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16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94789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16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16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16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16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16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六章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第一节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概述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服务政策体系,目 录,第一节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概述,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二、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内容,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定义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家庭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2、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性(1)商业化服务是针对付费者而非全部成员提供服务,且易导致获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需要社会福利服务来保障全体成员获得基本服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公平。(2)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为人们共同需要的服务项目不宜通过

2、使用者个人付费的商业化方式提供服务,如绿化、环保与治安等。(3)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整合的许多服务活动也不宜采用商业化服务形式,如调节家庭与邻里关系、心理辅导与行为纠正等。,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特征,3、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特点(1)社会福利服务的首要特征是福利性:即按非商业性的原则和方式提供服务(2)社会福利服务一般是针对个人的社会服务(3)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救济是既相关有不同的服务,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二、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内容,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2、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公共产品,是指在供给上具有“非竞争性”和

3、在使用中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指使用者人数的政绩啊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即使用者的增加不会使产品的成本增加;非排他性指一种产品可为多人同时使用,且难以排斥任何人使用。3、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服务政策体系,一、我国的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服务政策体系二、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三、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一、我国的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服务政策体系,1、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性服务体系“职工福利”是指企事业单位向职工提供的各种福利事项的总和,包括福利津贴、住房福利、医疗服务等各方面内容“企业办社会”局面形成。2、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事业单

4、位的福利性服务体系的改革“职工福利社会化”一是通过内部的承包经营使职工福利设施也企事业单位的主业管理体系分离,并鼓励集体与个人共同参与办职工福利;二是推动单位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逐渐走第三产业的道路;三是在前两方面基础上逐渐将单位内部的一些社会福利服务从原单位完全分离出去 。 3、目前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性服务体系的特点各类单位中的福利性服务在不同程度上减少; 原有福利服务社会通过承包经营、对外开放和限制,以不同程度的被纳入社区服务体系或商业化服务体系; 中国企业是单位的福利服务项目主要依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而设立而非政府的硬性规定。,二、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1、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建设的历史

5、沿革我国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建设起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与社会救济紧密相连;50年代末成为独立的体系;城市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办的“民政福利制”,具有“补救式福利”的特征,主要对象是“三无”人员;农村从50年起发展敬老院,主要收养“五保老人”。,2、近年来城乡福利机构的改革,社会福利服务体制的改革(简称“社会福利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方向是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即将过去由政府包办的社会福利服务给为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全社会共同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具体内容主要:一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服务对象的公众化”;三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四是“服务对象的专业化”。,二、城

6、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3.当前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体系及基本特点,(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总体规模大幅度扩大,其中以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2)形成了国有社会福利机构与社会各届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并存的局面 (3)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在专业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有很大的进展 (4)在社会福利服务的经费来源方面,已经初步开辟福利资金社会化渠道政策,除政府财政投入外,还通过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面的政策而筹措资金,二、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4、当前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问题:(1)政府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的实质性支持还不够;

7、(2)大量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在规模效应,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3)目前农村社会福利服务的发展还较缓慢。未来发展方向:首先,通过进一步的体制改革而理顺国办及民办机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民办自助的福利服务机制;其次,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的同时,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以提高福利服务水平;再者,进一步改革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以提高其运行率;最后,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二、城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三、城市社区服务体系,1、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历史发展概述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城市建立街道居委会体制的社区组织体系,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计

8、划经济时期,在“国家福利”模式下社区福利服务居次要地位;但改革开放后其重要性日益凸显。1986年民政部首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2、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民政部,2000)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一是通过社区组织体系建设而加强城市社区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二是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而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3、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各个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已包含相当广泛的服务项目,主要

9、包括服务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社区环境和绿化服务、社区治安服务、社区文化体育和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再就业服务、社区闻声服务及社区扶贫帮困服务和针对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优抚对象和失业下岗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项目,还包括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4.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运行模式 及存在的问题,第一种观点是:社区服务应是包括无偿及低偿的福利性服务,及有偿的经营性服务等各种服务在内的复合体系“以服务养服务” 第二种观点是:社区服务应具有福利性服务的性质,只包括无偿及低偿的服务 90年代社区服务“产业化”方向,5、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把握好两个基本关系:一是社区与政府的关系:关键是解决社区服务的社区资源来源和资源控制主题的问题二是商业化服务与福利性服务的关系:建立与商业化服务互补式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