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比较文学之阐发研究.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66071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之阐发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比较文学之阐发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比较文学之阐发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比较文学之阐发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比较文学之阐发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阐发研究和中国学派,提出,20世纪70年代 港台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界 1976年 台湾学者古添洪 陈慧桦的 , 提出并界定了阐发法 中国比较文学界的创造,“我国文学 丰富含蓄, 但对于研究文学的方法, 却缺乏系统性 ,缺乏既能深探本源又能平实可辨的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 以开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也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论与方法作一考验 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研究。我们不妨大胆的宣言说, 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 ,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 ,是

2、比较文学中的中国学派”,阐发研究的学理依据,当生活于某一文明中的人们初次接触生成于另一不同文明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时, 不可避免的会以自己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理解审视对方,而当理解并掌握了生成于另一文明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之后, 往往又会反过来重新审视考查本民族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阐发研究范式的形成及其学术功能,20世纪初在中国学术界就已出现 文化语境:渴望了解世界, 渴望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和各种文化观念, 并在此基础上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 以图激发已经委顿的中国文化 引进西方的理论模式并试图以此来解释阐发我国的文学 如梁启超 王国维 鲁迅 陈独秀 朱光潜 吴宓 钱钟书等,主要研究

3、方式,1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解释本民族文学中的某些作品或文学现象 ,或者反过来, 用本民族文学中的某些理论模式来解释外来民族文学中的作品和文学现象 ,以期在理解某些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方面获得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2 把不同民族文学的观念 理论 方法相互发现 ,相互印证, 相互阐释, 以达到完善某种文学观念 理论 和方法的目的 3在跨学科范围内 ,阐发研究是以别的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 而不是相反,定义与分类,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 或者反过来 依据阐发过程中相关对象的不同 ,分为两种主要方式,1作品阐发,指运用生成

4、于一文明中的文学理论模式去对生成于另一文明中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是一种跨文明借用文学理论的文学批判活动 例如 运用陌生化理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2理论阐发,指不同文明之间文学理论的相互借鉴 相互阐发 难度大, 要求实践者对于两种或多种文明中的文学理论有着相当全面 深入的认识 ,并且善于相互打通 相互参照,遵循的原则,跨文明 差异大 难度大 片面的荒谬性的结论 1跨文明原则 1)强调阐发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必须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学问题 2)强调在研究当中必须要有自觉的跨文明意识 差异意识,2对等互动原则,要求坚持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立场, 强调不同文明文学之间的平等地位, 反对一方理论对另一方文学的垄断和独白 , 阐发的对等性和互为主体性,3有效性原则,理论与对象之间的契合性问题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生搬硬套的陷阱, 在研究中必须对所要采用的理论模式, 对所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细致的分析, 以确保阐发的可行性 ,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