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管理教程,第六章 成本控制,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2,本章目录,内容提要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 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3,内容提要,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4,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熟悉成本控制的方法 了解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实施步骤 熟悉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掌握成本差异分析的内容 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熟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核算程序 理解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差
2、别 熟悉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 了解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5,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一、涵义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财务目标,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项成本费用掌握在一定范围内的财务活动。,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6,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二、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1.组织系统 2.责任会计 3.控制机制 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应当具备防护、调节和反馈三大功能,
3、包括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事后成本控制。 4.激励机制 (二)强化成本预算约束 1. 成本预算编制 2. 成本预算执行 3. 成本预算调整 4. 成本预算分析与考核,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7,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三)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 (四)实行成本定额管理 (五)实行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全员管理:指成本控制涉及企业内部的所有职能部门和全体人员。降低成本需要依靠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全过程控制:指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只有当产品成本形成每一个阶段的耗费都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201
4、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8,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一、标准成本控制的涵义与实施步骤 涵义:标准成本控制是以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明确责任,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实施步骤: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分解 成本差异的分析 业绩评价与考核,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9,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类型 1.理想标准成本 2.历史平均成本 3.正常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5、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某种材料的用量标准该材料的价格标准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和直接人工价格标准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标准工资率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和制造费用价格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0,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 【例6-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8 400件,有关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1)耗用A材料,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3千克,标准单价45元/千克; (2)单位产品
6、标准工时消耗 1.5小时; (3)标准小时工资率 10.80元/小时; (4)标准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 3.60元/小时。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产品标准单位变动成本,并填列甲产品标准单位变动成本卡。,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1,甲产品标准单位变动成本卡如下表所示,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2,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三、成本差异的分析 (一)涵义: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类型 1、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用量差
7、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2、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3、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3,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直接材料费用差异变动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费用差异 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固定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1.变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1)直接材料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消耗量 - 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材料价格差异 = 实际消耗量(实际单价 - 标准单价) (2)直接人工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
8、析 工时消耗差异 = (实际工时 - 标准工时)标准小时工资率 小时工资率差异 = 实际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 - 标准小时工资率)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工时消耗差异 = (实际工时 - 标准工时)标准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 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差异 = 实际工时(实际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标准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率),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4,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2.固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其中: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
9、预算总额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 具体分析方法: (1)两差异法(二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法(三因素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
10、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5,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一、作业成本法的涵义 (一)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称ABC)是将企业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给成本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二)相关概念 1.作业、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库 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特定目的而消耗资源的各项独立并相互联系的活动 具体种类有单位作业、批别作业 、产品作业 、支持作业 。 作业中心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 作业成
11、本库是将相关的一系列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心所构成的。 2.作业链和价值链 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 价值链是企业作业链的价值表现,它是与作业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即成本趋动因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 资源动因、作业动因。,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6,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核算程序 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依据不同成本动因分别设置若干作业成本库,再分别以各种产品所耗费的作业量分摊其在该作业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
12、,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注:在企业内部,上面的箭头表示成本形成与核算过程,下面的箭头表示资源消耗过程,企业内部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市场,市场,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7,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2. 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1)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 (2)确定资源动因,以作业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归集费用 (3)确定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库的费用分配至各种产品 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 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示意图,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
13、本控制,18,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3.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差别 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部分。其中,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采用ABC,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的核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制造费用的核算上。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首先是将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到各生产部门,然后由各生产部门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确定费用分配率,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而采用ABC,首先是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将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到相应的作业成本库,然后由作业成本库确定费用分配率,根据各种产品所耗用的作业量,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产品成本
14、中。由此可见,ABC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关键区别在于选择成本分配基础的原则和数量不同,ABC强调成本的动因追溯(利用因果关系),采用多项成本分配基础(成本动因)。,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19,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简称ABCM),是利用作业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将成本管理的起点和核心由“产品”转移到“作业”层次的一种管理方法 原理如下图所示:,作业分析成本动因 分析 效绩分析,2019/11/23
15、,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20,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二)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步骤 1.作业调研 2.作业认定 3.汇集和分析资源成本和成本动因 4.建立作业成本库 5.设计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6.选择或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 7.作业成本运行和结果分析 8.持续改善和优化作业链价值链,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21,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三、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作业成本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途径 1.作业消除 2.作业选择 3.作业减少 4.作业共享 5.编制资源使用计划,优化资源配置 (二)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 2.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的产品决策和内部效绩评价 3.有利于企业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19/11/2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财务管理教程 第六章 成本控制,22,第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