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生物——病毒.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9885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病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病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病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生物——病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病毒本章内容概览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十分广泛。它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教材从病毒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通过伊万诺夫斯基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介绍病毒的发现;然后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帮助我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病毒,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病毒的结构、繁殖等方面的特征。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材不但介绍了病毒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还介绍了人类利用病毒造福社会的事例,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研究并掌握了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后,可以利用生物为人类造福,“变害为利”,也有助于我们辩证地

2、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重点难点提示重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1)病毒的主要特征。(2)如何利用病毒造福人类。学习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一 病毒的发现1.病毒的发现史(1) 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19 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患病了。伊万诺夫斯基认为是一类比细菌还要小的病原体,引起了烟草花叶病,他把这种病原体叫作“滤过

3、性病毒”。(2) 口蹄疫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3)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病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 20 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4) 现在,人们对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2.由病毒所引起的疾病由于科学家的工作,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的流感、艾滋病,动物的口蹄疫、鸡瘟,植物的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等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知识点二 病毒的种类1.病毒的形态病毒的个体十分微小,比形态较小的细菌还小很多,只能用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也只有在电子显微镜

4、下才能看到。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的、球形的和蝌蚪形的。2.病毒的种类(重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1) 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2) 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3) 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知识点三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1.病毒的结构(重点、难点)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2.病毒的繁殖(重点、难点)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寄主细

5、胞,就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病毒在寄主细胞里,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来制造出新的病毒,从而进行繁殖。新生成的病毒双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大量繁殖,会导致寄主细胞破裂死亡,从而对寄主造成危害。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不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知识点四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病毒对人类的危害(重点)(1) 引起人和动植物患病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又营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例如,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

6、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至今尚未找到长度治愈的方法。口蹄疫、禽流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病,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 禽流感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及对禽类的危害:禽流感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等禽类,引起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禽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类型: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危害大,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利用病毒造福人类(难点)虽然病毒常常令人谈“毒”色变,但是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

7、为人类造福。(1) 利用病毒生产疫苗,预防病毒性病毒人们通过对病毒进行减毒或无毒处理,生产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感染。(2) 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根据噬菌体具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特性,人们可利用噬菌体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如烧伤病人伤口很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而化脓,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烧伤伤口的化脓感染。(3) 利用病毒进行生活防治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由于受到病毒的侵染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推荐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表明,这种病毒只在昆虫体内寄生,对人、植物和害虫的天敌均无危害。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商品杀虫剂,将其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中能够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大规模发生。(4)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科学家根据病毒十分微小的特点,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