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字母表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西探小学的吴雪,我说课的题目是用字母表示数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设计理念等来进行我的说课。首先,说教材:本科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99-100 页的内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及面积公式。学习本课将为学生后面学习方程、比与比例打下基础。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对学生来讲是很抽象的,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五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2、 通过
2、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增强符号意识,感悟模型思想;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便捷。其中教学重点是: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抽象概括数量关系。二、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着我将在例一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演示法和情境教学法,在例二的教学中采用讨论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为了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环节:(一)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多媒体展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出需要的小棒根数,依次展示两个三角形,三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问:三角形的个数与
3、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生:摆几个三角形,小棒的根数就有几个三;小棒的根数总是三角形个数的 3 倍;小棒的根数总是三角形个数的 3 倍。追问: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生:三角形的个数*3=小棒的根数出示大屏幕上满屏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个数具体还不知道。问:你还能表示三角形的总根数吗?(逼迫学生不能用具体的数来表示三角形的个数)经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全班汇报:可以用 x、n 等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个数。 (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师明确:用哪个字母都可以,暂时用 a 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则如何列式呢?生:a *3让学生在说一说 a,a *3 它们所表达的含义与数
4、量关系,从而揭示课题。追问: a 可以表示哪些数?学生在交流中明确:任意的自然数。(二) 出示例 2 ,学习新知问:你能用式子表示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剩下的千米数吗?根据例 1,学生口答:已经行驶了 50 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是 280-50 千米;已经行驶了 74.5 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是 280-74.5 千米;已经行驶了 b 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是 280-b 千米。追问:280-b 中,b 表示什么?280-b 又表示什么? b 可以表示哪些数呢?如果 b=120,那么还剩下多少千米?b=200 呢?经过交流讨论,学生明确:b 表示已经行驶的路程,280-b 表示剩下的千米数,也可以表示已经行
5、驶路程与剩下的路程之间的关系,b 可以表示整数、小数。b=120,等于 160 千米;b=200,答案是 80 千米。进一步追问:例 1 中 a 与例 2 中的 b 取值范围有什么不同?讨论后,生:a 可以无限大,b 要在 0 到 280 千米之间。(学生小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在具体情境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不同的)(三) 教学例 3,感悟新知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复习正方形周长与面积公式,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述出来。再规定 a 表示正方形边长,C 表示正方形的周长,S 表示正方形面积。再引导学生用特定的字母表示出来。(四) 课堂练习,能力提升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我安排了课后练一练与练习十八1 到 3 相关练习,分层次训练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巩固新知。(五) 全课总结,感悟体会。由学生小结本课内容:用字母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公式;说一说情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与概括性。(通过反思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