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力及阿基米德定律主讲人:潘润红 时间: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F 浮=F2-F1(一般应用在求不规则图形收到液体给它的压力。 )例题 1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 10 cm 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 30 cm,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 Pa,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N,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 N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4、物体的浮沉: (1)前提条件:物
2、体是实心的,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作用。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 液 = 物 ;V 排=V 物 漂浮 液 物;V 排F 浮,由 p 物 gv 物 =p 液 gv 排可得 p 物 p 液;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例题 2 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 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 A 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 质量较小 B 两者体 积相等,小 烧杯中水的 质量较大C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例题 3 一长方体铁
3、块按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下放至图 2 中虚线位置。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F 浮与铁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 h 深关系的图像是( )例题 4 、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 为 39N,把它全部浸没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34N。(g 取 10N/kg)。求: (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2)该金属块的体积? (3)该金属块的密度?例题 5 小明将一块冰放到一杯冷水中,他测出某时刻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1.010-6m3,占整个冰块体积的十分之一,同 时测出了杯中水的深度为0.15m求:(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2)此时冰块受到的浮力;(
4、3)冰块的密度 (g 取 10N/kg、 水=1.0103kg/m3)三 浮力与压强1、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向下运动时,浮力的 变化量等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压强变化量等于压力(浮力)变化量除以容器底面积2、当物体漂浮时,液体对物体底面的压强等于浮力除以物体的底面积,反之浮力等于物理底面受到压强乘以物体的底面积。五,密度计原理:密度计放入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相同。关于阿基米德定律的延伸:一个物体漂浮在某种液体上,如果排开液体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n/m ,则物体的密度 为这种液体密度的 n/m 漂浮在水里的冰块在融化后,水的高度不会上升。如果冰块里夹着密度比水小的物体
5、,水的高度也不会上升。如果夹的东西密度比水大,水的高度则会下降。例题六如图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 A,正好 悬浮在水中,物块 A 的密度为,且 1.4103 千克/米 3 2.0103 千克/米 3,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 1 厘米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 50 厘米 2,冰的密度 为 0.9103 千克/米 3,水的密度为 1.0103 千克 /米 3,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 ( )A0.05 千克B0.10 千克 C0.15 千克D0.20 千克思路汇总:解浮力问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 象。一般情况下选择浸 在液体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重力 G(
6、mg 或 物 gV 物)、浮力 F 浮( 液 gV排)、拉力、支持力、压力等。 (3)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漂浮等。 (4)写出各力的关系方程和由题目给出的辅助方程。如体积间的关系,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等。 (5)将上述方程联立求解。通常情况下,浮力问题用方程组解较为简便。课后练习:1 现有一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其上表面距水平面2.5cm,它的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多大?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g=10N/kg)2 溢水杯中盛有某种液体,液面刚好齐溢口。将一个质量为 60g 的物块放到溢水杯中,物块浮在液面上。溢到量杯中的
7、液体是 80mL。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2)液体的密度3、把一个外观体积为 17.8cm3 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g 取 10N/kg。求:(1)空心铜球的重力;(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4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休,将 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右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 h 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g=10N/kg。 求:(1)圆柱体的重力。 (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3)圆柱体的密度。 (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