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宪法一词的来源,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n,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 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建立了代议制度(当然这种情况在中国先秦时期是没有的),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代议机关)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指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 “宪”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在我国 ,19 世纪 80 年代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中首次使用 “ 宪法” 一词 ,1908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此后 “宪法” 成为特定法律术语。,一、维护宪法尊严,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我国的宪法
2、 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严格,一、维护宪法尊严,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1我国的宪法 第一部:五四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 第二部:七五宪法,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 第三部:七八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 第四部:八二宪法,我国当前现行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
3、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一、维护宪法尊严,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例: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
4、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结合思考:为什么在中国买房土地使用权有70年、30年之分呢?为什么美国是永久使用权呢?,一、维护宪法尊严,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拓展:什么是法律效力?(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体现在:*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例如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一、维护宪法尊严,依据宪法关
5、于服兵役的规定制定了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具体规定: 1.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2.对被羁押的人不征集服兵役; 3.因身体条件不适合的免服兵役; 4.对全日制学生和是家庭唯一劳动力的人实行缓征。 我国公民服兵役义务的形式: 1.服现役:参加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 2.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和经过预备役登记; 3.参加军训-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的军事训练; 4.承担优抚费-人民群众对义务兵,一、维护宪法尊严,*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 案例:孙志刚案,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
6、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并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救治站。这一事件被称为“孙志刚事件”。,一、维护宪法尊严,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严格,一、维护宪法尊严,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7、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维护宪法尊严,3.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案例主题词:孙扬、亚运会、国旗,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3.增强公民意识,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
8、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保护权,
9、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6)其他义务。如: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案例一:雷霆行动 案例二:领事保护 案例三:范冰冰查税风波 案例四:依法服兵役,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增强公民意识,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拓展(1)什么是公民(2)我们至少应有的公民意识案例:小伙被诬撞人案,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3.增强公民意识,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我们中职学生应做到: (1)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2)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