.第一届全国人大批准)(2 )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是世界各民族学习汉语的工具和拼写中国专用名词及词语的国际标准。(3 )汉语拼音的五大块: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避免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一套语音符号,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符合(1888)符合“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共有一百多个符号,记音有严式、宽式之
9、分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1 )看阻碍之外的方式(成阻持阻除阻的方式)不同。按此,可以五类:塞音 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气流冲破阻碍,爆发成声 b 、p 、 d 、t 、g 、k擦音 发音部位接近,留有窄缝,气流由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f、h 、x、s、sh、r塞擦音 发音部位先完全闭塞,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 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 z 、c 、zh 、ch 、j 、q鼻音 发音部位完全闭塞,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通过(没有除 阻) m 、n、ng边音 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 l(2 )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分清、浊两类(浊音:m 、n
10、、l 、r 、ng 发音时声带颤动)(3 )根据气流的强弱(塞、塞擦音):送气音(强):p、t 、k 、q 、c、ch 不送气音(弱):b d g j z zh声母总表:21 个辅音声母(22 减去 ng) ,外加零声母,有些音节开头部分没有声母,只有一个韵母独立成为音节,如:爱 Y、w 开头(半元音)后鼻(8)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元音和韵母韵母(39 个)1、普通话韵母主要成分是元音。韵母的结构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押韵的韵主要是指韵头后面的部分。 ) (1 )韵头韵腹前元音(介音) 。只有 i 、u 、,发音总是轻而短,只表示韵母的起
11、点。如 ia 、ua 、e 、(2 )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韵腹是韵母的主要构成部分,不可以没有韵腹(3 )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又叫尾音。由 i 、u 或鼻辅音 n 、ng 充当2、根据韵母的组成成分,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鼻音韵母三类(1 )单元音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单元音韵母共有 10 个,:(2 )复元音韵母(甲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滑向乙元音开口度、舌位、唇形):共有 13 个,即: A 、前响复合韵母:ai 、ei 、ao 、ou ;发前头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立刻滑向后头 小、高的元音B 、后响复合韵母:ia 、ie
12、、ua 、uo 、e ;C 、中响复合韵母:iao 、iou 、uai 、uei(3)鼻音韵母:共有 16 个鼻音韵母,即:舌尖中鼻音韵母 8 个:an 、ian 、uan (u 加点) 、uan 、en 、in 、uen 、n舌根鼻音韵母 8 个: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3、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类开口呼:韵母不是 i 、u 、 或不以 i 、u 、 起头的韵母属开口呼 齐齿呼:i 或以 i 起头的韵母属齐齿呼 唇音双双唇音 唇齿音舌尖前音 舌尖中 音 舌尖后 音 舌面前 音 舌面后 音上上唇 下唇 上齿 下唇 舌尖 齿
13、背 舌尖上齿龈舌尖硬腭前舌面前硬腭前舌面后软腭不送气音 b d g塞音 清音 送气音 p t k不送气音 z zh j塞擦音浊音 送气音 c ch q擦音 清音 f s sh x h鼻音 浊音 m n r ng边音 浊音 l舌面元音 舌尖元音 卷舌元音前 央 后 前 后 央舌位的高低(与开口度大小成反比)不 圆 不圆 不 圆 不圆 不圆 不圆唇高 (闭) i u -i 前 -i 后半高(半闭) e o正中 er半低(半开) e低 (开) a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部位。合口呼:u 或以 u 起头的韵母属合口呼 撮口呼: 或以 起头注:Ongug放在合口呼,iongyg放在撮口呼,
14、是按它的实际读音排列的声调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的音高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所以也称为“字调”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是由音高(相对)决定的,且在读音上连续渐变。采用“五度标记法” ,是用五度数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高度的一种方法 注:在答题时,要注意题的问法:调值用五度标记法(赵元任 )标注;声调用阴、阳、上、去添写 调类指的是声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最少的有三个)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调值: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去声51音节的结构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有些比较复杂的音节的韵母
15、包含韵头(又叫介音) 、韵腹(又叫主要元音)和韵尾三个部分。韵腹和声调是每一个音节都必须具有的 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因素符号拼写,最多五部分组成(韵头韵腹韵尾、声母声调) 音节中必须有元音音素,至少一个,最多可有三个,分别充当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可以没有辅音拼音(把分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音节,即拼音) 声母要用本音,平常念声母,是念呼读音(本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要念准韵头拼音的方法:两拼法、三拼法、整体认读法“o ”韵母只拼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 uo 韵母却不能同唇音或唇唇齿音声母相拼 ong 韵母没有零声母音
16、节,ueng 韵母只有零声母音节 -i 韵母只拼 z 、c 、s 三个声母相拼,-i 韵母只拼 zh 、ch 、sh 、r 四个声母,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er 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舌尖中音 n 、l 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音节拼写规则y 、w 的使用(1 )韵母表中 i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 i 不是韵腹,就把 i 改成 y ;如果是,就在 i 前面加上 y(2 )韵母表中 u 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 u 是韵头,就把 u 改成 w ;是韵腹,就在 u 前面加上w(3 )韵母表中 行的字母,在零声母音节中,无论 是韵头还是韵腹,一律在前面加 y
17、 之后,两点省去(4 ) Y 、w 是起避免音节界限不明发生混淆作用的字母。不是声母 a o 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省写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双唇音 bpm + + 只与 u 拼唇齿音 f + 只与 u 拼舌尖前音 zcs + + +dt舌尖中音nl+ + +舌尖后音 zhchshr + +舌面前音 jqx +舌面后音 gkh + +a) iou ,uei 、uen 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 iu 、ui 、unb) u(加点 ) 上两点的省略跟 n l 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因为 jqx 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不会混淆)标
18、调法 (1 )声调符号一定要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即韵腹)上 (2 )在 iu 、ui 这两个韵母中,声调应标在后面的字母上 (3 )调号正好标在 i 上,那么 i 上的小点要省去(4 )轻声音节不标调音节连写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专用名词或专用短语中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音变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作变调 上声的变调 上声+上声 =阳平+上声 214+214=35+214 上声+轻声 =半上+非上声 214+轻 =21+轻
19、 奶奶 嫂子 指甲 耳朵 马虎 上声+轻声 =阳平+轻声 214+轻 =35+轻 捧起 等等 晌午 哪里 老鼠 上声+(阴平阳平去声) 214+ / =21+/ 首都1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 ”时,即 21 结构,35+35+214 例如:水彩笔 选举法 展览馆 考古所2当词语的结构是“单双格 ”时,即 12 结构,21+35+214 例如:冷处理 小两口 好导演 海产品“一、不”的变调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55 51在去声前读阳平 一样 不怕 变成 35+51在非去声前, “一”变 51, “不”仍读去声 一般 不好 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
20、读轻声 管一管 做不好 来不了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短又轻声调变体, 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而轻声的形成取决于音强和音长 阴平+轻声 半低(蹲下) 阳平 中调(银的) 上声 最高(躺下) 去声 最低(木头)轻声的作用:有些轻声有区别意义(老子孙子)和区分词性(大意)的作用。增强语言节奏感儿化:一个音节,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儿化韵” 。普通话韵母除 、er 之外都可儿化(2 )作用:区别词义(头 头儿 ) ,区分词性(偷偷儿) ,表示细小轻松、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猫儿)“啊”的变读语气词“啊”的音变(呀、哇、哪、啊) (1 )前面的音
21、素是 aoeiu e时读 ya ,写成“呀” 。例:你快来呀!(2 )前面的音素是 u (包括 ao,iao )时读 wa ,写成“哇” 。例:这么多的书哇! (3 )前面的音素是 n 时读 na ,写成“哪” 。例:这么多的人哪!语音规范化确立正音标准 异读词(多音字) 文白异音(bo bao)方言、讹读影响 背离规律推广标准音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章 文字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在语言之后产生的,它突破了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扩大或延伸了语言的功能,给语言带来新的表达因素,是学习语言的有力工具。有文字,才有书面语,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传播。因而是
22、人类摆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是汉族祖先长期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分化同音词、辨义能力强;超时空性;与文化密切相关汉字的作用:保证了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维系了国家与民族的统一;促进了汉文化与周边文化之间的交流字体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甲骨文于 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被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甲骨文笔画细瘦,线条苍劲,多方笔与直笔,字形瘦长且大小不一。甲骨文象形性强,同一字往往有若干变体。金文:通行于西周青铜
23、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以钟鼎居多,故金文又称钟鼎文。金文笔画丰满粗壮,多圆笔,字形匀称,外形比甲骨文方正。篆书:大、小之分。大篆专指春秋战国秦国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全国标准字体。匀称整齐、更为简化定型,隶书: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a) 秦隶又称古隶,始于秦代,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正直形,基本摆脱了汉字象形。古今文字分水岭。b) 汉隶又称今隶,秦隶进演变而来,通行两汉大部分时期。结构更趋简化和规整,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础楷书:真书和正书,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字形方正。楷书一直沿用至今,通行时间最长草书和行书:是一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则指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盛行于东汉章帝时得
24、名。笔画带草意,多连笔,但字字独立,保留汉隶的波势。 今草是楷书的草写体,产生于东汉末年。笔画连接,字体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无章草的波势。 狂草起于唐代,书写诡奇多变,极难辨认(有的书写者甚至不识己书) ,张旭、怀素。狂草没有实用性,在书法艺术领域却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 ,兼得楷书草书之妙,所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各字独立,易写好认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由象形简体,由非方块形到方块形,现代汉字的印刷体:楷体、宋体、仿宋体、黑体 汉字的结构1、笔画(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五种基本笔画札字法(横、竖、撇、点、折):“永”字八法( 捺提钩)其中前四种四单一笔画,后一种是复合笔画
25、(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 。笔画的组合有三种方式(相离、相连、相交) 。起笔到落笔所写的的点线,叫一笔或一画2、部件(偏旁,由笔画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成字和不成字。单笔和多笔,基础和合成,根据层次3、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者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汉字的笔顺(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的先后书写顺序,基本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汉字造字法(汉字的构造方式)象形(独体字)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
26、形字象形法的缺陷: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区别井、田、伞、雨、网”指事(独体字)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三横“三” ;“本” “木”的下部加点, 指事法的优势是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指事法的缺陷:不能大量造字指事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它们的主要区别: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的符号进行提示,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 会意(合体字)(1 )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明、见、从、森、掰、搿、辩、辨(2 )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两类。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 “武” ;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 “从”(3 )会意
27、字是合体字,至少要由两个字组成 形声:(合体字)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 。如:“洋” 。亦声字,是会意兼形声字,如“娶”形旁,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社会发展客观事物变化。 )声旁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读音,大约有四分之一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古今语音的演变 声旁不容易分辨或不知道读音“六书”除上面四种造字法以外,还有转注、假借。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汉字的构造是由表意朝着表音的方向发展的。形声字大量增加,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形声字是汉字向表音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汉字的改革问题内容:文字制度的变革和文字内部的简化整理主要任务:研究和整理现行汉
28、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研究汉字信息处理问题,促进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汉字的整理 简化笔画:类推简化、同音或异音代替、草书楷化、换用简单符号、保留特征或轮廓、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整理异体字(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 规范印刷体字形 更改生僻地名用字 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汉字的标准化1、 (在现代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基础上)四定:定量(规定现行汉字用字数量) 定形(规定现行的汉字标准字形) 、定音(确定现行汉字的规范字音) 定序(确定现行汉字的规范字序)2、汉字的排列方法: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笔画法、部首法、号码法)使用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经果简化和整理的字表规定的现
29、行汉字。不规范汉字包括不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经果简化和整理的字表规定的现行汉字(繁体异体字) 、错别字 注意类推简化的范围 注意简化字的细微差别与笔画笔顺 辨析代替字的音义 一简多繁 不规范简体字整理异体字的三个原则:从俗 从简 照顾书写方便 区别新旧字形 新字形的几个特点:笔画省简、笔画连接、笔画延伸、调整部位、 纠正错别字(错字:写的不成字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别字,白字甲字写成乙字)字数多,同音字形近字多 注意字形 注意字音 注意字义 纠正读错字:注意形声字的声旁、记住多音多义字、掌握多音同义字、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读音。第四章 词汇词汇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
30、)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众多词语的汇集是词的集合体。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所有的语句都是由各种各样的词经过一定的方式排列组合而成的。词汇是语言中最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要素,既代表了语言的发展状况,又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词决定了语言的表现力。深入生活、关注社会、阅读书籍、利用媒体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 语素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分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例如书(成本的著作,名词) 、马虎,它们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单位。现代汉语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的,还有多音节的(一般是外来词,如“奥林匹克” )2、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用
31、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否语素的语言单位 注:两种替代缺一不可,如蝴蝶;在替代中保持意义的基本一致,如马虎 (老虎、马车)3、语素的分类(1 )按音节: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2 )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可以分为三种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许多成词语素也能够和其他语素成词组合成词。如地、牛、火成词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分为两类 可以承担所组成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叫做词根 只表示附加意义,起语法作用,位置固定,叫词缀(前缀后缀)如阿、们、子 四、词根据位置分为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 词语素 不定位不成词 根不成词定位不成词 词缀词定义:词是由语素充当,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是
32、语言中最小的(不能扩展的,词中间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子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不能单独成句)区别词和语素的方法是剩余法。例如:他又来送信了。 “他、来、送、信”都能够单说,可以单独做句子成分,余下的“又”能单独做句子成分, “了”单独起语法作用成词语素只要不与别的语素组词便是能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成词与不成词语素都能与别的语素组成合成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A 、单音节的:如天,江 B 、多音节的:连绵词:指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参差,仿佛叠韵词:指两个
33、音节的“韵”相同。如烂漫,从容其他: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如蝴蝶、芙蓉 牡丹 玛瑙 囫囵 鹦鹉叠音词: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是一个双音语素。不是词的形态变化如猩猩,潺潺音译外来词:如葡萄,歇斯底里 巧克力 沙发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A 、复合式:两个或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起构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分五种类型: 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互相说明,关闭) 、相关(组合起来产生新的意义,骨肉眉目)或相反(只有一个词根意义在起作用,忘记人物,偏义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 偏正型:前一个词根修饰、限制后一个词根。如火红 冰箱 游击 腾飞
34、) 补充型:后一个词根补充说明前一个词根。如提高,车辆(动作+结果,事物+单位)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涉及的事物,又叫支配式。司机注意 主谓型:前一次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如地震,日食,民主B 、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如姐姐,仅仅,刚刚C 、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构成,派生词,老虎阿姨动词词缀(变化的化,在于勇于敢于的于) ,老第小阿,子头儿性(原则创造硬弹)者(作读唯物主义 )此外,还有词根和一个叠音后缀结合的, 如红通通(的)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和
35、语法规则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它表示一定的意义,它也是造句的成分,可以单说或单用,但它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它是可以分割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造句成分(即扩展) ,而词是不能分割的,分割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例如:骑兵是词,骑马是词组。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叫扩展法(插入法)固定短语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与之相对的是临时短语,临时短语是词跟词按表达需要的临时组合,即一般短语包括专有名词(企事业单位名称,书名,杂志名等)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熟语结构上比较固定,功能上相当一个词缩略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简称家电;诗词略语双百, )
36、词义1、是词的意义,词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是一种符号,它代表的是各种各样的事物或现象2、词义的性质 概括性 模糊性 民族性3、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概念义) 。作用就在于给词所联系的事物划一个范围,如: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色彩义(附属义)感情色彩a 、表明说话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称做褒义词,康复,健康b 、表明说话人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叫做贬义词,马虎,沉沦c 、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它们是中性词(某些语境可以产生褒义或贬义的)语体色彩(文体色彩) ,
37、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该语体色彩。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形象色彩:表示具体事务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这些词除了理性意义外,还使人有某种生动具体的感觉,即所谓形象感。不限于“形态”方面,还可包括“动态、颜色、声音”等方面。甚至不同的阶层,行业,集团的习惯性用语,都有自己的特殊色彩词义的分解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时,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分类:按地位分为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和转义(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 。基本义不等于词的原始意义。词的转义
38、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是比喻义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和多义词(有两个以上的义项)同音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义素的分析和运用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把同组中的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把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鞋: 物品 穿在脚上 有筒 着地 靴子:物品 穿在脚上 有筒 着地 分析步骤a 、要明确分析的对象。义素分析一般总是在一些相关的词(同一语义场)进行,只有相关的词才可以比较,b 、根
39、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共同特征区别特征征,找出相应的义素c 、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一般要对义素进行概括分类,两项对立的义素可归并成一个,用“十” “一”号进行区分,义素本身标以 ,可以用二分法,多分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个意义范畴的一些词在语义上具有共同的特征,彼此构成一个场,叫语义场。属于同一语义场的词具有共同义素。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其中最重要的是类属义场同义义场定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义场中个词叫作同义词,等义词和近义词。所指相同不一定构成等义词是意义完全
40、相同,所指对象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的一组词。也称之为“绝对同义词。同一事物现象的不同形式词,进入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就出现了等义词。等义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数量很小近义词意义大同小异,或者意义相同但附属色彩、用法、功能等不同的一组词,是近义词,也称“相对同义词”或“条件同义词” 。这种词,由于互相之间存在种种细微差别,应用时不能任意相互替换,若换用,就会发生语义上的、色彩上的一定变化。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此类,广义的同义词则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同义词的差别(1 )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A 、意义的轻重:即程度重,如“轻视蔑视” B 、范围的大小:即范围大,如“边疆边境”C 、个体与集体的不同:
41、即集合,如“信件)信” D 、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换交流” (2 )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不同,即褒义,如“成果结果后果” 语体色彩不同,即书面语,如“父亲爸爸” (3 )词性方面的差异:突然(形容词)事情很,猛然注:辨析同义词的方法:从语境中去考察,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同义词的作用 恰当选用同义词能使语言表意精确严密、语体风格鲜明 同义词前后换用,有助于避免用词重复,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同义词连用可以使语意丰富、明朗,增强语势 从音韵上选择同义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别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在一组近义词中选择最恰当的词去指称对象,有助于人们
42、选择最恰当的词来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可以满足人们修辞上的讳饰、婉曲等的需要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语气,达到修辞上强调的目的反义义场1、定义: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两个词必须是同一意义范畴的2、反义义场的类型:(1 )互补反义义场:(A=-B,B=-A,-B=A,-A=B)两者之间不容许有第三者存在,如生、死 (2 )极性反义义场:处于这种语义场的两个词,肯定 A ,就否定 B ,肯定 B ,就否定 A ;但否定 A ,不一定就是肯定 B ,否定 B ,也不一定就是肯定 A ,因为还有 C 、D 、E 等其它意义存在的可能。如白,黑 注:有些词孤立地看彼
43、此意义没有明显的相反或相对的关系,可是当它们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举时就具有了反义关系。可以叫临时反义词,这是一种修辞现象3、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义场中的词总是成对的,但是两个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样就形成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如厚、薄4、反义词的作用(1 )反义词常被用作修辞上的对比和映衬的手段,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说服力 (2 )反义词连用,使语句富于哲理,更加含蓄,富于感染力 (3 )反义词对举,使叙述简练明确(4 )在构词上可以形成仿词或用反义语素形成词语 语境:定义:指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两类:语言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得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上下
44、文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等非语言因素) 语境和词义根据语境理解词义, “因文定义” ,而不要“望文生义”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语境增加临时性的意义 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特点:有很大的灵活性,包括古语词(文言词和历史词) 、方言词、1) 外来词(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中借来的词) 、行业语、隐语等 2) 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汇,或者叫“
45、专有词语”3) 隐语: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熟语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一般指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 成语定义: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成语的构造也有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五种 特点 结构凝固性 意义整体性、 风格典雅性惯用语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穿小鞋,下马威,含义简明 形象生动 通俗有趣 口语色彩浓厚歇后语指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一是喻意歇后语,一是谐音歇后语
46、谚语是群众口语中通俗精炼、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揭示客观事理、是群众智慧结晶,富有教育意义词汇的发展变化新词的产生:旧词的退隐和复出词义的演变:(1 )词义的扩大:扩大旧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 如:“搁浅” ,由专指“船舶进入水浅的地方、停滞在泥沙里不能前进” ,扩大到指称一切“事情遭到阻碍,停滞不前”(2 )词义的缩小:就是缩小词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如:“勾当” ,原有“办事”和“事情”两种意思,现在只剩下“事情”的意思,且仅只坏事(3 )词义的转移:表示甲类对象的词转用指称与之有关的乙类对象。 如:“行李”原意指两国往来的使者,现在转移指出门时所带的箱子等。此外,还有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褒义转为贬义或贬义转为褒义,或转移为原意的反面词汇的规范化 异形词、异序词的规范异形词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存并用的音同意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异序词是语素相同、次序相反意义相同的一组词 维护现有词语使用规范 对吸收的外来词(不要滥用、统一外来词的汉字书写形式,吸收概念采用意译方式。 )方言词古语词规范 对生造词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