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2.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蝙蝠飞行画面,雷达画面。板书蝙蝠与雷达简介蝙蝠简介雷达2.(多媒体出示飞机夜间航行画面,引出课文内容“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3.我们在夜里要借助手电、白炽灯等来照明,在漆
2、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这主要归功于蝙蝠,人们是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蝙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同学们读课文。4.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出示生词,借助多媒课件认读三、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 ),揭开了( )的原因,并从中受到( ),给飞机装上了( ),解决了( )的问题。(答案:试验 蝙蝠能在夜间 飞行 启发 雷达 飞机在夜间飞行2.思考: 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3.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为了
3、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填写下列表格)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第一次试验记录表。实验条件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试验情况第一次试验蒙住蝙蝠的眼睛结果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二次试验记录表。实验条件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试验情况第二次试验蒙住蝙蝠的耳朵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三次实验记录表实验条件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4、 试验情况第三次试验蒙住蝙蝠的嘴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试验的结论怎样?继续完成表格。试验条件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第一次蒙住蝙蝠的眼睛结果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试验情况第二次塞住蝙蝠的耳朵 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封住蝙蝠的嘴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试验结论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4.“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或耳朵来探路的。”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
5、么不同?哪一个更科学?5.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6.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7.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8. 超声波 嘴 障碍 耳朵 反射蝙蝠探路的方法9.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6、。给飞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10.给飞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无线电波天线 障碍物荧光屏反射四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1.科学家从动物身上获得启示,还做了许多发明,我们来看看。出示课件根据鸟发明飞机松鼠的尾巴发明降落伞根据鱼鳔发明了潜水艇根据鸟窝发明了奥运会场馆鸟巢2.同学们,科学家就是在大自然的现象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进行着发明创造的。你能从动物身上获得启示,也设计一项小发明吗?相信你也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的。五、作业1、抄写词语。雷达 避开 敏锐 模仿 超声波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今天是星期一,学校里怎么一个学生也没有呢? 。 3、课外收集 8 个仿生学例子。试验条件第一次蒙住蝙蝠的- 第二次塞住蝙蝠的- 试验情况第三次封住蝙蝠的- 。 试验结论。